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獨家專題報導–要做世界第二的Puma Cobra第一集~全文在中國高爾夫週刊260期上刊載

Cobra golf

 

此專題會在中國高爾夫週刊260期上一次性刊載!

 

去年2010年3月Titleist將手下品牌Cobra賣給了Puma.大家可參考先前本文的分析.

 

Titleist 把Cobra賣給了Puma!!

 

而經過一年多的蛻變後,Puma讓Cobra這個品牌塑造了怎樣的新定位與市場目標呢?本篇是我對於Cobra的深入分析報導.相信這對所有球友都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一個新手運動大廠接手後的Cobra會成為怎樣的公司與品牌?小弟我經過了半年的資料收集,與訪談幾位在球具代工界的朋友與觀察現有Cobra新產品與特性所做的深入報導.希望可以讓更多球友了解那些公司與品牌是真的用心在經營?或是只推出一些普通,亮點不大的產品來海削大家的荷包. 後續也會講一些高性價比的產品與品牌,慢慢在站上的專題報導中分享給大家.

 

Cobra品牌的近程演進!

首先說明一下Cobra它的近程歷史.它原為Acushnet旗下的一個高爾夫球具品牌,與Titleist, Footjoy, Scotty Cameron一樣都是Acushnet的一員.所以說以前Cobra的產品雖與Titleist球具有不同設計但都跳脫不了Titleist副牌的陰影,而這樣印象中Cobra的球具銷售與人氣始終帶不太起來.同時因為家族品牌中的Titleist一直是Acushnet中的主力與優等生,讓Cobra很難得到資源與產品創新. 加上Cobra這牌子的球星代言真的不多,所以很多一般球友對它的印象真的不是太高.稍為懂一點球具或打球球齡久一點會知道它是Titleist的品牌之一.

 

Cobra在整個Acushnet公司中的定位與角色!

而以Acushnet公司中球具定位與銷售策略來說,Cobra的球具價格路線就是設定比Titleist要便宜的價位,讓球友可以針對中低價的球具來選擇的品牌.因為Titleist球具在市場上是比較高單價的定位.而當喜歡Titleist球具的球友在預算上無法購買時,這時在Acushnet旗下中有一款也是家族品牌,讓一些預算不高的球友可以考慮選擇Cobra.這樣對於Acushnet來說整個球具市場的涵蓋率上就可以將高中低價的產品完全掌握.沒有任何漏網之魚.對於Cobra的定位與市場策略來說,就不是以質量與效能來一爭長短的品牌.這就是Cobra球具先天上的弱勢與發展缺點.

 

加上對於這個品牌球具使用率真的不多.我以前也有試過它的球桿,不管是木桿或是鐵桿,說實在的,只有一般水平,沒有讓人印象強烈的款式與外型設計,所以真的很難讓人掏錢出來買它的球具.然而它的球具設計相對走向比較大膽前衛,讓相對傳統球具設計的Titleist有另一個不同走向.我想也因為如此, Cobra在Titleist這個巨大兄長的陰影下成長,始終得不到眾人的關注.還有集團的資源,也比較少放在這個牌子上.讓這個品牌位置在於一個不上不下,只是一個補足產品定位區塊的棋子,戰略意義大於實質報酬.

 

近幾年Puma進攻高爾夫服飾與配件的狀況

而這個時候因為歐洲運動用品與服飾品牌Puma在高爾夫的用品上進行很大膽與積極動作,陸續有不少大牌球星幫它們代言,很多的比賽當中都可以看到Puma豹躍圖騰產品在這些球星上得到很大的認同感與高爾夫球友的喜愛.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國年輕球星Ricky Folewer. 他的高爾夫服裝與球鞋清一色都是Puma產品, 而他大膽與年輕的特色也運用在這個品牌上造就了Puma產品的豐富色彩性與前衛的設計印象.同時很多的年輕歐洲球星也都是Puma的代言人,讓近幾年的高爾夫年輕大膽的服飾就首推Puma.這也讓Puma在高爾夫服飾與配件市場上得到不錯銷售成績.

 

高爾夫運動的市場規模與含金量

以眾多運動活動來說,高爾夫的消費市場一直都是所有運動活動當中最高也最大的市值.因為高爾夫是一個個人化運動,球具與相關配件都相當豐富與多元.舉例來說一個球友的一組球桿是14支,最少也會帶上10支的球桿,球包,球,手套,帽子,衣服,高爾夫球鞋,球釘,太陽眼鏡等,這些東西幾乎都是打高爾夫時必備的工具與配件.其他運動根本沒有一項有這樣複雜與多樣的工具需要準備與購買.還沒有去算你到練習場與高爾夫球場所需要的費用.打場球下來不是只是表面一場球的費用,還有這些工具,配件,與平時練習或請教練所需的費用.這樣的成本不會便宜.所以享受高爾夫運動所要付出的成本就很容易比其他運動要來得高.這樣的運動也大多集中在30~60歲男性為主的消費族群,而這個族群正好是社會國家的中堅與主力.他們本身的經濟能力與消費能力都是很高.所以這也正是高爾夫之所以是所有運動中市值與含金量最高的原因,這也是所有廠商所著眼的地方.

