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新淡水震撼教育二~ Rex

距離上次下場已經是三個多月前的事了. 這段沒有打球的時間幾乎都在調整揮桿姿勢. 總算可以有個機會下場去了解一下, 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及調整揮桿後的狀況如何. 這次跟同事也去新淡水, 剛好可以接上次chien 發表的淡水震撼教育的續集. 打早球的我們6:30 就開球了, 天氣算是晴朗風沒有很大. 因為是第一次打新淡水, 對球場完全不熟, 同組的球友建議我們由後九洞開始打, 因為後九洞比較難可以倒吃甘蔗的打回來. 除了我之外, 同組的球友都打過新淡水算是很有經驗這點讓我有些壓力. 新淡水的球道真的一點都不新, 18個球道上沒有完整的, 到處都是黃一塊灰一塊, 加上球道硬的跟什麼一樣, 想要打個高拋球還挖不怎麼下去. 除此之外一洞上坡接一洞下坡. 因為上坡看不到整個球道, 竟然球道中間種顆樹或插一支升旗桿, 當我們球開到球道的那旗桿附近, 桿弟還會貼心的旗子降下來等我們往前打後再把旗子升上去. 雖然球打出去後是坐車, 但是一高一低視覺誤差適應還是很不容易. 除了讓我覺得球場的挑戰性蠻高, 就剩下幾個很有view的球道. 特別是有一洞可以看到淡水河出海口. 這樣的應該也算有點安慰了.

 

由於我們從out 出發, 第10洞就是個500碼的長洞, 剛開始前幾洞開球都很不錯, 雖然不是很滿意但還可以接受的範圍幾戶都有上球道, 同組裡面幾乎是我的開球最遠, 有幾洞有點下坡的長洞都有280~300多碼. 讓我多了不少的信心也減少一點壓力. 不過反觀鐵桿就不一樣了, 不管是攻果嶺或是中短桿都很糟糕. 讓我很灰心花了一段時間修正揮桿穩定性都沒有表現出來. 特別是approach上果嶺率幾乎是零. 記得有兩三次很好的開球眼看就剩下一個小切球就可以上果嶺, 硬是多切了一兩桿, 不是距離太短就是沒有切到球. 所幸不幾桿數改記上果嶺的桿數. 希望成績不好還可以紀錄一下上果嶺率, 同時可以分析看看哪個類型的球道是比較弱,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最後的上果嶺的總桿數平均起來竟然趨近於3.3, 這樣的結果對我來說更是另一個沉重的打擊. 還好推桿的數據還可以見人約在2.3. 不過可以想而知總桿數並不怎麼樣, 屆時讓我整個人心情跌到了谷底. 也讓我體會到前陣子雜誌上說的一段話: 高爾夫球想要打好一定要練的勤, 但是練的勤不能保證一定打的好.

 

經過這次的衝擊後, 我個人有幾點想法跟大家分享;

我大部分練球的時間都花在練習場, 練習場打的好下場不見得成績就會好. 尤其是短桿練習場根本沒辦法有這樣的環境提供練習. 除非經常下場去學經驗否則短鐵桿會是一個大問題. 此外練習場的距離跟實際上的誤差, 常常照成自己錯誤的判斷, 在練習場很難培養出距離感. 特別是進攻果嶺時距離上的落差來自於視覺上的丈量, 所以當桿第報出球位跟edge距離時自然的套用練習場的感覺加以計算. 還有一點是練習場的地是平的, 沒有球位高低的差別導致站位及身體的協調性下降. 使得擊球點偏移增加失擊球的比率. 

對於上述問題中我目前只有能力解決加強距離感上的培養, 我可以利用五股交流道附近有個300碼的練習場, 針對距離或是carry 上距離的掌握. 其他的問題除了下場練習外, 好像沒有其他的辦法. 不知道各位會員有沒有什麼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