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打美國的大陸型球場.雖然它的球場長度不長但你多半可以從開球台看到旗桿.完全可以掌握狀況與設定擊球攻略.對於像我這樣第一次來這球場打球的人就容易去找方向與想要如何選桿.而它的球道也不寬,加上球道地形起伏很大.像台灣與中國一些山地球場風格類似.所以這是考驗球友對地形,障礙,與球技的整體檢驗.如果它的距離再加到總長6000碼以上,難度會相當高
這場子沒5桿洞,最長的洞就350碼.18洞總長4511碼,我打黑T(最長的).有難度.算練球!在美國打球我覺得最大的特色就是樹多,樹都是又高又多.這球場長度雖然不長但不好打.開球要有準度.因為球道相當窄.加上樹林密佈,站在開球台上就可以感受到壓力.今天的鐵桿上果嶺率有超過7成.不管是三桿洞也一樣,都可以十拿九穩打上去.
現在我對夏天打球真的是看天在決定.悶熱與濕熱就不會想去打.因為我自己的底子弱,這樣去打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上回沒中暑還真是7點開球,熱的時間不是從第一洞就開始.但如果這種狀況是8點開球,我說真的還沒把握我有辦法可以撐完全場?有了這幾次的經驗後,在夏天打球我不球打好,只求打完.狀況的維持就不太去要求.只求身體能穩住不要出錯,或讓身體負擔太大.進而產生問題.
現在我打總長6500碼以內的場子都沒樂趣.打得還行但卻高興不起來.因為距離都是我可以打得到,打起來的壓力就沒太大.以昨天打長庚,雖然難度不高,但距離長,就讓我好興奮,都會有想要打到最好的想法.今天標準桿on沒太大問題,所以最後一洞才會想要玩玩.但如果它把這種洞放在中間就更好,最後一洞都沒啥心積極性來打,也就沒法認真去打好它.
刚到开球台就觉得不妙,整个土与草都软到不行,开完走到球道上,也是真的恶梦开始.又湿又软.问杆弟,说还好,又是一个官话.我问昨晚有下雨吗?她说没有,那我问那怎么土都是湿的.如果是露水那最多是草湿但土不会湿.但现在是整个土也湿,这时她才说,是它们有喷水保养.我心想真无言以对.都下了几周的雨了,还嫌下不够吗?都想盼到土能硬一点这样打起来才有趣好玩.但球道走起来都像走在棉花糖上.
它們家的果嶺在長洞,四桿洞或與桿洞都設計的比較小.只要你能打上果嶺多半能兩推收.同時果嶺上的設計也是平庸到極點.沒有挑戰.果嶺地形完全沒有起伏.多半是平平的一個.但它的果嶺草又不是太好,一半左右的草是黃草.我就覺得不是雙果嶺嗎?一個使用,另一個保養,那怎會果嶺的質量這樣差?同時它們果嶺的草密度也不高推起來還真的沒啥感覺.
一般來說老球場的設計都會比較長,球道間的樹林密集.整體的設計與感覺都比較走國外球場的風格.這種球場打下來就比較舒服.有樹林,球道草,風景與風都是相當融合一體.這種球場設計與風格就比較屬於走路型的球場.美國很多公共球場設計多半如此.因為要讓球友可以很順暢且迅速打完球,不會把時間耗在洞與洞間的交通上.這點要給長庚大力按個讚.這就是老球場的好.贏過很多山地球場那種彎延曲折的動線
這沙坑打法要稍為小力,吃一點點的沙子,從球的後面吃下去快速的帶起來.但力量不能太大.我剛開始還吃的球比較扎實與力道大些,就打過頭了,滾過果嶺.還要再切回來.前9洞的北區就讓我吃足苦頭.都要多花一桿才能結束.我還真的很少打這樣的沙坑.不是太好掌握.對一般球友打慣粗沙或細沙都是不一樣.肯定會打來打去無法掌握.加上它的沙坑多所以你在這打球多少一定會下沙,最好要選反彈角大一些,稍為劃過去球下邊,
這個球場的北區與西區有很多挑戰.球道兩邊的長草與地型起伏還真不容易.它的長草草質還不錯與我看過的比賽球場是一樣,不為太密讓你有可以打出來的機會與條件.所以這就考驗你平時對於球桿與球位判斷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個人很喜歡這樣的球場挑戰也在這.因為它的整個設計與細節都是相當合理與可以看出你的水平.會打的人或能打的人都可以在這些問題上有發揮的空間.