 

高爾夫人口的成長動力

在球具發展的角度上分析,近十年來的球具發展變化與速度都比以前要快上好幾倍.以前的新款球具是兩年到三年的更新速度,現在的球具更新速度是每年都會有新產品.而球具與相關高爾夫配件市值的成長也是同樣以倍數在增加.有這樣的成長也需要歸功於老虎伍茲/Tiger Woods在90時代的旋風,加上過2000年後有不少新星年輕球星也打得不錯如Adam Scott, Geoff Ogilvf, Rory Mcilroy, Ricky Fowler等年輕新秀的興起將高爾夫人口給推向更高的境界.當然了還有我們女子球后曾雅妮.這些人的引領風騷下讓更多的朋友不管是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陸續加入到高爾夫的行列中.所以高爾夫的參與人口與族群不斷的往年齡上下擴大,所以如上面所說的,讓現有運動品牌都磨拳擦掌的想要進入這個高獲利市場.

 

高爾夫球具品牌的近10年演變!

當有了一個很大的市場與不斷成長的參與族群下,這就意謂了更多的錢可以賺,當年Adidas買下Taylormade把Taylormade改變為一家球具銷售的高爾夫球具領導品牌不過才10年的時間.這都要從先前Taylormade從R500系列球具開始所打下的基礎.在8年前,Taylormade球桿只是被一般球友定位是普通等級的球具,那時的高爾夫球具一哥是Callaway還有Titleist. Taylormade從R500系列的木桿開始把它的球具從一個普通品牌慢慢提升為木桿一哥到球具一哥的地位.

 

Taylormade的興起與主宰產品發展趨勢

因為那時球具的外型與大小都是比較傳統.而那時R500系列是唯一一家改變這個現狀的球桿.那時的木桿大多是在400cc以下,可是那時R500系列從R510, R540, R580,到後面R540XD, R580XD,都把球頭大小從低於400cc設定為410cc,到460cc.將球頭尺寸一下給拉到最大,在當時業界算是一個很大的震撼與衝擊.而它的球頭外觀設計上又比較前衛,桿底後面有個配重夾設計,桿面設計也比較大,球頭重心也比較低,讓球桿的易打性增加到最大,同時針對中低差點增加了TP款式,把重心給提高,球頭設計為deep face,加上配上比較好的TP桿身讓很多球友從Titleist, Callaway陣營轉到Taylormade. 從那時開始,Taylormade算真正將球具開發趨勢給搶到手,每一次的新產品一定是創業界先趨.領導球具發展潮流.

 

TM的木桿代表作

當然不只有這樣讓Taylormade站穩現在球具一哥的地位,這只是起頭,讓Taylormade穩穩的站上木桿一哥是它的代表作R7. R7在那時可是創下木桿銷售的第一名,現在還沒有一支木桿能打破它的銷售紀錄.官方說法是上千萬支的銷售但保守估計也有8百萬支的全球銷售量.因為R7可是第一支木桿可以對球頭重量進行自行調配的球桿,這在當時可是創舉.也一舉打下木桿市場不動的寶座.而後的R9可換桿設計,到現在的 R11白色球頭時尚風,每一款新的木桿都可以帶動市場與消費者的新鮮感與買氣.這是其他品牌所難以抗衡的地方,

 

TM對球具市場的改變與球具開發的衝擊

而也就是Taylormade這樣敢大膽嘗新與變化下,讓高爾夫球具產業起巨大的變化. Taylormade的新產品更新速度在當時是業界最快.它將這個如同恐龍時代的產業轉變成為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的快速反應與推陳出新策略去搶佔更多的市場與客戶群.這樣的影響讓其他球具品牌的更新速度變得比以前要快上許多,甚至是大家比誰的新款球具多,誰出得快,誰用的新技術多等.這在當時來說可是很大的改變.

 

由於這次的專題報導比較深入,所以共分為1,2,3集的內容連載方式進行公佈.

 

第二集的內容以分析世界級的運動品牌如Nike, Adidas是怎樣經營它們的高爾夫球具品牌?而進一步說明Puma又要怎樣在這樣的包圍下突圍成功? 它要怎樣將Puma現有優勢給注入到新的Cobra 上?怎樣利用現有Puma全球資源讓Cobra重生?

 

第三集主要分析以現有球具代工廠是如何生產製造Puma Cobra的產品?第一線渠道的分析,專訪與討論從產品設計,開發,到生產製造,Puma Cobra是怎樣的態度?而這與它們前耑的新產品行象是怎樣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新的Puma-Cobra DNA? 這是本專題的核心與精華所在.也是本站獨家進行內部訪談與分析.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本文在高球庫的聯結!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