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Saqra INB-314H 7i/ UST-Mamiya Attas 10S 7鐵測試!~完結篇

Saqra INB-314H 7i

更多此桿照片都在以下聯結!
https://goo.gl/photos/6xb5rR13LUHa3cas7

中國讀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參考此桿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Saqra INB-314H 7i/ UST-Mamiya Attas 10S 7鐵測試!~產品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saqra-inb-314h-7i-ust-mamiya-attas-10s-7...

Saqra INB-314H 7i/ UST-Mamiya Attas 10S 7鐵測試!~規格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saqra-inb-314h-7i-ust-mamiya-attas-10s-7...

Saqra INB-314H 7i/ UST-Mamiya Attas 10S 7鐵測試!~實際測試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saqra-inb-314h-7i-ust-mamiya-attas-10s-7...

完結篇開始.

所以說這個桿身回饋其實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雖然說有時候我可以犧牲掉感覺,讓性能可以最為主要要求因素,但對於一般球友來說感覺一直都是在前三名地位.而這款桿身還會因為這個回饋因素而影響到其他使用效果比如易打性或操控性.這樣的狀況就不是單純我放棄掉回饋而只要求效果的訴求.因為這樣無法讓你輕鬆去發揮出桿子效果,反而會影響到你的揮桿穩定性與動作.這樣就是一個副作用.如果經驗不足與動作不穩定的人用很容易動作跑掉,最後卻不知道為啥會導致如此.很多桿子都會有這樣的問題,不是說它設定不好或是產品選的不對.關鍵在於產品的後續有隱性的問題,會導致使用者後續使用產生一些問題與影響動作.這點就是技師需要注意與瞭解.因為不是每一位球友都能自由自在地控制球桿與掌握好動作的問題.

所以如果桿身或桿頭有這樣的隱性問題存在可能就需要考量到使用者本身的能力,技巧,與動作的條件才能去推薦.而回到主題,這桿身會改變此桿子的易打與操控性.而還是那句老話,它的產品問題都是出在這桿身的特性,強化了桿身的前端.你或許會問我,是不是我選錯了硬度?這個問題就問得好棒.我選這幾隻桿子都是刻意挑桿身重量超過90g在100g以內.這三隻桿身重量都選擇S硬度.裏頭最重的事OTi 95S 99g,這支Attas 10S也不過97g.MCI 90S是92.5g.而這三隻以Attas 10S裁完後的重量最重94g, OTi 95S 91g, MCI 90S 89g.以重量來看這三支的差別不會太大,所以都在可控制的範圍內.硬度也是差不多.

唯一能說這個問題就是每一家技術用得都不同.所以導致最後結果的差別.以MCI是桿身內徑是鋼管設計,OTi是特殊麻繩是的纖維編織法,而Attas雖然沒有說但也是傳統的一層層的碳纖維結構.以這三支所利用的技術來說Attas是比較傳統,已使用高碳布材質在桿身為主,其他技術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導致產品在強度,穩定度,效果與桿身硬度變化上的差異.就算硬度都是S,硬度頻率也差不多下但以實際擊球的手感來說Attas是最差,也就導致這三種產品的優劣.而多數人在使用時很容易就是以使用的手感來決定這桿子的好壞.所以感覺是很直覺的東西沒有標準.

就我自己用過這三支桿子,都是配上日本三大桿身廠的當紅碳纖維鐵桿身,MCI的手感最棒,距離與效果不錯,比OTi, Attas要稍微短個5碼左右(飛行距離).但在操控,手感,易打與穩定度上都是最棒. OTi的手感要稍微硬一點但也都在可以接受範圍內,距離,球速與Attas差不多,都算是走性能導向的桿身,但易打與操控上我想OTi還是要優於Attas.這也說明為啥MCI可以在去年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工房換鐵桿身中以碳纖維產品中的前幾位.這不是沒有理由,實際用過這幾款桿身後就知道它的整體各方面的表現都是在水準以上,尤其在手感上是最棒.完全說明東方人對桿子的手感要求要高的面向.所以如果用MCI桿身其實是可以提升整體球桿的易打性,因為手感要舒服,更容易讓使用者去發揮出動作與擊球效果.這點Attas因為手感不佳讓這塊的表現在敬陪末座.



