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新手須知

總之,夏天打球真的很辛苦,打到後面都沒有力氣或沒有樂趣.雖然說在亞洲有球車可以坐,但你在超過34度下的高溫打球真的不是常人可以受得了.球場上跑來跑去,也是一個很大的體能消耗.當你的球具是以你一般狀況所設定的規格,一定會讓你使用產生過多的消耗.這也是我為何有感而發的寫這篇文章的用意. 

大部份球友在揮桿動作上都急著想要打球,發力擊球,加快速度與節奏. 我以前也常常如此,有時候在練習當中,會覺得又忘了做那些動作了,又是讓雙手去啟動下桿,沒有等臀部啟動,手就先下去… 在家練習時比較專注可以要求自己落實所有步驟來練,但每次到了球場或練習場就跟浪子一樣,一去不回頭.全部都忘了. 打到一半都沒打好才會去想自己那裡出錯? 慢慢一點一點去檢視動作; 

我從以前使用Callaway木桿有個感想就是性能真的不錯但使用操作上比較欠缺.因為東方球友普遍的揮桿速度都不快,所以對於木桿的要求很大部份會在回饋感上. 而Callaway木桿的使用與擊球回饋相較於Taylormade 與 Titleist兩大品牌木桿上就要相對迅速與薄弱多了.也因為這塊讓Callway木桿在亞洲市場的銷售真的吃了不少苦頭.這兩年更是嚴重.光以台灣這個市場來說,從去年的FT-Tour, Diablo edge tour, FT-9 Tour在台灣這個市場上我還沒看過有人打過. 這3款木桿都是Callaway開始將球頭設計為有桿頸的球頭.

所以說當你本身有不錯的揮桿速度,擊球距離可以超過220碼以上的球友,我會建議去客製一支適合你的球桿比去買支46.5”的市售款木桿要來得實際且有效多了. 當你有一位專業的客製師協助你去找到適合你的球具規格,同時能幫你提升你的揮桿動作與挑選適合的球頭,桿身特性與握把,你得到的距離成長不會比你去使用一支46.5”的木桿還少.而使用46.5”木桿你可以有多少的上球道率?開球精準度又是如何? 這是你要購買前所要考慮的事.

以一個專業的球具客製與組裝服務工作來說最忌諱是以自我主觀的想法與觀念讓所有他的客人接受.我可以說沒有一個客製師有辦法對市面上所有產品有詳細的了解與使用經驗.我這邊所說的對產品了解與使用經驗不是單純去試個一次兩次的經驗,而是從組裝開始,規格設定就需要是客製師操刀與設計的規格.然後進行實際使用測試,這個過程需要至少一到2個月時間,對於這支球桿在不同環境與不同狀態下都能有使用經驗進而去分析與評論它的實際使用性能與回饋. 而每一支球桿都要使用至少8個月以上的使用經驗以進行產品耐用度分析與後續性能追蹤.如此的過程才能建立一個比較公平公正的產品使用經驗與性能分析.

不過就我的觀察也發現到一個球友選用球桿的問題, 這會導致你選錯不對的規格. 這類球友通常都不是新手,可能都是打球有1~2年這種族群.先前或現在使用的球具硬度或規格都比較硬或重,當他們在挑新的球桿就會以現在的規格去選擇.這樣的做法邏輯上沒有問題,但他們忽略掉一個關鍵就是每一家廠牌與桿身的硬度規格做出來是有不同.就算是R的硬度不同廠牌打出來的感覺也有不同.

這就是因為桿身使用的材料不佳為最大問題, 耐用度上就不會太好.而就我自己的經驗,使用一些桿身廠自行推出的桿身產品也發覺到一些廠牌的桿身回覆性與耐用性上真的很不好.但售價確不便宜. 一開始用真的生龍活虎,但打了半年下來那桿身真的就像一條蟲,飛行的彈道與球質變差,而在飛行尾端上更是無力的掉下來.大家不要小看那飛行後段的效果,這是評斷桿身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桿身回覆性與耐用性看這最後一小段飛行最準.

