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貪新”不“厭舊” ~ 苏杰

球桿

本人接觸高球幾年了,還是菜鳥,但卻對球具迷戀上了。

迷戀球具並不等於“打的不好就換桿”,一來沒有雄厚的財力,二來也沒有寬敞的“倉庫”,三是記得有位前輩說過,打的好才是換桿的好時機,我就一直打的不怎麼好。

迷戀球具只是多了一種樂趣,多了一份心思,也希望不白花鈔票。
迷戀球具源於擁有的第一套球桿,從前輩手中接過來的第一套球桿是國內難得看到的Hippo牌子,從那時開始我就知道高球裝備的世界是非常浩瀚的,就像手錶不光有國人熟知的帝舵、勞力士、歐米茄,更有國人現在逐步認識的百達翡麗、江詩丹頓、積家、愛彼等等更多的名牌。

出於“認祖歸宗”,後來遇到了Hippo一號木、沙桿、高拋桿和推桿,也就毫不猶豫就收入囊中。對球具認知源於網路,像洋梨網、高迷網等等,當然也離不開本地的球具店(工房),恕不一一細數,只可惜許多以前的故人,現在都“隱退江湖”了。

從他(它)們那裏,我認識了Ping、Cleveland、Titleist、Kasco、Miura、Fujimoto、Orlimar、Yes、TearDrop等品牌,甚至還有Royal Weapon這樣的品牌,它們當中有享譽世界的,這些相信球友們比我熟悉。更多的是低調處事,更有的已經易主了,但它們的獨門技術真是“一時無兩”,因此我也毫不猶豫就收入囊中。當然還有RC、Epen、Zodia、Yururi、Hiro Matsumoto等等,不過缺乏充裕的“庫”和“銀”,不能“後宮三千佳麗”盡攬懷中,個中只能講緣分。
對於球具,我還是對那些有獨門秘笈的小品牌情有獨鐘,尤其是日系的小品牌,在我付出甚至是更多的銀兩時,獲取的是精心製作,而不是給人“買花戴”。

對於球具選擇,我更多的是出於自己特點而選擇,更喜愛樸實無華的,即便是選擇大品牌,也不會追求潮流。於是在我的球包中,會有好幾年前甚至10多年前的產品,這是目前鋪天蓋地宣傳的產品不能代替的,這是賣概念,“勾引”想“走捷徑”的富豪。

因此,我是這樣選擇球桿的。
——發球桿我選擇15和12度的;
——球道沙坑打不好時我裝了支30度的鐵木桿;
——果嶺沙坑打不好時我選擇大反彈角的沙桿;
——對付又小又快的果嶺我選擇小反彈角的高拋桿;
——對付潮濕慢果嶺我選擇重桿頭推桿。

這儘管是“貪新”(換桿或新購),骨子裏還是不“厭舊”(這些都不是新產品)。我們不能拒絕日益進步的科技,問題是如何去偽存真和為我所用,這就需要不斷學習,才能不被忽悠。

我也不能確認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因為我也有過失誤。
——在我第一套桿之中的推桿,桿身是碳纖的,而且比較長,估計在35、36吋左右吧,由於學藝不深,就把桿身給換成了鋼管的,現在才知道有Belly Putter(腹式推桿),還很風行,但也不乏聲討,不知道命運如何。

羅囉嗦嗦,就是想表明,本人“貪新”但絕不“厭舊”,這是我的球具觀,也是人生觀吧。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尊重本站內容智慧財產權.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本文在高球庫的聯結!
http://www.golf-garage.net/2011/dblog/blog.asp?qbid=997

蘇兄這篇文章寫的太好了!真是道盡我玩桿與對球桿的一路經歷與態度.球桿的世界可是一個大寶藏.我可是挖了10年還沒挖完.一山還有一山高.新的東西出來過沒多久又有新的來蓋下來.而有時新的球桿各方面的性能會強壓過現有球桿.每一次的發掘都是有驚喜.

但對我而言,球桿都是我的寶貝.我也樂於分享與割愛與同好.因為我知道還會有更多的寶貝會到我的懷抱.讓同好可以擁有更好的武器是讓這個社群可以更活絡.而每一個新款式或球桿(不會是最新款)都是我對它們一個期望.

希望都可以與大家一起交流.

chien

謝謝有機會分享個人心得。
我認為愛好高爾夫不應局限于打球,能領略到球桿世界,真的是趣味無窮!
我更認為愛好球桿,會有助于愛好高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