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G-Field GFT 4W 16度/Matrix Ozik 8Q3 S硬度球道木測試!實際測試篇

G-Field GFT 4W 16度

更多此桿照片都在以下聯結!
https://goo.gl/photos/R7dbmfDb6tPPWoqS7

中國讀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參考此桿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G-Field GFT 4W 16度/Matrix Ozik 8Q3 S硬度球道木測試!產品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g-field-gft-4w-16dumatrix-ozik-8q3-sying...

G-Field GFT 4W 16度/Matrix Ozik 8Q3 S硬度球道木測試!規格說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g-field-gft-4w-16dumatrix-ozik-8q3-sying...

實際測試篇開始.


這也是為啥我會堅持保留球頭聲音要大的原因.我不是為了要賣很多的球頭所以我不需要為這種東西去堅持或改變,我只希望大家可以真正去瞭解與享受到金屬球頭特性你可以得到的結果與好處.這才是原本材質它的訊息!



2.      桿身回饋 – Matrix Ozik 8Q3我沒有用過但有使用過6Q3.大家可以到下面的文章聯結中去瞭解Q3桿身特性.但我這回是把8Q3裝在球道木上所以會與使用木桿時會有些差異.這也是我想要瞭解Q3是否如同以前HD款式在球道木上的使用會有不錯的回饋與效果.當然讓我感到稱許的就是HD的桿身在球道木上的穩定度,它對側旋能力的壓制一直都相當不錯.就算動作跑掉,桿身依舊可以把球可控制在不會出界的狀況下,所以我在球道木上裝不少支HD桿身給很多會員們使用.這也是我會延伸測試Q3系列在球道木的使用狀況.



2013 YAMAHA inpres X RMX 10度/Matrix Ozik 6Q3 S硬度木桿測試!上集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2013-yamaha-inpres-x-rmx-10dumatrix-ozik-6q3-syingdumuganceshishangji



以8Q3的桿身重量來說沒有以前HD8要來得重.可能是我這支比較特別因為在它的官網上,8Q3的重量也都在80g以上.所以這可能需要更多的8Q3產品才能知道真正的重量範圍.但以78g這樣的重量我想還是可以接受的球道木設定.因為我會裝短於43”的長度,就算是4木我也會裝在42.5~43”之間去試看看.所以先打看看這樣的長度桿身的變化.不過在使用8Q3的第一個月桿身回饋都沒有太多的變化.感覺整支桿子都比較硬.看來這是8Q3的特性.硬度的結構上會比以前HD要硬得多.同時需要更多的時間將桿身的結構打開,這樣桿身的彈性才會比較好.這點是使用上比較大的差別.但硬度來說會比較硬是事實.桿身的受力變形量都不大,尤其桿身前端沒有太多的彎曲度,彈性上也比較直接與快速.



雖然回饋上它不是像以前HD那樣有韌性.但打起來的效果倒是真的不錯.8Q3整體的回饋是非常直接,對於揮桿速度快的人這樣的桿身用起來可以讓你沒有後顧之憂.桿子的反彈速度與力量都很好.但我認為這樣的桿子最好也是要調整長度,也是能比一般長度要再短一些會更好.這類桿身回饋與變形量小的產品如果做得太長或一般長度對於使用上來說會比較吃力.也會讓使用者無形中會用更多的速度與力量去得到好的擊球結果.但其實這樣的硬度對於使用者是正常的變化,只是桿身特性不是日系桿身那樣Q彈感覺.所以這桿身的回饋算是一般,中規中舉!但喜歡Q彈的球友對這樣的桿身可能接受度不高.



如果過了桿身的磨合期後桿子會有更好的彈性,桿頭更能迅速反彈觸球是相當輕鬆.對於桿頭的回饋也會正面提升.因為這比較是利用桿子本身的彈力去得到最好的擊球效果.所以也能慢慢把桿頭的回饋給放大出來.先前桿身還沒打開時,桿頭的回饋就無法送出來,一直覺得悶悶感覺.不像我先前打的G-field 3木那樣扎實與清脆.但我想關鍵還是在桿身這塊.如果要將桿子本身的特性發揮,不能老靠打的人去將速度與力量給發揮.所以這支桿子打開前與打開後會差很多.典型需要訓桿的桿子.

尤其桿身打開後觸球變得簡單,桿頭的擊球效果更好,正像以前打G-field 3W那樣中球的爽度,球整個被桿頭的撞擊給包住.再彈出去.就是讓人打起來很熱血的感覺.完全要給讚了!

3.      彈道與距離 – 這桿子一開始打真的不是太好打,桿頭小,桿面也小,尤其是高重心的桿面設計,你吃到球的位置會影響你打出去的結果很大.典型傳統小頭的風格,簡單說就是刀背版的球道木設計.不像現在的球道木桿易打性高,打到桿面的哪個位置都可以有不錯的回饋與擊球效果.所以頭一次打真的吃足苦頭,雖然能打到點但稍為觸球位置沒有甜蜜點就立馬感受到你沒打好.好久沒打過這樣的球桿,所以前面打都在抓桿子特性,動作也盡可能去維持精準性讓擊球的質量可以提升.

