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一篇中我們談到2011年的球桿會變的更加豐富與多功能.在功能上會有更多的可調整角度,可調配重與可換桿身的球桿上市.同時在球具外觀上會出現有別於以往的球頭顏色,如白色與金色. 這些的變化將是與以前球桿有很大的不同.而我今天所要談的就是你可以從這些新的功能與新的球具外觀上建立你球具個人化與增加你球具的變化.如此你可以不需要購買新的球桿下只要與原廠買新的桿身就可以擁有另一支不同變化與規格的組合了.這也是我從Taylormade R9可換桿與可調桿的時候開始建立的經驗下,現在可以提供給大家一些建議.從TM R9 ~現在R11球桿我已經建立了6之不同規格的桿身與規格設定在R9, R9 Supertri 460, R9 Supertri 440這三只球頭上.而這6支桿身可以放在這三只不同的球頭上.增加的變化與樂趣是以前所沒有,而這也讓更多的會員與球友可以測試了解不同組合下的球桿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因為我們可以把球頭給固定住在一個上然後進行不同桿身與規格的測試,從這當中可以了解到每支桿身的性能,特性與回饋.另外大家可以了解到更多不同款式桿身與不同桿身品牌的變化差異在那. 以這樣實際使用下所得到的回饋是最直接且有效. 而這些桿身的選擇更是可以不只局限單一廠牌,你會從中了解更多不同產品的優缺點.這也是玩桿的樂趣所在,因為每一個組合都會讓你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 大家只要記得一句話就是"球桿沒有好壞,只有合不合適的問題". 以我個人的經驗,高價產品有它的優勢而越是高價產品它的產品針對性就越強.因為它不是大家都通用產品的設計. 所以說要了解高價產品須要對它的設計重點了解與功能取向進行研究,接下來就是如何選擇與建立你個人使用規格. 這也會在接下來文章中會討論到的重點.
在新的球桿當中大家可以調整不只有在球頭重量,你可以換桿身,調整角度,還有它的不同桿身顏色.這些讓我們可以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個人化球具的好處.你不再只能選那種黑灰色的球桿,取而代之的是更多不同顏色的球桿與桿身.而大家想要怎樣去建立你個人化球桿與擁有更多不同設定的組合是本篇的重點.你不再需要換規格就需要買一支新球桿,在新的設計球桿當中你只要去建立你要的桿身與規格設定,你可以使用一個球頭讓桿身的規格有所不同這樣你就可以得到一個完全不同設定的球桿.同時你也可以依舊使用你熟悉與喜歡的同一個球頭.這樣可以把新規格的適應期壓縮到最小與最短. 這也是我建議的基礎,以前需要買一支新桿才能有不同的桿身與球桿規格,而買了後也不見得你可以用的比前一支球桿那樣穩定.但在新的可換桿與調角度的球桿幫助下你只要建立新桿身的選擇與規格組合就可以擁有一支全新不同的球桿了.這樣的基礎下是最棒,你可以建立同一款球桿當中有不同設定與功能目標的桿身選擇,依據每個球場難度,地型,與天氣來選用合適的組合. 同時也可以依據你的擊球策略來選擇你要的組合,如你需要更遠的距離你可以選用的球桿組合是以距離導向的設定. 這樣設定下會讓你的擊球更加有樂趣也更加專業如同職業選手一樣. 當然了在比賽當中你無法在比賽進行當中更換球桿設定,但在現實下場打球中可以不需要要求不可中途換桿的規定,以樂趣與健身為主會讓你更加享受高爾夫的樂趣. 首先我會建議大家可以選一號木桿與鐵木桿/小機腿兩支球桿來進行個人化球桿.因為這兩支球桿是大家使用比較頻繁的球桿,所以說以這兩支球桿來進行個人化與新桿身規格設定是有最好的選擇同時也比較能看出性能差異.同時要以你原本購買的桿身與規格為基礎去尋求出你要的另一支桿身與規格組合.而接下來有幾個重點是你在進行不同球桿規格設定的幾個方向.
1. 距離問題 - 當你的目前球桿的設定與性能是以穩定為主,你可以將你的另一支桿身的設定為距離導向,以進行與原本球桿的互補.在下場時有時候你需要以距離為考慮的要求,因為如果你能把距離送的比現在的球桿更遠那你就有可能將你的成績推到另一個級別.所以說當你的新的桿身組合要以距離為設定依據你就必須要考量到以下幾個重點.
以上為距離的考量要求,應可以滿足大部份人對於球桿調整的需求.
因為本文內容較多所以會分兩集的方式來討論, 更多下面的內容會在下集中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下集請按此聯結: 如何利用新的可換桿,可調角度球桿幫你享受球具個人化! 下集
chien, Golf Garage & Pear Golf 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