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Kamui Works KM-300 10.5度金頭超標/A Japa Multi Axis 5 SR硬度木桿測試!~實際測試篇

A Japa Multi Axis 5 SR硬度

更多此產品照片都在以下聯結!
https://goo.gl/photos/Xa5Ma6VTVW7rrbfc8

中國讀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參考此桿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Kamui Works KM-300 10.5度金頭超標/A Japa Multi Axis 5 SR硬度木桿測試!~產品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kamui-works-km-300-105dujintouchaobiaoa-...

Kamui Works KM-300 10.5度金頭超標/A Japa Multi Axis 5 SR硬度木桿測試!~規格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kamui-works-km-300-105dujintouchaobiaoa-...

實際測試篇開始.

實際測試
這桿子裝起來還挺好看,桿頭上蓋顏色與桿身相當配對.握把握起來的感覺要比先前的MCC要舒服多了,尤其在後端這塊棉紗材質似乎沒有以往那樣硬.看來MCC Plus 4握把已經有把先前的握感問題改善不少.因為多數球友喜歡MCC都在於它的外型與顏色都相當搶眼,很多人都不會管握把材質怎樣,由時就是直覺感受去選擇握把,而裝起來就將就著用.當然我個人認為MCC當初的設計就是要針對有速度的球友當然一般水平的球友如果你開球不是太短的人比如開球距離在220~250碼這塊的人也可以用MCC因為握力雖然稍微弱一點但對於這款握把也是可以提供不錯的握力掌握與止滑能力.但我覺得傳統的MCC都把棉紗這塊強化到我覺得不是握得很舒服.而這次Plus 4對於這個問題是有一些改善當然他有說主要針對前端的橡膠區塊進行尺寸加大與材質軟化等功能,但我實際握起來也覺得後端的棉紗區塊有調整得比較軟一點沒有像以前的MCC那樣硬.這點我個人是贊同.

把球桿擺在地上看起來球頭尺寸不小,應該都算是460cc尺寸大小,所以裝45.6”的長度都還挺好.不會感到桿子太長的問題.相較於George Spirits Reoness RD-101木桿來說,就會覺得裝45.5”或以上的長度就感到桿頭有點小.所以當訂製設定長度時也需要以桿頭的視覺感受來決定適當的長度.所以一位有經驗的專業訂製技師,他需要考慮到很多的因素來決定球桿的規格比如長度,揮桿重量,總重等.因為這些規格都不是一兩個因素可以決定.就如同我上面有提到,桿頭尺寸,設計,顏色,桿身的特性,硬度,重量等都會影響到最後桿子的設定.只能說桿子設定上沒有標準.這都是在訂製組裝前需要跟球友們討論才能下的決定.

1. 桿頭回饋 – 這個桿頭所用的材質並沒有太突出.以官網上的資料來看.就是beta鈦合金材質.這點相較於其他日本小廠木桿桿頭的材質就弱很多.現在起碼也要用到DAT-55,不然高檔一點就SP-700,再不然就是一些特殊加工的鈦合金.而這個桿頭主要的亮點不在於材質,在於它的技術與薄桿面設計.所以這塊的表現就是我們現在可以瞭解.實際打起來這桿頭不同於其他桿頭的撞擊感,擊球聲音是喀喀聲.有點像是塑膠的聲音.聽起來和以往的木桿擊球聲有些不同.主要因為桿面後方撞擊後很快碰到桿後的缺一塊位置,這樣讓這個桿頭內部空氣會很快把反作用力給反彈回桿面去.同時桿面薄這點並沒有對於擊球手感產生太好的效果.因為反彈的撞擊佔絕大部分回饋所以讓桿面薄這塊的手感並沒有得到太大的好處.這點倒是有點失望.另外這桿頭的整體重量感覺比較輕,所以並沒有太大的桿頭整體回饋,撞擊的手感比較來自於撞擊點那個位置,也沒有桿面的震動會擠壓感.更不用說整體桿頭對於撞擊是否有更好的震動回饋.

