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新手須知

藉由運動可以讓孩子拓展交友圈.當然孩子會很早看到很多不同能力與個性的同儕.藉由彼此的相互學習他們知道怎樣可以讓自己能力的進步.也學習去瞭解每個人的個性找出他們喜歡的朋友.其實運動就是一個小型的人類社會的縮小版.能力好的自然可以得到多數人的認同與喜歡.能力相對弱的就需要不斷努力進步才能跟上其他人,不然就會被整體團隊給淘汰.而在團體裡,都會有不同個性的球員而球員間也會有各自的小團體.

讓孩子從運動中去學習要讓身體習慣去觀察事物,找出一些可以下手的點然後不斷去嘗試找到解答.不在只是單純去提升你的個人技巧與體能.在現代化的運動裡著重很多在於你的思考,觀察與反應的區塊.也就是更多不靠身體四肢去運用的部位發展.也是讓整個運動變得更加不同與產生很多變化.這也差異就是導致選手能力上的差別.提升這些能力再配合你的技術後會把一個運動員提升好幾個等級.所以這就是從小要培養這些能力的原因.

學習不只有在書本上,要讓書本上的東西可以貼近到孩子的生活中同時可以實踐在生活就是運動了.如果你還是認為運動沒有出息也沒未來那就太八股的思維了.要好好的想怎樣讓孩子可以提昇自信心與和建立團體的社交能力?這些能力都是讓孩子可以在學校與同學提升互動能力.以後出社會這都是很重要的技能.現在的孩子有從在一個很大的社交問題.他們不懂如何跟不同的人互動與交流.因為現在我們環境都充滿很多不需要出門就可以享受到聲光影音刺激,也就是手機,平板,網路,電玩,視頻等.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宅男宅女.

懂得思考的球員會清楚知道要怎樣去調整自己的節奏,找出一個適當的位置和時間點去進行最佳的射門/投籃/揮擊的點.這樣可以把自己的身體最佳的爆發力發揮出來也能把自己能量進行收放.這樣才能讓表現更好更穩定.這都是要靠運動員的腦子與長期思考才能變得更有效率,反應思考時間更短.這就是越早去訓練球員的思考,邏輯,與觀察能力的重要性.人的身體是聰明能依據環境與大腦的要求進行調整.而運動所訴求的就是讓球員有更多的比賽與練習去建立起各種模式的應對思考模式.當這些模式都被球員給摸熟後,自然很多的反應都會更快,更好,與更穩定.

我說過不可能讓身體與大腦時時都在高度集中的狀態.而我們能做的事是調整自己的集中力與吸吐節奏就是為了要爆發時前的準備.好的選手都可以做到收放自如.他們也很享受比賽的壓力,但他們更知道要怎樣讓自己調整到準備的狀態.這就對大家很困難,因為我自己也覺得很難,以前一直都不知道要怎樣做但不斷在實戰中去練習調整.自然就可以知道當我們要去做這些事把自己最好的表現給發揮就不能像我們以前念書一樣沒頭沒腦地坐在書桌前對著書本毫無目的的去唸,得到的效果也不會太好.而是要有方法.看到重點,

中國的武術中也會有一部分是討論修習有關呼吸調節.讓你的身體自然去吸吐空氣.或是把氣息調整如斯一樣細長.也就是說呼吐的節奏與長短都是每個人可以去學習與調整.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對錯或好壞.但在於你運動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氧氣去調節身體的養氣傳送才能讓肌肉產生能量.所以我們的身體也是不斷去調整吸吐的節奏,因為不是所有時間都需要大量的吸吐空氣,當你的爆發力需要瞬間產生時,你的身體就像蓄勢待發要先大量吸氣然後停止任何動作或吐氣將所有的能量送到身體一次性爆發出來.

人都是會改變,尤其在年輕的時間裡,你會對社會上或工作上很多事物感到新奇與活力.這也是刺激年輕人往上爬的動力.而當你年紀越大時就需要學會怎樣去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與內容.比如日本的上班族長期在長工時與工作壓力下生存.一旦退休反而不知道要怎樣生活.所以會有人還是一樣習慣固定時間起床,穿好衣服吃飯拿著包包去上班.但不是真的去上班而是到網咖或到處亂逛去打發時間.如果你成為工作的奴隸或是壓力的折磨,就要好好的去思考你是否要放下一些東西讓自己的生活,

現代人對於一些小問題就很容易發怒與情緒化.因為我們會認為一件簡單事可以很快做好為什麼要搞得複雜或拉長時間,所以如果你今天早上在便利店買個麵包,排隊結帳看到前面人多問一個問題而影響你結帳速度,你的心裡就開始不爽,怎麼這個問題也要在現在問…..把你的生活時間稍微拉慢幾秒鐘你就有這樣的反應就足以說明你被壓力與效率給綁得死死的.我以前也會這樣覺得,但現在遇到這種狀況也就覺得慢慢來也沒問題.快這幾分鐘也不會讓我的人生產生變化.因為我們要把你的人生從更廣的角度去看,對這幾分鐘的時間也就沒有太大的影響.

