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新手須知

中國人有一句老話,”順勢而為”!你看田徑比賽中,跑步選手,或其他的選手全都是利用全身上下的肌肉群在發揮出最大的力量.跑步來說,當你腳掌踩下去後力量自然由下而上的竄起來,這時你開始利用這股力量來帶動你的腰,肩與手臂的甩動.讓他成為一個來回的力矩幫你進行最有效的跑步動作.所有運動都是如此.只要你雙腿是需要貼住地面的,就會是由下而上的發力模式.

因為人的改變也會連帶影響到球桿的價值與意義.更重要的事,當我會用了球桿後,樂趣就在於我如何與球桿的互動與互助.你或許會說,你把球桿給神格化或擬人化了.球桿就是球桿.它的變化有限,它真能給你什麼不同的感受嗎?這是肯定!因為我說過當你人的改變,球桿也會跟著改變.因為它對你的任務要求,結果也會隨之不同.你要球桿產生變化與不同前,你需要先從你自己開始產生不同.

在高爾夫的世界中大家會有追逐不完的距離.沒有人會嫌距離太遠或距離夠了.所以我現在對於打總距離在6500碼以內的會覺得沒太大挑戰,要利用到長距離的第二桿機會不大.所以當你距離一旦提升了,你也會對於18洞總距離會有更高的挑戰與要求.因為當你會打長距離的第二桿後你會上癮,會更想在球道上使用球道木與小機腿.看著球扎實的衝向果嶺,你那扎實的擊球把球推出去.完全像你打木桿一樣的爽度.

第二桿的使用我想用鐵桿大家的問題都不大.而鐵桿大多人能打得好的都在於中與短鐵.挖起桿我想好壞大家都心中有數.但一個關鍵語就是,越短的距離大家都會越發努力去練好它,因為它不難練.比較能看出你的努力成果.所以在中短鐵上我想大多數球友都可以把球打上果嶺就算沒打上最多在果嶺附近再切一桿上果嶺.這裡問題不大.但除非你的開球距離超過250碼且打總長6500碼以內的場子,你可以第二桿都用到中短鐵或挖起桿來攻果嶺.

把一些用不到的桿子給減少掉,讓鐵桿的數量減低,這樣可以讓每一支鐵桿的使用頻率提升,對於實際下場使用的機會自然增加.這讓你可以更瞭解你的球桿特性與如何發揮它的優勢來.讓你把鐵桿的上果嶺率給提升出來.打出自己的風格出來,完全去主宰你的鐵桿.讓它可以照你想要做的事去走.所以現在的鐵桿數量都可以盡量減少.不管你是用5-P還是4-P.長鐵,中鐵各一支.短鐵可以有兩支.再配上兩支的挖起桿.

鐵桿是大家拿好成績很重要的一個桿子.因為它主要就是進攻果嶺的最重要的球桿.所以你不能不重視它.在你的球包裡,以目前鐵桿的數量,最少也有7,8支桿子.鐵桿每一號的桿面角度是差3~5度.而每一支鐵桿的長度落差是0.5”.反應到使用的距離上約是5~15碼的差別.但在實際的使用上真是如此嗎?這個問題我想大家都可以觀察自己下場時的距離掌握就可以知道.

朋友說他到Titleist與Taylormade的量身訂製中心去試了很多不同的球桿與桿身.但他覺得效果似乎很有限.他說讓你覺得不錯的地方就是它有很多不同桿身可以讓你一次測試.至少對不同桿身給你的使用回饋是有一個不錯的經驗值,但對於適不適合這個問題還是相當弱!幾個朋友都說到了一個關鍵,就算換了不同的桿身進行測試,只是在回饋上產生不同.但對於擊球結果上與操作性能都沒有太大的感覺.

