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Taylormade R9 Supertri 9.5度/ Matrix Ozik 金色Xcon 5 S硬度木桿測試

球頭: Tour issue Taylormade R9 Supertri 9.5度, 新款TP 聯節器8種角度調整

桿身: Matrix Ozik 特別款 金色 Xcon 5

硬度: Stiff 硬度, untipped (桿身前端未裁), 46"長60g, 253cpm

 
SW: D 3.5

 

球桿頻率: 248cpm
 

MOI : 2895 (kg-cm^2),

 

桿面角度: 9.5度 (真正角度測量為11度)

長度: 45.75吋

重量: 330g, 球頭重量: 197g (TP 聯節器5g)

 

握把: Lamkin 2010最新握把 N-DUR 黑白色 57g

測試者:chien,

天氣狀況:

小弟的桿頭速度平均約85Mph的鐵桿,木桿是100mph~105mph速度.天氣約22度左右. 風平浪靜.

 

球桿外觀及設計:

 

此桿為我們Golf Garage 在2010年第一支測試木桿. 也當做我們站上2010年球季開始的開春首座. 小弟我早在去年底就拿到了最新2010年新款的Taylormade Burner與 R9 Supertri木桿了,但因為開始代理了Lamkin握把後想在2010年第一支客製球桿中裝上Lamkin握把來測試與了解Lamkin最新握把的效果與回饋所以就一直遲遲沒有將球桿給裝上.終於在這星期Lamkin握把路續的到來所以就挑了最新款N-DUR黑白色橡膠材質握把來試看看.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說說此桿設定的一些重點與要求.

 

在收到最新2010年Taylormade R9 Supertri球頭後就覺得次頭的外型要比現在R9, R9 460, R9 Max等要好看多了.外觀設計走回傳統路線的水滴型.對我來說像以前的Superquad頭型. 球頭大小是460cc, 黑色球頭看起來要高檔多了. 球頭有三個配重螺絲(1-16-1)設計讓球友可以調整球頭重量與重心位置. 桿面是屬於deep face算是給中低差點球友所設計的球桿. 桿面材質就我的朋友說是使用日本的高級鈦金屬.有別於現有R9 系列是使用中國製的鈦金屬.當然了這樣的升級對於擊球的回饋與聲音都會有差異.尤其是中低差點的球友使用. 我對於現有R9 球頭的桿面不是很喜歡因為回饋感太差了,感覺到硬梆梆的,沒有擠壓球感或是擊球的扎實感覺,所以說在2009年的木桿來說我個人還是覺得Titleist 909 D2/D3算是最棒的木桿. 這次的R9 Supertri木桿看來是有了解到球友對於現有 R9的失望去做改善. 這點是讓我很期待,加上這次的球頭外觀與顏色又走回先前Taylormade的老路子.這樣的設計才是一些對TM fans所終愛的感覺. 網路上去年11月就開始對新的R9 Supertri有很高的期待與一些原型款照片的流出.這都讓此款木桿在未上市就讓大家有相當大的期待.

 

球頭重量是197g,配上最新款 TP 聯節器是5g所以它的總重是在202g. 這是配上Matrix Ozik特別款金色Xcon 5 Stiff硬度桿身就是要把它設定為一般球友速度不快也都能很輕鬆的使用駕駛它. 球頭的重量可以做調整不過對於一些喜歡感受到球頭擊球回饋扎實感與整個揮桿時桿頭的移動,這個重量算是不錯的設定. 桿身把重量壓低到一般市售款的桿身重量讓球友們能很平順的使用它沒有感到太重或太輕的問題. 整支球桿我設定為45.50"長,加上握把後為45.75"長. 因為球頭為460cc所以我不想把球桿做太短,因為讓速度不快的球友可以更輕鬆與簡單把距離送出來. 但這對於揮桿重量來說會比較重. 但我個人是以MOI客製做為打感客製的依據.對於球頭重量,總重與總長比較在乎. 桿身在裁減掉2吋多長度到43.75"的長度後,重量只有57g,所以算是一些日規桿身60幾克的桿身重量規格.

 

在握把部份我選用了最新款N-DUR黑白色橡膠材質配上金色Xcon 5桿身.這讓整體的球桿感覺更加不一樣. 握把重量為57g算是比一般握把要重但這比較能做counter balance. 這可以讓整支球桿有一定重量確不會有太高的揮桿重量.造成頭重腳輕的問題. 以一般木桿用上此規格配出來的球桿總重大概落在310g~315g左右. 而這次我用水膠布套上N-DUR握把後它的厚度就感覺要扎實好握多了. 因為它本身重量夠且真材實料,不會像其它握把雖然都是0.580"口徑尺寸但套上桿身後覺得特別的細.握起來更細,因為材料不夠結實.這點在Lamkin 握把上就看不到.握把0.580"大小看起來就比一般握把0.580"要來的厚實. 套上一層雙面膠後更沒有覺得變細,反而更好握. 因為很多球友的手比較大且厚實,對於現有橡膠握把都覺得太細了.很多人加了兩層,三層或四層的雙面膠來增加厚度.這就是材料本身的密度不高. 我覺得Lamkin的握把要好多了.

