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Taylormade SLDR 430 10.5度/Veylix Alpina 673 S硬度木桿測試!產品說明篇

Taylormade SLDR 430 10.5度/Veylix Alpina 673 S硬度木桿

2014年的大品牌木桿測試也有幾支了,先前用了TM Jetspeed後對它的性能與低與往前桿頭重心設計是讚不絕口.打了後還一直念念不忘.所以就開始對它的師兄SLDR產生了期望.但對於SLDR 460我不喜歡那種大頭.說實在SLDR的外型設計不是我喜歡的那種,桿面比較方正,對於性能來說這不是最佳的外觀.但對於它搭配的低前重心技術就讓我垂涎三尺.想要再對這塊的技術進行瞭解.但2014年的SLDR TM做了幾種不同的變化,第一,球頭的顏色有上蓋白色,與灰色配上底部是黑色的不同顏色.2013年的SLDR是灰色上蓋與銀色底色的組合,但這款沒有配置最新的低前重心技術.但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樣的顏色組合.

以SLDR最初的桿面與底部顏色搭配來說是最舒服.上蓋為灰色亮面,看起來沒有黑色的深,也沒有白色視覺感大的問題.所以灰色的順眼度是超過八成.而因為上蓋為灰色,所以底部的顏色最好為淡色系,比較能讓上下兩塊的顏色產生最好的融合.雖然說2014年款TM在近幾年來唯一一年沒有出新產品,只有一款Jetspeed.但它對SLDR的外觀顏色進行改變,做了白色與底色變化.但我不太喜歡白色上蓋,因為這會讓視覺的效果產生更大.所以深色系的上蓋來搭配會比較好.同時對於尺寸來說我也不喜歡460那種大大飽滿的外觀,對於這款木桿來說,我給它的定位就是要走性能,不是要像Jetspeed那種易打,高容錯性,與大球頭的風格.所以我選了SLDR 430.

會選SLDR 430也是因為與美國朋友在聊天時,他說到他最近試了SLDR 430木桿在launch monitor上得到不錯的距離效果.比平時他的距離要遠10多碼.我們都是業內人士,所以都瞭解以現在木桿的設計與水平,要得到10碼以上的木桿距離提升那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因為這個資訊讓我一定想要買一支SLDR 430來試看看,是否能得到更好的距離效果.加上我對Jetspeed的效果與整體表現都完全給予肯定,所以對今年的TM木桿產品我是有相當程度的期待.當然也在美國訂了一支SLDR 430 10.5度.

Loft up/大桿面角度!
2014年的Taylormade主要的訴求一個重點就是Loft up!我先前也不太懂這個東西,但後頭用了Jetspeed後就慢慢可以理解到這個loft up的原因.加上我用了SLDR 430後就更加瞭解到Loft up 在2014年的TM 木桿中的重要性與關鍵了.就讓我先來說明這塊,而這也會與我後頭測評中的分析進行討論與呼應.所以這是大家需要進行瞭解的一塊.因為TM的新球頭重心壓低往前設計,有別於一般木桿是把重心壓低往後拉,它會產生擊球的出球角/launch angle會相對低的問題.比如說你的桿面角度是10.5度,真正的桿面角度為11.5度.而利用TM的低前重心球頭所打出來的出球角度不會超過15度.也就是說你打出來的彈道就高不了.對於一般球友揮桿速度不快的人來說,沒有較高或一定的出球角度,你的球就會飛得比較低也不遠.就算球能滾,但對於一些地型不利滾動性的球場來說,比如高山球場,那這樣的桿子反而是得不到好處.

出球角度問題
如果一般的低後重心設計球頭所得到的出球角度都會超過4度.所以這對於使用者可以相對容易把球給打高進而產生不錯的擊球效果與距離來.就我打Jetspeed的經驗來說,TM這種低前重心設計其實實際使用的效果與高重心的出球角度是類似.它的觸球反彈角度都不會超過3度.所以當你的出球角度是低的狀況,你的彈道就衝不高.所以對於一般球友來說這樣的桿子最好要把桿面角度給選大一點,比如你平時使用10.5度的桿面,用到TM這類桿頭重心低前設計就最好選它們家的12度來用.這也是為啥你會在今年的TM木桿產品上看到12度的桿面角度.這就是Loft up的原因與訴求重點.

保證打更遠!
不過當我要購買SLDR 430之前我有稍為對TM今年的木桿產品進行了一些研究與瞭解.它們對於SLDR 430就有說,如果你買了這款球桿後沒有得到更好的距離結果,它們不會問任何理由接受你的退貨要求.這點就相當有說服力!因為當你的產品與技術不到位,你做這樣的保證也是相當高的風險.因為就算客人衝著你這句話來買你的產品但如果東西沒有好到你說的,那自然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退貨比.那你會產生更多的成本與更多的庫存問題.但相反的,如果你的產品夠好,你提出這樣的訴求自然可以得到更多客人的認同與購買.所以我才會再購入這款木桿進行測試.如果真如它們說可以得到更遠的距離,我覺得這樣的價格不貴,相較於日本一些小廠的木桿動不動就要6百美金或以上的球頭價.花上那樣的錢還買不到更遠的距離.

