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禮拜在看Open Champion,就有感而發的想到.皇家利物普這個球場真的是為Tiger來設計的.它的球道光禿禿的.不像美巡賽中的球場都是綠油油的且又長.這幾天看下來覺得對這些球星們來說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難.
以Tiger來說,他這次很少拿出driver來開球,多半為3鐵開球.他上球道率真的很高.在第一天的第一洞用3鐵開偏到長草.但大多對Tiger來說他的第一及第二天都沒有很多的失誤在開球部分(Tee Shot), 且他的拿手強項就是第二桿上果嶺部分真的很強. 都是用長中鐵就上了.成功率真的很高.這也是為何現在他能維持領先的原因.反觀Phil他的開球與長鐵都比其他人低所以讓他一直都處在救球的循環中.且他的推桿又沒幫忙讓一些打的不錯的中短且鐵桿上果嶺Birdy機會都流掉了.是很可惜.
現在我們來看以下數據讓大家了解從1998~2006中Tiger的開球成功率為多少.這樣大家就很清楚狀況了.
Year (年)
Distance (距離) Yard
Accuracy (成功率) %
1998
296.3
67.9
2000
298.0
71.2
2002
293.3
67.5
2003
299.5
62.7
2004
301.9
56.1
2005
316.1
54.6
2006
304.3
54.3
大家是否還記得他在2004,他對他的揮桿做大幅度的修改且也換了木桿來應對開球成功率下降的問題.另外他先前也把木桿的桿身由鐵桿身換為碳鉛微的材質.長度由43吋到45吋的.這也是讓他的開球成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大家應好好的看距離與成功率的關係這是這個數據的重點.
我另外在做其它球星的距離與成功率的關係給大家做比較.
Phil Mickelson
Year (年)
Distance (距離) Yard
Accuracy (成功率) %
1998
283.4
67.2
2000
288.7
66.9
2002
288.8
66.3
2004
295.4
62.9
2005
300
58.7
2006
299
58.9
Vijay Singh
Year (年)
Distance (距離) Yard
Accuracy (成功率) %
1998
279.9
67.1
2000
279.9
67.9
2002
285.6
67.8
2004
300.8
60.4
2005
301.1
60.2
2006
294
57.3
Ernie Els
Year (年)
Distance (距離) Yard
Accuracy (成功率) %
1998
2000
278.4
71.4
2002
281.4
64
2004
298
55.5
2005
302.9
58.4
2006
291.4
58.2
Jim Furyk
Year (年)
Distance (距離) Yard
Accuracy (成功率) %
1998
268.8
75.8
2000
269.9
75.2
2002
271.8
77.6
2004
278.5
74.3
2005
280
68.1
2006
278.8
73.4
由以上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大家的距離都加遠了,但成功率也在下降中,除了Jim Furyk.比較起來Tiger的成功率不是跟其他人差太多(我可能都比他還好但距離跟他可能有短50碼吧).Hank Haney雖然在幫他修正他的揮桿姿勢但我個人認為由於武器的更換,長度的加長與桿身材質的轉換. 這換誰都一樣.如果Jim Furyk也把距離加長,更換球桿長度,我看他也很難把成功率維持在7成以上吧.
這也跟我們說了一件事,距離與成功率是有衝突的.你要加距離除了在體能上的訓練,在武器上就是加長與減輕重量.但這兩樣會是影響你的上球道成功率中最大的絆腳石.你必須要想想你是要距離還是要成功率?
對我說,我要成功率.因為我的距離都在250碼左右,最長270碼(我的揮桿速度在100moh上下).長洞400碼~600碼,要2 on是有點難度,所以我會跟Tim Clark(身材與狀況都跟我類似且有兩枝的Hybrid在用)一樣,第二桿打的越接近洞口越好.最後par 5的洞打的好或運氣好的話( 我一直都不好)就可一切一推抓鳥.要不也要守住Par是沒問題的.
我自己覺得是第二桿越來越重要.因為在你木桿已經到極限或不想讓上球道率減低,你的第二桿決定你此洞會有好/壞的結果.
這個資料希望能讓你回頭看看你要用何種的打法及功略.每個人都會有不同但前提是你必須要先了解你的強/弱項以便你在制定功略能更符合實際.讓你的成績能跟你的實力畫上等號.再來呢就是享受打球的樂趣.
Enjoy the game!
ch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