桿身廠在自有產品上的用料就更加大膽與功能導向為主.它們選擇的原料就會以增加桿身一些基礎性能與使用條件為主如穩定性,能量傳導,桿身回覆性,抗側旋性, 與舒適的回饋感等. 有些的桿身廠因為本身也是原料商如Mitsubishi Rayon就可以更加容易進行原料開發來滿足對於這些性能因素的要求. 這也是近幾年下來越來越多的桿身廠產品都要價USD200以上.如果不用好的原料與技術就很難可以滿足球友需求,甚至也很難與其他競爭對手來抗衡. 而用料的好壞不只會對於性能有直接性的影響同時對於使用耐用性有很大的改變. 

當一個正確的擊球動作是可以將你的力量產生為極大化.這也是我這2個月下來所領悟到的揮桿關鍵. 一個人的天生條件與後天努力的程度會影響到你最後擊球的結果.但你怎樣利用身體各部位特性,與球桿的優點幫你彌補你先天與後天的問題然後達到一個最佳化的擊球結果.這是可以辦得到而我自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當你揮桿動作正確後去進行擊球動作會發覺這樣的方式真的可以讓你打球更加舒服與享受到更多的樂趣.而這種利用身體與球桿特性的擊球方式真的會打上癮.同時你不需要像以前那樣死命的發力打球,練了半天累的要死.

我自己的經驗是,高爾夫最大的市場是美國而美國要做好一個品牌不是那樣簡單與容易.而這不是花錢就能解決. 如果這樣簡單, Nike有的是錢,有一批全世界最頂尖的職業選手在使用它的球具. 但在球具的銷售上也很難能切入到主流品牌上. 因為這裡有個關鍵在於你須要有基層的教練與選手在幫你推波助瀾. 這部份就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證明你的產品夠好且能得到大部份球友與教練的認同. 這點Titleist, Callaway, Taylormade就很強. 很多高爾夫的管理者, 經營者與教練都是從年輕就使用這三大品牌.對這幾個大品牌有難以釋懷的情感.不是你給免費球桿或給點錢他們就要用. 這點要花一段時間去經營出來.

網路上充斥太多掛羊頭賣狗肉的情形. 因為賣家吃定了客人無法當面驗貨就算驗了客人對球桿不懂能看出個什麼! 一個簡單的買賣交易在一般店內看似簡單但到了網路可就複雜且耗時. 所以說買球桿或買桿身,握把這類產品我是不會在網路上買. 除非這個網路的店家本身有實體通路而我可以直接到店內取貨驗貨.且我日後有問題可以找得到人來處理. 所以說我們以一個成本的角度去看真貨假貨的問題大家就更容易了解了.

基本上一個對的揮桿動作需要對你身體幾個部位進行訓練與加強肌肉強度.因為在整個揮桿動作上你都需要運用到這些肌肉來達到一個簡短扎實的動作過程. 當你的肌耐力與強度不夠時你就很難將一個簡單有效的揮桿動作給展現出來.因為肌肉無法負擔這樣精簡有效的動作會讓它自行進行改變調整成不同的動作出來.也就是動作精簡,這對於每一個動作步驟與細節都需要更強力去執行. 這樣擊球效果與穩定性就相對減低不少.這也是為何需要鍛鍊的原因.

一個正確的揮桿動作不是要你去複製職業選手或是教練的動作.也不是教練要你去模仿他的動作才是一個對的動作. 大家要有一個正確的動作基礎與了解原理以後才能去創造出一個最適合自己體型,條件的動作.這樣才能發揮出最有效果的擊球力量出來. 任何動作如果是要求你去記憶流程與公式那就不是針對你所發展出來的揮桿動作. 這樣的動作不是科學,也不是以人體力學角度去發展的揮桿. 

 

當大家了解到上面這些因由後就可以知道產品壽命這個問題是怎樣狀況了. 當產品的製造成本變低了,公差放大了,那就表示產品壞的機會就變得更大. 也因為要壓低成本在材質的選用上就會考慮使用材質便宜的選項,它的效果或耐用度上一定會有影響, 或是一樣用以前的好材質但使用的量或是厚薄度做了調整讓成本降低. 這些改變可以讓成本減低但確對產品的效能,耐用度與產品使用壽面相對的降低不少. 所以說這就是整個現今產品的主要問題所在. 

