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輕擊區Yururi Seida BK黑頭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挖起桿測試!~規格說明篇

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挖起桿身

更多此桿照片都在以下聯結!
https://goo.gl/photos/FqEtMeDgjJdZN9jeA

中國讀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參考此桿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輕擊區Yururi Seida BK黑頭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挖起桿測試!~產品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qingjiquyururi-seida-bkheitou52dutrue-te...

規格說明篇開始.

這次的Seida黑頭挖起桿球頭有比較小一點.整個桿面看起來比較圓,所以看得出這款桿頭不是太簡單.你吃球的面積變得更小,桿面的重心沒有擺得比較低,看起來比較像在中間位置,大家可以參考照片紅點位置知道.所以使用起來會比較要求你吃球要吃下去,但它的反彈角度是10度算是有點大.一般52度大多設計8~10度左右.雖然沒有很大但已經是52度算大.看來它把桿頭變小,桿面變得更圓一點,所以這對於觸球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對於吃球的位置就提升應有的難度.同時反彈角10度對於要吃下土的難度會提高.可能要看你球位狀況才能知道怎樣打法才會讓球出來得更好與得到更好的倒旋量?

不過以這款的外型來看,要用得好真的要對自己短桿的動作與打法有信心才能做得好.這樣的桿頭如果短桿動作不穩定要打得好不容易.尤其你用手臂在短切的人這種桿子不好掌握,桿面也小會影響你吃球的位置與精準度.但對於短切動作熟練與穩定的人來說這樣的桿子會成為吃球利器.因為桿面底部很薄,很像刀子一樣,吃草會很像削過去刀痕,所以要吃草很容易,再將桿面帶過球的下方產生倒旋量與彈道.配合上反彈角可以讓球容易彈起來同時可以彈得更高.你如果會把站為打開的開放是打法這樣的桿子會更要求吃球的精準度.所以這桿子難在人這塊,桿頭本身有效果與設計到位,但需要人的技巧去控制它.這跟現在很多走易打特性的挖起桿就有很大不同.很多挖起桿的桿面設計大,凹槽深與長,重心下壓.比起有特色的定制化桿頭設計就是走極簡化,重心稍高,吃球要深,讓倒旋提升,彈道壓低,對於短距離的切球可以更好掌握與控制.

易打性的挖起桿球頭不容易去打出不同球路與彈道.因為設定簡單,所以彈道與打法會比較侷限.但訂製化桿頭就更容易讓球友去調整打法,打出不同球路與彈道結果.更重視個人化的技巧與能力去得到不同結果.這樣的桿子更能把球友的能力發揮出來.所以桿子因為人才有價值與發揮空間.尤其是這類特色明顯,設計與設定不同於一般市售款的產品.就我打Yururi挖起桿的經驗,它的倒旋量一直是我打過的挖起桿中最大也最棒.所以每次打Yururi挖起桿很容易它的桿面都會有球痕產生.所以打完一定要對桿面球痕擦拭.這是打一般市售款挖起桿所得不到.而它觸球的手感也很棒,一點都不輸給三浦與遠藤的鍛造桿頭.但副作用就是桿面比較容易產生磨痕.所以我儘可能不去打Yururi的挖起桿,實在會上癮也會傷球.就怕打慣Yururi的挖起桿後再打其他挖起桿一定做不到停球與低平但到卻可以落地立馬就停的效果.

當然這是它的桿頭好的地方但缺點就是耐用度不太好,而這就是有一好沒兩好.要能產生這樣的倒旋量,就很容易跟球與草地,沙礫摩擦.打一段時間桿面比較會磨損,也容易打得比較光滑.尤其這類黑頭一磨損桿面就會變銀色,所以一看就看得清楚這桿面的磨損狀態.這就會影響到你擊球倒旋能力,一般來說我對挖起桿的更換標準就是以桿面的磨損,與光滑度來決定.因為挖起桿都會跟草,沙礫,泥土接觸,所以桿面經常在這樣的狀況下產生摩擦,就會讓桿面的表面跟這些顆粒進行互動,當然變滑了就是桿面的摩擦力就變弱了.這就會影響你短切的準度與停球能力,當然這個時候桿面與桿頭整體都還不錯.只是球桿的效能不能看外表,都要看實際打的結果來決定.如果你想要得到你下場的樂趣與盡情地發揮你的技術,桿子肯定是要換的不是要等打到不能用才會更換.或是要等到桿子打壞或打斷才去換新桿.因為挖起桿是消耗品,肯定是固定更換如果你下場頻率高,那換的時間就更短.