分析判斷能力是看出一個球友的真正水平.動作與技術不好的球友,對這塊的能力是很難覺醒.而分析判斷能力要不錯,是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鍛鍊與練習.如果都是固定在一個地區的球場打,那是很難練得出好的分析判斷能力.因為一個地區的春夏秋冬天氣候影響與變化都是可以掌握.但如果你常常去打不同地區的球場,你會得到更多,享受更多的球場變化.所以你才能瞭解到我上面所說的這些因素影響與變化
我個人認為在濕度上的判斷是需要累積一定時間的經驗.尤其在你下場打的前兩洞就需要把你的濕度雷達給打開到最大.把每一球的擊球效果與飛行狀態,都要完整的觀察與分析.對於不同桿子它們在濕度上的影響要得到一個結果來.因為就我自己的經驗,通常下場的濕度影響尤其在第二桿擊球對於距離的精準度影響會差在10碼左右.這樣的距離落差就會決定你能否直接打上果嶺或是還要再一切才能上去.
以一般球友來說,或是以高爾夫下場打球一個最大的難度就是在於距離.雖然說以6300碼的18洞長度來說一點都不長,但當一下雨後,或天氣濕度高,滾動性變差後,飛行距離減短後,這樣的距離相當於超過了6600碼.所以當面對到一些長的4桿洞,這還有超過460碼的四桿洞,或是超過420碼的洞.這樣的洞就要把它當5桿洞來打.讓你的傷害與成績可以得到有效的掌握.
C場的球道很窄,要打好真的有難度.球道也濕,要得到好距離在這樣的狀況是很難.但要打準才會是在這場子活下來的關鍵.通常我開完全就大多剩短的距離P桿來打.可是就算你打上球道上,地型起伏,也沒有在平坦的球道上打起來也是相當有難度.C場的果嶺我覺得相當有難度,主要在於它的地形起伏很大,第一洞還把洞口插在一個斜坡上.這樣的做法是完全違規.
以這個球場來說,要把球技練好是很好的基地.同時它的質量也好高.完全可以享受到打球的樂趣,加上它為何改名為候鳥球場也是因為這個地方會有很多不同的鳥會到此停留,很多愛鳥人士與觀鳥都會在這附近來觀賞.這也是我打下來可以得到另一個收獲.球場的設計上也是相當好,球道與球道間的間隔是有樹林外還有寬的球道可以把這個問題給壓到最小.對於安全性來說也是最棒.
這個球場的球道是挺長.雖然說我們打藍梯,全長是6300碼.看起來不長,但因為當天下雨,整場打下來中間還不時會下點雨,所以球的滾動性就不會太好,飛行的影響因為濕度高所以距離上就吃不少虧.所以我的開球距離大多在230~240碼左右.這就是球道上會比較窄的位置.不然你就要開低於220碼,或是超過260碼.不然你的距離與方向一抓不準那就是下沙坑了.而這樣的距離也是一般球友比較會打的距離.
你在一個球場上,空況與輕鬆沒有任何壓力下,你自然可以比較放鬆去與人交談.享受這美好時光.現在人的壓力多半來自於環境與事務上.但在高爾夫球場上﹐環境壓力沒有了,也沒有公事要處理下.你的心情自然會舒緩.同時在與人交談上的攻擊力自然沒有平時的大.任何的問題都更能放開來進行討論.很多平時的堅持在這也都有更多空間可以討論.所以把球技練好是你要享受高爾夫與建立更多與人互動的基礎.
能夠讓你回味的才是好球場.你會去記住它讓你打得好的地方也會讓你記得打壞的原因.而你心中會有個想法就是那球我可以打好只是心裡一急或對方向設定上沒掌握好.這樣的失誤對你來說是可以解決.這樣的你才會有更高的動力再去享受它.而有些球場我覺得設計上太人為,也不夠有特色.非得要在球道上或果嶺邊放沙坑才叫球道設計或球場風格.
