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桿身專題報導-中低彈道與低後旋桿身已經成為高端桿身的代名詞了 下集

 

接上集

 

使用者可對這類桿身得到的好處?
而現在這些高端的桿身已經有更輕的重量讓更多球友可以選擇.不是只有70幾克桿身才是最佳的使用重量.基本上60幾克的桿身已經有以前70幾克桿身所具備的性能與回饋感.這也是說明桿身的主要性能重量都已經落在60幾克這個級別,當然了70幾克桿身性能也依舊優異,但桿身輕10克都可以讓使用者得到更多的體能減少與操控容易度.

 

而我也把這類低彈道低後旋的桿身給一些年齡在50歲上下球友使用,他們的揮桿動作穩定但對於使用這類桿身也覺得相當容易就可以把一個低平彈道的球路給送出來,同時桿身在反彈可以很容易把球送上空中,你不需要一定要把速度給送出來讓力量把球給送到空中.現在這類桿身都普遍裝上智慧晶片一樣,它幫你在最後一擊時聰明的把球給踢上空中,一點都不費力.就算揮桿速度在90mph(木桿揮桿速度)也都可以很容易的使用這類有難度的桿身.只要你的揮桿動作相對穩定不會隨便跑掉,讓你的擊球能扎實就可以.讓桿身幫你處理一些擊球問題就可以. 這也是現代化低彈道與低後旋桿身的重新性能定義所在.

 

如何選購這類桿身?
那現在問題來了,我要怎樣去選購適合我的低彈道低後旋與低扭曲值桿身呢?這點就是非常重要.因為要讓大家能了解與利用這類新世代桿身優勢與特色在現在球桿上,就需要有對這些高端桿身有使用經驗,客製組裝經驗的客製師,與專業的球具知識才能協助球友找到與組裝出一支殺手級的球桿出來.目前這類桿身的售價都是很貴,一支桿身都超過萬元台幣或3000人民幣以上,要取得都不是容易,因為大多的工房都不願意買這類桿身庫存等客人上門買.也有很多球友利用網路去國外網站購買這類桿身回來,但這有一個很大的風險存在.因為沒有使用這類桿身的實際經驗,也沒有試打桿可以讓你了解產品性能與回饋,你只能瞎子摸象亂買一通.買到不合你用的規格是有很高比例會發生.這類桿身買錯規格與硬度都會有很大的差異與使用難度.

 

別以現有使用的規格套在這類桿身的選購要素
這也是我個人的經驗.一個硬度錯誤它所得到的結果與你期待的結果是有很大落差.也不要認為貴就是好,如果這類桿身不適合你現在的揮桿方式,裝起來打出來結果也不會太好.可能花了一大筆錢確沒有應有的效果出來.這就是現在市場上對這類高價桿身的推展困難.因為了解這類桿身的球友與技師都太少了.當你對產品不熟悉也沒有相對的使用與客製經驗,你就很難能選對規格與硬度,更難去組合出適合一般球友使用的規格.千萬不要認為以我現在使用的桿身規格去選就行了,這會出亂子.因為每一款的高端低彈道,低後旋與低扭曲值桿身的重心位置都不同,這都會影響到後面球具客製出的規格.

 

不同廠牌的桿身規格的差異
不是同一個品牌下的不同產品都會有類似桿身重心設定與硬度區間設計.這都需要對桿身有清楚了解與建立過同樣桿身的客製經驗才知道這些細節特性.因為這都會影響到你幫球友客製出來的球桿最後的使用規格.或是球友從網路或自己從國外買回來請工房師傅裝你要的規格時會有很大的難度與規格落差.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類桿身你如果從數據上去看或做為組裝規格的依據,那也是很不靠譜.因為就我的經驗是這類高端桿身每一家所做的數據都不同,而組裝出來的數據也存在很多變化.單看數據你是無法了解實際使用與數據上的差異.但如果你以數據進行組裝球具基礎,那你做出來的球桿一定很難打. 因為這類球桿的數據與實際使用的感覺與性能與數據很少有相關.

 

別讓桿身數據遷著你鼻子走
每當我幫站上會員進行這類高端與現代化低彈道低後旋桿身客製時,我通常不先跟他們說球桿規格,因為先前把數據與球桿在交給會員朋友時他們都會有一個反應,這會不會不適合我用?我都說你先用看看,有覺得任何問題都可以跟我說,我也會有方法進行調整.千萬不要太注重數據,不然你會被錯誤給領導,而忽略掉使用者才是最重要的關鍵決定球桿是否適用.而過了一兩個星期後我就會收到這些會員的電話或郵件說,這桿身太牛了,太好打,同時球質又火,很穩定不會亂飛,就算沒打好,球也不會像以前打市售球桿一樣來個大大左曲或右曲球出來. 除了少數一個或兩個會覺得這類桿身不適合他的揮桿動作,我會再推薦他使用別品牌的類似低彈道低後旋桿身來進行搭配,而這樣的改用下得到的結果也得到會員朋友的認同.