明白我們的身體重心要在腳底的哪個部位?就是你跑步是怎樣跑法,怎樣施力,怎樣利用你的腳底哪個部位去施力?這就是我們身體運動的模式!它一點都不難只是我們都不重視它也不認為它是一個問題.而你或許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我怎樣讓身體的爆發力提升? 這樣我可以在下桿的啟動點得到更好更大的力量?當然就是把你的腳底訓練提升.第一他要更有力量更靈敏去產生,第二他要有強大的抓地力,因為當你施展揮桿動作,一旦往地面一踩那就會有很大的反作用力產生而你要讓你的身體可以控制得當你的腳底與雙腳要很強大與有力去控制這個反作用力,同時反作用力只是一個起點,

你看多數的運動員不管他是從事哪一種運動他們下半身都會練得很強壯.因為運動都需要下半身的支撐力和強大的力量爆發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與表現.你不能認為我打乒乓球這類的運動,運動範圍很小,同時也不需要去操控很重或很大的工具.乒乓球球拍小也不重,球也小也輕,所以把技巧和上半身的靈活性給練好就可以.其實不然,如果你沒有強大的下盤你怎樣讓你的上半身可以靈活自如去展現很多的技巧與細節.這就是現代化運動科學所強調的地方.很多運動都是相關性只是運用的工具不同但需要去思考的物理性與力學角度都是一樣.

當你要讓你的動作可以在比賽或球場上發揮,千萬別小看平時的基礎訓練.比如跑步,仰臥起坐,垃身操等.這些東西是基礎都是扎實的基本功,有這些基本功你才能在動作練習上去發揮身體的爆發力.再配合上正確的動作這樣你會感到做起來身體特別能得到釋放.而且只要你的動作做得正確,你打不到一百球就會感到累.正確的動作對於你的身體怎樣去運行與發力釋放都特別有效率.所以當你每一次的揮桿都正確下你反而是能讓身體有效去釋放力量/能力.這也是我會說只要你的動作正確你其實不需要練得多,因為你的身體根本受不了太多正確的動作運行的數量.

站姿,身體重心要放在哪一個位置?手臂要怎樣擺放?兩腳的寬度?有太多東西你需要去要求正確的做法與姿勢.絕對不是你所想的練動作只要去練習上下桿和收桿的過程.一個好的揮桿動作或是一個正確的揮桿動作要完成你的握桿,站姿,身體重心怎樣的位置都會影響到你怎樣上下桿與動作.我必須說,當你動作越完整,正確與成熟你對這些東西會越要求.這比真正的執行揮桿動作還要來得重要.所以看你打球打得好不好看你一開始的站姿就抓得到七八成了.因為你知道如果這些動作不對或有一些偏差就會產生一些小失誤或影響揮桿的質量.

在球場上不允許他們犯錯或思考,他們怎能去做出你要的東西?一旦你不斷去影響球員,球員就覺得幹嘛去思考或觀察球場變化,教練叫我做這樣就可以踢球反而變得簡單多了也比較不被罵.這樣孩子就會僵化沒有變化與沒有思考的觀念.導致這樣的球員升上國高中後一樣都不會有太大的進步與成長,最多只有體能與身材上的提升但在內化的思考反應能力都是很差.因為我們習慣被教練驅使鞭策,不習慣思考和自主嘗試創造.也怕遇到問題,遇到問題就看教練指示.

我自己在對孩子的教育時,我不太會跟他們說解答,我會跟他們說你試看看你的方式,或是你試試這個方法?讓他們去嘗試不同的方法自然就會知道哪個對哪個錯?這樣後面再跟他們講述一些原理時就很容易,因為他們知道如果不用這個對的方法自然會得到錯的答案,因為他們走過錯誤知道為什麼要利用對的原理與公式去得到解答.更可以理解到原因.這樣他們不太需要去背誦或記憶公式或原理,所以很容易去積累出他們的知識來.而這些知識在他們的心中是扎實不容易忘記.

為什麼失敗或錯誤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更加強壯與有自信?就是因為當你遇到的問題與錯誤夠多了自然知道哪些狀況要避開,哪些挑戰要注意些什麼?因為你對未來可以更有應對的態度不會不知所措.就算問題是你沒遇到過你也有一套模式去自我分析與設定一個慣用模式去解決.但相對的如果你一直都有老師,教練一路給你一些指示,解答,或協助時,你會很懼怕一個人獨自面對挑戰與未來.主要的核心在於你不知道怎樣去解決問題與享受錯誤與失敗.這也是為什麼要讓人不斷去嘗試接受挑戰,沒有經歷這些洗禮你的信心是無法建立起來.

當你執著在一件事時你會不自覺得就超越別的朋友.也就是一頭栽下去後你就一無反覆的投入沒日沒夜地把事給做好.也就是這樣當你回過頭看的時候你已經把其他人給拋得老遠.這也是我覺得執著的黃金期.但當你已經到一個層級時,你的進步的空間就變得越來越小.往往在一開始到一半的程度這個進步最為明顯與快速.可能幾個月的時間你就可以感覺你已經比以前要進步更多.但當你到一個水平時有基礎的狀態下要求精進就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才能有看到效果.

