Share |

Callaway 木桿10年來的變化分析!上集

Callaway 2012 Razr fit driver!

 

简体版請點擊本人下面附加檔案!

 

前言

今天來聊聊Callaway木桿近10年的發展與改變.我在以前也有對Callaway木桿有進行討論與分析,而近兩年來.我看到了Callaway的木桿進步與改善,讓我有感而發想要寫這樣一篇文章來肯定Callaway的努力與堅持.這不是廣告文,而是我身為一個消費者,從以前Big Bertha時代就開始使用它們家的木桿,到今年的Razr Fit, Razr X black木桿所得到一個發展過程觀察.同時我也以一位專業客製師與製造商的角度去看這樣的一個過程.提供一些看法與分析讓大家了解,現今Callaway的木桿已非吳下阿蒙了.我也認為它的木桿也是大家在2012年可以去試看看,了解有怎樣的不同?

 

Callaway木桿球頭設計特色

我每年都有買Callaway木桿,也一直在觀察,使用,測試它的木桿演變與進化.對我來說它以前的FT-3, FT-5, FT-i木桿都有一定程度的使用難度,擊球回饋也有別於其它廠牌的金屬回饋聲.同時球頭的設計也沒有桿頸(沒脖子),讓使用操作時的視覺感上會產生一點不適應.所以這樣的產品對於一般人來說就很難會考慮購買.很多一般球友打慣了Titleist, Taylormade這類有桿頸的木桿,要它們去打Callaway這類沒脖子的木桿,真的打不慣.以前幫站上會員進行球具客製的測試時,我有Callaway FT-3, FT-5, FT-i的測試桿讓他們用,他們用過後都說,不是這木桿性能不好,但就我他覺得打沒脖子的木桿就是不習慣也不會打.這就是當年Callaway木桿所遭受的市場挫折.這也是非戰之罪.

 

Callaway木桿設計上的最大改變

後來的FT-9, FT-Tour就有出有脖子的款式,而也從FT-Tour後就開始讓Callaway接受了木桿有脖子的設計風格了.雖然說它們有脖子的款式大多都是針對中低差點球友為銷售對象,但這樣的改變已經讓Callaway走出球桿設計不大眾化的問題.雖然說FT-Tour的木桿擊球聲還是一樣跟FT-5, FT-i是悶悶的(因為球頭上蓋使用複合式材質的關係),但已經看到Callaway慢慢向大眾靠攏的感覺了.

 

而進化到去年的Razr系列的木桿就已經有很大改變了.悶悶的擊球聲已經沒有了,已經有金屬擊球聲了.但還是沒有Titleist, Taylormade那樣強烈就是了.不過這樣的過程讓我真的感受到Callaway已經從谷底爬出來了.它身為高爾夫一線品牌的三大天王之一,但木桿銷售受始終沒有Taylormade, Titleist要好.主要在於上面的那些設計與因素.但我從近5年的使用與觀察,它真的不斷改變與進化到發展出一條它自己的產品風格出來.

 

Callaway不平穩的過去

去年買了Razr Tour後就一直放在球袋中,它的性能與回饋都讓我愛不釋手.我個人雖然說在木桿上比較偏好Titleist系列,但對於Callaway我也一直都給予測試與使用.因為我喜歡研究一個品牌或產品的興衰與成功的過程.對於我也是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我更愛那種品牌或產品是一直在創新與改善品質. Callaway花了10年的時間去將木桿的質量與設計給拉回到主流市場來.而Callaway在7,8年前財務問題一直被轉手到後面的私有財務基金給買下才比較穩定.所以這段時間Callaway才有機會的休養生息的把市場慢慢給搶回來.

 

木桿是球具當中最重要的一支球桿

而球具來說木桿的銷售是很具有指標的球桿.Taylormade因為當年把R500系列木桿給打響後,到R5,R7系列把木桿一哥位置給拿下後就一直坐的穩穩的.只要是木桿賣的好,你其他球桿也就相對好的推展地位.因為木桿是所有球桿當中,運用最多的技術,最先進的材質與技術領先的指標.每一家廠商都攪盡腦汁發展出一套它們的獨特技術,設計與材質的產品.而木桿的售價與利潤在所有球桿來說都是最高.這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而Callaway在這塊當中以前是輸的很大,但近幾年的新產品已經可以慢慢的打動球友的需求與購買動機了.

 

Callaway木桿的特色

就我對Callaway木桿的使用經驗,觀察與了解.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特色進行說明.而這些特色是Callaway從以前就一直堅持與持續開發的技術所在.絕不是今天看那一家廠商對這個技術賣的好就轉向運作不同的技術.而大家也可以對我所說的這些產品特色去觀察Callaway的產品是否從以前到現在都有這些DNA在?所以說經過了這10年的核心技術發展與技術堅持.並沒有因為產品賣不好就把這些基礎技術給否定掉.相反的它現在的產品能成為這樣效能與效果,都是因為從以前到現在努力打下來的成果.這樣的產品需要給它肯定與正面評價.

