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揮桿動作練的比較熟練加上身體轉動也很順暢,就發覺到一個現象那就是以前擊中球的感覺多半是球頭的回饋聲音. 那個聲音就很直接為桿頭給你的回饋.尤其在打鐵桿,球頭回饋軟或硬就很容易感受得到.但這是以前比較以雙手在帶動整個揮桿動作,所以當擊球時都是球桿的桿身已經反彈過後才擊中球.而很少有桿身的回饋與效能出來. 但因為從去年開始進行揮桿動作改良,而最近兩個月抓到訣竅後練的比較頻繁後我現在發覺到對於擊球聲音已經明顯改變為桿身在幫我打球. 整個擊中球聲音球頭的回饋已經不太明顯.取而代之的是桿身整個彎曲與反彈然後中球.因為整個身體轉動很順暢與快速, 雙手的動作也很簡單,當肩膀上桿到頂點後稍為轉動一下我的手就到擊球點然後再利用手腕甩動擊球. 這樣的過程當中桿身完全被我的力量給控制住,在完全彎曲狀況下.等到力量釋放 點後整支球桿就如同抽鞭子一樣,快速擊中球. 說實在的,以前打Project X桿身都感覺不太到它桿身的彈性,所以Project X的回饋感一直覺得不是很優,但現在動作上提升與轉動技巧熟練後對於擊球的掌握度更加好.我已經明顯感受到Project X桿身的柔順回饋與力量釋放後桿身反彈的聲音.真的超舒服又順暢. 這也是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你需要去體會與感受你的擊球是否利用桿身或是球頭在進行擊球? 因為兩種不同的擊球回饋是判斷你的揮桿動作正確與否的重要依據?
當一個正確的擊球動作是可以將你的力量產生為極大化.這也是我這2個月下來所領悟到的揮桿關鍵. 一個人的天生條件與後天努力的程度會影響到你最後擊球的結果.但你怎樣利用身體各部位特性,與球桿的優點幫你彌補你先天與後天的問題然後達到一個最佳化的擊球結果.這是可以辦得到而我自己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當你揮桿動作正確後去進行擊球動作會發覺這樣的方式真的可以讓你打球更加舒服與享受到更多的樂趣.而這種利用身體與球桿特性的擊球方式真的會打上癮.同時你不需要像以前那樣死命的發力打球,練了半天累的要死.當你每次擊球時的回饋不是像以前那樣享受球頭給你的回饋,反而像是在抽鞭子那樣,帕帕帕的聲音 (鐵桿的回饋聲). 真的很爽. 當你利用桿身在進行擊球時球頭的回饋只是順便被帶出來,整個過程以桿身給你的回饋與聲音是主要來源. 球頭的回饋反而因此而變的薄弱許多.因為這類擊球方式桿身以它的彎曲特性將反彈力量給自然送出來,力量會是整個擊球回饋的主幹. 當力量釋放,桿身整個開始反彈然後擊球,球頭這時的作用只是被桿身順便帶到擊球點. 而球頭的回饋就顯得微不足道. 看到這樣的揮桿動作時就可以利用球桿的特性將你的力量與球桿力量組合產生最大的效果. 這也是一般球友所應該努力的目標. 應該說這是所有打球的人不管你是選手也好一般球友也好都致力方向.
因為這樣打法是最省力且不是完全以你的力量為主產生的擊球效果. 它是將你本身的力量加上桿子的力量相加或倍數方式得到最大的擊球效果. 所以一般球友其實更加需要利用球桿特性與你動作的協調性去產生最大擊球效果. 職業選手他們的體能狀態,速度條件與練習頻率都比我們一般人要多且穩定,而他們都懂得利用球桿與正確的揮桿動作來打球,這就是說明了這樣的打法是最有效率且穩定度最高.但因為真正懂的人不多所以讓這個市場一直都是曲高和寡. 就算真的懂的人但不知道要用怎樣方式去教球友去打這種動作,最後結果就會如同我以前文章所說的那樣,打成四不像.