球頭結構上的提升說穿了也就是對於球體內部的重量分布進行有效的配置.讓擊球時的作用力可以有效進行收放.把該重的放對位置,這樣對於擊球反作力的收放就可以有效利用.這點在非甜蜜點上的擊球效果提升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這也是印證了上面的第一點中的訴求效果.舊的460cc雖然尺寸變得大,但在非甜蜜點上的擊球效果往往都不是太好,同時距離也相對短了不少.

是回歸到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大變數,它不停的在改變,每一天體力,肌肉運行順暢度與對天氣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與反應.所以當我將量子物理的觀念套到人生與揮桿動作上就所有事情變得有道理與可解釋了.因為細節太多了,就如同一個人一生當中要做很多決定但不是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你這一輩子.每一個決定都是細節,動作也是如此.你要把握是你主要的方向與主軸.讓每一個決定都更貼近當時的時空,環境與主體本身狀況.

你說不去設定動作所有的細節要怎樣運行,給予自我一定的空間去運行各種可能性,那這不就太玄了!答案也太多了吧!沒錯,就是這樣才是能讓你保持最佳擊球結果的原因.對事物也都需要如此.你人生當中,每天生活中,就如同你在運行揮桿動作一樣,從站姿到收桿,每一個細節都不需要給予明確答案或要求.讓它輕鬆去運作,保留不同的可能性與空間.但前題是要有一個明確的主軸運行模式,細節就由身體與環境去決定.

揮桿動作之所以困難在於人這個變數.它不是將你這個個體是固定不動與在一個點上去進行擊球.如果是這樣,那動作會變得簡單多了.但就是因為它雖然將你的雙腳固定住但卻不是完全定住下,那這當中的變化量就會增加很多.而揮桿動作就是在這樣複雜的狀況與需求下產生.因為你的人雖然在雙腿已經被固定下,但身體卻要在這樣的範圍中進行很多的變化與控制它.這就是所謂的複雜學所在.它的整個過程是在有序與無序中變化.

練動作練鐵桿是很快就能成,但要練動作到穩定與扎實,長的桿子不會打都算不會打高爾夫,因為打高爾夫最重要就在於開球,開球拿鐵桿打就真的差很多.我寧可開出界也不要拿鐵桿去開球.這就是高爾夫爽的地方而你不去享受與挑戰它!那就別打了.所以我個人完全不贊同只練鐵桿,練了大半年或一年了,教練還是只讓球友練鐵桿,這種錯誤的觀念是要改變.

我每次在協助球友訂製球桿時,在觀察球友的動作時,都可以發現球友的揮桿動作有很多的細節與動作都是為了配合球桿來使用.有些時候是球桿與桿身因為使用過了它們的極限,產生耗損,效果與桿身彈性上都沒有剛開始使用那種效果了.所以當這樣的桿子也會對使用者動作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這樣的球桿在外觀上都看不出來.所以大多的球友就是再用下去.當然用下去的結果就是不敢發力,動作越打越慢,節奏也亂了套.

要把成績給打好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不只要技術,動作穩定度,還有球具的配合.這些東西有了後只是在擊球上沒問題,但更大的問題在於面對的球場與狀況要怎樣進行正確的判斷.好的判斷可以讓你打出最佳好球.錯的判斷,會讓你一直在錯誤的循環中爬不出來.這就是為何很多球有常會發生的一洞爆桿?

我的挖起桿要打歪的機會不多,但動作錯誤的機會比較多.所以當在打短切球時,我對於球桿的使用操作能否讓我得到信心與精準度是很重要的關鍵.因為我以前的挖起桿設定也就是如同大家一樣,延續鐵桿的規格下來,不管桿身的規格與硬度都與鐵桿是一樣,但後來打球的機會,經驗與動作越來越熟練後,對於挖起桿就會有另一個思考角度.所以我現在的挖起桿規格是有別於我的鐵桿規格.

