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ANTHEM Koto 8620 TR合格版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挖起桿測試!~實際測試篇2

ANTHEM Koto 8620 TR合格版52度挖起桿!

更多此產品照片都在以下聯結!
https://goo.gl/photos/TdrSVhnrZpJZSDwA7

中國讀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參考此桿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ANTHEM Koto 8620 TR合格版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挖起桿測試!~產品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anthem-koto-8620-trhegeban52dutrue-tempe...

ANTHEM Koto 8620 TR合格版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挖起桿測試!~規格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anthem-koto-8620-trhegeban52dutrue-tempe...

ANTHEM Koto 8620 TR合格版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挖起桿測試!~實際測試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anthem-koto-8620-trhegeban52dutrue-tempe...

實際測試篇2開始.

2. 桿身回饋 – 這桿身就是讓我可以對於桿頭回饋差的表現得到釋懷.因為這桿身的回饋太美了.桿頭觸球生硬的感覺是很簡短但在桿頭觸球前的桿身受力反彈這塊我覺得太爽了.這樣的桿身可以很清楚的感受桿身的受力彎曲與彈性.就算在這種小幅度的揮桿過程都可以感受扎實與明確.這種桿身回饋好像打碳纖維桿身那種彈力與效果當然彈力效果會比碳素桿身要強多了.所以我還覺得這桿子打起來挺好的原因也在此.因為桿身可以讓我把桿頭這塊的回饋給忘掉.或是說桿身彈性可以補償桿頭這塊的回饋.所以整體打起來這桿子回饋還算不錯.桿身的整體回饋太好了,這點是可以讓這桿子在使用回饋上還有一點分數在.所以說一支桿子的回饋不能單看桿頭或桿身.因為一支桿子的回饋是整體的,絕不是單一零件就可以說這個桿子回饋好或差.以這桿子來說,桿頭回饋不好是事實,但桿身的特性與絕美的回饋把整體桿子回饋給拉到平衡點上.使用者用起來還不會對桿頭回饋差這塊有太大的印象.反而對於桿身的精準Q彈效果給印象深刻.這樣的桿子大家對它整體回饋評價還不差.

桿頭差這點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精準地去感受到桿頭回饋,尤其桿身這塊的優勢壓倒性把桿頭回饋給抵消掉.所以多數打過此桿的人都覺得這桿子打起來很順暢,桿身彈性有也舒服.觸球比較硬但說不上是不舒服.這就是大家對這桿子的整體回饋評價.所以說這也是我當初選桿身時會挑這款桿身.因為它的各方面表現都在高水平,對於桿頭這塊還不清楚狀況時比較能讓使用者用起來得到正面的感受.如果用別的桿身可能會讓桿頭的回饋這塊產生更差的狀況與結果.這就是產品可以起到改變很多結果的因素.而這次的桿身卻又更加明顯.當然桿頭的回饋也有一些關於桿頭的設計包含我說過的桿頸部分.所以這樣的產品也是讓使用者可以更加將注意力集中在桿身上不會在桿頭.讓整體的回饋可以達到平衡.這又是一隻讓我看到Tour issue DG S200桿身的過人之處.又一次力往狂瀾.

3. 彈道與距離 – 我的52度挖起桿全揮桿大致是80碼的距離半揮桿是40碼,但關鍵我使用的短切都是這52度,所以在40碼內的距離也是這支桿子.我可以打不同彈道的距離,也可以打標準的切法,也可以開放式的打法打高拋.這桿子的好處在於桿身可以讓我敢打敢切.因為它打出來的彈道與距離都一樣.我改變打法下彈道就不同,上桿幅度多少就是打出多少的距離.這點我想只有這款桿身有這樣的實力.雖然Project X或是島田的Tour wedge也可以,但Tour issue DG S200比它更好用在於桿身回饋好,穩定性與彈道都超穩.動作做好你要的彈道,距離都可以打出來.配合上這款桿頭,看到凹槽設計與桿面紋路就知道打下去就是吃球皮.落地都可以立馬停球.我多半短切都是怕切太大所以切短.因為這桿子打出去就是落地停球.對於打大果嶺來說這桿子就要克服敢打.距離抓對,桿切下去這就是能停球.距離與彈道絕對都很穩定.

