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日子我的905R Tour Issue / Rombax 出了些小問題. 有時在揮杆時會有一聲喀的異音, 但大部分狀況下是聽不到的. 另外握把末端也有一些炭黑色的粉末跑出來. 雖然整個打感或是彈道均與原來沒有不同, 但心裡總是毛毛的. 最後忍不住還是打了電話請教Chien, 並把球杆寄上台北給他徹底檢查一番. 果不其然, 球頭tip的黏膠有些鬆脫以至於會有易音出現, 鉛粉也有一點狀況. 在退出球頭tip後, 發現Titleist的Tour Department用了較長的tip且在杆身前端填充了些許的鉛粉去配重. 經Chien與pro shop討論後, 決定換上較短較適合於905R的tip, 另外也把杆身前端的鉛粉鑽出. 在重新裝回杆身後, 新的杆身重量降為320g(原325g). 以下內容就是來比較Tip端減輕對擊球感覺帶來的差異.
球頭: 美規Titleist 905R 10.5度Tour Issue款
桿身: Fujikura Rombax 6W06 S
硬度: 262cm (此項數據不變)
SW: C9.19 (原設定) C8.5 (目前規格)
MOI: 2866 (kg-cm^2)原設定, 2827(kg-cm^2)目前規格
桿面角度: 10.5度
長度: 45吋
重量: 325g原設定, 320g目前規格
彎折點: 前中端
實際測試:
一開始對於新的設定感到有些許的不安, 因從站上一些文章解讀發現, MOI值對於擊球回饋的手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Chien也解釋目前的球杆組合較單純, 即較不會有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 球杆所反應出來的擊球感覺將會回歸至最原始. 雖然總重, MOI, 和SW均下降, 但也許並不會有明顯的不同. 可先這樣試試看, 如不喜歡可以再重新配重.
昨晚收到球杆空揮後, 有幾點發現. 第一, 雖然只是少了5克的總重, 但卻可以明顯感覺球杆變輕了, 桿頭的感覺也少了. 原來那股虎虎生風的感覺不見了, 好像一下子從跑車變成家庭房車的樣子. 馬上帶到練習場去試一下身手, 發現擊球的回饋弱了一點, 杆頭的感覺少了一點. 相信這和MOI值下降有很大的關係. 不過出球角度, 彈道, 距離倒是和之前沒什麼兩樣. 這或許說明了ROMBAX與Tour Issue的穩定, 它們可根據使用者的要求去做不同的匹配, 但基本的性能並不太受影響.
第二, 坦白講之前對於MOI值並沒有太大的了解, 雖然有比較過相似規格的市售版與tour issue的905R. 也能體會其中中球感覺與手感回饋的差異. 但畢竟是兩支不同的球杆, 或許本來就存在這些差異. 但今天比較的是相同的一枝driver, 這設定上的差異所帶來的感受反而深刻. 難怪Chien會建議把自己最有感覺的球杆規格作紀錄(尤其是MOI), 以便複製到下一枝球杆上. 這樣擊球感覺才可保持一致.
第三, 雖然目前球杆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但還是喜歡原來那種較明確的感覺. 想不到只是球頭tip位置減少區區5g重量, 竟會有這麼意想不到的感受. 原來那股直接, 紮實的手感頓時模糊了一層. 這說明了tour department的功力, 及原使用者的偏好. 一個好的客製師就應該有能力幫客製者找到他/她所要的感覺. 在不知道MOI這東西以前, 一直以為只要固定好SW整個感覺就會差不多. 看來這個觀念需要更新, 應把MOI的設定擺在SW之前.
接下來應該會換較輕的握把來讓MOI值提昇, 順便提高一點點SW. 如果效果不如預期, 可能還是需要加一些鉛粉或其他的配重東西來調整. Chien, 之後還要再麻煩你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