就我個人對於美日大小廠的木桿產品來說,美系大廠的木桿發展與效果都要比日系好超過10年以上的水平.日系小廠在於材質上的變化會高於美系大廠.主要是一個針對大量族群,另一個是主推少數特定需求的市場.所以兩種的策略沒有對錯.各有特色與產品優勢.不過如果真要說打遠與性能球桿,那美系的產品還是遙遙領先!這也是我不斷會買美系與日系球桿來進行測試的原因.這都是我多年來測試的結果與經驗.所以SLDR 430能有更好的性能表現我個人心理上是完全認同.但要有多好的程度也要看實際用的結果.有了Jetspeed的經驗讓我對SLDR有更高的期待.再加上Jetspeed的產品定位就如同以前的Burner, RBZ以入門與易打為主. SLDR這類產品就同以前的R系列的中低差點族群會鎖定的產品.所以兩種產品都會有不同的針對族群,對於性能導向的SLDR更是讓我有心動.只是我去年有用過朋友的SLDR,打起來的效果就還好.但今年的重心壓底靠前的技術著實讓我心動不已!

重球頭問題
我這次的SLDR 430球頭加聯結器的重量就要206.5g.如果用上Tour issue的聯結氣就會更重,會到208g.我一看到這樣的重量我心中就覺得不妙.因為這樣的重量對於桿身與規格設定都會有別於現有球桿.加上這又是一款性能導向的桿子,不是走易打與高容錯的球頭.它肯定不能設長來打.要更貼近使用者本身的動作特性與體型條件,這樣才能把這球頭的效果給發揮出來.也因為這樣我就開始訂購要配製這款球頭的可行桿身,共買了三四款70g的桿身要進行配製.因為這類的球桿設定是比較早期的風格,近8年來球桿的設定都會主力在桿身50g, 60g範圍中,球頭重量大多在203g以內.這樣的產品就不同於我現有配製球具模式.所以要重新進行配製但哪一種會最好我也不好說,因為桿身的變化與它的前端承載力能否受得了這樣重的球頭?這都是我不知道.只能買不同桿身然後一一來裝起來打才知道.

不過我在裝新的桿身前我有把原本裝在R1的Matrix Velox 60 S桿身給先放到SLDR 430上.讓我可以知道 SLDR 430 是怎樣的狀況與一些性能特性.如此才能做為我設定桿身時需要進行的一些相關裁減依據.主要因為這樣的球頭會挑桿身,也要對規格設定做最佳化才能得到最穩定與最佳化的結果.要遠是不難,但總不能10球中只能有3球打得好與打得遠.所以說性能桿子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是穩定性與抗失擊傷害的壓制力.當你可以打得遠但如果桿子的強度與規格讓你常常會失誤或一失誤就會很慘,那這樣的桿子你根本不敢打,這是打不出信心的桿子.加上這球頭重,一般桿身的前端強度如果不夠,那桿頭回正與回彈速度就會跟不上,這對於觸球的精準度會產生影響與增加較多的側旋問題.所以我就需要對這些可能問題找出解答.

Veylix Alpina 673 S硬度桿身
這次的測試我是先用了Veylix Alpina 673桿身來配這球頭,後頭還會有其他桿身的測評報告.用這款桿身的主要原因是有幾點.第一是它的材料用得到位.整支40噸的高碳布所以強度上來說是絕對足夠.第二是它的桿身重量,它雖然是60g的桿身但實際重量確是在70g初頭.這樣的重量比較適合我要配製這款SLDR 430特性,這支673 46”重量為73g.所以裁減到我要的長度,重量會落在68~70g範圍內.這樣可以讓桿身在比較短的長度中有足夠的承載力與強度.不會對球頭重這個問題產生太大的影響.第三是這桿身的銀色塗裝很配這款灰色上蓋.這樣一配起來整體的感覺相當低調與沉穩.所以這些因素讓我想要以這支桿身先來對SLDR 430進行測評與大家分享.

本文未完,續集請點下方.

Taylormade SLDR 430 10.5度/Veylix Alpina 673 S硬度木桿測試!規格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sldr-430-105duveylix-alpina-6...

Taylormade SLDR 430 10.5度/Veylix Alpina 673 S硬度木桿測試!實際測試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sldr-430-105duveylix-alpina-6...

