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球具客製

這兩年測試過日本Fujikura, 美國Aldila, 美國Matrix,日本Crazy桿身,日本quadra桿身後,這些桿身的高端產品都有一個共同特色,那就是彈道低,後旋量中低,抗紐矩力/Torque也不高(大部份都在3.5以內的60幾克桿身).這些規格都在以前算是硬底子桿身,桿身廠對這類桿身的產品可說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因為這類桿身需要一定速度讓球打出很有穿透力的低彈道與低後旋的球質,同時落地後的球滾動性都不會太高,用此桿身在海濱球場會很方便,也不太怕風影響你的擊球.

球頭重量與桿身重量是決定一支球桿的兩個重要因素.而桿身重量我個人覺得會比較重量.因為它是整支球桿所佔的部位最大.所以它的重量上會更為重要. 因為桿身重量輕會有一個隱性的問題就是無法讓力量有效得到反彈或讓桿身的側旋抑制力得到一定的控制. 當輕的桿身需要去承受大於它本身的最大承載力時,就會產生以下幾個狀況.

再說到材料問題,材質更加讓一般人看不出來,但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大家就比較清楚材料會對你使用產生怎樣的影響? 你會看到幾乎所有的木桿都會標榜它是使用鈦的材質桿面,而鈦的優點就是硬,所以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反彈與擊球回饋.但運用在球桿上多少,與鈦的比例就有差別了. 因為所謂運用鈦合金不是整塊桿面都是運用最好的鈦金屬,而是鈦所使用比重.越重不是越好但成本一定會比較高.

這些看不到的產品公差與材質上差異都需要去感覺出來,很難用肉眼看出. 因為公差這種問題是因廠牌而有所不同,每一家球具廠都會有自己對球具的製造公差標準與範圍值,所以當你要買球具最好買球具公差值都比較小,同時對球具要求比較高的廠商,這樣你所得到的球桿才會有比較好的性能,耐用度,回饋感.

因為在長鐵角度來說,你需要一定的距離才能上果嶺,但如果以使用刀背款的球桿來說,3鐵的距離可能無法達到你要的距離,操控上的難度也更難. 所以說可以選用一支球頭易打性高的凹背桿來得到較遠的距離.因為當你能打出足夠距離但精準度有點誤差也只是再補個切桿上果嶺.這樣的難度比你使用真正三鐵但距離打不夠或打壞了還簡單. 填補你最長號的鐵桿與鐵木桿的距離落差. 

因為鐵桿是以打準為目的,同時它是要將球打出一定彈道高度才能將球送上果嶺同時停在果嶺上.如果你無法讓球打中甜蜜點, 那一個正確的彈道就無法呈現出來.距離就不會好.所以說要你的鐵桿打中甜蜜點是一個最基本的觀念與要求.就算你打中甜蜜點但方向不對那也最多用wedge再補一桿送上果嶺,如果沒打中甜蜜點那可要多打一次的鐵桿才能再上果嶺. 這是大家要了解的基本原理.

而很多新手或打球球齡不到兩年的球友新中會認為我技術不好所以還不到客製鐵桿這個階段.這樣的觀念真的不是正確.高爾夫這個運動就是很個人化,而因為你打球時間不久才更要客製球具. 一位打球的球友在每個時期都會有不同客製球具的需要與要求. 以新手客製球具的目的不是要讓你打的更好為主要目的,而是讓你能輕鬆操作球桿,將正確的揮桿動作能練習熟練為主.

對於揮桿動作比較穩定的球友來說,我會建議使用傳統型的木桿.因為這類球友對於球桿的敏銳度要比較強,同時對於揮桿動作也下過很大的功夫.對於揮桿動作的穩定性要比其他球友強多了.所以球桿的使用與設定上一定要越固定越好. 這樣他們才有辦法了解這一球打出去後如果有問題到底是人的問題還是球的問題? 因為使用者一定有辦法自行修正錯誤的能力.而讓球桿給固定一個規格時他們就更能掌握球桿與讓失誤減低到最小. 而就我自己的使用經驗來說,目前打最穩與最遠的木桿都是傳統型的球桿.

還有另一個角度,就是選手版的球具規格都大同小異.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大家就可以了解,美巡賽選手開球平均距離都超過280碼.你想絕大部份的球員要開到這樣一個距離他們木桿的規格,桿身硬度,球桿設定差不多都不會有太大落差.因為你不會去客製一位選手他的木桿是使用R的硬度讓他無法將他的速度與力量給放到球桿上把最佳距離給送出來.同時選手使用的桿身硬度都會比一般人要硬,這樣錯誤與失擊容許力也可以在掌握之中.

雖然說桿身1與桿身2都是同一家廠牌的產品,但兩支桿身所運用的技術與材質都有所不同,這也導致了擊球回饋的差異. 所以說對於球頭回饋影響不會因為是使用同一廠牌的桿身就會有類似的回饋感,反而要以桿身的使用材質,反彈特性,與使用技術來決定是否會影響到球頭擊球回饋. 而桿身1與桿身3有極為類似的擊球回饋,這也說明了就算不同廠牌桿身,在桿身的使用材質,技術與反彈特性都會影響到擊球回饋.