5. 穩定性與失擊傷害 – 延續上面的整體分析與討論.這三隻的穩定性與抗側旋能力都已經遠遠超過一般碳纖維鐵桿身的表現.我只能說從今年年初就開始使用MCI 到現在用Attas,我下場打,用這些桿子完全沒有產生過出界/OB的狀況,有打歪但都是個人動作產生錯誤導致,但也都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而上果嶺率跟鋼管的桿子比較是旗鼓相當.但我卻得到更遠的距離.這幾支7鐵都要打出我鋼管鐵桿6鐵要更遠距離.所以穩定度這塊的表現完全超過我的想像.我想我必須給現在碳纖維鐵桿身一個重新的定義,它們的穩定度與抗側旋能力已經足以跟鋼管產品相抗衡.以往鋼管在穩定度的優勢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但卻遠遠不及碳纖維的距離效果.只有等秋冬時節看看在抗風性這些桿子的影響.



Attas的手感不佳但打出來的結果還真的很穩定,就是我為啥會說它是很典型的高碳布產品的特性,穩定性高,因為桿身強度加強,強化前端,讓觸球的強度提升,減少側旋與倒旋量,讓擊球的效果可以拉到最高.也因為桿身硬度尤其在前端比較硬,所以回饋會覺得不好但對於穩定性來說這樣反而可以控制到最高,把動作的失誤而導致的側旋問題給壓到最低,所以這三隻桿子的穩定性與抗側旋都是前段班.我只能說他還要比鋼管的NS Pro 950要更優.我打950稍微一用力桿子就開始亂飄,桿頭觸球的不穩定性就增加,側旋也會變高因為桿身前端比較軟,觸球力量一加大就會導致桿身變形量大,觸球就會有側旋出現.這點在這三隻桿身來說都沒有或是相當少.所以不要再說打碳纖維鐵桿身是老人家用的,不要再用異樣的眼光去看打這類桿身的球友了.反而打這樣的桿子我更好打出一些球路出來.

所以我上面有提到,我用這桿子打不同球路一樣可以打得出來,只是沒有那樣靈敏,要用比較多動作與細節去掌握,不能完全依賴桿子的變化與彈性去做.我個人認為如果以打技巧球的基礎來看,碳纖維桿身會有更好的效果,也更加容易去打出來.鋼管桿身如果本身的技巧不夠熟練可能不見得打得出效果出來.這是最大差別.碳纖維桿身對於一般人來說會是一個完美的工具讓你去打出像選手一樣的球路來,而且一點都不難.你可以從站位上去調整打出不同球路,或是從動作調整去打,或從你與球的距離等做法,你會很簡單的打出來左曲,右曲,高低彈道等球路來.

整體表現比較表

Fujikura MCI 90 S
手感:特優
距離: 中上
操控與易打:特優
穩定度:特優
外觀塗裝:一般
價格:高

Mitsubishi Rayon OTi 95 S
手感:中上
距離: 特優
操控與易打:中上
穩定度:特優
外觀塗裝:特優
價格:高

UST-Mamiya Attas 10 S
手感:差
距離: 特優
操控與易打:一般
穩定度:特優
外觀塗裝:特優
價格:高

以這支Attas桿身來說算是這三支表現比較弱的一支,但它並不是弱在性能與穩定度上,相反的它在這兩塊的表現還是頂尖,但對於手感,易打與操控上就是很大的致命傷,而這幾塊剛好是OTi, MCI比它要好的地方,所以當這三支桿身擺在你面前,你也測試過了,我想你會有一個決定.當然有些人不喜歡桿身太彈或變化太大,那Attas, OTi這兩支會是你可以考量的產品.不過不管你怎樣選,選哪一支桿身,你需要看一下你的口袋.因為這三款桿身的價格都差不多.至少都需要日幣一萬元才能享受它.而你可能至少要訂購個6支,也就是說6萬日幣的成本還要外加後續的組裝與客制費用.相對鋼管的價格都不到這幾支桿子的一半價格就可以有了.所以更換的成本以目前的狀況來看不會便宜.這也是大家要選用前需要瞭解的一個因素.

我必須要說我對現在的碳纖維鐵桿身的表現已經重新定義了.也因為這樣我也對鐵桿的數量有了更重要的需求.有這樣好的效果桿身在,我根本就不需要戴上6~8支的鐵桿在球袋中.我覺得最多用上4支就可以了.長鐵一支,中鐵也一支,短鐵兩支,加一隻挖起桿.推桿一支,球道木一支,開球木桿一支.所有的桿子就7支,是現在14支桿子的一半數量.我就是打算從現在開始就用這樣的數量上場打球.會不會更好?上果嶺率能否提升?整體表現會不會更棒?這就是我後續要去發掘.只能說要打高爾夫一定要利用現在的材料與技術才能讓你如虎添翼,苦練的傳統模式不會讓你打得輕鬆或穩定.利用工具讓它來配合你,這樣的組合才能讓你打得更舒服與簡單.我的重點就只有一個,讓我的Golf Game變得更簡單!看來今年的桿子我需要再重新定義與組織我的先發球桿陣容了.

