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一號木的科技演進 1 ~ Paul

2006年的名人賽,PHIL MICKELSON帶了兩支一號木杆,一支是左曲球專用,一支是右曲球專用,在賽前及比賽中創造話題,也說不定或多或少的為他本次奪冠創造出基礎。本次名人賽為了球具的科技再度增長擠造出兩百多碼的距離,為的就是在九十年代後期開始的球具迅速發展開始之後,球杆跟球不斷的在材質上的革新所必須做出的妥協。雖然在賽前,包括JACK NICKLAUS及ARNOLD PALMER等老一輩的名人賽冠軍們史無前例的對球場在21世紀的再度增長提出了批評,但在賽後成績來看,球場還是大贏家,四輪加起來打UNDER的球員僅有13位,第一名也僅是UNDER 7 杆。USGA,R&A也為21世紀的球杆發展一直做出規定,希望球具的發展不要讓現有的比賽場地趕不上球具的發展,也一直規範出包括限制球杆反彈係數0.83以下,限制球頭體積小於460cc,限制杆身長度等規定….,在最近,又提出了球杆的MOI(MOMENT OF INERTIA)的相關規範。這些種種的規範就是希望不要讓比賽成為距離的競爭,讓球賽成為打的遠就會得到冠軍的錯覺,而希望奪冠或是世界排名在前面的球員是具有全面技術能力的。不管是開球成功率,標準杆上果嶺率,或是推杆能力的全能球員,方能奪取大賽冠軍。

 

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TIGER WOODS,TIGER本次又毀在他的推杆,本次名人賽最後一輪有兩次10尺左右的EAGLE推杆都沒推進,如果這兩洞他能拿下兩個EAGLE,十七洞更穩定一些,守住PAR,至少與PHIL MICHELSON並列可以打延長賽,但是他僅僅打出兩個BIRDIE,十七洞打成BOGEY。可見在名人賽之中,球技的全面發揮及心理素質的健全是最重要要的。而反觀本年的冠軍PHIL MICKELSON,在第四輪穩紮穩打,到第17洞前是BOGEY FREE的表現,第18洞雖然拿下BOGEY也沒差別了。所以大家都說,本次比賽,球場是贏家,發揮最穩定的球員是贏家。

 

扯遠了,這次的主題是一號木杆重心距離的相關討論,在柿木杆頭時代,因為球頭體積小(最多220cc左右吧),杆頭材質一致,球頭的重心點改變不了,或是說改善不了球的飛行狀況,一般而言,在當時職業球員要打DRAW或FADE,都要運用揮杆方式的改變創造出不同的飛行方式。杆面關閉,刻意打INSIDE OUT打出DRAW;杆面開放,刻意打OUTSIDE IN打出FADE,球位置前打出高球,球位置後打出低球…..

 

而在金屬杆頭出現之後,科技的發展讓球具製造商獲得了很多的很多很多新的想法,不管是引用強度高的鈦金屬(TITANIUM)創造出高度的彈性,或是運用比重很重的鎢鋼(TUNGSTEN)將重心後移,甚至是導入碳素纖維(CARBON FIBER),減少後旋,都讓現代的一號木杆,藉由各種不同材質的組合,創造出不同的重心位置或距離,改變了球的飛行方式。

同樣由於科技的發展,研究者瞭解到開球時,球的起飛角度通常要達到14度以上,球的後旋達到3000轉到4000轉左右,會達到最遠的飛行距離,當然,揮杆速度不一樣時,這兩個變數是不一樣的。而根據統計,一般的球友通常打出的起飛角度是低於上述完美的起飛角度的。因此,現代的一號木杆設計,很多是針對『讓球打高』的方式來設計,甚至,日本DUNLOP有名的XXIO系列球杆,有設計出17度的開球木XXIO PRIME,針對高齡的球手,讓球打個更高,看能不能飛得更遠。

 

TIP 1 其實對80%的業餘球手,一號木杆面角度越大,重心越低,則球開的越遠

 