由此可知,現在類似桿身所得到效果是有很大不同,因為每家品牌所利用的材料與技術都大大不同,但效果與結果類似.但因為每一個使用者都有不同的揮桿動作與體能特性,有時候會需要進行改善才能找到比較適合你使用的桿身特性.而這都是經驗.也建立在對這些產品有實際使用的心得才可以了解當中不同處.

 

找對技師比找更低的價格更重要
大家需要對這些長期在產品研究,建立測試球桿,與專業組裝技師尊重.不要存有從這些人上面得到相關的知識然後到別的地方購買較低的產品,然後找別的便宜且專業不足的技師組裝球具.尤其是對於越貴的桿身或球桿更加重要.因為這樣的做法雖然可以得到一點價格優勢但你所付出的是你最後得到的球桿是你無法掌握與駕馭的規格.這不是我要危言聳聽,因為我看過太多這種球友為貪便宜找各種門路取得這些產品但卻買不對適合他的規格,而後面組裝的技師也沒有相關經驗,組出來的球桿也很難滿足球友的要求規格.

 

因為一支對的球桿可以讓你使用得心應手,球場上好球的歡呼聲此起彼落.更不用說一些有在抓球的朋友如果球桿讓你沒有信心那你簡直是已經是沒有機會贏錢的份了.這也是為什麼一些低差點也好或是職業選手也好通常都會找有經驗,有專業,同時對於產品的深耕程度都有一定水準的技師處理他們的球桿.這樣他們才能得到正確的資訊,以便他們做一個正確的產品選購與判斷.產品是死的,要讓它可以發揮出廠商所訴球的性能與效果是要靠有經驗與專業技師才做得到.同時也要對產品有一定程度了解與使用經驗這樣才能客製出一支有效果的球桿出來.會組裝不見得就懂產品,懂產品不是只是看產品數據這樣,因為如果以數據進行這類桿身客製與組裝,那就很容易產生錯誤的領導與實際使用上的落差.

 

專業技師的經驗與知道是這個行業的無形資產,而這些技師包含我在內需要大家以尊重的態度來相互溝通,與協助.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是買市售球桿但還是打不好球,球桿的使用與掌握度還是無法自信的使用.但這些球桿經過有專業與經驗的技師的改善調整過後就完全換然一新,生龍活虎讓你大殺四方.而越是貴的產品與性能特色明確的產品越需要專業客製師去進行客製與組裝.這樣可以得到比較符合你期待的效果與要求.同時這類技師也會提供更多的類似產品選擇清單讓你考慮.有時候還可能有測試桿讓你使用以建立經驗值去進行選購判斷.

 

買錯規格或產品,這投資就是零!
球桿適不適合是一翻兩瞪眼的結果.適合適合?打出來就知道,可以對規格進行調整,但如果是產品本身就出問題,也不適合你使用,再怎樣調也是有限.這就是一些以便利市價取得高端產品的風險.這不是買不對產品再花點錢調整一下規格就行的問題,這是選不對產品結果與效果都是你無法使用狀況,那這個投資就是零,而不是只有60%或50%這樣的效能.比如裝起來太硬,你無法打,太軟,沒有空間進行裁減,或是就算裁減後也沒有太大的差別.裝出來的揮桿重量太重,太輕等問題.這都是直接影響到使用者操控這球桿與使用性能.

 

因為用過與客製過這些高端桿身才知道每一個產品的差異真的很大.規格上或許是差不多但實際使用上來說卻是各有千秋.每一家的特性與優勢都有不同.如果是對於產品不熟悉與沒有相關使用經驗的人更容易選錯規格與產品.如果組裝的技師專業與經驗不足話那更難得到好的結果.所以說我只會跟我的會員與朋友說,當你要花一筆不小的錢時,你一定希望它可以讓你得到同樣價值或更高的回饋價值.所以這些錢都花了但確不去找懂的技師或專業的技師來協助你,那你花出去的錢不管多少都無法讓這個投資產生出你要的效果.這是大家要了解的一個基本觀念.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站長

 

本文在高球庫的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