這點說白點就是有點差,缺少打球撞擊的樂趣.所以我才覺得這個桿頭底部缺一塊的技術真的沒有太好,至少對於手感這塊並沒有加分.其實這類技術與現在流行的桿底凹槽技術都是一樣的邏輯與原理.也就是利用這種桿頭整體不規則線條設計讓桿面經過擊球撞擊後把撞擊的力量要延伸到桿面後方但經過這些凹槽或是桿面後方重力塊,要不就是桿頭後方缺一塊都是要讓撞擊力量延伸可以快速反應回去到球身上.但這樣的設計或技術都會影響到桿頭的回饋.主要原因在於這類不規格的設計都會讓撞擊的力量無法順利的釋放.當釋放的力遇到這些阻力(重力塊或桿底缺一塊)或不規則的凹槽,阻力就會反彈回去.當然這樣的力就會讓你感到不舒服因為原本要釋放的力被快速反彈或阻斷,這就會讓你感到擊球比較硬.沒有你用一般傳統桿頭那種擊球的舒適性.

所以這個東西就會影響到你的擊球手感.不過像Taylormade, Adams這兩個有利用桿底凹槽技術,其實他們都有把這種不舒服回饋有效壓低,擊球的回饋也不錯.因為他們在這些凹槽有加一些塑化材質把生硬的回饋給吸收掉所以你不會覺得不舒服.當然這款桿頭也需要再把這種回饋調得更舒服一些.我覺得這是可以改善的也知道要怎樣改善只是kamui Works的代工廠沒有幫忙做而已.或是說Kamui Works覺得這樣的回饋可以接受.不管如何這樣的回饋我覺得是有改善空間.對於這樣的回饋我只能覺得一般水平或一般偏下.打起來沒有太多的桿頭爽度,有點像打塑膠材質的感覺.金屬碰撞這塊就真的很少不夠.簡言之,就是爽度不足,樂趣超低!

2. 桿身回饋 – 這桿身打起來感覺相當輕柔.雖然使用高碳布材質,有提升整體桿身的強度,至少這樣不到50g的桿身重量我打起來還都可以承受得了不會產生太多的桿身受力彎曲度,下桿也都可以感受桿身前端反彈及時回正能力都不錯.可以明顯感覺到桿身的前端或靠近前端的位置是折彎點,所以桿頭會被彈出去的感覺.對於桿身的中尾段就是完整沒有變化的感覺.這點打起來我覺得對於一般揮桿速度不快的使用者是很友善.因為這樣桿身回饋對於使用者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桿身有利的前端,也可以同時感受到桿身的彎曲折彎位置.打起來的樂趣與舒服度都比其他性能導向的桿身要好多了.這點跟我其他幾個月在陸續測試的木桿或球道木都有明顯不同特性.也就是典型的易打性高的桿身,不同於其他都是走性能導向的特性.這支桿子就是明顯的對比組.易打性高的桿身本身桿身重量感要平均,桿身回饋需要比較柔彈,讓使用者可以感受更多桿身物理變化與優勢.同時用起來不會太困難或太吃力等因素.這桿身完全符合讓一般球友輕鬆發揮動作的基本要求!

這桿身打起來的好處是我發力打或順順打它都可以讓你操控得很不錯.整體桿身的變化都相當一致.就算我下桿速度加快或發力,桿身還是可以跟得上,還是在同一個位置的反彈折彎點.桿頭還是一樣會幫我彈送出去.也就是整體的感受相當一致.這點我想桿身本身的技術能力與材質都有關,才可以讓不同揮桿速度與動作模式的使用都可以用起來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與變化.這塊的表現我是要給它大力按讚!在材質與桿身技術都不錯下這樣才能讓球友盡情發揮.我一直都認為桿身的技術都要實際打了才會清楚.不可能說看產品說明比如這種多重編織法會得到怎樣的好處?這都是要打才知道整體桿身的變化,對於不同使用者會有怎樣的效果與反饋.如果無法讓球友認同就算在先進或牛的技術也是叫好不叫座.我個人覺得這桿子的桿身亮點與優勢都要明顯高於桿頭.也由於桿身的特性與技術加持讓桿頭可以在性能上發揮得更好與突出.雖然桿頭本身的回饋不是太迷人但因為桿身回饋也可以適度彌補桿頭回饋差問題.所以這樣配置下來桿身要明顯突出.也讓整體桿子的回饋不至於太差.

