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在揮桿過程中,球頭跑在你的雙手前面是不對!!!

小弟我持續不斷的練習與摸索著新的揮桿方式藉由單一揮桿平面, 與 Stack and tile兩種不同的揮桿方式得到對我個人來說最好的揮桿動作. 我現在的揮桿動作並不是完全的照單一揮桿平面,而是上桿是偏向Stack and Tile方式而下桿以單一揮桿.所以說每個人的動作並不是一定要照教練與教科書上所說的去做, 而是要以你自己覺得最適合你的方式去做同是也是最輕鬆的動作. 所以說這三個月下來我也不斷的去把自己揮桿動作慢慢加深與把一些問題一個一個解決. 而今天把一個發現與大家分享.

 

最近我的練習當中也慢慢了解到一個狀況就是有很多教練或朋友說在揮桿過程當中你要讓你的球頭跑在你的雙手前面讓球頭引領你下桿到擊球或是說在下桿當中你的雙手要跟著球頭跑的這個方法或觀念我個人覺得不是正確. 原因是你的球頭跑在你的雙手前面或是球頭速度領先你驅動的雙方,那你的球桿就沒有足夠產生球桿彎曲力量幫你擊球. 這也是目前一般球友擊球最大問題! 在下桿動作當中大家大多是以由上往下的劈柴方式在擊球,所以說你的球頭一定是跑在你雙手前面.這樣的打法會是比較省力但效果確是不好. 在擊球時最佳的狀況是由球桿幫你做最後的一擊,這樣你才能用最少的力量打出最大的效果. 因為很多的人都藉由自己天生的體型與速度在擊球,所以說以這樣擊球方式很容易看出它的極限. 你的揮桿速度多快就能大概得到你的最佳距離範圍,但在比較科學與利用人體力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球友能得到距離結果通常不是最佳. 我在這三個多月來不斷的上網研究看一些有名的職業選手揮桿動作,而可以很清楚了解到他們為何能開這樣選的距離,有一個很大的關鍵就是球桿必須啟到一定程度的協助讓使用者能以最少的力量得到最佳的距離.選手們打球不是每次擊球都是發出吃奶的力量在擊球. 因為選手們需要連續打四天的比賽雖然每天打的量不是很多但因為全程都是要用雙腳走路所以體能上需要多加控制不然打到後面會有體力不濟的問題,所以說要以聰明的擊球才能讓自己打出最好的效果.而整個揮桿上如果不能利用球桿來幫你打出最好的效果而完全都是使用蠻力硬幹的話那效果很有限同時體力上的消耗也就比較大.

 

這個揮桿觀念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在下桿時你的手要能撐住球桿不要讓它太快往下打,如果下桿時太快把你的球頭往下打那球頭就會開始進行反彈讓球頭會跑到你的雙手前面.因為地心引力的作用讓你的球桿與地面承現與地面水平時是一個區別點, 這個點之後球桿就需要往下去移動到擊球點, 而這時你的手需要把球桿撐住做延遲下桿讓你的球頭不要太快往下跑, 如果你太快讓球頭往下跑這樣就喪失掉球頭幫你反彈擊球. 這個揮桿不同處在打木桿最為明顯,因為球是有球梯給架起來所以你的雙手在下桿時要有延遲下桿在利用你的手脕轉動一下.就可以到擊球點.而這個轉動比較像是水平的由右轉到左的動作. 水平的轉移當然會有點往下但幅度不會太大因為如果你的身體的脊椎有成45度角那你的雙手與擊球點不會有太多的高度落差.這樣的方式才能把球桿的彎曲一直持續著拉到水平的擊球位置讓桿身幫你反彈球頭進行最後擊球. 當你能把球桿的彎曲度給撐住不讓它太早釋放出去你在擊球點會感受到球頭反彈與桿身的反彈回饋. 這樣的感覺就像很多人常説的桿子有Q度,能讓你感受到你在抽球桿. 這也是有一些組裝師的一個技巧把桿身硬度如 L (lady), A (senior) 裝在球頭上讓使用者能因為桿身的軟產生較大的彎曲度產生彈性. 而這些客人的揮桿速度都是比使用L,或A硬度要更快但把硬度級數給降一到兩個級別讓你更容易去感受到球桿的軟度不需要太強力去產生桿身彎曲度. 但這種方式需要利用揮桿節奏來控制不能以速度來打球,這樣打出來的球不會穩定.

