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球具評估

收到Trust的新款球。 當然還是Bison, 但是有進行球心和球皮的改良。和目前在Amazon和Trust官網上的產品有所不同。Trust的林總是很堅持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所以這次的球也是千呼萬喚才期盼到。 之前和林總有聊到很多做球的技術和他們的核心。但讓我佩服的是他走“自己品牌的路”。對於這樣堅持走MIT的產品一定要來試試。因為台灣在製造的技術基本是全球頂尖的地位。當然林總是技術出身,所以對於產品的要求和一些核心技術是有信心。這也是我會有興趣它們的球原因。因為有和他見面聊過也知道他們的技術確實有別人所沒有。

G410已經算不錯。但它的桿面設計比較大,所以打在其他位置會比較容易。相對於M6的桿面比G410小,所以中球的位置會更加集中,得到的結果也比較好。桿頭的風阻會比M6感覺大一點。在launch monitor上,桿頭速度會比M6要少2~3mph。加上桿頭重量比較重,下桿的速度比較容易受到制約。所以會影響擊球的精準度和速度。以易打容錯的表現M6會優於G410. G410在非甜蜜點的擊球效果似乎沒有比M6好。至少在距離的結果上是如此!應該說;G410如果打在非甜蜜點越遠位置,距離效果就不好。而桿面也做的大,如果動作精準度和穩定性不好,距離落差就很大!

M3 的彈道就是中低彈道。雖然是50g等級,但彈道設計就是平平的在空中飛行的方式。球質是比較侵略性的風格。這點在我以前的測試裡就展現的球風。在G410也是如此。當桿身內部結構打開前後,對於打出來的彈道高度和球速其實都沒有太大差別。球速很快,不輸M6的組合。彈道也是平平的飛行。就是那種打起來很讓人熱血沸騰的桿子。飛行的距離如果打到桿面甜蜜點的效果是和M6差不多。但非甜蜜點的距離,M6就比較優。會差10幾碼的距離。

410就比較像擠壓然後彈送的感覺(包球的感覺)。是兩種不同的桿面撞擊效果。我還會再裝一支桿身來比較測試,看看G410的擊球感覺會有什麼不同?可能也會是Veylix Mansion或是其他桿身去比對。桿面的回饋會依據桿身特性和材質去得到不同的結果。至少在目前的桿身下,我感覺G410的桿面需要有力量和速度去得到彈力效果。G410的桿面強度比較高,所以要得到桿面彈性效果可能不會像M6這類桿面比較薄,反彈效果高的設計。 所以如果你的揮桿速度比較快,G410的桿面就會讓你打起來比較爽。因為你可以盡情去發揮力量,把力量灌到桿頭裡去,得到最好的桿面彈力。不怕你全力摧,就怕你不夠力。

G410桿頭的螺絲在後方,我配制的是11g螺絲重量。如果可以有比較輕2~3g的螺絲就可以設定桿頭重量和M6一樣。這樣控制起來的感覺會比較類似。 在其他規格比如長度,總重和桿子硬度頻率都是一樣。硬度頻率差2cpm。所以這樣設定已經算是很接近M6 木桿的規格。桿身也是中低彈道。所以基本桿子都會有類似的結果和使用控制能力。這桿子的設定就會以另一支木桿TM M6為對照組。也是要進行測試比較。

另外這次的G410 Plus的亮點在於桿身的連接器可以有桿子的lie angle/仰角,桿面角度和桿面開關的設定功能。有更多的角度調整範圍,而且它的連接器重量才6g和TM的連接器都一樣重。這對桿頭的重量影響就相對有限。也是市面的連接器重量比較輕的。 桿面是鍛造的鈦合金。只能說Ping的產品亮點沒有其他品牌的突出,它就是走自己的風格和市場。 不是說亮點或產品功能多就比較好或更遠,沒有實際裝起來用是很難去評論。 從之前的G25木桿後就沒有再用Ping的產品。這次想看看Ping在這些年來的變化和產品進步的幅度?

鑄造的優力辛好處是可以設計比較薄的皮,看Pro V1就知道。Callaway的皮可以做到0.6mm。Trust Bison 是射出皮厚度0.9mm,中間層1.3mm,dimple/球渦332。當然越薄就容易偏心的問題。所以也是考驗製造技術的地方。薄皮可以讓球心的效能和能量發揮到最大。同時可以讓擊球在鐵桿、短桿和推桿有好的手感和倒旋。當然不見得皮越薄就好,因為這有耐用度和磨損的狀況,也是製造商要考慮的因素。所以我個人認為,皮的需要有它的功能和效果,厚度需要適中。同時也要耐磨的功能。不然打個2洞就磨損,是很消耗。

非熱區位置也可以得到不錯的距離和抗失擊的壓制力。這也是我敢放手去打。不過我的經驗告訴我,這樣的桿頭需要選擇適合的桿身來搭配和個人化規格設定。如果以市售的規格去用,會需要花一段時間去適應桿子的特性和規格。一頭猛獸桿頭如果配置對的桿身和重新調整規格,絕對會讓你愛不釋手,如魚得水。而且這桿面也算是近2、3年來桿面效果到位和有不錯的彈力回饋。不是那種打起來像鐵板一塊。沒有犧牲擊球回饋去得到距離的一款桿頭。