本文未完,完結篇請點下方.

Kamui Works KM-300 10.5度金頭超標/A Japa Multi Axis 5 SR硬度木桿測試!~完結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kamui-works-km-300-105dujintouchaobiaoa-...

--------------------------------------------------
更多此产品照片都在以下联结!
https://goo.gl/photos/Xa5Ma6VTVW7rrbfc8

中国读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参考此杆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Kamui Works KM-300 10.5度金头超标/A Japa Multi Axis 5 SR硬度木杆测试!~产品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kamui-works-km-300-105dujintouchaobiaoa-...

Kamui Works KM-300 10.5度金头超标/A Japa Multi Axis 5 SR硬度木杆测试!~规格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kamui-works-km-300-105dujintouchaobiaoa-...

实际测试篇开始.

实际测试
这杆子装起来还挺好看,杆头上盖颜色与杆身相当配对.握把握起来的感觉要比先前的MCC要舒服多了,尤其在后端这块棉纱材质似乎没有以往那样硬.看来MCC Plus 4握把已经有把先前的握感问题改善不少.因为多数球友喜欢MCC都在于它的外型与颜色都相当抢眼,很多人都不会管握把材质怎样,由时就是直觉感受去选择握把,而装起来就将就着用.当然我个人认为MCC当初的设计就是要针对有速度的球友当然一般水平的球友如果你开球不是太短的人比如开球距离在220~250码这块的人也可以用MCC因为握力虽然稍微弱一点但对于这款握把也是可以提供不错的握力掌握与止滑能力.但我觉得传统的MCC都把棉纱这块强化到我觉得不是握得很舒服.而这次Plus 4对于这个问题是有一些改善当然他有说主要针对前端的橡胶区块进行尺寸加大与材质软化等功能,但我实际握起来也觉得后端的棉纱区块有调整得比较软一点没有像以前的MCC那样硬.这点我个人是赞同.

把球杆摆在地上看起来球头尺寸不小,应该都算是460cc尺寸大小,所以装45.6”的长度都还挺好.不会感到杆子太长的问题.相较于George Spirits Reoness RD-101木杆来说,就会觉得装45.5”或以上的长度就感到杆头有点小.所以当订製设定长度时也需要以杆头的视觉感受来决定适当的长度.所以一位有经验的专业订製技师,他需要考虑到很多的因素来决定球杆的规格比如长度,挥杆重量,总重等.因为这些规格都不是一两个因素可以决定.就如同我上面有提到,杆头尺寸,设计,颜色,杆身的特性,硬度,重量等都会影响到最后杆子的设定.只能说杆子设定上没有标准.这都是在订製组装前需要跟球友们讨论才能下的决定.

1. 杆头回馈 – 这个杆头所用的材质并没有太突出.以官网上的资料来看.就是beta钛合金材质.这点相较于其他日本小厂木杆杆头的材质就弱很多.现在起码也要用到DAT-55,不然高档一点就SP-700,再不然就是一些特殊加工的钛合金.而这个杆头主要的亮点不在于材质,在于它的技术与薄杆面设计.所以这块的表现就是我们现在可以瞭解.实际打起来这杆头不同于其他杆头的撞击感,击球声音是喀喀声.有点像是塑胶的声音.听起来和以往的木杆击球声有些不同.主要因为杆面后方撞击后很快碰到杆后的缺一块位置,这样让这个杆头内部空气会很快把反作用力给反弹回杆面去.同时杆面薄这点并没有对于击球手感产生太好的效果.因为反弹的撞击佔绝大部分回馈所以让杆面薄这块的手感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好处.这点倒是有点失望.另外这杆头的整体重量感觉比较轻,所以并没有太大的杆头整体回馈,撞击的手感比较来自于撞击点那个位置,也没有杆面的震动会挤压感.更不用说整体杆头对于撞击是否有更好的震动回馈.