 

1. 碳纖維上蓋技術 – 10年前,就我所知,使用碳纖維上蓋的先驅是日系廠商,但被球具大廠給運作開始是Cleveland的460 Luncher Comp.那時候的木桿因為Taylormade的R500系利,球具廠商都紛紛開始走大球頭,易打性高的設計,而那時運用碳纖維上蓋將球頭重量給有效分配在桿頭底部的就是Cleveland 460 Comp木桿了.而那時使用碳纖維上蓋雖然在外觀上可以看到上蓋有碳纖維的編織,但它的擊球回饋就沒有金屬材質的球頭要來得扎實.而後面Cleveland也並沒有持續運作碳纖維上蓋的技術在它們日後的產品上.反而是Callaway將複合式上蓋給持續運用到今天.

 

FT系列的首部曲並沒有得到球友的支持

但Callaway在Big Bertha後繼的木桿就改用新的FT系列的FT-3來打開新木桿序幕.而它當年打FT-3木桿也就是使用碳纖維上蓋的設計把球頭的重量給有效分配.而它的上蓋也是因為使用碳纖維材質所以它的上蓋就是使用強化PVC來取代.當時就覺得它的球頭設計挺不同,上蓋的碳纖維編織讓我覺得很有質感.而我也買了用過後,卻覺得叫好不叫座!因為FT-3沒有以前Big Bertha那樣好打,打感也沒有Big Bertha那樣扎實的金屬撞擊感.所以當時很失望買一支很難打的木桿.我想很多買過FT-3的球友都有類似的經驗.

 

Razr木桿系列的進化與改變

後來的FT-5, FT-I, FT-Tour, Razr系列都有使用它們的碳纖維上蓋技術.而很多人都因為Callaway木桿的擊球聲所以不去使用它.也因為碳纖維上蓋的原因讓它的擊球回饋無法像整個金屬材料的球頭那樣扎實的擊球回饋.但從2010年Razr系列開始後,這個問題就已經慢慢被修正了.而就算Razr也都使用與義大利跑車大廠藍寶堅尼合作的輕量化碳纖維強化材質.它的上蓋也有碳纖維的紋路.而2012年款的Razr X Black也有.但在Razr fit木桿上就沒有碳纖維的紋路了.它的球頭上蓋就如同一般木桿一樣全黑色.但這黑色不是上黑漆,它表面還是有一層PVC保護.它沒有讓鍛造強化碳纖維直接接觸外面.所以質感來說一點都沒有打折.

 

2. 低風阻系數 – 這點由以前FT系列球頭就可以看出來.對於一般球友來說算比較難去觀察.因為我有很多Callaway木桿所以我可以進行外觀與使用上的比較.從以前Callaway的木桿桿面設計就不會很大.通常比其他廠牌的木桿桿面要小上1/3左右面積.就算它們將球頭體積給做到上限460cc也沒有把桿面給做大起來.與其他廠牌的球桿桿面來說,它們家的桿面設計都算相對小很多.就算是它們給高差點的一般版的木桿如Octane系列也都沒有設計那種大大的桿面.這也是很多球友對於Callaway木桿所無法接受的地方之一.

 

桿面設計與風阻大小的關係!

我為何特意去說明桿面大小問題?主要的關鍵在於桿面大小會是整個球頭下桿時最大的風阻來源!因為當你桿面在觸球前需要方正前進,同時下桿到桿面需要轉成觸球方正角度,而桿面的設計會影響到你整個下桿時的風阻大小.一般來說,就我的測試經驗與心得,桿面設計如果是深桿面/Deep face,它的風阻也都會比較大.因為整個風阻在空氣力學角度,它的面比較方正,對於球頭的設計上來說比較難將風阻給降低.但相對於寬桿面/Shallow face設計,它的桿面深度比較淺,它把整個桿面給拉寬了.同時桿面的周圍也做圓弧的收尾,讓風阻可以壓得更低.如果你仔細觀察Callaway的桿面設計,它在桿面趾部邊緣區塊,將很大一部份的面積給去除掉,讓那一塊角改為圓弧型.這個設計雖然犧牲掉不少桿面面積但卻換來更好的低風阻與更快的桿頭速度.

 

下集請點擊此聯結!….

 

本文簡体版請點擊下方附件檔案!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本文在高球庫的聯結!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

附加檔案大小
Callaway 木桿10年來的變化分析!上集_简体版414.49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