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Veylix Arcane BGGS 5 S硬度木桿測試!~實際測試篇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

更多此產品照片都在以下聯結!
https://goo.gl/photos/EvPGQY3Jza4hLFNy8

中國讀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參考此桿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Veylix Arcane BGGS 5 S硬度木桿測試!~產品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veylix-arcane-bg...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Veylix Arcane BGGS 5 S硬度木桿測試!~規格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veylix-arcane-bg...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Veylix Arcane BGGS 5 S硬度木桿測試!~規格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veylix-arcane-bg...

實際測試篇開始.

1. 桿頭回饋 – 這桿子桿頭還是一樣是用我熟悉700-Chien.打起來不會因為桿頭一樣就會得到都一樣的結果與感受.桿身這回裝上BGGS後,整體重量感變輕許多,打起來變得輕鬆多了.感覺桿子更好控.桿頭打起來還是一樣都打在桿面中間3公分直徑的圓.這樣也跟Matrix RULZ Type C一樣的使用精準度.雖然這桿子的長度有稍微做長一點,但因為整體的重量感相當到位,視覺感受上也沒有讓我覺得有比較長會產生控制不好的問題.打起來依舊是穩定地打在中心區間.中球的感受跟RULZ Type C有些許不同.這倆支桿子打出來的感受有點類似,但在桿頭這塊我覺得這桿頭產生比較脆的回饋.擊球聲音就像打DAT-55鈦合金桿面的喀喀聲.打到桿面甜蜜點一樣會有擠壓感.感覺相當舒服.你可以感受到桿面的彈性,撞擊瞬間把球給彈飛出去的回饋.真的就是我無法用別的桿頭原因.當你有這樣的桿頭時你還會想打別的嗎?

主要桿身的強度讓桿頭這塊的擊球手感變得更扎實和提傷強度.所以打起來會覺得像DAT-55那種脆脆的感覺.打起別的桿頭不管是日本小廠或是美系主流大廠的一號木桿,桿頭都是讓我爽不起來的悶悶感受.雖然說我的桿頭擊球聲音還是比較大但伴隨這樣的聲音是你可以感受到更多桿面擊球的細節.桿面的彈性會讓你覺得桿頭確實不同,整個擊球過程瞬間雖然很簡短,但你卻可以感受到桿頭的互動感.中球的位置在哪個位置都很清楚.有時候看到球痕就知道跟你感受的是否一致.這就是700-Chien跟別人不同之處.你可以挑它的擊球聲大聲,但對於它擊球的回饋上我想這點是沒話可說.打在非甜蜜點的區塊雖然回饋會比較硬但相對於其他桿頭的不舒服感這樣的非甜點回饋都算舒服.不過打在桿面中間的熱區上都會差不多.感受都相當舒服,擠壓桿頭的感受相當明顯.看來這桿身也是有類似RULZ Type C的特性,讓桿子的擊球可以更加集中在桿頭上.把桿身這塊的變化與回饋給壓到最低.這點我在下面會說明清楚.不過在桿頭這塊上我覺得這桿頭也是滿分!

2. 桿身回饋 – 這次的新桿身打起來一開始我還覺得有點搞不清這桿子是哪一隻?為啥?因為它跟另一支Matrix RULZ Type C 60S很像.兩支桿子打起來的回饋都幾乎一樣.桿身本身沒啥特別的感覺只能感覺到桿頭撞擊的桿面擠壓感.這個感覺讓我覺得好像就是在打RULZ Type C的桿身一樣,所以剛打的前兩次就真的分不出來實際的差別.但後來越打越多次後,桿身的特性逐漸有一些差別感受才會知道這桿子是Arcane BGGS.怎樣的差別呢?這桿身在最後觸球前會感受到桿身前端的一點甩動感.但不是像一些桿身那種桿身前端是彈出去的.而是順順地抽動桿頭的甩動.相當舒服.但這塊的回饋不是太明顯,通常都是打比較多次後才會感覺到桿身前端這塊的變化.所以才會說剛開始用這桿子的前幾次都感覺好像打RULZ Type C的回饋.沒有感受到桿身的回饋.

這也是有時我打Veylix產品會覺得和Matrix有點類似,因為設計者是從Matrix技術部門出來的所以產品多少會有點類似.只是Matrix RULZ 是今年2016的新產品,這隻Arcane BGGC是Veylix 2016新產品,Veylix出來已經快3年了,產品類似看來是兩邊的設計者都有志一同朝這樣的產品設計風格.看來材質提升下桿身的變化變得簡單會是一個趨勢.讓使用者可以更簡單去操控球桿不需要在意桿身太多變化與感受.因為桿身可以幫你做出你要的結果.