飛行彈道低平,很有穿透力的球質和快球速。往往我抬頭時,球已經要落下來。和打高彈道的飛行距離是一樣甚至還遠於高彈道的桿身。不過讓我比較驚艷的地方是,它打在桿面底部或非桿面熱區的位置,都可以得到不錯的距離效果。以往下場沒有打到桿面熱區,距離會短20~30碼。但M6的非熱區距離效果差個10~20碼。影響很有限。這點是我個人覺得M6讓我最讚賞的地方。這對假日型球友或高差點球友就很實用。多數球友如果動作不穩定,擊球精準度就不會太好。打到甜蜜點比例就不高,距離自然出不來。

看來speeder injection這技術還真的有提升桿面回饋效果。確實因為桿面是超標,也做的比較薄。所以桿面是肯定比標準厚度要會彈。至少我可以感覺的出來。算是近幾年桿面有彈力的桿頭。另外我打在非甜蜜點的位置,手感上雖然比較硬,但也沒有太重手或不舒服。 至少比以前M1~M3要好多。這點也是要給TM一個讚!twist face技術算是有到位。打在桿趾位置的回饋也沒有太差。雖然可以明顯感覺出沒有打好,但市售款的桿面可以這樣全方位的手感算非常少。而且擊球聲音就如同比賽選手那樣啪啪的短促聲音!可以感覺到擊球很紮實,桿頭撞擊力很強大!也是和700-chien 清脆的聲音有明顯不同。

一般人,買一支新桿子,都需要一段時間去熟悉適應。往往當你習慣新桿子都已經打了幾百下,這時桿身的彈力,倒旋和強度,都和剛開始的狀態有點差距。但你打熟後,也比較能打到桿面甜蜜點,得到的結果也不會太差。所以你感覺不出桿身的衰退。當你用了快一年時間或打超過500下後,桿子的性能衰退會感覺比較明顯。所以,最好在一開始,就把桿子設定成你熟悉和習慣的規格狀態。這樣才能讓使用的效能最快發揮。避免摸索適應球桿期,性能浪費狀況。這也是我固定對新桿,去調整桿頭和整體球桿的設定。讓它可以和我其他球桿規格類似,就算一開始有使用問題,也可以快速進行調整。打20~30下後就可以調整到最適合我使用的規格狀態!

而M6的桿頭重量比起之前的產品都要輕。因為它就是設計要裝長的桿頭,所以桿頭重量就相對比以前的桿頭輕不少。 這對於要裝短的有速度球友來說就比較麻煩!可能要去買不同的配重螺絲來增加重量。M6的桿頭底部後方有一個配重螺絲設計,可以去調整重量。這就是做為訂製球桿調整空間所在。就可以搭配不同桿身重量和桿身特性的產品。對我來說,桿子規格設計,就是看使用操作的能力效果。規格設定對,自然可以讓你用的得心應手,得到最高的擊中桿面甜蜜點比例。

撇開很多評論對M5/M6的一些優美的數據。我個人認為這次的TM最大的亮點在於;桿頭重量重新分布,採用大量的碳纖維材質,把桿頭重量更加集中在特定部位!另外就是speed injection。本來桿面就是超標,再加個減速器,讓它可以不超出標準。這其實是一個犯規的技術,但卻要把它做合格。這也說明;桿面的彈性已經玩到沒什麼好玩了。 在合格範圍裡,基本都沒法再做了。只能乾脆做超標,再加減速。另一個重點在”桿頭材質混搭技術“也明確成為主流。

桿身雖然50g但是是我打過最猛的50g,實力一點都沒有輸給60g,70g的性能桿身。桿身材質加入石墨烯真的好像威而鋼一樣,活力十足,球速和擊球效果提升。也是好幾年沒有有這樣驚艷的產品讓我打起來熱血沸騰,燃燒小宇宙!應該是我打過超級性能桿身的輕量化版本。50g有這樣實力的桿身真的不多。用三四層比賽球核壓在100的會得到最好的距離。雖然擊球的撞擊很爽,效果真的會比用90核壓的更遠。我覺得這桿身可以把能量傳送得更好。

使用快3個月的狀況,也發現到飛行距離有衰退的狀況。之前飛行到後段會再衝一段也沒有了。飛行距離衰退到和其他700-chien木桿的距離一樣。多的5碼也不見了。看來桿身結構被打開了後,強度也逐漸在衰退。這點和其他大品牌的桿身狀況差不多。所有新桿身一開始的100次揮擊都會有高效能表現,但之後就會衰退,也是碳纖維材質的特性。因為它會越打越彈,強度也會逐漸減弱。這是它的致命傷。Mansion在這塊上也是如此。耐用上就沒有特別突出個人之處。