國內市面上一般販售的一號木杆多半是9度至11度之間,業餘球友開的比較遠的一般選9或9.5度的,開的近的或是力氣較小的會選擇10度到11度的。11度以上或9度以下,因為市場需求非常小,所以一般進口球具商僅會進小量的貨品或不進貨。但是,絕大多數的球友其實都高估了自己所需要的杆面角度根據TOM WISHON在2005年出的The Search for the Perfect Golf Club之中,有一個測試,是值得大家參考的,摘錄如下。

 

揮杆速度        一號木杆杆面角度    起飛角度        飛行距離(碼)

60mph                         11                  12.1                        106

                                    15                  15.2                        117

                                    19                  18.1                        122

 

80mph                        9                     10.5                        174

                                   11                    12.1                        181

                                   13                    13.7                        185

 

100mph                      8                       9.6                         231

                                   9                      10.5                        234

                                   10                    12.1                        236

 

110mph                      7                       8.8                         254

                                   8                       9.6                         256

                                   9                       10.5                       257

 

一般女性球友及老年人揮杆速度在60-70,一般業餘球友揮杆速度在80-95,單差點球友約在95-105之間,職業選手揮杆速度則在110以上。

 

由上表可見,一般球友的一號木起飛角度應該至少要有14度以上球才會飛得遠,揮杆速度越慢的球友,所需的起飛角度就越高,所以,初學、年長、女性球友或揮杆速度慢的球友,應該嘗試11度以上的球杆,一定可以打的更遠的

  

 

而針對苦惱大多數球手的右曲球,在過去十年開球木杆的迅速發展史上,也針對了右曲球的『治療』有了很大的設計改進,包括將球頭後移,創造較大的OFF SET,或是讓杆面封閉,讓球杆在擊中球時更容易回正,以及將球頭重心放置在甜蜜點的內側靠近杆身的部分,希望藉由齒輪效應,創造出逆時針的側旋,減少右曲的順時鐘側旋,這裏是指右手球員,左手球員則相反。

 

由此知道,如果把重心的位置儘量靠到球杆底部,離杆面甜蜜點低,則可以創造出更高的彈道。如果把重心位置儘量靠到甜蜜點的高度,則可以創造出低彈道,打出彈道強勁的球。如果把重心位置儘量往杆身的部分,也就是杆頭根部(HEEL),則可以藉由擊中球時的齒輪效應,讓球產生左旋,打出左曲球。如果把重心位置儘量往杆頭趾部(TOE)的位置放置,上球產生右旋,則可以打出右曲球。在過去,改變杆頭重心位置的方式多是用在杆頭各處貼上鉛片的方式來達成,將不同重量的鉛片貼在杆頭的不同地方,就可以改變重心位置,藉以產生不同的彈道或飛行曲線。而現在,因為球杆研發人員的不斷創新之下,有許許多多的方式可以改變飛行的角度及方向,各個方式各有所長,大致細分如下。

 

採用複合材質降低重心

第一個採用碳素纖維杆頭的量產球杆是CALLAWAY的C4,在此之後,引起了球杆設計師在這個領域的高速發展,之後日本的PRGR開始在杆頭頂部使用碳素纖維,一方面可以降低杆頭頂部的重量,將重心位置降低,增加球的起飛角度,另一方面,在擊球時杆頂的碳素纖維將會受到壓縮變形,降低球的倒旋率,增加球的飛行距離,市面上類似設計的球杆還有TAYLORMADE的XR05 CTI, MIZUNO的MP001,MX 500,CALLAWAY的FT-3…等。

 

不過,根據筆者的試打經驗,運用碳素纖維做出來的一號木杆,擊球的聲音真的不太好聽,我想,大家已經習慣了開球時聽到一大聲叮,或當的聲音,然後球飛奔出去的感覺吧。說實話,開球時聽到那種聲音就是一個字『爽』,複合材質球杆在這方面就有點遜掉了,開球的聲音通常是噗噗的聲音,而且音量也不會很大,沒法滿足開球時的『滿足感』。為什麼日規的球杆打出來的聲音就是很響,就是為了滿足小日本的虛榮心阿…..複合材質的一號木打起來真的不夠爽快!!

 

下面我會出第二集把此文結束.會討論有關球頭配重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