 

最後此木桿的規格如下 45.75", 325g, 248cpm, 2895g/cm^2, D4.21. 以這樣的數據來說對於一些揮桿速度在85mph~100mph的球友來說這樣的規格都會迎刃有餘. 可能在揮桿重量上會偏重但只要做配重螺絲上的調整就可以把swing weight給減低.可以減個4g左右把揮桿重量壓到D3以內. 這樣使用上就不會太吃力.不過這樣的調整是針對於一些球友喜歡用輕的總重與輕揮桿重量的人.對於一些習慣打美規球桿的人來說這樣的規格使用上不會有太大問題反而會覺得很好用. 現在就讓我來實際試打去了解我預計與實務上的差異為多少.

 

實際測試:

 

測試場地為我常去的測試球桿練習場去做此木桿測試.先讓自己的身子熱起來能清楚去駕馭此木桿為主.另外也先以單層練習球去看此木桿打出的一個基本速度與彈道.讓自己能更容易去掌握此木桿的擊球點與長度.之後就開始打5~10球的雙層比賽球,再休息一下做另外的10~15比賽球的深入測試.

 

首先此桿握起來有感到它的重量剛好,不會太重,我把握把握的很柔順,有點類似Iomic的Silicon握把材質,但又不會太軟.這讓我對此新款握把有不錯的印象,球頭看起來有點大,雖然是設計為Deep face有把一點的體積給縮起來但如果設定在45"或以內的長度使用的視覺感會覺得球桿有點短. 以45.75"使用起來放置在擊球位置上不會覺得太長.相反的覺得剛好. 這次我也有帶我的R9 10.5度/ Fujikura Motore F1木桿來做比較所以我們來看看以下它的性能表現;

 

  1. 桿面回饋 - 桿面回饋上在擊球的感覺我覺得很棒.跟以前R500系列木桿相似.桿面的敏感度要細膩多了.這真的有差.以先前R9木桿桿面都是鈦金屬的材質但打出來的回饋感就硬梆梆的感覺.以前R9感覺碰到球一下球就到天空去了,沒太多impact的回饋,但這次的R9 Supertri桿面就很黏且感覺細膩多了,你可以感覺到球不管是硬核心或軟核心的球中球後的回饋都能很扎實傳到你擠壓到球感覺. 尤其是它中甜蜜點是很舒服且順利的把球給送出去. 擊球聲也不是太大聲但有強烈的金屬狀擊聲.

  2. 球頭的起發角 - 以此新款的球頭launch angle設計來說, 中甜蜜點時是中高的設定, 非甜蜜點的launch就比較低. 它的重心位置比較低. 所以球的出球角度就比較容易衝高. 但這對於此桿設計的使用族群來說確是好的. 因為他們需要一定的彈道高度把最佳距離給送出來. 這也是我為何選Xcon 5 來做搭配因為Xcon 5的彈道設定為高彈道與高後旋量. 這對於速度不快的人來說是可以把最佳的距離給擠出來. 如果彈道高卻沒有足夠的後旋量這樣球就會在空中飛到一半失速掉下來. 另外它的出球速度算中快. 它並沒有像callaway球頭那樣快,但速度跟Titleist 909 D2/D3的出球速度差不多.

  3. 非甜蜜點的距離影響- 這次測試我選用不同球tee高度來觀察不同中球桿面位置的性能效果. 這點我個人覺得很重要因為一般球友不如職業選手一樣有穩定的揮桿且較快的揮桿速度, 所以說非甜蜜點的擊球結果是很重要. 就我的觀察Supertri這點在非甜蜜點的擊球位置影響到距離的結果不會大.沒打中甜蜜點距離頂多喪失約10~15碼的距離.  這點是我目前所客製球桿中非甜蜜點距離影響最小的. 幾乎沒有太大的差別. 讓我特別驚訝. 很多球都沒中甜蜜點球也能把它送到230碼的carry 距離, 讓我嚇一跳. 以為只是一兩球力量送的比較大但沒中甜蜜點但多試了幾球後覺得都一樣. 真的用此桿後不管有沒有中甜蜜點都不會差太多.  使用上會讓一般球友會更有信心. 因為它的易打性真的很高. 只要你能打中桿面,  距離就可以出來. 這部份可以了解以前的桿面的反彈係數(COR)都比較集中在桿面中心位置,但現在新的R9 Supertri把球桿變的更可愛且更易打了. 也就是說甜密點加大, 熱區位置放大到非甜蜜點範圍. 做球頭開發的朋友說,他們在非甜蜜點的反彈係數可能都超過0.83. 這是一個很大的賣點,也是一般球友的福音.