討論完桿頭這塊,這次的桿身我是挑選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款式.Tour issue DG S200桿身一直是我的最愛.應該說是鋼管桿身中我的首選.我一直都找不到其他鋼管產品能取代它.所以這款桿身就是我目前使用的鐵桿桿身,當然我也用了新的碳纖維桿身作為備案,但鋼管中我認為還是TI S200最穩,手感最棒,效果最好.當然它的主要問題在於桿身重量過於重,桿身重量未裁減就有128~130g,就算裁減到可以使用的長度也要118g上下2g範圍.所以對於一般球友習慣打90g的鋼管桿身就對這樣的重量感到退步.當然使用起來也需要一定的力量與體能才能打出它應有的效果.而這樣的桿身也不會走易打的風格.對於進階型的球友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因為桿身重量對於很多球友來說是一個障礙,尤其打慣110g這個區間的球友是可以考慮這款桿身但對於重量上也會是一個障礙.所以它們推出輕量版的CPT款式.將重量減低10g左右,讓桿身未裁在120g,裁掉重量後就不到110g了.所以這樣的重量對於一些中階與中年的球友來說就會是一個可以考量的鐵桿桿身了.當然我自己也被著一套CPT鐵桿身組以後打算來裝起來打,但這次先裝在挖起桿上感受一下桿身的特性,看看重量減輕了後對於桿身的整體回饋與掌握上是否有一些變化?有些時候能先從一支桿子的表現上去得到這款新桿身的特性與表現是很重要的基礎.這對於日後要組裝在鐵桿上就比較清楚桿身特性與可能會得到的規格.對於技師來說這樣經驗與使用心得就是日後可以在設定規格與組裝上有更完整的瞭解.當然最後球桿的使用結果也不會太差.這就是實際使用經驗對於後續訂製與選擇產品時很重要的依據.

這也是我個人的習慣,對於新的產品如果沒有實際裝起來用過實在很難跟其他球友說些啥.因為產品不能因為新舊,升級版或是同一家品牌的產品就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桿身也好,球頭也一樣,沒有裝起來打過你對於升級版的表現不能完全以先前的版本去進行延伸性理解.這樣往往在後頭會得到一些錯誤.就拿這次的Tour issue DG S200與CPT兩款桿身來說,雖然是重量的減輕.但重量的減輕其實對桿身來說是影響很大.尤其以10g的重量改變對於桿身的整體重量分佈,硬度區間設計,與使用回饋的改變都是很大影響.只要在重量上進行如此大的改變我的經驗都是,使用起來一定會與先前款式有明顯不同.尤其變輕了後回饋會更不好,桿身的彎曲度與彈性都會完全不同於先前.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直覺經驗,實際會怎樣也要打看看才知道.這也是我想要利用這次的挖起桿來瞭解CPT的整體表現與回饋.

對於在外觀上CPT與先前Tour issue DG S200有不同嗎?我完全不覺得.根本就是一模一樣.只有在貼紙那塊多一個CPT字樣出來,而且還不大,如果不仔細看還真的會漏看這是CPT.大家可以參考圖片來瞭解.所以買的時候可要看清楚,不然不注意還真的會拿錯款式.另外對於握把這塊我這次使用了Golf Pride CP2紅屁股握把.先前有用了對於它的黏還真的印象不錯,但因為它太黏了會讓我的手套容易拉扯破掉.但因為這是挖起桿不是木桿或長桿需要用比較大的力量來操控與打.這次挖起桿著重在操控上,在短距離可以輕鬆控制球桿打出一些不同的彈道來進攻洞口.所以我會對挖起桿的握把主要針對止滑性高的產品為主.這也是根據球桿的使用需求來決定握把特性.不是看握把的外觀顏色來決定.

如果以止滑性為主要訴求,那就是以棉紗或是矽膠類的材質會是比較適合.一般人工橡膠材質對於短桿有時會滑動,或是握把有點沙子就比較容易會滑動.先前我用Mystery 209時就是配上Golf Pride MCC握把,半棉紗半人工橡膠握把,所以用得還挺好.這次選CP2主要因為它雖然是人工橡膠但握起來像矽膠的軟.更重要是不會滑動,止滑性相當到位.所以才會在這次的握把中用這款來使用.加上挖起桿是短桿比較不會太大力打,對於手套的磨損就比較小.這也是我考慮的因素.當然桿頭為黑色配上這款握把當然比較搭配.看起來也挺好不會有色系不搭問題.

本文未完,實際測試篇請點下方.

輕擊區Yururi Seida BK黑頭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挖起桿測試!~實際測試篇1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qingjiquyururi-seida-bkheitou52dutrue-te...

輕擊區Yururi Seida BK黑頭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挖起桿測試!~實際測試篇2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qingjiquyururi-seida-bkheitou52dutrue-te...