 

所以說要讓你的擊球能利用球桿幫你做最後一擊是需要從你的基礎動作開始. 每個動作與環節都是環環相扣. 當你能利用球桿的反彈力擊球,你的擊球距離肯定能增加10~20%的效果出來.因為人的速度與力量是有極限,同時高爾夫擊球是最需要協調力不是利用蠻力在打球. 比如你有100%的力量但運用在高爾夫擊球當中可能最大能用80%而已. 這就是你需要利用球桿來協助你打出超過你體力與速度極限. 這才是最聰明擊球方式. 但光是以球頭不是引導你下桿的擊球方式,這就會與你現在的揮桿動作與觀念產生很大的衝突.可能很多人都會說這樣我根本不會打球. 這確實很難,我在練習時也常常沒有辦法打中桿面,很多時候都打到桿面底部,因為要拿捏好你手部動作除了水平轉動外同時Y軸的縱向轉動角度也需要抓準才能準確的擊中桿面甜蜜點.這點的練習需要一段時間去抓出來同時不可以把舊的下桿方式如讓球頭帶著你跑的觀念放到新的動作上.因為當你覺得你能比較輕鬆下桿擊中球時這也表示你的動作是錯誤因為對的方式是你的雙手指需要撐住球桿讓它不能太快反彈.而如果你此時覺得手指的力量不需要時那就表示球頭已經彈出去了,所以說這是最難的地方. 這需要時間去克服與讓你肌肉去記憶對的擊球方式才能讓對的擊球動作根深柢固.

 

另一點就是當你的手部轉動是偏向水平動作時,你的球頭移動就不會往上彈出去,會比較偏平的方式釋放. 這可以讓你的球不會衝太高,同時後旋量也不會太多.產生出的球質就比較平且衝勁十足,這樣自然的就能讓你整體距離得到最大.但難度在於你如何你把你的擊球點抓準,不會太快轉或是太慢轉.擊球點的掌握是這個動作的最難處. 如果是以球頭帶著你跑的動作來說一般可以看到的是彈道會比較高同時後旋量也會比較多,因為球頭已經先動作了你需要釋放力量所以球頭在還未到擊球點時已經反彈了同時帶動了你的雙手.所以說在已經反彈的球頭會有力量朝上動作,因為你的動作是讓球頭領著你而你的下桿是往下砍的方式就會產生球桿反彈力是往上跑. 這是我在練習的經驗. 因為你怎樣動作你的揮桿,球桿就怎樣的反應給你.這是相對也是因果關係.

 

要讓你的擊球動作有效且能在質上提升,你就必須要把你的整個擊球觀念給更改.以現有方式不會幫你提升效果,新的方式或是對的方式它的存在對於現有動作與觀念是有很大的差異,要接受新的東西就必須要把舊的觀念與打法給棄除掉這樣才能看到效果,如果你還是把舊的東西放到新的動作上這樣得到的效果不會好也可能與你現在的動作差不多. 也因為新的揮桿動作並沒有得到太多人認同因為他們怕學習新的動作後就不會打球同時需要超過一年左右時間去練習,而這段時間你的動作與成績都會變的跟不會打球的人差不多.要能有這樣的決心與毅力的人不多.這也就是你看到的人揮桿動作都是差不多,正確的沒有幾個.也因為職業球員知道如果不練對的方式他們很難跟其他高手競爭, 所以他們更想練好對的動作因為他們是靠打球為生,只要打的好就有錢請更好的教練幫他們調整動作. 我看很多人打的成績都不錯但動作上真是千奇百怪但你不能說他們不對,如果以成果論來說這都是高手,但如果你在乎你所得到的東西與效果,那你就必須對你所用的與動作做分析與調整. 有些球友動作對且好看,那是他們使用對的動作加上花了一段不為人知的練習時間才能有這樣的效果.他們就如同電視上的選手一樣速度與節奏不會快但擊球的效果與距離就是比我們使出吃奶力氣擊球還要遠或一樣遠.這就是差異. 對的與一般人用的差異就在這看得出來.對的動作是簡潔有力,不脫泥帶水,一般的就花招百出同時時好時壞.

 

我以我個人的心得與經驗對於新的動作進行持續的練習而每次的練習都會有不同的發現與問題點,但一個一個解決與嘗試修正的方式是這個新動作最好的所得. 過程對我來說很重要,有這個過程才能讓我看到更多同時也有這些分享與大家一起討論. 這個新的動作重新點燃我對高爾夫的熱情,讓我持續每週練球同時去思考現有問題與解決方法.這個樂趣讓我得到更多.了解人體力學,球桿的動作, 讓擊球更聰明與簡單.把球桿與人融為一體.這是比我今天打出72桿還要更快樂的事!如果大家有問題或是對於揮桿上想要討論也可以email跟我討論!

 

chien, Golf Garage & Pear Golf 站長

本文在Golf Garage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