其實這樣的桿身基本上真的讓使用者會更加專注在動作的維持與細節上,往往你想要去感受桿身在上下桿的變化但都真的感受不到,除非你可以對細節的回饋比較敏感.所以我才會說在用了幾次後才會覺得這桿身的前端有不錯的抽動感受.這點就是這桿身唯一我可以在揮桿過程中感受到的區塊.其他的部分在過程中這桿身就是完全沒有反應.你就是掌握好你的動作用你的手來控制球桿它自然可以照你要的方式與結果發揮出來.也就是一樣簡單化的桿子.當然我也有把這桿子與另一支我覺得類似的RULZ Type C木桿給不同使用者去打看看.多數人還是對RULZ Type C的桿身感覺比較好.我估計就在於桿身的材料質量與密度上會比較高所以對於桿身的細膩度與效能發揮就比較好.兩隻桿身的重量差到10g左右,所以這對於材料密度上就有影響,當然桿身彼此的技術運用上也不同.越輕的桿身對於桿身的回饋就比較快速與模糊.但相對重的桿身可以在受力變化上有更多的細節產生.這也是我覺得雖然感受上差不多但還是有一點點的不同.這就要看使用頻率去找出來.

對我來說沒有兩支桿子可以做到打的感受是一樣,不管是擊球或桿身的上下桿物理變形的過程.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打過完全一樣讓我分不出來的桿子.但絕對有類似的感受.就像這支桿子一樣.但這當中的差別多數都是靠每個人的直覺去決定哪個適合他?因為多數人對於感受的形容與細節的感覺都很難去說明.但一定會有直覺感受認為這桿子比另一支要對我使用更好.這點有些時候是找不到答案,也很難說明.但這都在於產品的內在問題.當然我自己會嘗試去找出答案或差異.其他人可能就是跟我說他比較喜歡哪一隻這樣簡單的答案.所以說在產品上的表現,不見得每個人需要一樣但要知道的關鍵在於你能否去掌握好桿子.這也是我認為桿身最重要的地方.再多的技術或高檔材質加持也一樣,產品實際用起來不合或不順就是說明設計者與使用者有不小的落差.所以我是以我使用的結果與感受作為依據.對於再牛的技術或材料只要不合用都一樣是不好的產品.

桿身最重要不在於它的回饋與物理變化這幾塊,而在於做出它應該要做的事.這些是因為每一隻桿身款式的設計與特性有所不同.但在桿身的回饋這塊我始終認為要越簡單越好.這樣你會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使用操作上,同時集中在維持好你的動作與運行順序上.這點我也在用RULZ 這桿身後不斷去讓不同球友來試用瞭解他們的實際使用表現與個人想法.當你把桿身這塊回饋表現給簡單化對於使用者就可以更簡單把動作給做好.以往很多桿身都有不同的彈性速度,物理變形量,與感受等.但這些東西都要你去花點精力去感受與操控.所以這不見得是好.但去年底剛用Matrix RULZ桿身後就完全覺得桿身其實可以這樣簡單而起我的擊中桿面甜蜜點比例提高到史上最高.所以這就是我切身經驗.對於這款BGGS桿身我也是要大力給讚!因為它就是讓打球變簡單你可以更加專心去把動作給做好與維持到位.

想不到不到半年時間就可以用到兩隻產品如此類似同時感受上幾乎一樣的產品.只能說這兩家的新產品真的有共同性.也在這樣類似的時間點會推出有點驚奇.過去打球10多年下來沒有用過這樣的桿身但在這半年來竟然有兩支類似的桿身特性與回饋.實在太巧了.所以時間這個因素往往會產生很多激盪與巧合.所以現在下場就帶這兩隻桿子一起打,這樣用起來比較沒有太大的差別.不然有時帶不同特性的一號木下場測試,往往會因為桿身彼此的特性與回饋差異大通常會有一隻打不好.這兩隻就不會有這個問題.打起來簡單,回饋雖然有一點差異但9成類似.所以不會影響到使用操控與動作的運行.尤其在夏天打球這隻50g的桿身就特好用.夏天熱打起來肌耐力和集中力就很難維持太久.如果用60g的木桿打到後面就感到吃力.但這支打完整個18洞都很輕鬆.這就是是大家要注意的是,桿子最好你從一號木到挖起桿的回饋是類似不要有太大的差別這樣你打起來就可以用同一個動作去發揮不同桿子的效果.這樣你犯錯的機會就減少.得到的結果才能最好與最穩定.這也是訂製桿的目的.因為人往往就是那個最難控制的一塊.當桿子特性與回饋都差不多,你就可以專心把你動作給做好與控制好.這桿身已經做到我要的任務.