咱別說那長的5桿洞要打2桿上果嶺那種專家打法,放到實際一點的基礎上,你的所有4桿洞能否都可以把球給2桿打上果嶺?或許這樣的要求有點過份,你能否把你的4桿洞的第二桿打到果嶺的附近50碼內的範圍?這樣你才有可能一切一推的完成這個洞.就算沒有一切一推,那也可以一切兩推,最多+1桿收.這就是可能的擊球策略設定.因為4桿洞是下場當中佔最多的洞,以80/20的法則來說,你需要把主要的問題給解決,剩下的5桿洞與3桿洞就可以另外找策略來解決.

一般業餘球友的問題都差不多.所以我自己也是這樣經過,才能比較能理解為什麼大家的問題.而為什麼你們練不起來身體轉動的擊球動作?不是因為你老了或比較笨.而是你的施力模式不對與需要強化的肌肉部位錯誤.這篇文章不是要去討論動作誰對誰錯?你不一定要練身體轉動的擊球動作,但你要有穩定的擊球能力,肌肉強度與條件一定是最基本.而這種事沒有速成法.

你走路或跑步時是怎樣發力?我要你好好去想這個問題.走路或跑步是所有運動的原型.不管是怎樣的運動?只要需要移動身體的運動,就跑不了這樣的運行模式.所以只要你身體要移動時,你的移動的動力與模式就是你要如何運行發力的基礎.就算你要利用你的上半身來進行運動.比如揮拳.你一拳打出去,你會直覺認為這一拳的力量是我的手臂或上半身的力量所產生.但只要你細心去感受你這一拳打出去時你的身體其他部位是怎樣產生連接與力量?

要把動作放鬆的第一步就是在握桿上要放鬆.很多專家也會要你在握桿上別太用力握,但我觀察太多球友的揮桿動作,不管是在球場還是練習場中,大家的握桿都太過用力.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如此,所以這就是讓你身體放鬆不了的問題主因.

在練動作的過程與經驗當中,我深深體會到,打慢比打快要更困難!大家都會打快,但沒有人會練打慢.打慢的前題是要把擊球的節奏給放慢,但提升擊球質量與力量.把質這塊給發揮出來.讓你身體重心可以更容易去控制好,這樣你已經可以立於不敗.因為你打的方向與距離都可以輕鬆發揮出來.所以現在的我不斷的要求自己速度與節奏放慢來練習,把擊球的質量給提升,

身體重心是掌握讓你可以精準打中桿面甜點的關鍵所在,當你的身體重心會上下移動或左右移動,這樣就很難精準得打中桿面甜點.但不是說你的身體重心都不能移動.適度的移動是可以增加擊球的效果.因為一個正確的擊球動作需要有身體的轉動與身體的重心移動所配合下來的最大效果.這就如同一個移動的物體再配合上自身有轉動的能量

身體重心只要無法控制好,你的球很難可以打中杆面甜點與打得直.而剛好很多中高差點的球友最大的揮杆動作問題都在於身體下杆先進行身體側移或是整個身體做了過多的移動.這樣導致將你無法掌握好身體重心,所以觸球就不是在原本期待的位置與時間點.所以我才會建議大家當你打球時吃不到球,或是打歪了,就一定要先讓你的擊球動作能先固定好,不要讓身體有移動.

揮桿重量是針對球桿使用的感覺.但感覺這東西可以以數據來設定標準嗎?更重要,揮桿重量是靜態測量的數據,你擊球是動態的狀態下,如何以一個靜態數據去做為球具設定感覺的依據?邏輯上完全不靠譜.每一款球頭的打感本就會不同.你去打打Taylormade, Titliest, Callaway這些球桿,有哪一款球頭與別牌的產品有一模一樣的感覺?有相似,但不會一模一樣.

我想為什麼很多東西無法以大量去生產,或是很多老店為何還是維持小量或單一生產模式?這最重要的是在於質量的維持.很多好東西的生產都需要在每一個環節當中花時間,花工夫,把每一個細節與要求都仔細運作到位.這樣才能得到一個好的質量產品與服務.如果可以把這些細節當數據化那事情就簡單了.產品不再是高貴而不可攀.大家都可以輕鬆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