這個球場要有不錯的第二桿長距離能力.這回我使用不少的三木來進行第二桿長攻.如果長桿距離沒有200碼以上,那在這個球場來打會吃力不少.所以我三木使用的頻率很高在於如果落在長草時,我把長草會對距離的影響都算進去,這樣可以把球給送到果嶺附近.這樣就算上不了果嶺也可以對於下一桿短切有更好的掌握與切擊位置.
它的樹林大家可以看照片上,都是一整排林立,相當美也會給予擊球者相當的壓力,有如打名人賽一樣.這個球場的球道也算窄了.所以對於球技沒有低於90桿的球友來說打這樣球場會是一個折磨.如果準度沒有距離也不到位,那一整個打下來就會知道自己的很多問題.就算我能把每一支桿都打得很穩定,但對於球進到樹林也是沒折.我今天使用比較多的中鐵與短鐵.
球場有很多種,各自有各自的特性與主力優勢.而這也需要看你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才能決定那一個球場適合你打?但關鍵在於要打夠多的球場,有一定的經驗值才能找出適合你自己的球場.但同時也可以多嘗試打沒打過的球場.以增加樂趣與挑戰.打一成不變的球場是真的沒有太大樂趣.生活中多一些變化與打球一樣,都可以給你更多不同的面向與結果.這也是高爾夫的一部份.
桿弟的服務如果不到位或沒盡責,那球場就算再怎樣高檔,地點再怎樣好,特色再突出,也很難能讓球友覺得友善與窩心.大家一般對球場的喜好其實不在於它是否難易打,而是怎樣讓打的人能打得輕鬆,舒服與得到樂趣?球場就算簡單,球道寬得像停車場,如果你打不出樂趣或服務根本沒到位,這樣的球場也很難吸引到球友的關愛.這就如同很多產品是叫好不叫座.看似好的東西但用起來確不順手,也不好用,一定會影響其銷售.
以目前打球相對貴的國家大多在中國,日本與韓國.因為除了中國外,日本與韓國都因為原本本國打球的成本就高,物價水平也高,加上打球的人口也是很高.這都是導致讓當地打球的成本無法到達一個比較友善的價位.而打球價位比較友善的有台灣,東南亞的泰國等.而中國打球的成本與中國的整體人民收入是很不對等.它是高於日本與韓國這類國家.
我最不能接受那種球場是明明打得好,球也沒下水或進樹林最多在長草,但球就是找不到.這個球場比博而地更扯.因為只要進斜坡長草,多半找不到.這怎麼了得.業餘球友開球或擊球失誤本就是正常也是高爾夫的其中一環.但你的球場讓人打到這裡就找不到球.這是算哪門的設計與難度.球道設計與障礙物的擺設就是球場要做出看得到難度來影響球友.但你這種看不到難度如果還是這樣高,那沒人會想要打這種球場.
說到球場球道設計與風格,這是標準的比賽型球場設計.從開球台到球道是一個稍為下坡設計在從球道往果嶺又是一個小上坡.整個來說是比較像一個盆地凹槽設計.而它所有的球道在球道中間肯定會在左右兩邊設置不同大小的沙坑.球道設計也是標準美系風格.球道的寬度中間偏窄.加上它在容易落球的區塊設計沙坑來把整個擊球視覺進行擠壓.這樣對於開球來說有很大的壓力.更重要是它球場有很多人造水池障礙.
它的練習場在它會員的旁邊,所以換好衣服後我們就先去練一盒球再到練習果嶺去推推球.就出發去打球.它這的練習場也是跟美式差不多,都沒有網子.使用的球也比較好,為雙層Callaway比賽球.所以練起來就與你實際打出的結果會差不多.球質相當不錯,打起來的扎實度相當好.練習場我是挺喜歡,要給它按讚了.朋友也說他也考慮來這練球買年卡.因為離他家近,方便練球.環境也不錯.
最多回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