本文未完,完結篇請點下方.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Veylix Arcane BGGS 5 S硬度木桿測試!~完結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veylix-arcane-bg...

------------------------------------------
更多此产品照片都在以下联结!
https://goo.gl/photos/EvPGQY3Jza4hLFNy8

中国读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参考此杆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Veylix Arcane BGGS 5 S硬度木杆测试!~产品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veylix-arcane-bg...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Veylix Arcane BGGS 5 S硬度木杆测试!~规格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veylix-arcane-bg...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Veylix Arcane BGGS 5 S硬度木杆测试!~规格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veylix-arcane-bg...

实际测试篇开始.

1. 杆头回馈 – 这杆子杆头还是一样是用我熟悉700-Chien.打起来不会因为杆头一样就会得到都一样的结果与感受.杆身这回装上BGGS后,整体重量感变轻许多,打起来变得轻鬆多了.感觉杆子更好控.杆头打起来还是一样都打在杆面中间3公分直径的圆.这样也跟Matrix RULZ Type C一样的使用精准度.虽然这杆子的长度有稍微做长一点,但因为整体的重量感相当到位,视觉感受上也没有让我觉得有比较长会产生控制不好的问题.打起来依旧是稳定地打在中心区间.中球的感受跟RULZ Type C有些许不同.这俩支杆子打出来的感受有点类似,但在杆头这块我觉得这杆头产生比较脆的回馈.击球声音就像打DAT-55钛合金杆面的喀喀声.打到杆面甜蜜点一样会有挤压感.感觉相当舒服.你可以感受到杆面的弹性,撞击瞬间把球给弹飞出去的回馈.真的就是我无法用别的杆头原因.当你有这样的杆头时你还会想打别的吗?

主要杆身的强度让杆头这块的击球手感变得更扎实和提伤强度.所以打起来会觉得像DAT-55那种脆脆的感觉.打起别的杆头不管是日本小厂或是美系主流大厂的一号木杆,杆头都是让我爽不起来的闷闷感受.虽然说我的杆头击球声音还是比较大但伴随这样的声音是你可以感受到更多杆面击球的细节.杆面的弹性会让你觉得杆头确实不同,整个击球过程瞬间虽然很简短,但你却可以感受到杆头的互动感.中球的位置在哪个位置都很清楚.有时候看到球痕就知道跟你感受的是否一致.这就是700-Chien跟别人不同之处.你可以挑它的击球声大声,但对于它击球的回馈上我想这点是没话可说.打在非甜蜜点的区块虽然回馈会比较硬但相对于其他杆头的不舒服感这样的非甜点回馈都算舒服.不过打在杆面中间的热区上都会差不多.感受都相当舒服,挤压杆头的感受相当明显.看来这杆身也是有类似RULZ Type C的特性,让杆子的击球可以更加集中在杆头上.把杆身这块的变化与回馈给压到最低.这点我在下面会说明清楚.不过在杆头这块上我觉得这杆头也是满分!

2. 杆身回馈 – 这次的新杆身打起来一开始我还觉得有点搞不清这杆子是哪一隻?为啥?因为它跟另一支Matrix RULZ Type C 60S很像.两支杆子打起来的回馈都几乎一样.杆身本身没啥特别的感觉只能感觉到杆头撞击的杆面挤压感.这个感觉让我觉得好像就是在打RULZ Type C的杆身一样,所以刚打的前两次就真的分不出来实际的差别.但后来越打越多次后,杆身的特性逐渐有一些差别感受才会知道这杆子是Arcane BGGS.怎样的差别呢?这杆身在最后触球前会感受到杆身前端的一点甩动感.但不是像一些杆身那种杆身前端是弹出去的.而是顺顺地抽动杆头的甩动.相当舒服.但这块的回馈不是太明显,通常都是打比较多次后才会感觉到杆身前端这块的变化.所以才会说刚开始用这杆子的前几次都感觉好像打RULZ Type C的回馈.没有感受到杆身的回馈.

这也是有时我打Veylix产品会觉得和Matrix有点类似,因为设计者是从Matrix技术部门出来的所以产品多少会有点类似.只是Matrix RULZ 是今年2016的新产品,这隻Arcane BGGC是Veylix 2016新产品,Veylix出来已经快3年了,产品类似看来是两边的设计者都有志一同朝这样的产品设计风格.看来材质提升下杆身的变化变得简单会是一个趋势.让使用者可以更简单去操控球杆不需要在意杆身太多变化与感受.因为杆身可以帮你做出你要的结果.

