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 chien 和 hong 的安排. 平常都是在幫別人修正姿勢, 很久沒有被別人調整姿勢了。 本來都是會請教呂老師的, 如果我有問題的話. 最近他都比較忙, 只有我在碧潭練球的時候, 他剛好有來的話, 才會幫我看一看. 每次他的會跟我講一兩個重點,其他的就要靠我自己去練習. 去年因為練球過度, 左手軸韌帶發炎. 停了一個月沒碰球桿, 再一個月去健身房復健, 然後練一天球休息一天的方式讓自己慢慢的恢復. 差不多現在已經全復活了. 在這期間, 想說順便把自己以前的揮桿再上桿頂點的感覺在一次的抓出來. 就是要讓桿身在頂點時對準目標, 還有桿面跟左手臂角度平行. 以前因為打保齡球, 右手手挽也韌帶發炎. 那時候就影響到我的手感了.
在 hong 問完我最近修改的部份, 還有造成的問題. 就打的幾球給 hong 看. 首先打幾個比較自然的球路. ( 最近常常改上桿位置, 下桿延遲釋放, 想把這來回的動作去連貫起來~ 抓出手感 ) 可是造成我現在的自然球路是小拉左邊, 鐵桿約偏離目標10~15 碼 ( 常常只好變成瞄準旗竿右側 5~8 碼 ) 要不然就是會想打打看小 fade 的球. 手感不好, 練的不多, 自然最近鐵桿亂亂的, 上果嶺率不到 5 成. ( 可憐的我, 上球道率比上果嶺率高 ) 所以最近常常需要靠切推來補救我的成績. hong 看完我幾球後跟我說我太過於 延遲釋放 , 以至於我腰部轉動時讓我的揮桿軌跡過小. 反而要我提早釋放我的手腕. OMG~ 剛聽到的時候是又好笑又驚訝. 原因是我自己才常常跟學生說, 改姿勢不要改過頭 ( 本來打 slice 變成打 hook 也不好 ). 想不到我自己也會犯同樣的錯誤. 驚訝的是我自己診斷的結果會想要用送桿方向來修正我的小拉. 可是一直連貫不起來. 只是用偷吃步的桿面修正來調整我的球路. 要感謝 hong讓我把姿勢的問題改掉, 球道木不夠 spin 的問題也解決了!!! 希望三個月內可以改完!!!
最後 hong 的建議是我不要太常換球桿. 我也不想, 太花錢了, 可是還沒找到真正順手的 gamer . 而且最近又哈上 taylormade 的新東西. R7 TP 新鐵桿, 才剛買的三個三木的頭 ( 沒桿身可裝 ), 雞腿也要換桿身 ( black gold 太重了 ), wedge 好死不死的買了隻殺球武器 vega rawf 60 度. ( 可能再去買支 52 度的來配. 完蛋了~年底又已經是全新的一套球桿了.
ps. nice to meet fan and his rel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