Taylormade SLDR 430 10.5度/Veylix Alpina 673 S硬度木桿測試!完結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sldr-430-105duveylix-alpina-6...

更多此桿照片都在以下連結中.
https://plus.google.com/photos/102118685530245676231/albums/602157673687...

-------------------------------------------------
2014年的大品牌木杆测试也有几支了,先前用了TM Jetspeed后对它的性能与低与往前杆头重心设计是讚不绝口.打了后还一直念念不忘.所以就开始对它的师兄SLDR产生了期望.但对于SLDR 460我不喜欢那种大头.说实在SLDR的外型设计不是我喜欢的那种,杆面比较方正,对于性能来说这不是最佳的外观.但对于它搭配的低前重心技术就让我垂涎三尺.想要再对这块的技术进行瞭解.但2014年的SLDR TM做了几种不同的变化,第一,球头的颜色有上盖白色,与灰色配上底部是黑色的不同颜色.2013年的SLDR是灰色上盖与银色底色的组合,但这款没有配置最新的低前重心技术.但我个人比较喜欢这样的颜色组合.

以SLDR最初的杆面与底部颜色搭配来说是最舒服.上盖为灰色亮面,看起来没有黑色的深,也没有白色视觉感大的问题.所以灰色的顺眼度是超过八成.而因为上盖为灰色,所以底部的颜色最好为澹色系,比较能让上下两块的颜色产生最好的融合.虽然说2014年款TM在近几年来唯一一年没有出新产品,只有一款Jetspeed.但它对SLDR的外观颜色进行改变,做了白色与底色变化.但我不太喜欢白色上盖,因为这会让视觉的效果产生更大.所以深色系的上盖来搭配会比较好.同时对于尺寸来说我也不喜欢460那种大大饱满的外观,对于这款木杆来说,我给它的定位就是要走性能,不是要像Jetspeed那种易打,高容错性,与大球头的风格.所以我选了SLDR 430.

会选SLDR 430也是因为与美国朋友在聊天时,他说到他最近试了SLDR 430木杆在launch monitor上得到不错的距离效果.比平时他的距离要远10多码.我们都是业内人士,所以都瞭解以现在木杆的设计与水平,要得到10码以上的木杆距离提升那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所以因为这个资讯让我一定想要买一支SLDR 430来试看看,是否能得到更好的距离效果.加上我对Jetspeed的效果与整体表现都完全给予肯定,所以对今年的TM木杆产品我是有相当程度的期待.当然也在美国订了一支SLDR 430 10.5度.

Loft up/大杆面角度!
2014年的Taylormade主要的诉求一个重点就是Loft up!我先前也不太懂这个东西,但后头用了Jetspeed后就慢慢可以理解到这个loft up的原因.加上我用了SLDR 430后就更加瞭解到Loft up 在2014年的TM 木杆中的重要性与关键了.就让我先来说明这块,而这也会与我后头测评中的分析进行讨论与呼应.所以这是大家需要进行瞭解的一块.因为TM的新球头重心压低往前设计,有别于一般木杆是把重心压低往后拉,它会产生击球的出球角/launch angle会相对低的问题.比如说你的杆面角度是10.5度,真正的杆面角度为11.5度.而利用TM的低前重心球头所打出来的出球角度不会超过15度.也就是说你打出来的弹道就高不了.对于一般球友挥杆速度不快的人来说,没有较高或一定的出球角度,你的球就会飞得比较低也不远.就算球能滚,但对于一些地型不利滚动性的球场来说,比如高山球场,那这样的杆子反而是得不到好处.

出球角度问题
如果一般的低后重心设计球头所得到的出球角度都会超过4度.所以这对于使用者可以相对容易把球给打高进而产生不错的击球效果与距离来.就我打Jetspeed的经验来说,TM这种低前重心设计其实实际使用的效果与高重心的出球角度是类似.它的触球反弹角度都不会超过3度.所以当你的出球角度是低的状况,你的弹道就冲不高.所以对于一般球友来说这样的杆子最好要把杆面角度给选大一点,比如你平时使用10.5度的杆面,用到TM这类杆头重心低前设计就最好选它们家的12度来用.这也是为啥你会在今年的TM木杆产品上看到12度的杆面角度.这就是Loft up的原因与诉求重点.

保证打更远!
不过当我要购买SLDR 430之前我有稍为对TM今年的木杆产品进行了一些研究与瞭解.它们对于SLDR 430就有说,如果你买了这款球杆后没有得到更好的距离结果,它们不会问任何理由接受你的退货要求.这点就相当有说服力!因为当你的产品与技术不到位,你做这样的保证也是相当高的风险.因为就算客人冲着你这句话来买你的产品但如果东西没有好到你说的,那自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退货比.那你会产生更多的成本与更多的库存问题.但相反的,如果你的产品够好,你提出这样的诉求自然可以得到更多客人的认同与购买.所以我才会再购入这款木杆进行测试.如果真如它们说可以得到更远的距离,我觉得这样的价格不贵,相较于日本一些小厂的木杆动不动就要6百美金或以上的球头价.花上那样的钱还买不到更远的距离.