輕擊區Yururi Seida BK黑頭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挖起桿測試!~完結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qingjiquyururi-seida-bkheitou52dutrue-te...

------------------------------------------------------------
更多此杆照片都在以下联结!
https://goo.gl/photos/FqEtMeDgjJdZN9jeA

中国读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参考此杆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轻击区Yururi Seida BK黑头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挖起杆测试!~产品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qingjiquyururi-seida-bkheitou52dutrue-te...

规格说明篇开始.

这次的Seida黑头挖起杆球头有比较小一点.整个杆面看起来比较圆,所以看得出这款杆头不是太简单.你吃球的面积变得更小,杆面的重心没有摆得比较低,看起来比较像在中间位置,大家可以参考照片红点位置知道.所以使用起来会比较要求你吃球要吃下去,但它的反弹角度是10度算是有点大.一般52度大多设计8~10度左右.虽然没有很大但已经是52度算大.看来它把杆头变小,杆面变得更圆一点,所以这对于触球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于吃球的位置就提升应有的难度.同时反弹角10度对于要吃下土的难度会提高.可能要看你球位状况才能知道怎样打法才会让球出来得更好与得到更好的倒旋量?

不过以这款的外型来看,要用得好真的要对自己短杆的动作与打法有信心才能做得好.这样的杆头如果短杆动作不稳定要打得好不容易.尤其你用手臂在短切的人这种杆子不好掌握,杆面也小会影响你吃球的位置与精准度.但对于短切动作熟练与稳定的人来说这样的杆子会成为吃球利器.因为杆面底部很薄,很像刀子一样,吃草会很像削过去刀痕,所以要吃草很容易,再将杆面带过球的下方产生倒旋量与弹道.配合上反弹角可以让球容易弹起来同时可以弹得更高.你如果会把站为打开的开放是打法这样的杆子会更要求吃球的精准度.所以这杆子难在人这块,杆头本身有效果与设计到位,但需要人的技巧去控制它.这跟现在很多走易打特性的挖起杆就有很大不同.很多挖起杆的杆面设计大,凹槽深与长,重心下压.比起有特色的定制化杆头设计就是走极简化,重心稍高,吃球要深,让倒旋提升,弹道压低,对于短距离的切球可以更好掌握与控制.

易打性的挖起杆球头不容易去打出不同球路与弹道.因为设定简单,所以弹道与打法会比较侷限.但订製化杆头就更容易让球友去调整打法,打出不同球路与弹道结果.更重视个人化的技巧与能力去得到不同结果.这样的杆子更能把球友的能力发挥出来.所以杆子因为人才有价值与发挥空间.尤其是这类特色明显,设计与设定不同于一般市售款的产品.就我打Yururi挖起杆的经验,它的倒旋量一直是我打过的挖起杆中最大也最棒.所以每次打Yururi挖起杆很容易它的杆面都会有球痕产生.所以打完一定要对杆面球痕擦拭.这是打一般市售款挖起杆所得不到.而它触球的手感也很棒,一点都不输给三浦与远藤的锻造杆头.但副作用就是杆面比较容易产生磨痕.所以我儘可能不去打Yururi的挖起杆,实在会上瘾也会伤球.就怕打惯Yururi的挖起杆后再打其他挖起杆一定做不到停球与低平但到却可以落地立马就停的效果.

当然这是它的杆头好的地方但缺点就是耐用度不太好,而这就是有一好没两好.要能产生这样的倒旋量,就很容易跟球与草地,沙砾摩擦.打一段时间杆面比较会磨损,也容易打得比较光滑.尤其这类黑头一磨损杆面就会变银色,所以一看就看得清楚这杆面的磨损状态.这就会影响到你击球倒旋能力,一般来说我对挖起杆的更换标准就是以杆面的磨损,与光滑度来决定.因为挖起杆都会跟草,沙砾,泥土接触,所以杆面经常在这样的状况下产生摩擦,就会让杆面的表面跟这些颗粒进行互动,当然变滑了就是杆面的摩擦力就变弱了.这就会影响你短切的准度与停球能力,当然这个时候杆面与杆头整体都还不错.只是球杆的效能不能看外表,都要看实际打的结果来决定.如果你想要得到你下场的乐趣与尽情地发挥你的技术,杆子肯定是要换的不是要等打到不能用才会更换.或是要等到杆子打坏或打断才去换新杆.因为挖起杆是消耗品,肯定是固定更换如果你下场频率高,那换的时间就更短.