这点说白点就是有点差,缺少打球撞击的乐趣.所以我才觉得这个杆头底部缺一块的技术真的没有太好,至少对于手感这块并没有加分.其实这类技术与现在流行的杆底凹槽技术都是一样的逻辑与原理.也就是利用这种杆头整体不规则线条设计让杆面经过击球撞击后把撞击的力量要延伸到杆面后方但经过这些凹槽或是杆面后方重力块,要不就是杆头后方缺一块都是要让撞击力量延伸可以快速反应回去到球身上.但这样的设计或技术都会影响到杆头的回馈.主要原因在于这类不规格的设计都会让撞击的力量无法顺利的释放.当释放的力遇到这些阻力(重力块或杆底缺一块)或不规则的凹槽,阻力就会反弹回去.当然这样的力就会让你感到不舒服因为原本要释放的力被快速反弹或阻断,这就会让你感到击球比较硬.没有你用一般传统杆头那种击球的舒适性.

所以这个东西就会影响到你的击球手感.不过像Taylormade, Adams这两个有利用杆底凹槽技术,其实他们都有把这种不舒服回馈有效压低,击球的回馈也不错.因为他们在这些凹槽有加一些塑化材质把生硬的回馈给吸收掉所以你不会觉得不舒服.当然这款杆头也需要再把这种回馈调得更舒服一些.我觉得这是可以改善的也知道要怎样改善只是kamui Works的代工厂没有帮忙做而已.或是说Kamui Works觉得这样的回馈可以接受.不管如何这样的回馈我觉得是有改善空间.对于这样的回馈我只能觉得一般水平或一般偏下.打起来没有太多的杆头爽度,有点像打塑胶材质的感觉.金属碰撞这块就真的很少不够.简言之,就是爽度不足,乐趣超低!

2. 杆身回馈 – 这杆身打起来感觉相当轻柔.虽然使用高碳布材质,有提升整体杆身的强度,至少这样不到50g的杆身重量我打起来还都可以承受得了不会产生太多的杆身受力弯曲度,下杆也都可以感受杆身前端反弹及时回正能力都不错.可以明显感觉到杆身的前端或靠近前端的位置是折弯点,所以杆头会被弹出去的感觉.对于杆身的中尾段就是完整没有变化的感觉.这点打起来我觉得对于一般挥杆速度不快的使用者是很友善.因为这样杆身回馈对于使用者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杆身有利的前端,也可以同时感受到杆身的弯曲折弯位置.打起来的乐趣与舒服度都比其他性能导向的杆身要好多了.这点跟我其他几个月在陆续测试的木杆或球道木都有明显不同特性.也就是典型的易打性高的杆身,不同于其他都是走性能导向的特性.这支杆子就是明显的对比组.易打性高的杆身本身杆身重量感要平均,杆身回馈需要比较柔弹,让使用者可以感受更多杆身物理变化与优势.同时用起来不会太困难或太吃力等因素.这杆身完全符合让一般球友轻鬆发挥动作的基本要求!

这杆身打起来的好处是我发力打或顺顺打它都可以让你操控得很不错.整体杆身的变化都相当一致.就算我下杆速度加快或发力,杆身还是可以跟得上,还是在同一个位置的反弹折弯点.杆头还是一样会帮我弹送出去.也就是整体的感受相当一致.这点我想杆身本身的技术能力与材质都有关,才可以让不同挥杆速度与动作模式的使用都可以用起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与变化.这块的表现我是要给它大力按讚!在材质与杆身技术都不错下这样才能让球友尽情发挥.我一直都认为杆身的技术都要实际打了才会清楚.不可能说看产品说明比如这种多重编织法会得到怎样的好处?这都是要打才知道整体杆身的变化,对于不同使用者会有怎样的效果与反馈.如果无法让球友认同就算在先进或牛的技术也是叫好不叫座.我个人觉得这杆子的杆身亮点与优势都要明显高于杆头.也由于杆身的特性与技术加持让杆头可以在性能上发挥得更好与突出.虽然杆头本身的回馈不是太迷人但因为杆身回馈也可以适度弥补杆头回馈差问题.所以这样配置下来杆身要明显突出.也让整体杆子的回馈不至于太差.

本文未完,完结篇请点下方.

Kamui Works KM-300 10.5度金头超标/A Japa Multi Axis 5 SR硬度木杆测试!~完结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kamui-works-km-300-105dujintouchaobiaoa-...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尊重本站內容智慧財產權.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洋梨 App/PearGolf App在蘋果iOS可供下載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qq帳號 : 2319995799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