而為什麼我們一般人打球都會是以球頭為主的回饋呢? 那是因為當我們揮桿動作只是單單利用雙手臂與身體移動來擊球,同時沒有有效利用身體轉動特性與延遲下桿就很難將你的力量儲存在桿身中,然後累積到擊球點一次性的釋放出來. 這就是我可以從擊球的聲音來判斷你的動作是以怎樣的方式在擊球.當你能利用身體轉動,延遲下桿,手腕轉動去進行擊球,那你就可以把你的力量完全的灌入到桿身上,然後累積到最後,一次釋放出來,這樣的回饋就是以桿身為主的聲音. 一般人的最大問題都是上下桿動作過大,複雜,且沒有效率. 桿身通常在下桿到一半前就已經開始進行力量釋放了,這樣會導致當球桿到擊球點時力量多半已經釋放快光了.當你擊中球時力量就會以球頭為主的回饋.因為桿身的反彈已經多半結束變得沒有力量了,所以這只是你去將球頭打中球這樣的一個過程.這樣的打法就是以你本身先天條件與後天努力練球所得到的一個結果呈現.
今天不管你是使用木桿,球道木桿,鐵木桿,鐵桿或是沙桿,動作都是一樣且有達到充分轉動與力量一次性釋放方式,如此你才能真的發覺打球可以這樣的輕鬆.你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好像要把球或球桿給打斷一樣或跟球有仇.你只要把你的轉動節奏與時間點做到位,還有利用身體其他部份如腿,臀部,腰,肩膀與手腕去進行它們各自的工作,這樣你根本不需要花很大的力量在擊球就可以把球送的遠遠.但你不要以為這樣的動作不夠扎實或快速,因為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力量的運用上與釋放上非常有效率,它的收桿會是很大的力量.這時你身體的肌肉延展性要夠好,這樣才能將力量完全釋放.每個人的動作不需要如同選手一樣那樣優美或快速但你需要了解這樣進行有效擊球與簡捷的揮桿動作.這樣才可以把這整個動作給化繁為簡進而去練習它.當你進行自我練習需要將整個動作進行拆解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來練習. 舉個例子來說當你要做對正確的身體轉動,光一個正確身體轉動你可能就要花一兩個月去學習與練習它. 因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它會直接影響到你日後身體轉動的順暢性與正確性. 當我會了這動作後我才了解到它的複雜性,因為當你一個細節與步驟進行練習與分析時那可會變得相對困難.但我的好處是因為我都經歷過這些問題也嘗試去一個問題一個解決,最後也找到解答,所以我可以了解要怎樣去化解改善它.
每個人的動作不會都一樣,因為身材與體能先天的差異,但對於揮桿的基礎與特性是有共同點也是判斷動作是否正確的方式. 對的揮桿動作不需要去看你上下桿或一些細節有沒有跟選手一樣,而是要看你身體能否利用轉動特性,與幾個重點擊球方式是否到位? 而加上從擊球回饋上也可以判斷你的擊球動作是否正確! 現在也能了解到今天為何高爾夫是需要球桿來幫忙你擊球? 雖然說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你將球送的更遠但真正的意義是讓你與球桿成為一體,彼此利用相互的優勢將整個擊球產生最大的效果.不然高爾夫最好不需要球桿,就直接拿球丟到洞裡就好.加了球桿反而讓這個運動複雜化了.大家反而控制不了球桿,同時一直在苦思怎樣解決與球桿互動的方法. 如果你與球桿是各做各的事那就無法產生最大能量,如此只會讓整個擊球效果減分不會加分.
當你能利用球桿的優勢協助你擊球,你得到不只是在效能上的提升同時還可以了解與發掘更多球桿的特性與不同的回饋. 這特別會在桿身上的性能與回饋. 因為當你使用這種打法與球桿合而為一,你會得到更多桿身給你的回饋.而在這個同時你會了解到更多桿身廠設定不同桿身特性,反彈速度,桿身反彈位置等. 這些不同的設計都會讓你在使用上得到不同的效果與回饋. 以我個人的經驗當使用新的揮桿動作,我更加能感受到桿身的受力彎曲特性,與桿身反彈區間. 桿身的回饋上更加明顯. 這對於了解桿身的特色與性能有很重要的依據. 大家不要認為這個特性只有在打比較長的球桿如木桿,球道木或鐵木桿才會有這樣的回饋與經驗.我自己認為在鐵桿上反而得到更多桿身的回應與互動. 以往覺得已經很硬或是沒有桿身回饋的鋼桿材質桿身,現在使用下都可以清楚感受到桿身的受力彎曲與反彈回饋.它的反彈回饋真的比碳纖維桿身要舒服與順暢. 為什麼? 因為鋼桿桿身本身因為桿身材質,桿身重量,桿身強度,球桿長度與桿身硬度都要比碳纖維桿身要重與強,所以如果使用正確揮擊方式讓桿身得到充分受力彎曲,反而在桿身反彈效果與回應上要比碳纖維桿身柔順與穩定多了. 關鍵是它不會亂彈,也不會彈的太快無法掌握.