如果用一般切法(鐵桿的打法),把桿子放地讓桿面角度自然呈現這樣的標準切法要切可以停球有點難.因為這樣的打法會是推球出去不是往球的下面帶過去.所以這樣打法多半會讓球彈跳兩下就停住.會帶一點滾動距離出來.我習慣的站位打開打法就是往球的下面掃過去.這種打法這桿子的效果就是落地停球.連跳動都沒有.這跟其他我手邊的日本鍛造鐵桿頭都是一樣的效果.所以以這塊來看,這桿頭基本跟其他桿子都一樣.所以我才說要打出怎樣的結果,桿子的差異不會太大,關鍵在於人這塊.人的打法與心理層面就非常重要.桿子只要是適合你打的就是可以打出你要的結果.這桿子也是合格版,也沒有因為合格就讓你打出去的球特別能滾,或是停不了球.這點我想這桿頭或桿子整體都沒問題.只是我覺得這桿子的彈道似乎跟我其他鍛造的桿頭是大反彈角一樣的彈道.或許8度反彈角對美國人來說是低反彈角,但我覺得以日本鍛造的桿頭來說,同樣的8度反彈角得到的彈道沒有這桿頭來得高.

因為我手邊有日本鍛造52度桿面角度,8度的桿底反彈角,同樣配上Tour issue DG S200桿身. 規格上也差不多,長度稍微短一點(短0.25").打出來比較就明顯這支會比較高.我認為會有這樣的彈道差異主要在於日本鍛造的桿頭擊球會把球的能量吸掉一些.因為鍛造的鐵桿手感軟也說明桿頭的韌性比較好自然會吃掉一些力量.反應到擊球彈道上就會讓球飛得比較低一些.相對的,這款桿頭就是一塊鐵下去機器自動把外型給消磨生產出來.所以材質沒有經過處理加工,會比較硬.打下去就很容易把力量給反應出來.這樣的效果在彈道上就比較高.但對於短桿來說這樣的高彈道一點都沒有影響到落地滾動性.我覺得這隻的距離效果會比日本鍛造的同樣角度與反彈角要更遠一點.距離會差到1~2碼左右.我想也是因為彈道送得比較高,所以可以讓球產生更多的飛行效果,反應在距離就是多出來的這1~2碼.

所以說這桿頭因為手感不好但卻得到更好的彈道與距離.雖然這對於挖起桿來說,並不是絕佳優勢對於以打準的桿子不是太重要.但這就是一體兩面,東西有一好沒兩好.它手感不好但這邊卻因禍得福.對我使用上會覺得更好發揮.往往因為距離要打出去會容易打短.但這桿子也會打短不過這是自己的問題,心理層面不敢打下去.而打出的距離也都會比以往用鍛造鐵桿還要好的距離效果,換句話說,球離洞口也比較近一些.很多的職業球員本身用的挖起桿桿頭就是市售款的桿頭.手感上絕沒有日系小廠鍛造的好,但打出來一樣如魚得水.關鍵在於技術與桿子的規格設定.我也有實際打過這些選手的挖起桿,就是覺得很硬不軟.但重點他們不在意要桿頭打起來軟軟綿綿.他們要效果和好的操控能力.而這就是他們要的東西.

短桿對很多業餘球友來說會比較容易把焦點集中在手感也就是桿頭的回饋上.但我打下來的經驗,操控能力與效果才是關鍵.尤其一些打得不錯的球友或打多年球的人都會這樣認為.手感好往往會把你帶到另一個球桿特性去,但當你把焦點放在如何讓你在短桿中可以打得更好更穩定,提升控制球桿的能力,那對於效果自然會得到更好更穩.這點在你要掌握整場球的成績與表現水平上就顯得更加重要.球桿用得多,球打得多也越能明白很多道理與問題.事情不能只單看一個面向.自己可以去看看不同的面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道理.這也是我持續測試球桿的原因.這塊的表現這桿子算是讚!優於鍛造桿頭.

本文未完,完結篇請點下方.

