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日本三浦技研CB-2006/Project X 5.5 鐵桿組測試心得

球頭: Japan Miura CB-2006 head only / 日本三浦技研CB-2006 球頭

 

桿身: Royal Precision Project X 5.5 Satin finished

 

硬度: 5.5 (hard step 3i to #4 iron and so o)

 

SW: D3 ~ D5  

 

MOI: 2670g/cm^2~2700g/cm^2

桿頭材質: 鍛造,軟鐵

桿頭型式: 刀背(CB-2006)

 

數量: 4~P, 7pcs

 

長度: 標準長度加0.25"

 

握把: Golf Pride MMC-60R Cord white 綿紗橡膠握把, 48g

測試者:chien

天氣狀況:

小弟的桿頭速度平均約80~85Mph的鐵桿速度.天氣約28~30度左右,沒風.很棒的揮桿天氣.

球桿外觀及設計:

此組鐵桿為幫我們站上會員做客製之最新日本三浦技研的CB-2006鐵桿組.球頭為自行購買進來做組裝.因為日本三浦只出球頭不會裝桿身,市面上看到的有桿身整套都是一般客製店裝上去做販售.基本上像三浦這類專業鐵桿頭製造廠它們都是跟客製店做配合. 讓客製店以它們的專業得到客人的需求與規格然後出球頭給店家做安裝客製,所以說球頭買來是一定要做鑽大的需要.

 

CB-2006為三浦家最近所推出的鐵桿組.它的外型有點凹背但確不是凹背的球桿,設計簡單力落.有點像前兩年推出的CB-1006的味道.不愧是CB家族.看得到有三浦球頭的風格. 這次以會員他的規格做客製配上霧面的Royal Precision Project X 5.5桿身有做hard step(將整組桿身退一號裝, 3鐵桿身裝在4鐵球頭上,後面依序).這樣硬度會變硬點但重量不變,同時桿身裁減都不會讓硬度結構有太大的變化.

 

此次幫此會員做加長0.25"以符合他的規格,且客製我以MOI為主的客製依據.揮桿重量為輔. 球頭在鑽大後根據每支球桿所設定的MOI值對每個球頭加重約2g~3之間.MOI值都設在2670g/cm^2~2700g/cm^2, 範圍很小,考驗我對規格設定的精準度.這樣的結果使揮桿重量落在D3~D5.5左右. 不過不是很重視Swing weight這個數據,因為揮桿不是定住不動的狀況,所以以MOI為客製打感標準.也讓整組鐵桿4-P都能有一致性的打感與回饋.

 

握把統一都是使用今年最新Golf Pride MCC-60R半綿紗半橡膠的白黑色握把,重量48g很適合鐵桿的使用,因為它後段是綿紗材質讓握不會滑掉,鐵桿因為重且桿身大多為鋼的材質所以握把要選用能握緊為主.太軟也不好太硬又會握不舒服.不過此握把外觀上真的很不錯,目前市面上還買不到,只有在美巡賽中才看得到選手使用,真的很cool.

 

整套裝起來後真的很棒,很有殺氣,但又很高貴.握把的畫龍點睛下讓此組鐵桿真的很吸引人. 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它的性能與回饋表現.

 

實際測試:

 

我今天測試有以我目前使用Taylormade 300 forge Miura做的鐵桿為參考組.我這套鐵桿也是配上PX 5.5但沒有做hard step.所以比較能做出比較差異. 在使用過我自己鐵桿熱身後開使對長中短鐵各做測試,測試完Miura 再打我的300 Forge看差異,以此類推下去.約打了50球後有了整體的認識.以下為我做的一個列點式測試重點心得分析.

 

  • 打感 - CB-2006的打感與CB-1006差不多.都有吸振的功能與特色.也是讓打的人很舒服柔軟回饋.我的300 Forge打起來只有軟軟的回饋缺乏了吸振的效能.是美中不足之處.因為300 Forge與2006的頭型差不多所以要打到甜蜜點不難,但可能對一般球友來說要掌握打到甜蜜點要下一點工夫.但它的甜蜜點回饋真的很舒服,很容易就將性能衝出去.

