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高球庫會員球具客製經驗 ~ Roger

首先是原來的球桿測試. 熱完身後, chien請我從短鐵桿開始打. 先打7號鐵, carry距離都在140-150間. 然後打了幾球三鐵, 落點抓大概185-195碼. 兩支都跟跟平常上場抓的距離相同. 最後是driver,用現役的Ping G10 10.5度桿頭+Aldila NV Regular Flex 44"桿身, 落點穩定在220-230碼間. 這是開始改桿之後第一次認真測量driver的距離. 沒測前以為自己carry不過200-210. 在但chien注意到球飛行的尾段有浮浮的感覺. 這與實際上場的狀況相同, 我開球一向不抗風, 遇到風大的日子就很頭痛.

 

Driver部份:

第一支試的桿子是 Callaway Diablo Edge桿頭+Radix 6藍色桿身. 拿到手上的第一印象就是握把非常舒服. 粗細剛好, 手感很柔和. 紅白握把+藍色桿身蠻正點的. 練了幾球之後抓到感覺, 開始打到甜蜜點. 首先是桿身, 感覺的出來比我的Aldila NV Regular flex來的硬, 但還不到打不動的程度, QQ的, release的感覺很smooth. 球頭方面, 打到甜蜜點的時候, 球好像很快就噴出去了. 不太能感受到“黏球". 跟以前打過大MOI桿頭的感覺類似. 失擊跟打中甜蜜點感覺明顯. 根據chien的目測, carry有230碼, 與原來的Ping G10桿頭相同. 但後續的滾動多出不少 (這個我有看到), 有機會衝到250碼. 整體感覺不錯, 可以很順暢的揮桿, 打擊時桿身跟桿頭的感覺還蠻融洽的. 不過桿頭回饋能更強就好了. 它的飛行也比原本的G10要更穩定,距離都能落在230碼到240碼. 滾動性都可以到15碼以上.整體的距離比較穩定.

 

第二隻driver是打 Taylormade Supertri + Matrix的一個金色桿身. 這隻一握到手上, 明顯感覺重量偏向桿頭多一點. 握把不錯. 實際試打沒什麼感覺. 好像沒打中幾次甜蜜點吧!總覺得操作起來卡卡的, 不太順. 失擊跟打中甜蜜點感覺不太明顯.  誠實講沒感受到SuperTri的優異回饋感. 倒是不知道球打出來狀況如何. 但據chien目測落點也有230碼.  此桿的彈道較高, 整體距離都也有250碼左右.雖然carry感覺沒有太突出但桿身讓球飛的時間比較久.

 

最後是Titleist 909D3+ Radix 桿身. 握把拿到手上也是蠻舒服的. 可能是有點累了, 多打了幾顆球才掌握到甜蜜點. 感覺比較不能硬催, 要稍稍等一下桿頭下來. 這點跟Diablo有明顯不同. 桿頭回饋超棒. 打到甜蜜點的感覺讓我想起當年打Taylormade R540的黏球感. 失擊跟打中甜蜜點感覺明顯. 桿身軟硬度跟Alidila  NV 應該不相上下. 距離跟前幾隻沒什麼不同 (雖然我覺得好幾球應該都是大中). 以 chien在後面看到的距離也都可以有230碼左右,但滾動性不錯.雖然說這三枝木桿的距離可能都差不多但整回饋上與性能回饋都可以感受到chien的三支木桿的不同處.在操作上也都會更容易,回饋也有所不同. 先前沒試過這類升級產品與組合,對於這種客製化球具都是一點經驗都沒有,但這次讓我了解了原來桿身,球頭,握把,與規格設定上能有這樣的不同與回饋,使用差異. 讓自己長進不少.

 

Hybrid/Fairway Wood

首先試的是Adams的 hybrid. 配著黑色桿身的桿子視覺上真是美. 握把很舒服. 我很喜歡這隻雞腿的整體感 - 較粗的桿身, 較短的長度(感覺比自己的Halo短). 打中球的感覺是“爽"!沒幾球就能掌握到甜蜜點. 打中甜蜜點時, 桿頭跟桿身融為一體.球頭回饋很扎實, 操作上很輕鬆, 隨隨便便打就衝到兩百碼. 是我打過最好上手的雞腿. 雖然說滾動性沒有太強但根據chien的說明此桿為設定要攻果嶺的球桿,所以它的彈道會比較高讓球能從高空上落下停住球.這讓我了解到球桿的設定與任務必須要明確.我也可以讓球順利落在果嶺上. 這大大加強我在守住par, 與抓鳥機會大增. 我慢慢了解要把球桿設定在攻略中的重要性了.