ANTHEM Koto 8620 TR合格版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挖起桿測試!~完結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anthem-koto-8620-trhegeban52dutrue-tempe...

------------------------------------
更多此产品照片都在以下联结!
https://goo.gl/photos/TdrSVhnrZpJZSDwA7

中国读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参考此杆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ANTHEM Koto 8620 TR合格版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挖起杆测试!~产品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anthem-koto-8620-trhegeban52dutrue-tempe...

ANTHEM Koto 8620 TR合格版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挖起杆测试!~规格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anthem-koto-8620-trhegeban52dutrue-tempe...

ANTHEM Koto 8620 TR合格版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挖起杆测试!~实际测试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anthem-koto-8620-trhegeban52dutrue-tempe...

实际测试篇2开始.

2. 杆身回馈 – 这杆身就是让我可以对于杆头回馈差的表现得到释怀.因为这杆身的回馈太美了.杆头触球生硬的感觉是很简短但在杆头触球前的杆身受力反弹这块我觉得太爽了.这样的杆身可以很清楚的感受杆身的受力弯曲与弹性.就算在这种小幅度的挥杆过程都可以感受扎实与明确.这种杆身回馈好像打碳纤维杆身那种弹力与效果当然弹力效果会比碳素杆身要强多了.所以我还觉得这杆子打起来挺好的原因也在此.因为杆身可以让我把杆头这块的回馈给忘掉.或是说杆身弹性可以补偿杆头这块的回馈.所以整体打起来这杆子回馈还算不错.杆身的整体回馈太好了,这点是可以让这杆子在使用回馈上还有一点分数在.所以说一支杆子的回馈不能单看杆头或杆身.因为一支杆子的回馈是整体的,绝不是单一零件就可以说这个杆子回馈好或差.以这杆子来说,杆头回馈不好是事实,但杆身的特性与绝美的回馈把整体杆子回馈给拉到平衡点上.使用者用起来还不会对杆头回馈差这块有太大的印象.反而对于杆身的精准Q弹效果给印象深刻.这样的杆子大家对它整体回馈评价还不差.

杆头差这点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精准地去感受到杆头回馈,尤其杆身这块的优势压倒性把杆头回馈给抵消掉.所以多数打过此杆的人都觉得这杆子打起来很顺畅,杆身弹性有也舒服.触球比较硬但说不上是不舒服.这就是大家对这杆子的整体回馈评价.所以说这也是我当初选杆身时会挑这款杆身.因为它的各方面表现都在高水平,对于杆头这块还不清楚状况时比较能让使用者用起来得到正面的感受.如果用别的杆身可能会让杆头的回馈这块产生更差的状况与结果.这就是产品可以起到改变很多结果的因素.而这次的杆身却又更加明显.当然杆头的回馈也有一些关于杆头的设计包含我说过的杆颈部分.所以这样的产品也是让使用者可以更加将注意力集中在杆身上不会在杆头.让整体的回馈可以达到平衡.这又是一隻让我看到Tour issue DG S200杆身的过人之处.又一次力往狂澜.

3. 弹道与距离 – 我的52度挖起杆全挥杆大致是80码的距离半挥杆是40码,但关键我使用的短切都是这52度,所以在40码内的距离也是这支杆子.我可以打不同弹道的距离,也可以打标准的切法,也可以开放式的打法打高抛.这杆子的好处在于杆身可以让我敢打敢切.因为它打出来的弹道与距离都一样.我改变打法下弹道就不同,上杆幅度多少就是打出多少的距离.这点我想只有这款杆身有这样的实力.虽然Project X或是岛田的Tour wedge也可以,但Tour issue DG S200比它更好用在于杆身回馈好,稳定性与弹道都超稳.动作做好你要的弹道,距离都可以打出来.配合上这款杆头,看到凹槽设计与杆面纹路就知道打下去就是吃球皮.落地都可以立马停球.我多半短切都是怕切太大所以切短.因为这杆子打出去就是落地停球.对于打大果岭来说这杆子就要克服敢打.距离抓对,杆切下去这就是能停球.距离与弹道绝对都很稳定.

