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追求完美球桿之二 (5~8) ~ Rex

桿身的彈性

桿身的直徑越大, 桿壁越厚, 桿身越僵硬. 反之直徑越小, 桿壁薄, 越有彈性. 因此一般來說只要改變桿壁的厚度, 桿身的強度就會跟這變硬或變軟. 由於市售桿身種類繁多, 各廠家硬度的定義也不太一致, 光憑 L/A/R/S/X 這幾個字作為硬度等級依據, 或多或少只能參考沒有實質上的標準. 目前來說只有透過彎曲測試機或頻率測試機, 才可以比較出數據化的差異. 那麼桿身彈性對於球又有什麼影響

 

彈性好的球桿彈道比較高比較有距離, 相反的就是比較低比較沒距離,  而且根據桿身彎曲特性的不同, 也可以獲得不同彈道的改變, 大致上的分部曲線是由桿身握把端到桿尾之間, 同樣等級硬度的桿身彈性分佈越硬越靠近桿尾彈道越低, 搭配不同的揮桿速度與揮桿節奏, 也會有些許不同. 例如: 上次Chien 量測Rombax 時就發現, Flex S 的桿身強度竟然跟他牌的Flex X 強度差不多, 很明顯的各家桿身工廠制定強度的標準有落差. 另外以前打過YS-6 Flex S 的桿身, 就是覺得太軟太有彈性, 下桿時老是讓我要刻意放慢節奏等桿身彎曲反應回正到桿面一致時才可以, 但是前陣子跟Chien 借了 CG 460 comp, 一樣是YS-6 Flex S 桿身, 卻又另一種不同的感受也不覺得軟, 最後討論出來唯一個可能就是美規與日規上的差異.

桿身脊線與握把

由於碳纖維桿身是用捲的方式, 因此接合處會自然產生一條所謂的脊線, 在這條脊線上桿身的強度會比其他來的強. 所以當我們再組裝球桿時會盡量將這條線對準擊球面的方向, 通常有 3-9 點鐘方向或是 6-12點鐘方向, 其主要是提供更穩定更一致的桿身彎曲, 否則當這條線與桿面方向都不相同時, 便會產生更多擊球的變數. 基本上測量桿身彎曲平面(脊線)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但是除了客製球桿時或許你可看到你的客製師父幫你測量之外, 所有市面的球桿並非有這樣品質的保證. 因為大量化生產的桿身或是手工桿身, 絕對是有容許的誤差存在. 特別是我們現在市面上可以買到原廠組合, 有什麼人可以保證你的木桿, 鐵桿的脊線是一致的呢? 接下來有了桿身最重要的握把, 常常是被我們所忽略. 人跟球桿唯一最常接觸的地方是哪裡? 不是桿身, 不是桿頭, 而是握把. 它也是唯一可以告訴你, 擊球與桿頭接觸的反應, 或者你這球打的好與壞著仲裁者. 一組適合的握把一定可以為你的成績加分, 甚至可以提高享受打球樂趣的方法之一. 常常聽到一些球友說握把沒有壞為何要換, 那麼打球時的白手套為何會變黑呢? 原因是握把本來就是種消耗品, 它一定會磨損而不是不會壞, 唯一可以解釋你手上的握把沒有壞或是不需要換的理由就是打太少了根本傷不了握把. 我自己就覺得雖然大部分棉紗握把比較硬, 但是磨損速度比全橡膠的握把快.

 

球桿搭配之24/38 法則

 24 代表 24度的桿面 / 38 代表 38 吋長的桿身

這是個數據說明一般人能夠很穩定且精準揮桿擊球的鐵桿極限範圍. 古早的球桿24/38 應該是目前3號鐵桿, 可是當今鐵桿之中應該已破除這樣的比例, 因為球桿製造公司為了讓一般球友更能夠享受打球的成就感, 已經漸漸將這樣的規格縮減到5號鐵桿上面了, 因此常常發現球友帶中3 / 4 號鐵桿幾乎跟全新的一樣, 因為它要求的精準度已經被取代在5鐵上面了, 換言之3 / 4 鐵的要球也就更嚴苛了. 這些角度長度差異上的難度, 同樣的球具公司也知道, 但是一套球桿少兩支賣出去, 相對的利潤也就變少了. 因此球具製造公司為何保存現有一組八支球桿的市場之外, 也想出所謂的鐵木桿 / 混血桿/ 小雞腿/ 蛋蛋桿 之類的另一個市場來補強3 / 4 號的問題, 同時也可以增加收入讓我們消費者成為冤大頭. 因此有些職業球員受限於14支球桿的規定, 經常會從桿面角度與桿身長度上的差異變更來縮減鐵桿, 這樣一來就可以增加挖起桿或是混血桿在袋中的空間. 

 

揮桿重量

揮桿量不是球桿整支的重量, 它是一種球桿整體重量的比率. 這個比率是根據桿身上握把1/3 部分與桿頭端 2/3 部分的平衡比例, 也就是當我們手握在握把上面時可以感受到桿頭的重量比. 一般男性約是D0 ~ D2; 女性是 C4~C6 左右, 依照字母排列越後面及數字越大重量感越多. 原則上一套鐵桿的揮桿重量是一樣的, 有時後木桿的重量也可調的一樣, 不過當然有些木桿就例外. 然後可以把挖起桿做成高2點, 沙坑桿高6點, 高拋桿高4點.  也就是說鐵桿的揮桿重量是D0, wedge D2, sand wedge D6,  approach D4. 這樣便可針對不同需求提供不一樣重量來幫助我們脫困. 主要是揮桿重量也算是非常個人化的數據, 每個人揮桿的速度節奏都不一樣, 加上腕力與體格上的不同, 對於揮桿重量也就因人而異了. 因此揮桿重量可以幫助揮桿的穩定, 但也會造成揮桿的不協調, 這全都取決於你現有球桿的設定, 所以當我們還不是很清楚自己需要什麼的揮桿重量的球桿時, 便要多嘗試不同的重量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什麼樣的感覺最舒服擊球感最順暢, 回饋的反應是不是會排斥等等.. 如此一來才可找到自己的規格, 日後在定製球桿設定上就會很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