整體來說,碳纖維桿身的特性就是輕量,柔軟與彈性.在高爾夫球桿當中它如同一個變速箱的作用.當不同的人使用同一支桿身,桿身會運作不同的結果.或是動作不同也會有不同的結果出現,而當一個智慧的變速箱面對到不同使用者與不同使用揮桿動作時它的優勢就是在於調整這些不同的力量變數,節奏變數,進到它的智慧系統,統一輸出一個穩定且具有質感的動力出去.讓結果變得更加可以掌握與控制. 

 

相信自己的感覺就是相信球桿與客製師,只要能幫你打出你要的球與感覺那就不需要考慮太多,就算你去試別的球桿也不見得能夠比現在要強. 關鍵是感覺是抽象,好的感覺很難在別的球桿上找到. 當你事後回過頭來想要先前那支好的感覺球桿時可能已經沒有了會規格不對了. 

以上為現在新式可換桿與可調桿球桿可以進行個人化球具方式,我個人對於這類球具也覺得越來越方便了.我現在的桿身可以互換,隨意進行更換.但我不去調整角度.因為我會只固定一個角度來使用.進行角度的更換只是以個視覺假象,它本身不是真的球頭設計就是這個角度.所以說你需要固定一個角度來配上你的揮桿動作這樣才能產生一個最穩定的擊球效果.但本篇文裝重點不在於這裡而是提供大家要如何進行個人調整你現有可調桿與可換桿球具方式.

距離問題 - 當你的目前球桿的設定與性能是以穩定為主,你可以將你的另一支桿身的設定為距離導向,以進行與原本球桿的互補.在下場時有時候你需要以距離為考慮的要求,因為如果你能把距離送的比現在的球桿更遠那你就有可能將你的成績推到另一個級別.所以說當你的新的桿身組合要以距離為設定依據你就必須要考量到以下幾個重點.

最後再說到市場對於這類的可換桿可調重的球桿發展上可以說是已經明確了.目前已經有這類產品的廠牌有TM, Callaway, Titleist, Nike, Cobra所有主流與前三大球具大廠都已經有這樣的產品了.而最傳統的 Titleist也於2011年推出了910系列有可換桿與調角度功能球桿了.這次它並沒有另外推出傳統型球桿,這是讓人有點驚訝的地方.

一般來說高爾夫有兩個主要的關鍵構成這個運動,一個就是人本身,另一個就是球具/球. 所以說在我們要進行了解一個人的狀況與問題的時候就必須要了解到使用人本身的狀況,條件,與特性.另外就是球桿本身的規格,特性,款式與廠牌等. 這些資訊是最基礎的資料,而這些資訊是死的,只能得到一個大概資料. 然而問題確是活的.怎麼說?

以上兩種方式是一般球友可以自行在家或辦公室內進行球具規格調整方法.只要去花點錢買鉛片就可以做得到.自我調整的方式可以得到樂趣.這也是很多DIY (自己處理)流行的原因. 如果自己做的不好也不需要緊張,可以拿到專業工坊請技師幫你補救.這些方法都不會對球桿產生不好的問題或是造成難以彌補的錯誤.所以說如果自己做壞了最多拿去給技師請他幫你調整. 不會讓你產生球桿不能用或損壞. 自己動手做調整球桿有很多樂趣. 這是你把球桿教給技師所沒有辦法得到.

以前都會期待新桿的問世,那是因為新款球桿會有令人驚訝的效果出現,但現在對於新桿的期待真的沒有以前的大,測試過也沒有預期的好.因為每年都出新桿,新一代與去年的球桿其實效能上都差不多,說不上有什麼驚人之處,只是在球桿外型上有些許不同.所以說大家對於新款球桿真的"多看多聽多試",要不要買那就看自己需求了! 

對於練習揮桿動作穩定性不是只有靠頻繁的練習,要將你的揮桿動作發揮出來需要相對應的肌肉強度提升.這樣在穩定性與強度提升下你的擊球效果才能有顯著的差異.而我的問題就是在揮桿動作提升下但並沒對於肌肉強度提升,這樣會造成你的穩定性無法將肌肉順利利用到最大.

我想很多人在進入高爾夫都會有很多週邊朋友或引進門的友人推薦不少高爾夫品牌,而我想大部份的人都會提及到這三個主流也是三大品牌; "Taylormade, Callaway, Titleist". 這三個主流品牌佔領了全球超過50%的高爾夫球具銷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