----------------------------------------------------------------
更多此杆照片都在以下联结!
https://goo.gl/photos/6xb5rR13LUHa3cas7

中国读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参考此杆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Saqra INB-314H 7i/ UST-Mamiya Attas 10S 7铁测试!~产品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saqra-inb-314h-7i-ust-mamiya-attas-10s-7...

Saqra INB-314H 7i/ UST-Mamiya Attas 10S 7铁测试!~规格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saqra-inb-314h-7i-ust-mamiya-attas-10s-7...

Saqra INB-314H 7i/ UST-Mamiya Attas 10S 7铁测试!~实际测试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saqra-inb-314h-7i-ust-mamiya-attas-10s-7...

完结篇开始.

所以说这个杆身回馈其实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虽然说有时候我可以牺牲掉感觉,让性能可以最为主要要求因素,但对于一般球友来说感觉一直都是在前三名地位.而这款杆身还会因为这个回馈因素而影响到其他使用效果比如易打性或操控性.这样的状况就不是单纯我放弃掉回馈而只要求效果的诉求.因为这样无法让你轻鬆去发挥出杆子效果,反而会影响到你的挥杆稳定性与动作.这样就是一个副作用.如果经验不足与动作不稳定的人用很容易动作跑掉,最后却不知道为啥会导致如此.很多杆子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不是说它设定不好或是产品选的不对.关键在于产品的后续有隐性的问题,会导致使用者后续使用产生一些问题与影响动作.这点就是技师需要注意与瞭解.因为不是每一位球友都能自由自在地控制球杆与掌握好动作的问题.

所以如果杆身或杆头有这样的隐性问题存在可能就需要考量到使用者本身的能力,技巧,与动作的条件才能去推荐.而回到主题,这杆身会改变此杆子的易打与操控性.而还是那句老话,它的产品问题都是出在这杆身的特性,强化了杆身的前端.你或许会问我,是不是我选错了硬度?这个问题就问得好棒.我选这几隻杆子都是刻意挑杆身重量超过90g在100g以内.这三隻杆身重量都选择S硬度.裏头最重的事OTi 95S 99g,这支Attas 10S也不过97g.MCI 90S是92.5g.而这三隻以Attas 10S裁完后的重量最重94g, OTi 95S 91g, MCI 90S 89g.以重量来看这三支的差别不会太大,所以都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硬度也是差不多.

唯一能说这个问题就是每一家技术用得都不同.所以导致最后结果的差别.以MCI是杆身内径是钢管设计,OTi是特殊麻绳是的纤维编织法,而Attas虽然没有说但也是传统的一层层的碳纤维结构.以这三支所利用的技术来说Attas是比较传统,已使用高碳布材质在杆身为主,其他技术都有其特殊性,所以导致产品在强度,稳定度,效果与杆身硬度变化上的差异.就算硬度都是S,硬度频率也差不多下但以实际击球的手感来说Attas是最差,也就导致这三种产品的优劣.而多数人在使用时很容易就是以使用的手感来决定这杆子的好坏.所以感觉是很直觉的东西没有标准.

就我自己用过这三支杆子,都是配上日本三大杆身厂的当红碳纤维铁杆身,MCI的手感最棒,距离与效果不错,比OTi, Attas要稍微短个5码左右(飞行距离).但在操控,手感,易打与稳定度上都是最棒. OTi的手感要稍微硬一点但也都在可以接受范围内,距离,球速与Attas差不多,都算是走性能导向的杆身,但易打与操控上我想OTi还是要优于Attas.这也说明为啥MCI可以在去年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工房换铁杆身中以碳纤维产品中的前几位.这不是没有理由,实际用过这几款杆身后就知道它的整体各方面的表现都是在水准以上,尤其在手感上是最棒.完全说明东方人对杆子的手感要求要高的面向.所以如果用MCI杆身其实是可以提升整体球杆的易打性,因为手感要舒服,更容易让使用者去发挥出动作与击球效果.这点Attas因为手感不佳让这块的表现在敬陪末座.



