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客製你的一號木桿

我最近在一個高球討論區中看到一篇討論有關客製你的一號木桿.有很多的想法.有一次衝動寫了回應但post上取沒幾分中就把它給刪除了.為什麼?在像那樣公開的討論區中去對一些觀點做討論是很好但我不想事後會有一些口水.因為他的內容專業性不夠且太強的商業銷售味道了.

 

大家對小弟我的客製方式,理念與知識都可在本站中了解.而我一直是強調的就是重內容且不要口水與不要有目的的銷售(置入性行銷手段). 這樣的發言比較會是中立與客觀.這也是為何我不會去推銷我自己的一些商品.這是必須要讓它做乾淨的切割以達到每個人都能得到正確與客觀的知識. 在我們這個地方讓我跟大家聊聊我的想法對他的客製要點的一些看法.

 

  1. 就桿身部分- 我只有一個部分要說就是要用Bending profile的方式來測出最合適你的球桿組合.用Bending profile來做已經跳脫了所謂桿身的軟硬度,Torque,重量與所謂的調性.我根本就不會說所謂桿身的調性或kick等艱澀的技術用語.我最常說的就是你要去打過才知道.另外每個人都要將自己對桿頭,桿身與握把的要求要項給清楚列出.甚至要列出它的優先次序.如我首重打感,第二,彈道,最後距離.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所得到的組合與結果都會不同.

    我比較少去說什麼樣的人要用什麼樣的球桿或桿身.因為客製是個人化的東西.不見得你所用的會適合其它人.甚至是揮桿速度一樣的.如果你上下桿的節奏不同桿身的選擇也會不同因為有些人上慢下快所以桿身的下桿力量很大所以桿身的承受力要大於一般的規格.不然你打出來的球質也不會很穩定.

    用Bending的方式來抓,去看每枝桿身它的受力彎曲度與釋放力後的桿身彈回的速度與幅度才是真正的方式去抓出你的理想桿身.且每個球頭配上同樣桿身它的Bending profile也會不同.這樣的客製是只有在大廠的技術研發部門才會做的.也沒有這樣的儀器來做客製.現在都又用比較高階的桿身頻率測試器配上高速的數位相機或高速攝影機來抓桿身的bending profile.

  2. 就整體客製的方式 - 我還是以平衡法.每個桿子物件為主.重量, 握把,與桿頭都是要做整體的調整與搭配.有經驗的客製師會做較精準的客製選擇.省略掉過多的測試.另外用MOI的客製球桿也是一個重點.我要說的就是如果沒有一系列的測試儀器為輔幫客製師做有效的客製標準與評鑑,這會是如同你是白老鼠任由客製師在你的球具上做沒有效率的調整.這是心如刀割阿.你要花很多的錢與時間去試最後你放棄了.

    對於文章中所說的客製Swing Weight跟相關的速度.我是很不認同.D0是給揮桿速度很慢的人80mph所用.我就是要說的是越低的SW,配上高的MOI才是讓你揮桿最順暢且體能上的耗損是最低的.先進的客製是低SW, 高MOI.

    我覺得最好的方式是要用測試你對不同球桿球頭的組合並在有Launch monitor的地方做分析.這樣才是最正確的方式.你給球友說你的揮桿速度可以對合適的出球角度,我是不認同, 因為你的球頭的重心會直接影響球的出球角度,及桿身的tip軟硬也會影響到它的出球角度.這樣的說法太不正確了.這當中的變數很大.以揮桿速度來去訂出球角度是不合理的.

  3. 就球頭部分 - 這是讓我覺得他的專業度不高的地方.他可能玩很多的桿身但沒有讀過Clubfitting/Clubmaking的相關書籍.且也沒有用球具測試儀器為輔的做客製. 這樣的經驗是很難有說服力的也沒有以科學的角度與數據讓你了解這樣的組合或桿身是對你的結果是正確的.

    他說越大的球頭越能降低球的後旋Spin. 這根本就是錯的.越大的頭越會產生越多的Spin.你不知Titleist 983, 905S/T與905R.905R所得到的後旋是最大的嗎.這也是為何所有桿身大廠在應對大球頭的時代都會設計Tip硬讓在擊球時能介由桿身前端硬不會造成桿身因施力過大造成前端彎曲.彎曲會讓桿面與擊球時有過多的磨擦.如同乒乓球在萷球或切球的狀況一樣的.Rombax, Tour AD PT系列, Diamana M系列, AXIV V系列皆是如此的設計.桿面越大跟球的接觸面積就越大.桿身Tip硬讓桿身在擊球的瞬間不會有過多的磨擦.以減低球的Spin.

    他也說要用高核壓的球.對不起這是我的專業.高核壓是對的(high Compression), 但你不知Pro V1x 332不是硬球是軟球.Pro V1 392會比332還要硬所以距離上, 392>332.我是用Robot(機械手臂)測出來的結果.越軟的球Spin會越大.硬的Spin會較少.因為在擊球瞬間的球的扭曲度,硬的比較少,軟的很大.會讓球本身加速它本身的自轉.這也是為何Bridgestone B330S會是我測過最遠的3層球.因為它的硬度比392還硬. HX Tour 的距離跟B330S差不多.
     

  4. 至於揮桿速度. 這部分是亂說一通.小弟的計算你的木桿距離跟理想揮桿值.就已經寫的很清楚你的揮桿速度可以得到最佳的距離為何.而這也是大部分有算你的距離launch monitor中所運用的公式.只是它系統會增加一些變數如風,是否擊重甜蜜點,地型,球的後旋率等因素.他的說法就是自己的經驗法.沒有說服力.

    對於文章中說到的300碼不是夢. 我可以跟你說他所列的方法根本沒辦法打到300碼.這是很清楚的也是不負責任的說法.銷售的意味大於實際的意義.就是這樣我都覺得台灣的高球專業知識很貧乏,一些玩球桿玩到到後面就可以變大師.也沒有用一些科學儀器來做測試與運用.這樣的說明與內容真的會傷害大部份的球友們.他們的知識已經很有限了.再接受這樣沒也根據,不科學也很個人化的知識.很難想像球友們會有正確的球具知識.這樣的結果是大部分的球友會對客製放棄與灰心.從他的內容中我沒有看到他是用什麼測試儀器所得到的結果.為何這樣的條件可以得到那樣的結果.希望大家能有對一些高球知識的一些評斷不然真的是很難去推所謂球具客製的部分.

     

    chien

     

    補充: 在球頭反彈係數統一下或甚至用日規高反發的球頭也不可能從原本的240碼Carry到總合300碼的距離.如果是造他文中所述那David Tom, Jim Furyk等高手就可以用他的方法打超過300碼了.球頭的反彈係數的規定就是避免大廠在開發球具上用最新的科技與材質發展與生產這些300碼不是夢的球桿.球頭容量的限制在於讓廠商在有限的體積內能將最好的材質,技術給放在裡面.這就是各家大廠它們的技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