其实这样的杆身基本上真的让使用者会更加专注在动作的维持与细节上,往往你想要去感受杆身在上下杆的变化但都真的感受不到,除非你可以对细节的回馈比较敏感.所以我才会说在用了几次后才会觉得这杆身的前端有不错的抽动感受.这点就是这杆身唯一我可以在挥杆过程中感受到的区块.其他的部分在过程中这杆身就是完全没有反应.你就是掌握好你的动作用你的手来控制球杆它自然可以照你要的方式与结果发挥出来.也就是一样简单化的杆子.当然我也有把这杆子与另一支我觉得类似的RULZ Type C木杆给不同使用者去打看看.多数人还是对RULZ Type C的杆身感觉比较好.我估计就在于杆身的材料质量与密度上会比较高所以对于杆身的细腻度与效能发挥就比较好.两隻杆身的重量差到10g左右,所以这对于材料密度上就有影响,当然杆身彼此的技术运用上也不同.越轻的杆身对于杆身的回馈就比较快速与模煳.但相对重的杆身可以在受力变化上有更多的细节产生.这也是我觉得虽然感受上差不多但还是有一点点的不同.这就要看使用频率去找出来.

对我来说没有两支杆子可以做到打的感受是一样,不管是击球或杆身的上下杆物理变形的过程.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打过完全一样让我分不出来的杆子.但绝对有类似的感受.就像这支杆子一样.但这当中的差别多数都是靠每个人的直觉去决定哪个适合他?因为多数人对于感受的形容与细节的感觉都很难去说明.但一定会有直觉感受认为这杆子比另一支要对我使用更好.这点有些时候是找不到答桉,也很难说明.但这都在于产品的内在问题.当然我自己会尝试去找出答桉或差异.其他人可能就是跟我说他比较喜欢哪一隻这样简单的答桉.所以说在产品上的表现,不见得每个人需要一样但要知道的关键在于你能否去掌握好杆子.这也是我认为杆身最重要的地方.再多的技术或高档材质加持也一样,产品实际用起来不合或不顺就是说明设计者与使用者有不小的落差.所以我是以我使用的结果与感受作为依据.对于再牛的技术或材料只要不合用都一样是不好的产品.

杆身最重要不在于它的回馈与物理变化这几块,而在于做出它应该要做的事.这些是因为每一隻杆身款式的设计与特性有所不同.但在杆身的回馈这块我始终认为要越简单越好.这样你会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使用操作上,同时集中在维持好你的动作与运行顺序上.这点我也在用RULZ 这杆身后不断去让不同球友来试用瞭解他们的实际使用表现与个人想法.当你把杆身这块回馈表现给简单化对于使用者就可以更简单把动作给做好.以往很多杆身都有不同的弹性速度,物理变形量,与感受等.但这些东西都要你去花点精力去感受与操控.所以这不见得是好.但去年底刚用Matrix RULZ杆身后就完全觉得杆身其实可以这样简单而起我的击中杆面甜蜜点比例提高到史上最高.所以这就是我切身经验.对于这款BGGS杆身我也是要大力给讚!因为它就是让打球变简单你可以更加专心去把动作给做好与维持到位.

想不到不到半年时间就可以用到两隻产品如此类似同时感受上几乎一样的产品.只能说这两家的新产品真的有共同性.也在这样类似的时间点会推出有点惊奇.过去打球10多年下来没有用过这样的杆身但在这半年来竟然有两支类似的杆身特性与回馈.实在太巧了.所以时间这个因素往往会产生很多激盪与巧合.所以现在下场就带这两隻杆子一起打,这样用起来比较没有太大的差别.不然有时带不同特性的一号木下场测试,往往会因为杆身彼此的特性与回馈差异大通常会有一隻打不好.这两隻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打起来简单,回馈虽然有一点差异但9成类似.所以不会影响到使用操控与动作的运行.尤其在夏天打球这隻50g的杆身就特好用.夏天热打起来肌耐力和集中力就很难维持太久.如果用60g的木杆打到后面就感到吃力.但这支打完整个18洞都很轻鬆.这就是是大家要注意的是,杆子最好你从一号木到挖起杆的回馈是类似不要有太大的差别这样你打起来就可以用同一个动作去发挥不同杆子的效果.这样你犯错的机会就减少.得到的结果才能最好与最稳定.这也是订製杆的目的.因为人往往就是那个最难控制的一块.当杆子特性与回馈都差不多,你就可以专心把你动作给做好与控制好.这杆身已经做到我要的任务.

本文未完,完结篇请奌下方.

Pear Golf 700-Chien 11度/Veylix Arcane BGGS 5 S硬度木杆测试!~完结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pear-golf-700-chien-11duveylix-arcane-bg...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尊重本站內容智慧財產權.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洋梨 App/PearGolf App在蘋果iOS可供下載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qq帳號 : 2319995799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