 

下來是fairway wood. 記得沒錯是Adams的Insight桿頭配上紅色的Matrix桿身. 對這隻球桿印象不太深, 因為打得很爛. 呵呵. 覺得不適合我的swing.

鐵桿

試了chien的Taylormade 300 forged 配上 Project 5.5桿身. 一拿上手第一感想就是重量比較在桿身部份 (跟我現役鐵桿比). 試打的時候能感受到桿身硬度高, 沒有那種“甩"的感覺. 不過後來細細品嚐, 發現現役鐵桿中球時球頭部份的回饋比較模糊, 好像大部分的感覺來自桿身. 可是用那支TM 300打的時候, 可以感覺到球在桿頭上的移動, 甚至感受到桿面溝紋跟球之間的摩擦. 球路不停偏右可能因為我習慣現役鐵桿的設定了(底角較標準高1-1.5度). 球桿的距離上比現役的鐵桿要短約5碼左右,但聽chien說了,鐵桿不求遠但球準. 打點會更重要.這支桿的距離比我現在的鐵桿身要穩定多了. 每次的擊球送出的距離與方向都穩穩的落在同一個區域.

 

心得

如果就以當天試桿的感覺來選些球桿的話, 最容易選的就是那隻小雞腿!實在太好打了. 星期六.日兩天, 幾次打我原來那隻Halo還是都打不起來...真的好想念那隻球桿呀!

 

Driver部門, 先篩選掉Taylormade SuperTri. 桿頭打感無疑是Titleist佔了上風. 整體設定就有點難選. Diablo Edge的搭配從握把到桿身都很棒. 揮起來也是很順, 桿身略硬但屬於那種QQ感覺, 不會像在揮鐵棒. Titleist的桿身就比較像現役 Aldila 桿身 (當然穩定度高的多). 不過此球桿的整體搭配好像比較難"催" (不知道跟當時體力下滑有沒有關係). 我會想試試Titleist+Radix 6 S flex的組合. 但整體規格偏向Diablo那樣的設定.

 

鐵桿...這次試打知道自己其實是可以打得動 Project 5.5這樣的球桿. 是一個突破. 最近鐵桿相當不穩定, 一個可能就是桿身太whippy了. 老實講會想試試看chien推薦的"重一點+硬一點"的配置. 擔心的部分是體力, 以前剛開始打用的是True Temper R300+sensicore, 常到後半場會有點沒力的感覺.  另外, SW可以比當天試的桿高一點, 我希望揮桿過程中, 都能感受到桿頭的動向.

 

Roger, Golf Garage/高爾夫球庫會員!

 

Chien:

 

這次的客製重點為抓出Roger本身對球桿的喜好標準. 很多業餘球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測試與使用不同球桿經驗,導致本身對於球桿的喜好沒有一定的了解與標準,所以說這樣無法知道何種球桿會適合球友. 沒有辦法找出個人喜好的重點就無法下手量身訂作. 這次是讓Roger知道這些球桿每個有支都有它的特色與性能差異.讓Roger去品嚐這些不同球桿才能讓他對球桿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知道他喜好的標準與方向.這樣在接下來的工作就比較明確.

 

客製師本身必須要以客人的需求為主,盡量避免把個人喜好放在測試桿中. 同時也必須要把很複雜與困難的客製流程,變的簡化與易懂. 透過這個實際測試過程,Roger能更明確知道他要什麼,他喜歡那一支的那一個部份.結果經由測試很清楚承現出來,不需要再去加油添醋. Roger比我更知道那支球桿對它比較適合. 我們接下來會選一支球桿來進行個人化客製.建立一支他自己的球桿.這樣更能他知道量身訂製的效果.

 

chien, Golf Garage Content Development /高爾夫球庫內容開發部

www.golf-gara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