如果用一般切法(铁杆的打法),把杆子放地让杆面角度自然呈现这样的标准切法要切可以停球有点难.因为这样的打法会是推球出去不是往球的下面带过去.所以这样打法多半会让球弹跳两下就停住.会带一点滚动距离出来.我习惯的站位打开打法就是往球的下面扫过去.这种打法这杆子的效果就是落地停球.连跳动都没有.这跟其他我手边的日本锻造铁杆头都是一样的效果.所以以这块来看,这杆头基本跟其他杆子都一样.所以我才说要打出怎样的结果,杆子的差异不会太大,关键在于人这块.人的打法与心理层面就非常重要.杆子只要是适合你打的就是可以打出你要的结果.这杆子也是合格版,也没有因为合格就让你打出去的球特别能滚,或是停不了球.这点我想这杆头或杆子整体都没问题.只是我觉得这杆子的弹道似乎跟我其他锻造的杆头是大反弹角一样的弹道.或许8度反弹角对美国人来说是低反弹角,但我觉得以日本锻造的杆头来说,同样的8度反弹角得到的弹道没有这杆头来得高.

因为我手边有日本锻造52度杆面角度,8度的杆底反弹角,同样配上Tour issue DG S200杆身. 规格上也差不多,长度稍微短一点(短0.25").打出来比较就明显这支会比较高.我认为会有这样的弹道差异主要在于日本锻造的杆头击球会把球的能量吸掉一些.因为锻造的铁杆手感软也说明杆头的韧性比较好自然会吃掉一些力量.反应到击球弹道上就会让球飞得比较低一些.相对的,这款杆头就是一块铁下去机器自动把外型给消磨生产出来.所以材质没有经过处理加工,会比较硬.打下去就很容易把力量给反应出来.这样的效果在弹道上就比较高.但对于短杆来说这样的高弹道一点都没有影响到落地滚动性.我觉得这隻的距离效果会比日本锻造的同样角度与反弹角要更远一点.距离会差到1~2码左右.我想也是因为弹道送得比较高,所以可以让球产生更多的飞行效果,反应在距离就是多出来的这1~2码.

所以说这杆头因为手感不好但却得到更好的弹道与距离.虽然这对于挖起杆来说,并不是绝佳优势对于以打准的杆子不是太重要.但这就是一体两面,东西有一好没两好.它手感不好但这边却因祸得福.对我使用上会觉得更好发挥.往往因为距离要打出去会容易打短.但这杆子也会打短不过这是自己的问题,心理层面不敢打下去.而打出的距离也都会比以往用锻造铁杆还要好的距离效果,换句话说,球离洞口也比较近一些.很多的职业球员本身用的挖起杆杆头就是市售款的杆头.手感上绝没有日系小厂锻造的好,但打出来一样如鱼得水.关键在于技术与杆子的规格设定.我也有实际打过这些选手的挖起杆,就是觉得很硬不软.但重点他们不在意要杆头打起来软软绵绵.他们要效果和好的操控能力.而这就是他们要的东西.

短杆对很多业馀球友来说会比较容易把焦点集中在手感也就是杆头的回馈上.但我打下来的经验,操控能力与效果才是关键.尤其一些打得不错的球友或打多年球的人都会这样认为.手感好往往会把你带到另一个球杆特性去,但当你把焦点放在如何让你在短杆中可以打得更好更稳定,提升控制球杆的能力,那对于效果自然会得到更好更稳.这点在你要掌握整场球的成绩与表现水平上就显得更加重要.球杆用得多,球打得多也越能明白很多道理与问题.事情不能只单看一个面向.自己可以去看看不同的面就可以知道很多事情道理.这也是我持续测试球杆的原因.这块的表现这杆子算是讚!优于锻造杆头.

本文未完,完结篇请奌下方.

ANTHEM Koto 8620 TR合格版52度/True Temper Tour issue DG S200挖起杆测试!~完结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anthem-koto-8620-trhegeban52dutrue-tempe...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尊重本站內容智慧財產權.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洋梨 App/PearGolf App在蘋果iOS可供下載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qq帳號 : 2319995799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