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拋開揮桿速度的迷失-上集

 

每次大家要換桿時都會挑選你現在使用的球桿硬度或是以自己的揮桿速度來選擇新球桿. 而我也常常被一般球友詢問到他的揮桿速度是多少所以應該要選擇怎樣的桿身硬度會比較適合? 通常能說出自己的揮桿速度的數據球友多半算專業球友了, 因為要測得你的揮桿速度通常需要一些現代化的測試儀器才有辦法得到. 而在台灣,中國的球具店或工房,有這類儀器的不多. 加上有些測試需要費用,所以說要有這個人揮桿速度的數據真的算對高爾夫很熱愛才會想辦法測到.

 

很多人在選桿的時候都是以自己的揮桿速度為主要依據進行選桿的標準,這個方式可以說只對了不到一半.這是我經過長年的研究與測試經驗所得到的一個想法與結果. 而我也會在本文中去說明我的論點讓大家了解,對於選桿的依據,為何揮桿速度這個條件不再是那樣重要?希望在本文當中可以給大家一個全新且較為正確的選桿硬度的標準.以下為幾個主要原因說明為何揮桿速度這個數據已經不再是一個正確的因素?

 

1. 揮桿動作的影響 - 一般來說大家在選桿硬度都會以自己的揮桿速度為主要條件去做為選桿的方式.而一些中低差點球友對於自己的揮桿速度都多少會進行測試以得到一個較為科學數據的參考,當然了我以前也是以這樣的方式在選桿,但到後面客製經驗多了,同時對於揮桿動作的了解深入後也慢慢對於這樣一個選桿硬度方式產生不同看法. 主要原因在於當你了解到一個正確的揮桿動作後,你如何能運用你身體其它部位在整個揮桿動作上,讓身體的力量能充分注入到球桿內?不是以一個籠統的揮桿速度去看選桿的基礎. 因為揮桿動作是決定你的球怎樣受到球桿的能量傳遞, 而球桿本身也有它的特性協助進行擊球工作. 所以說要了解你適合的球桿硬度需要從人的本身與球桿兩個主體去分析與討論才能得到適合的結果.

 

2. 現代化高端桿身越作越複雜,對於使用者的擊球方式需要更正確了解才能挑選對的硬度與桿身特性 - 另一個不能以揮桿速度來做為選擇球桿硬度的原因在於現代化桿身越做越複雜與產品特性明確,這讓很多桿身不太能以揮桿速度去看它的使用條件. 這是很多客製師與技師的盲點.因為我測試過不少新的桿身同時也建立很多的球桿進行持續不斷的測試比較後才得到的結果.當一位木桿揮桿速度達到100mph的球友他在不同的桿身硬度設計上就會得到不同的使用差異,而這也會影響到他挑選一個適合他使用的桿身硬度. 

 

一般球友也看不太懂很多桿身廠所出的桿身規格會對他們使用上有何差異? 因為大部份人通常只看它的桿身重量,桿身彈道設定,或折點等.但就我的經驗是越多高端桿身在規格設定就已經非常明確.它的彈道也好,後旋量也好,硬度區間設定也好都是有很大不同.而這些點是一般球友所看不到也看不懂的地方. 這些規格性能數據要懂它只有實際測試去了解這當中的不同處.而不同廠牌桿身所設定的後旋量,彈道與硬度強度都有所不同.而要了解它沒有別的辦法就是使用它才知道差異. 

 

在我的使用經驗上的一個結論是,當一支桿身的硬度區間設計,反彈特性,桿身重心與桿身折點了解後,這支桿身基本上就可以有它獨特的個性,而這些性能與特色一般在桿身廠的產品數據上是看不到.只有去實際組裝使用才能了解.這也是廠商賊的地方,因為它們不公布你就很難了解它真正的特性與性能. 而這也是技師要去了解桿身優點後才能幫球友進行球具客製的依據. 桿身設計與特性不同對於硬度的使用影響有時會產生不只一個硬度級別的差異. 所以說這當中的專業是很複雜與深入.一般球友要了解可能不太容易.

 

3. 揮桿節奏與上下桿的方式影響 - 再一點就是當揮桿速度這個數據上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在揮桿節奏上.每個人揮桿節奏都會不同,同時揮桿動作上也是有不同.因為有些人上桿的節奏比較慢,但下桿的節奏會突然加快,這都會影響到桿身的受力彎曲與反彈特性等問題. 所以說以我自己客製球具的經驗與做法是我已經不再去看所謂的揮桿速度數據,反而去著重在使用者本身的揮桿節奏,揮桿動作方式與擊球穩定度等條件去進行選桿的依據. 

 

4. 體能條件影響 – 一般來說所有的客製方式與客製觀念都存在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忽略掉對於使用者體能的評估. 所有人在客製時進行球具測試都是體能狀況不錯時所做的使用測試.所以說當你體能狀況不錯時對於可以操作的球桿條件也相對會比較好.對於一些球桿硬度與長度或易打性相對難的球桿通常都能在有限的測試球數上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重點就是當你打滿前九洞後你的體能狀況是怎樣?還有當你在夏天打球與春秋季打球時你的體能狀態又是怎樣? 大家必須要去考慮到你的體能可以承受了打幾洞的狀況?而你的球桿就必須要讓撐到打完整場球所需要的體能條件. 

 

大家不要認為這是一個簡單問題,對我來說這個問題才是所有球友需要去嚴肅面對它,不要再欺騙自己.通常假日型球友本身在體能狀態上都不會太好,除非這類球友本身有固定在練體能與運動,不然當你一週打一場球,你前9與後9的體能狀況一定會有很大的差別,這個問題尤其在夏天更為明顯. 現在所有的球桿規格都是設定在當你體能狀態不錯時所可以使用與操作,但當你體能低於一半時我可以跟你說你連拿起球桿去揮都會覺得吃力,更不用說可以把球穩穩的打到你要的目標. 如果是這樣你的球技也好,對於享受高爾夫樂趣也無法持續到最後. 

 

我為何會去說這些問題就是越多人了解到球具需要客製,而也開始對於自己本身條件越來越重視與想辦法去了解,但這些方式與知識都是以10年以前的球具規格去設定,這對於高爾夫球具的進步與技術提升的近5年來說都已經存在了現實與觀念,方法的落差. 以前球場的距離沒有現在這樣長,球場難度也沒有現在這樣複雜.還有以前的天氣狀況沒有現在變化這樣大.現在夏天可是不只3個月,有時長達6個月.加上夏天的溫度隨便也可以衝到35度這種烤人乾的溫度,你打球的體能耗損可是比春秋季節時要高上好幾倍!所以說這就是大家需要重新去檢驗自己的條件不要再認為自己的揮桿速度是多少所以可以打怎樣硬度規格的球桿了. 這會讓你吃很多苦頭.越打下去心情越差.

 

接下集....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站長

 

本文在高球庫的位置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