  • 桿身回饋 - 基本上跟PX 5.5是差不多的,但感覺是真的有比我現在的PX 5.5要硬,因為它有做hard step.在開始打不覺得吃力或是不舒服但在後半段測過一輪後再打就覺得有硬,打起來真的會覺得吃力. 桿身回饋是標準Project X很直接,不脫泥帶水的.桿頭能跟上你的手速度.

  •  彈道 - 它的彈道跟我的300 Forge是一樣的,所以基本上這是典型Project X 彈道,會高但Spin夠讓球落地後不會滾太多或滾太遠,因為鐵桿是以打準不是打遠.桿身在抑制側旋能力很不錯,如果是用NS Pro桿身可能就會差5碼到10碼側旋. 我個人說覺得Project X 的穩定性是最好.前幾天試過KBS桿身也沒有PX穩.雖然它的打感上要比PX要好有點像DG的味道,但整體還是以掌握PX 最駕輕就熟.

  • 距離 - 因為整組鐵桿有加長0.25"所以打起來在長中短鐵都有明顯距離長5~10碼左右.彈道算中高產生出的距離比我現有的300 forge要長.但我覺得在使用此2006鐵桿因為它加長0.25"使得我跟這組鐵桿的lie角度要很吻合.吃球都吃的很乾淨力落. 這是一個實務經驗讓我在日後客製CB-2006能更掌握它的lie角度基礎跟它的長度變化.

  • 後旋量 - 我覺得在使用CB-2006它的後旋量要比我現有的300 Forge要多,所以球落地後基本上不會多滾,有幾球還有後旋倒拉的狀況,讓我覺得很驚訝.我有觀察桿面兩款鐵桿的groove,看起來都一樣,我想應該是新的2006它本身的桿面要更軟且可以產生更多的後旋量. 這對球友在使用這類鐵桿時比較能讓球不滾,尤其在攻果嶺時能更加掌握應有的carry距離.還有一個發現就是雖然說鐵桿身不需要像木桿那樣有最新最快的科技與材質去做更新與進步,雖然說鐵桿要打準,不過我可以感覺得到一組鐵桿其實有它的最佳性能時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下鐵本身的構造與穩定度都會下降,尤其在使用這兩組鐵桿做測試比較下就很容易感覺到性能的耗損與差異.

我發覺在使用CB-2006時性能很容易發揮出來,彈道也很輕鬆打出來,球落地後的後旋量都很不錯.但在使用我自己的300 forge比較時,就可以感到雖然我使用300 forge很久且能掌握它但它的性能上真的跟CB-2006有差,在距離上,在回饋上,在彈道與力量的反應上.明顯感到我需要很穩定的揮桿才能掌握300 forge要打出的性能,但CB- 2006就輕鬆容易多了.只要打中甜蜜點要有的彈道,距離,打感,穩定度與後旋量輕而易舉的送出來.或許說這是新球桿,新技術或新材質讓易打性更提升了不過我不認為CB-2006易打,只是我都打Miura做的鐵桿很容易掌握它的甜蜜點位置.所以我很容易就駕馭CB-2006.

 

這個測試讓我覺得鐵桿使用超過4年以上,它的材料鋼性,柔順性,與力量傳遞的損耗都會變差多了.所以說為何我會說,使用CB-2006時打中甜蜜點球的性能就輕易的出來了,但我的球桿確要更多的技巧或掌握度去駕馭它.可能它的外表不老但實際上在長期的使用下且一些破壞下都會讓球桿內部結構產生變化. 這讓能量傳遞上會發生損失,無法讓你的能量100%傳送到球上,這是我們肉眼看不出來的.因為有一組新的球桿與使用4年以上的球桿可以比較,這樣讓我比較容易感受到差異. Miura鐵桿一直都是我換桿的首選,這次也不例外.看來要開始計劃我另一組鐵桿的規格了.

 

chien, Golf Garage Content Development /高爾夫球庫內容開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