而以客製的角度來看這個客製到底做的成不成功或到不到位,需要看到最後使用者對於客製出的規格與組合使用的結果來評斷. 因為就算再好的桿身或性能超優的桿身如果無法充分適合使用者本身的條件或揮桿節奏,那也不會是一個好的客製. 以現代化球桿它要組合出一支好且適合一位球友使用需要考慮到的因素比10年前的球桿要更加複雜與細節多了. 現在球桿對於性能,距離與回饋要求比以前更要求,對於球桿的掌握與易打也更加提升. 所以說一位專業且好的客製師需要對自我專業,產品研究與組裝耗材多下工夫這樣才能做出好的客製服務. 

現代化球具大廠所主導的球具發展在近5年變動超快,不管是在球頭材質,球頭技術,與客製調整都有很大的改變. 從木桿球頭尺寸做到極限460cc, 複合式球頭上蓋材質, 球頭可調整重量, 方型與三角型球頭上市, 高MOI系數球頭,可調整球桿仰角/lie angle, 可換桿技術, 可調整桿面角度, 可調整桿面開關技術, 與可換桿面技術 (Taylormade的沙坑桿). 這些的技術與開發潮流都是在近7,8年路續在市面上所看到. 而這些的技術與設計對於一個極度個人化的高爾夫球具來看,有些具有簡化客製流程與工作時間的好處但有些對於球具的性能提升上是很少. 我必須在這個地方跟大家說,就算是科技與材質的提升或改變但打球的人還是沒有變. 

但是使用高頓數的碳布現在來說還是屬於比較高端頂級市場,要大量化短時間還有克服的空間.以現在碳纖維供給商大多把高噸數碳布優先供給給航空業,軍火業與太空產業.高爾夫桿身需求沒有這些產業來多高,所以在使用高檔碳布上也沒有太多. 這是以目前桿身廠在桿身材質上的發展介紹.

而桿身重量對於一支球桿的整體重量有很大關係. 球桿的整體重量與使用操作性,擊球距離,擊球回饋有密切相關. 對於要提升擊球距離可以從減低桿身重量著手可以得到比較立即的效果.同時如果覺得球桿太輕無法穩定操控就可以從桿身重量下手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效果. 

而硬度來說對於使用時的打感是最為重要與關鍵因素. 桿子的軟硬對於使用球桿的人會是最直接的感受.當然了越硬的桿子它打的越直因為它本身的桿身受力彎曲度不會太大這樣就會局限球桿的反彈範圍.而鐵桿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以鐵桿來說,因為長度比木桿要短多了同時如果選用stainless/不鏽鋼的桿身那它的硬度就會比較硬同時桿身受力彎曲度就相對小很多.

今天的文章主要藉由這個機會將現在工坊的一個壞習慣與不正確的握把加大方式與大家分享.有時候商家為了方便與它的成本考量下想出的解決方案都會影響到使用者/消費者的使用效果與產品品質問題. 當大家了解到我上面所說的一些使用雙面膠帶加大握把所產生的問題就要自己想一下是否下次裝握把在技師這樣處理時要要求他改用大一號握把尺寸讓自己能保障購買產品的權利.

球頭重心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與規格.這會直接影響你擊球的準確度,彈道, 距離與球頭回饋感. 一般來說測量一個桿頭重心就是需要測量水平軸/球頭底座部份的重心點與桿面的垂直軸重心點,找到這兩個點所得到的交叉點就是這個球頭的重心位置.

本案例是站上會員的案例提供出來給大家了解與參考. 因為已經對他的狀況了解熟悉所以他需要小弟我進行備用木桿與球道木的客製.我也對於他的狀況了解所以能直接把他的規格給客製出來. 

此桿在設定上以謝先生所提供的揮桿速度與節奏,另外加上他目前所用的木桿與3木的桿身規格去抓他這支木桿的可能規格.但考慮到他在未來對此桿使用上有問題或不喜歡,但可以保留桿身的價值.所以我在球桿的規格上就以裝上此5木的頭為主.

今天這篇文章是小弟幫會員Roger進行木桿客製的一個案例讓大家了解要怎樣進行一個專業且正確的球具客製流程. 因為先前Roger已經進行過鐵木桿的客製所以對此流程與方法也都了解.當時他是要我幫他把鐵木桿與木桿一起客製起來但我建議他說最好先選一支球桿進行客製後再決定要不要進行下一支球桿.先測試看第一支球桿是否有達到使用者當初所預期再決定是否要進行下支木桿客製.這樣才是對球友來說最有保障.  

同樣等級與針對的銷售對象也都一致下還是會有產品性能與質量上的差異, 這就會反應在售價上. 所以這當中的差異就是要看每位球友願意付多少的價值去得到?這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一定會有差異. 

第三, 雖然目前球杆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但還是喜歡原來那種較明確的感覺.  想不到只是球頭tip位置減少區區5g重量, 竟會有這麼意想不到的感受.  原來那股直接, 紮實的手感頓時模糊了一層.  這說明了tour department的功力, 及原使用者的偏好.

Royal Precision 來福管的鐵桿身一直是美國PGA選手的首選.如Phil Mickleson也是它的愛用者.Rifle Project X的性能是能將球擊出強而有力的穿透性與快速的出球速度.這也是低差點的球友們要求的重點.

標準來福Rifle6.0差不多會比Dymatic Gold的S300硬一些但很接近的感覺Project X5.5硬度就差不多是標準來福Rifle 6.0的硬度我基本上也是認為ProjectX的桿身會比其他鐵桿身的硬度稍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