就我个人对于美日大小厂的木杆产品来说,美系大厂的木杆发展与效果都要比日系好超过10年以上的水平.日系小厂在于材质上的变化会高于美系大厂.主要是一个针对大量族群,另一个是主推少数特定需求的市场.所以两种的策略没有对错.各有特色与产品优势.不过如果真要说打远与性能球杆,那美系的产品还是遥遥领先!这也是我不断会买美系与日系球杆来进行测试的原因.这都是我多年来测试的结果与经验.所以SLDR 430能有更好的性能表现我个人心理上是完全认同.但要有多好的程度也要看实际用的结果.有了Jetspeed的经验让我对SLDR有更高的期待.再加上Jetspeed的产品定位就如同以前的Burner, RBZ以入门与易打为主. SLDR这类产品就同以前的R系列的中低差点族群会锁定的产品.所以两种产品都会有不同的针对族群,对于性能导向的SLDR更是让我有心动.只是我去年有用过朋友的SLDR,打起来的效果就还好.但今年的重心压底靠前的技术着实让我心动不已!

重球头问题
我这次的SLDR 430球头加联结器的重量就要206.5g.如果用上Tour issue的联结气就会更重,会到208g.我一看到这样的重量我心中就觉得不妙.因为这样的重量对于杆身与规格设定都会有别于现有球杆.加上这又是一款性能导向的杆子,不是走易打与高容错的球头.它肯定不能设长来打.要更贴近使用者本身的动作特性与体型条件,这样才能把这球头的效果给发挥出来.也因为这样我就开始订购要配製这款球头的可行杆身,共买了三四款70g的杆身要进行配製.因为这类的球杆设定是比较早期的风格,近8年来球杆的设定都会主力在杆身50g, 60g范围中,球头重量大多在203g以内.这样的产品就不同于我现有配製球具模式.所以要重新进行配製但哪一种会最好我也不好说,因为杆身的变化与它的前端承载力能否受得了这样重的球头?这都是我不知道.只能买不同杆身然后一一来装起来打才知道.

不过我在装新的杆身前我有把原本装在R1的Matrix Velox 60 S杆身给先放到SLDR 430上.让我可以知道 SLDR 430 是怎样的状况与一些性能特性.如此才能做为我设定杆身时需要进行的一些相关裁减依据.主要因为这样的球头会挑杆身,也要对规格设定做最佳化才能得到最稳定与最佳化的结果.要远是不难,但总不能10球中只能有3球打得好与打得远.所以说性能杆子最重要的一个关键是稳定性与抗失击伤害的压制力.当你可以打得远但如果杆子的强度与规格让你常常会失误或一失误就会很惨,那这样的杆子你根本不敢打,这是打不出信心的杆子.加上这球头重,一般杆身的前端强度如果不够,那杆头回正与回弹速度就会跟不上,这对于触球的精准度会产生影响与增加较多的侧旋问题.所以我就需要对这些可能问题找出解答.

Veylix Alpina 673 S硬度杆身
这次的测试我是先用了Veylix Alpina 673杆身来配这球头,后头还会有其他杆身的测评报告.用这款杆身的主要原因是有几点.第一是它的材料用得到位.整支40吨的高碳布所以强度上来说是绝对足够.第二是它的杆身重量,它虽然是60g的杆身但实际重量确是在70g初头.这样的重量比较适合我要配製这款SLDR 430特性,这支673 46”重量为73g.所以裁减到我要的长度,重量会落在68~70g范围内.这样可以让杆身在比较短的长度中有足够的承载力与强度.不会对球头重这个问题产生太大的影响.第三是这杆身的银色涂装很配这款灰色上盖.这样一配起来整体的感觉相当低调与沉稳.所以这些因素让我想要以这支杆身先来对SLDR 430进行测评与大家分享.

本文未完,续集请奌下方.

Taylormade SLDR 430 10.5度/Veylix Alpina 673 S硬度木杆测试!规格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sldr-430-105duveylix-alpina-6...

Taylormade SLDR 430 10.5度/Veylix Alpina 673 S硬度木杆测试!实际测试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sldr-430-105duveylix-alpina-6...

Taylormade SLDR 430 10.5度/Veylix Alpina 673 S硬度木杆测试!完结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taylormade-sldr-430-105duveylix-alpina-6...

更多此杆照片都在以下连结中.
https://plus.google.com/photos/102118685530245676231/albums/602157673687...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尊重本站內容智慧財產權.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qq帳號 : 2319995799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