5. 稳定性与失击伤害 – 延续上面的整体分析与讨论.这三隻的稳定性与抗侧旋能力都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碳纤维铁杆身的表现.我只能说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使用MCI 到现在用Attas,我下场打,用这些杆子完全没有产生过出界/OB的状况,有打歪但都是个人动作产生错误导致,但也都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上果岭率跟钢管的杆子比较是旗鼓相当.但我却得到更远的距离.这几支7铁都要打出我钢管铁杆6铁要更远距离.所以稳定度这块的表现完全超过我的想像.我想我必须给现在碳纤维铁杆身一个重新的定义,它们的稳定度与抗侧旋能力已经足以跟钢管产品相抗衡.以往钢管在稳定度的优势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却远远不及碳纤维的距离效果.只有等秋冬时节看看在抗风性这些杆子的影响.



Attas的手感不佳但打出来的结果还真的很稳定,就是我为啥会说它是很典型的高碳布产品的特性,稳定性高,因为杆身强度加强,强化前端,让触球的强度提升,减少侧旋与倒旋量,让击球的效果可以拉到最高.也因为杆身硬度尤其在前端比较硬,所以回馈会觉得不好但对于稳定性来说这样反而可以控制到最高,把动作的失误而导致的侧旋问题给压到最低,所以这三隻杆子的稳定性与抗侧旋都是前段班.我只能说他还要比钢管的NS Pro 950要更优.我打950稍微一用力杆子就开始乱飘,杆头触球的不稳定性就增加,侧旋也会变高因为杆身前端比较软,触球力量一加大就会导致杆身变形量大,触球就会有侧旋出现.这点在这三隻杆身来说都没有或是相当少.所以不要再说打碳纤维铁杆身是老人家用的,不要再用异样的眼光去看打这类杆身的球友了.反而打这样的杆子我更好打出一些球路出来.

所以我上面有提到,我用这杆子打不同球路一样可以打得出来,只是没有那样灵敏,要用比较多动作与细节去掌握,不能完全依赖杆子的变化与弹性去做.我个人认为如果以打技巧球的基础来看,碳纤维杆身会有更好的效果,也更加容易去打出来.钢管杆身如果本身的技巧不够熟练可能不见得打得出效果出来.这是最大差别.碳纤维杆身对于一般人来说会是一个完美的工具让你去打出像选手一样的球路来,而且一点都不难.你可以从站位上去调整打出不同球路,或是从动作调整去打,或从你与球的距离等做法,你会很简单的打出来左曲,右曲,高低弹道等球路来.

整体表现比较表

Fujikura MCI 90 S
手感:特优
距离: 中上
操控与易打:特优
稳定度:特优
外观涂装:一般
价格:高

Mitsubishi Rayon OTi 95 S
手感:中上
距离: 特优
操控与易打:中上
稳定度:特优
外观涂装:特优
价格:高

UST-Mamiya Attas 10 S
手感:差
距离: 特优
操控与易打:一般
稳定度:特优
外观涂装:特优
价格:高

以这支Attas杆身来说算是这三支表现比较弱的一支,但它并不是弱在性能与稳定度上,相反的它在这两块的表现还是顶尖,但对于手感,易打与操控上就是很大的致命伤,而这几块刚好是OTi, MCI比它要好的地方,所以当这三支杆身摆在你面前,你也测试过了,我想你会有一个决定.当然有些人不喜欢杆身太弹或变化太大,那Attas, OTi这两支会是你可以考量的产品.不过不管你怎样选,选哪一支杆身,你需要看一下你的口袋.因为这三款杆身的价格都差不多.至少都需要日币一万元才能享受它.而你可能至少要订购个6支,也就是说6万日币的成本还要外加后续的组装与客制费用.相对钢管的价格都不到这几支杆子的一半价格就可以有了.所以更换的成本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不会便宜.这也是大家要选用前需要瞭解的一个因素.

我必须要说我对现在的碳纤维铁杆身的表现已经重新定义了.也因为这样我也对铁杆的数量有了更重要的需求.有这样好的效果杆身在,我根本就不需要戴上6~8支的铁杆在球袋中.我觉得最多用上4支就可以了.长铁一支,中铁也一支,短铁两支,加一隻挖起杆.推杆一支,球道木一支,开球木杆一支.所有的杆子就7支,是现在14支杆子的一半数量.我就是打算从现在开始就用这样的数量上场打球.会不会更好?上果岭率能否提升?整体表现会不会更棒?这就是我后续要去发掘.只能说要打高尔夫一定要利用现在的材料与技术才能让你如虎添翼,苦练的传统模式不会让你打得轻鬆或稳定.利用工具让它来配合你,这样的组合才能让你打得更舒服与简单.我的重点就只有一个,让我的Golf Game变得更简单!看来今年的杆子我需要再重新定义与组织我的先发球杆阵容了.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尊重本站內容智慧財產權.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qq帳號 : 2319995799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