如果太在意外界的觀感或缺乏對一件事的執著能力往往會讓你迷失自我不知道哪個是你可以投入的區塊或領域.這個時代我們得到太多資訊不是資訊太少.因為太多了所以讓你無所適從也不懂如果去篩選哪些東西適合你,你要從哪個方向進去?這也是我們無法從書本上學得.如果你不知道找出一個你可以喜歡或是執著的東西那就很難為你自己創造出價值感來.所以很簡單的事就是當你找到你可以去投入的東西或領域時千萬不能在意別人的看法與感受.別人不會理解你的想法也不需要去讓別人理解你.只要持續不間斷的為自己去做,

學過了跟學懂了是不一樣.而學會了與學熟了又是不一樣.學對了會是下一個階段在學習上的關鍵.因為我們現在處於知識爆炸時代對很多學理與觀念都有別於幾十年前.而如果你們有好好地更新你的大腦資料庫就會知道你的孩子還在學幾十年的舊與錯的東西.自然以後到外面社會和別人挑戰就很難可以運用的順暢與快速.孩子能否在以後的人生可以獨立自主對於現在還小的孩子們是絕對重要的時期.很多事不能再給自己藉口或聽別人說等到他們大一點再學會比較好.這其實都不對,因為越晚學習所面對到的挑戰與難度會遠高於在小時候建立的學習.

我認為時間的價值絕對不會一樣.而越早投資在建立一件事物的能力當然對人們是越好.因為有很多事當你年紀越大的時候去做所遇到的挑戰與難度就變得越大.因為你的對手們可能已經身經百戰而你卻還是似懂非懂還在找尋一個明確的道路所努力.尤其在面對職業等級的對手與挑戰,這樣的實力就很難得到很好的表現.更重要你要投入的時間需要更長才能得到不錯的結果,金錢的投入也會相當可觀.所以說當你在30, 40歲才開始要建立一項專業就必須要花更多時間與金錢.也是青春需要把握的道理.

很多人在建立揮桿動作的過程中去懷疑自己現在練的動作是否正確?這是很正常也沒錯.所以常會去觀察別人的動作與自己的動作差別,或是請教動作不錯的朋友來指點自己的問題與狀況.當然別人的東西適不適合自己只有練過才知道.當你花了時間去試過後自然知道什麼適合你?所以經歷這些事情後你就會更加堅定你自己的動作,當你信任你現在練的東西後你就會堅持與不斷地練下去.練到一個程度後你因為對這動作的熟悉度讓你在運行整個動作時就會變得更無思更果決的去相信你的身體做出你要的結果.也就是大腦心理運作模式.

你現在的揮桿速度就是以你現在的體型,肌肉強度所得到的一個結果,而你要提昇的話就是把自己的肌肉變得更強壯,可以更輕鬆去揮動球桿以得到一個更快的速度.但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要得到更快的揮桿速度有很多的方法,從人的角度跟從球桿的角度來著手.而從自己本身去下手最快的方法就是讓你的動作練得熟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揮桿速度.

我個人在球具這塊的經驗,我自己也是經歷過很多的失敗與問題.這才讓我知道什麼東西要堅持與什麼規則要遵循.沒有經過錯誤或失敗你不可能瞭解對的方法也找不到對的模式.事物的演化都是差不多,所以要知道很多事情需要有堅持與原則才能讓一個模式運作順暢.運作順暢不見得是以獲利最大為最大任務,有時是著眼在成本最少,效率最高的角度.不見得所有事情都要以賣越多越好,利潤越高越好.有時候反而是越簡單才是對自己最好的模式.

往往我們學一項技能或專業都要花上幾年以上的時間但學到了技術就真的安全一勞永逸了嗎?絕對不是如此.因為有一項技能或技術只能面對短期的挑戰,這樣的安全期是給自己一些時間去學習其他更多的技術與找到一些竅門.才能作為自己生存在市場的武器.如果沒有一直持續地往下走這樣過不了多久很快就被市場給淘汰.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想討論這個主題.比如說你現在打球的成績也不錯,動作也很穩定,這樣就好了嗎?不見得,因為人隨著時間的流失,我們的體力與身體都會逐漸變弱,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升在其他部分的能力已面對身體的耗損.

為什麼很多自我感覺良好的人都是在一個不錯的環境裡不知道外面的風雨.因為接觸的人事物都是差不多也沒有太大的落差時就會對所接受的或看到的東西一致性導致心理層面會覺得自己已經不錯.這也是改變的重要性.為什麼大型企業很難接受改變因為改變的成本與對人的衝擊很大也是大企業要考慮的成本因素與風險.所以大企業都是走中庸的保險之道,要高風險的就是小企業的招牌也是存活之道.要知道小企業不太可能會有過度自信因為如果過度自信更容易讓自己的公司翻船連活的機會都沒有.所以當小企業能存活多半在專業和自己的優勢上有一定程度的水平才能有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