  4. 彈道 - 此桿的彈道算是高, 因為桿身它的設定為高彈道與高後旋量, 加上此桿子的硬度頻率才248cpm, 對於速度低於90mph的揮桿速度球友來說都是一支很好使用的球桿設定. 桿身本身的回饋也是超柔順.對於喜歡打球有抽的感覺這支木桿算是不錯選擇. 雖然說此桿的硬度對我使用上會有點軟不過我都可以駕駛. 此桿中球後球跑到天空中的飛行時間超久(因為桿身的後旋量為高所以能產生足夠的飛行後旋量). 因為桿身的後旋量夠多讓球本身能產生足夠的飛行與滑行距離. 我使用此桿的平均carry 距離都有235~245 碼. 跟我目前最遠的 Titleist 909 D3/Ozik TP7HD是差不多. 但是909D3/TPHD木桿的彈道比此桿要低, 比較有穿透力的彈道.且球速要比此桿要快的多. 球頭本身的後旋量算低, 因為重心位置較低所以能產生的後旋不會太高. 所以說用此桿的桿身選擇就變的特別重要. 因為後旋量不夠你的距離就不會遠且飛行的軌跡也不會太漂亮.

  5. 距離 - 此桿的距離穩穩的打以8成力使用都能有240碼的carry 距離, 不需要太用力打. 這對於一些喜歡順順揮的球友是很不錯的設定與球桿. 因為下場打球不可能每次揮都是用全力在開球, 加上一些有難度的球道打起來就不敢放力.以節奏在打球的人這樣的球桿最能把距離與穩定度給發揮出來.整體的距離都有超過250碼以上,但是滾動距離因為此桿的高彈道與高後旋給犧牲掉不少,滾動度不會超過15碼的距離. 比較不滾.但很穩.

這次的握把使用是選用Lamkin 最新款式N-DUR白黑色 (白色與黑色的紋路設計不同以便產生不同的握感與止滑性能). 在練習場使用兩回感覺很舒服,很好握也不會滑. 尤其有時候想要發力時會握的比較緊,但這個握把就算握的緊也不會覺得不穩或滑動. 反而覺得很舒服. 你在整個揮桿當中都忘了這個握把的存在,因為他跟你的手是一體. 你不會感到不舒服或太用力揮時握把會給你不好的回饋. 因為它本身握把厚實讓你握的很舒服.這樣產生的軟.不同於Iomic用silicon材料讓握把本身軟. 或是其他品牌握把握緊會變細且變硬. 這是我覺得此握把的最大特色. 另外在耐用度上與保養上,使用兩次,因為白色比較難保養, 別牌的兩色握把用第一次就會把握把白色部份給磨損, 且它白色部份是比較細不好握. Iomic握把白色雖然握起來舒服但成本高且白色Silicon材質超不好保養,就算洗過也是黑黑的. 我用兩次都用肥皂洗過後都白白的. 它本身的紋路也沒有因為使用後有磨損問題. 這點算不錯的性能.要再使用個一兩個月看它的耐用度是否會有影響.

 

另外在先前R9我感到因為聯節器本身的問題讓距離給減低, 這點在新的R9 Supertri木桿上就沒有這個問題. 這應該是它的非甜蜜點反彈係數增加與減低聯節器本身的重量與設計讓能量傳遞上更為有效率.也可以說這個有聯節器的第二代產品更加的成熟,把先前第一代問題給改善了. 加上桿面的材質升級下讓桿面回饋提升到更高水準級別. 這讓2010年的Taylormade Supertri木桿有不錯的性能與回饋效果. 看來TM要把R9 先前不好的銷售量借此新款產品拉回來球友的信心. 這點我覺得是要給TM 正面的肯定.

 

最後此桿整體的評價我覺得在2010年應會有不錯的口碑與銷售. 因為它的黑色球頭讓很多球友都直流口水,外型也是傳統水滴型而非先前R9的三角型. 這讓一些球友看過此頭的人都愛不釋手. 有R9的人更恨的牙癢癢的說為什麼這樣快又出一款讓人想要買的木桿. 不過評心而論, R9 與R9 Supertri黑頭放一起你會選那一個?我看結果很清楚也很明顯. 大家看看照片就知到了. 很高興在2010年的第一支客製球桿就有不錯的性能.這是好的開始.

 

chien, Golf Garage Content Development /高爾夫球庫內容開發部
www.golf-gara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