打到桿面甜蜜點手感不會像其他桿頭那樣很快彈出去,是很紮實的桿面重力反彈!很明顯和其他桿頭打的感受不同。就算沒有打到桿面熱區也一樣很紮實。雖然聲音沒有打到熱區那樣紮實渾厚的聲音,聲音會比較破一點但也相當集中!中球在桿面是由點再延伸到整個桿面的感受。這桿子打一拳比其他人的一拳效果力量更大!所以用起來就爽度加倍的感受。這是桿頭給我最大的震撼!這也是材質對桿身和擊球結果有絕對的影響和關係。好材質這桿身就贏人一半了。

沒有不好的產品但如果桿子設定規格和你本身的身材特性不搭配,就會導致你無法感受出球桿給你的效果。對於產品本身如果技師沒有下功夫去瞭解,就會導致你無法得到產品本身最好的效果和感受。也就是這非產品的問題和錯誤,反而是人本身沒有實際瞭解產品特性去裝配出最好的規格。球友需要一點一滴去建立這方面的知識,才能對自己的桿子有明確的想法和需求。當你對自己的需求都不清不楚,你如何可以期待技師會比你更瞭解你的問題與狀況?

新產品Mansion 桿身有加入“石墨烯”材質去強化桿身的拉伸強度。石墨烯的拉伸強度是130Gpa (日本東麗碳纖維材料廠的T1100G高噸位碳布的拉伸強度是7.0Gpa。而拉伸強度高的瀝青纖維也就15Gpa)。這樣的材料拉伸強度就很明顯是目前碳纖維材質的好幾十倍。它們在桿身裡有幾層石墨烯的薄片加入,以提升桿身整體的拉伸強度。這就是Mansion桿身的主要亮點!也是從材質下手,提升強度。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桿子是表現的中上,也是一支大家都可以用得不錯的桿身。應該說是老少咸宜的產品。它比較像大眾型的產品,因為在擊球樂趣上都會有不錯的感受。同時打出來的結果也很到位。只是對於有一些明確需求的人,這樣的桿子可以就是面面俱到。但都不會做到精的狀況。當然也算一支不錯好入門的桿身。對於想要進入進階型的球友,要得到訂製球桿給你的好處,這樣的桿身是值得去考慮。尤其東方人對於手感回饋上,有比較高的要求。

新Ladar握把也覺得越打越有信心。它雖然有點吸力,但在木桿身反而會讓我更敢去打,不會覺得握把不靠譜。或是像其他日本握把軟的會簡單滑動問題。握把的凹槽設計也確實起到一定作用,讓我下桿開始扭轉握把時握把都可以穩穩的固定。同時還有一定的軟度,卻不會滑動。這就會更好發力去控制球桿與力量。應該說這款握把實務上反而會有不錯的感受與控制感。雖然握把外觀覺得很普通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但用起來確實感覺還不錯,可以很放開來打。

如果落地的時候球的彈跳不是太好太高,就是球本身在飛行過程中,能量的消耗很多在自轉上和空氣阻力等,所以落地後就沒有太多能量在球上,導致落地的衝力比較小。而球在飛行過程中如果消耗很多能量,自然就是本身自轉的因素導致能量消耗在這些運行當中。所以倒旋量在整個擊球裡變得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當你身體力量傳送到球桿,然後球桿在把能量轉送到球上,這個過程能量會有損耗,但球本身會得到最大的擊球能量去產生飛行動力。

這桿子的聲音回饋就比較散開,沒有像一些桿子的擊球聲音是很集中響亮。這點對我來說不是很喜歡,因為我喜歡扎實的中球感覺。打中球可以很扎實的把球給彈出去。中球的那個點要很明確甚至很重手。打出來的聲音要更集中在這個點上不要擴散。這點我想就是桿身的特性也就是Fujikura在第五代想要改變與建立的桿身彈力特性。但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反饋有點過頭。反而讓擊球人會享受不了中球的快感,也就是爽度就差了一點。應該是桿身內部加入其他比較有韌性的材質所導致。

Ladar握把的特殊之處還在它的握把除了紋路設計外,還有方形凹槽設計在握把的下方。這種凹槽設計可以讓使用者的手指或手掌握穩、握牢不會滑動。而握把的握感上沒有以往日系握把那種軟黏手感,雖然握感上不黏,但卻很舒服。可以感受到這握把的凹槽與紋路和手指的互動感。好處是止滑能力不錯,但會稍微感受到這些紋路和凹槽對手指有點磨手的感覺。不過要時間打才知道這樣的凹槽實際對皮膚是否有磨損問題?另外和Pure握把比較;兩種握把的材質硬度差不多也都是很舒服,但Pure握把的材質握下去可以把握把壓下去,釋放後握把材質就會彈回去。

所以我現在還是依舊用幾個桿身品牌。日本小品牌的桿身性價比極低,而且很多產品的成熟度很低。雖然訴求使用很不錯的材質但其實實際使用的效果與感覺都還和這些主流桿身品牌產品有一段距離.有點像是白老鼠幫這些小品牌測試產品的感覺.而這些產品都是售價高於5萬日幣的產品.隨便一款產品都比Speeder要貴,所以貴得有點離譜也水分過高.當然這都是經驗,所以後面就不再去測試這些高價產品,得到的結果和手感和我用LAGP,Veylix和Fujikura差不多。甚至有些區塊小品牌沒辦法和這些大桿身廠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