現在我反而喜歡打鐵桿因為它的反彈真的很舒服與穩定,我可以穩定的掌握住桿身的反彈時間與速度. 這對於擊球精準度與掌握上是很重要的關鍵. 而這樣的擊球回饋就如同上述一樣是像抽鞭子那樣帕!帕!帕!的回饋聲,以往球頭的回饋已經削弱了很多. 因為當桿身受力然後釋放的過程與反彈速度是很快也很扎實,擊中球的過程是很簡捷與回饋聲是很清楚.桿身才是整個球桿的重點.但是這裡對於一般球友會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與問題產生,那就是你的球桿的規格會相對變得軟很多. 這是我目前協助一些站上會員在轉動揮桿上的經驗所得. 因為當你的動作可以順暢的使用轉動為主的擊球,那個力量與效能提升是比以前的動作要更有爆發力.所有人都發覺到桿身變軟了,速度稍為提升起來甚至不需要提升就感受到球頭在下桿過程當中嚴重延遲在雙手後面,等到達到擊球點時桿面不是打開掉就是側旋增加讓擊球穩定性產生影響. 這樣打出來的球不是飛行尾端會帶點右側旋球出來.要不就是你的身體就會自行調節讓你的手腕提早甩動.這樣的另一個結果就是球會往左飛.因為提早轉動手腕讓擊球點對上桿面是一個關的方向,所以球會往你的打方向的左方去. 這些結果都是因為球桿已經跟不上你的動作所產生的問題.這不是你動作沒做到位或是你動作有問題.當進行揮桿動作的改善時,你的球桿也需要進行規格提升.不然這類問題會一直出現.
如果你不提升你的球桿規格那你的球就無法打的直或是穩定.亂飛會是你的擊球問題. 要不然就是你的動作會自我進行改變以適應球桿.當你去適應球桿你的正確動作就會被改變了.這樣就與我們前面所說的球桿是要幫你打球不是你要去適應球桿.絕大部份球友動作會跑掉幾乎跟球桿有直接關係.人因為受傷或是一段時間沒打球,動作會跑掉但也不會跑太多.但我個人經驗是每個人的動作跑掉都會跟他的球桿有重要關係.主要原因在於一般球友使用的球桿沒有相關聯與互通性.也就是說球桿的種類如木桿,球道木, 鐵木桿,鐵桿,沙坑桿等,這些球桿的規格彼此都沒有相關,也就是獨樹一格. 所以當你打木桿的打法會與你鐵桿的打法有不同,因為球桿的規格沒有成正比的落差.當規格有極大落差,你在使用操作上就會產生很大問題,這就會讓你的揮桿動作產生不同. 所以說看一個人的揮桿動作正不正確也是可以從它的球桿規格來了解. 當球桿規格不對,你很難能掌握好球桿與你的互動. 你無法輕鬆駕馭球桿那你就無法將球桿/桿身的力量給發揮出來. 最後結果就是一般的距離,時好時壞的擊球穩定性,與缺少擊球樂趣.
今天的文章是去看球具怎樣與你的揮桿動作有相關.別看這些方法與你的揮桿動作關係,因為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讓你可以享受到好的擊球樂趣.而球桿也常常讓你又愛又恨.你也常常在換桿或換桿身的輪迴中. 所以說當你有心要將你的球桿升級或練好你的揮桿動作,這個時候可別再有那種我動作還沒穩定所以還不行客製球桿的想法,或是我只要把球桿給換新的桿身,性能與效果就會變好.這兩樣事要一起做,產生的效果才會大.
chien, Golf Garage & Pear Golf 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