讨论完杆头这块,这次的杆身我是挑选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款式.Tour issue DG S200杆身一直是我的最爱.应该说是钢管杆身中我的首选.我一直都找不到其他钢管产品能取代它.所以这款杆身就是我目前使用的铁杆杆身,当然我也用了新的碳纤维杆身作为备案,但钢管中我认为还是TI S200最稳,手感最棒,效果最好.当然它的主要问题在于杆身重量过于重,杆身重量未裁减就有128~130g,就算裁减到可以使用的长度也要118g上下2g范围.所以对于一般球友习惯打90g的钢管杆身就对这样的重量感到退步.当然使用起来也需要一定的力量与体能才能打出它应有的效果.而这样的杆身也不会走易打的风格.对于进阶型的球友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杆身重量对于很多球友来说是一个障碍,尤其打惯110g这个区间的球友是可以考虑这款杆身但对于重量上也会是一个障碍.所以它们推出轻量版的CPT款式.将重量减低10g左右,让杆身未裁在120g,裁掉重量后就不到110g了.所以这样的重量对于一些中阶与中年的球友来说就会是一个可以考量的铁杆杆身了.当然我自己也被着一套CPT铁杆身组以后打算来装起来打,但这次先装在挖起杆上感受一下杆身的特性,看看重量减轻了后对于杆身的整体回馈与掌握上是否有一些变化?有些时候能先从一支杆子的表现上去得到这款新杆身的特性与表现是很重要的基础.这对于日后要组装在铁杆上就比较清楚杆身特性与可能会得到的规格.对于技师来说这样经验与使用心得就是日后可以在设定规格与组装上有更完整的瞭解.当然最后球杆的使用结果也不会太差.这就是实际使用经验对于后续订製与选择产品时很重要的依据.

这也是我个人的习惯,对于新的产品如果没有实际装起来用过实在很难跟其他球友说些啥.因为产品不能因为新旧,升级版或是同一家品牌的产品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杆身也好,球头也一样,没有装起来打过你对于升级版的表现不能完全以先前的版本去进行延伸性理解.这样往往在后头会得到一些错误.就拿这次的Tour issue DG S200与CPT两款杆身来说,虽然是重量的减轻.但重量的减轻其实对杆身来说是影响很大.尤其以10g的重量改变对于杆身的整体重量分佈,硬度区间设计,与使用回馈的改变都是很大影响.只要在重量上进行如此大的改变我的经验都是,使用起来一定会与先前款式有明显不同.尤其变轻了后回馈会更不好,杆身的弯曲度与弹性都会完全不同于先前.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直觉经验,实际会怎样也要打看看才知道.这也是我想要利用这次的挖起杆来瞭解CPT的整体表现与回馈.

对于在外观上CPT与先前Tour issue DG S200有不同吗?我完全不觉得.根本就是一模一样.只有在贴纸那块多一个CPT字样出来,而且还不大,如果不仔细看还真的会漏看这是CPT.大家可以参考图片来瞭解.所以买的时候可要看清楚,不然不注意还真的会拿错款式.另外对于握把这块我这次使用了Golf Pride CP2红屁股握把.先前有用了对于它的黏还真的印象不错,但因为它太黏了会让我的手套容易拉扯破掉.但因为这是挖起杆不是木杆或长杆需要用比较大的力量来操控与打.这次挖起杆着重在操控上,在短距离可以轻鬆控制球杆打出一些不同的弹道来进攻洞口.所以我会对挖起杆的握把主要针对止滑性高的产品为主.这也是根据球杆的使用需求来决定握把特性.不是看握把的外观颜色来决定.

如果以止滑性为主要诉求,那就是以棉纱或是硅胶类的材质会是比较适合.一般人工橡胶材质对于短杆有时会滑动,或是握把有点沙子就比较容易会滑动.先前我用Mystery 209时就是配上Golf Pride MCC握把,半棉纱半人工橡胶握把,所以用得还挺好.这次选CP2主要因为它虽然是人工橡胶但握起来像硅胶的软.更重要是不会滑动,止滑性相当到位.所以才会在这次的握把中用这款来使用.加上挖起杆是短杆比较不会太大力打,对于手套的磨损就比较小.这也是我考虑的因素.当然杆头为黑色配上这款握把当然比较搭配.看起来也挺好不会有色系不搭问题.

本文未完,实际测试篇请奌下方.

轻击区Yururi Seida BK黑头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挖起杆测试!~实际测试篇1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qingjiquyururi-seida-bkheitou52dutrue-te...

轻击区Yururi Seida BK黑头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挖起杆测试!~实际测试篇2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qingjiquyururi-seida-bkheitou52dutrue-te...

轻击区Yururi Seida BK黑头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 CPT挖起杆测试!~完结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qingjiquyururi-seida-bkheitou52dutrue-te...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尊重本站內容智慧財產權.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qq帳號 : 2319995799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