這是典型的過渡期,從易打性高的桿子轉到用這類有難度的球桿自然一開始都會讓你打起來挫折十足,我很久沒有這樣的狀況.但後頭打開桿身與調整規格後我反而越打越愛這桿子.算是我木桿類含小雞腿的桿子中打最好的一支.這就是一旦你駕馭好難打的桿子後自然會發覺它可愛之處.

以打中桿面甜蜜點的狀況來說,飛行的距離大多在200碼.滾動距離約10碼左右,所以這支球道木是相對要短.與我其它是鈦合金的球道木來比的話距離上會短約10碼以上.而它的彈道是中高彈道.雖然這個球頭的重心是高重心,但打出來的角度卻不會低.桿身的彈性相當好所以可以把球送得高.這點我覺得挺好.如果沒打到桿面甜蜜點距離往往會短約20碼左右.大多只能有190碼的距離水平.所以用起這支球道木讓我打起來會挺挫折,距離的損失是使用其他桿子所沒有.這樣打起球來會相對吃力.就算打得扎實但到球位一看還有留下一點距離來.以往使用鈦合金的球道木可能都在果嶺前30碼內的位置但現在可能會有60碼左右的距離.這就會讓下一桿很難把球放到洞口附近.



簡單來說這支桿子的距離完全達不到我要的期待.主要原因在於桿頭材質問題.因為不鏽鋼的材質強度沒有鈦合金要好,所以擊球的變形會大於鈦合金.這對於擊球效果與距離就會有很大影響.從我以前測試的球道木就可以知道,要打遠的桿子如果材質這塊沒有提升要想藉由桿身來得到好的距離是有限,如果你目前使用的桿子也已經是訂製過的產品那要提升距離是很難.對我來說,桿身的效果與主要優勢在於優化擊球的飛行效果與表現,對於距離提升,它還是沒有桿頭來得要大.所以我才會在近5年來的球道木完全都轉換到鈦合金的桿頭或桿面是鈦合金材質的產品上.而這一次的使用不鏽鋼球道也完全印證我的想法.



我的揮桿動作已經相對熟練,所以要打到桿面甜蜜點對我來說問題不大,觀察打出去的彈道與距離並不是太難.而這桿子打出去的球速算是中快速等級.它不是很快的類型,但也不慢.而這種的速度在不鏽鋼球頭來說算快的,比鈦合金的球頭就會稍為慢一點.這一點差異就會在距離上產生.所以我過了測試時間後就把桿子換成鈦合金的球道木了.因為下場不能在這塊上有太大的落差.距離上我覺得它算是不鏽鋼的球道木上不錯了但如果比上鈦合金的球道木就會有10碼以上落差.結論是我下場不會用這種桿子,無法達到我要的距離效果!不過如果本身力量條件不錯的球友對於距離要求沒有精準度或操控性高的人,這種桿子反而會更適合.因為它有更好的做球與手感效果讓你可以更自在地去打出你要的結果.
 
4.      易打性與操控性 – 這桿子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這塊.因為這個桿頭小,桿面也小,所以它沒有其他三木的易打性,非甜蜜點的反饋與性能距離都相當明顯,所以我才會說它像打刀背桿的球道木一樣.如果打不好立馬就知道.而對於球道木這類球桿需要有更好的易打性,因為桿子長,如果動作不穩定或擊球不扎實就不容易打好.所以它才是所有球桿中相對難的一支.在能扎實吃中球然後不吃太多土的帶過球.這要整個轉動與肩膀的帶動很順暢才做得到.稍為手臂或肩膀太用力就會讓球頭啃地無法掃擊球.這樣的桿子對於實際使用會有相當高的難度.我只能說以現在球頭技術是可以將這塊給提升,畢竟這個產品也已經7,8年的東西了.現在的球道木也已經遠遠易打於這個產品.



我對提升這支球道木易打性從長度先進行調整,將桿子裁短不到42.5”的長度,再進行測試使用.結果對於擊中桿面甜蜜點的比例大大的提升不少.當然整體的效果也維持在一個不錯的水平.但是對於要完全操控它我覺得還需要多打幾次同時等到桿身的彈性打開後會更好.桿頭的體積因為比一般球道木要小,同時重量也要重一些,這樣的狀況就更不容易讓桿身前端或折點產生彎曲度或更好的變形量.也就是當使用時你不太感受到桿身的變化,也自然沒有太多的反彈力道.當然要中球不是問題但主要在於你與桿子的互動上少不少.沒以打其它桿子那樣你可以期待桿頭反彈中球那種爽度.這桿子就只能說可以打,操控上沒問題但少了打球的爽度與樂趣.

不過當我打超過3個月後反而愛上這桿子的操控性,桿子短了後,揮桿重量也壓低2~3個單位,所以打起來很簡單,我覺得更好掌握,雖然桿身的變化比較少但長度與揮重更適合會讓整體操控更穩定.打中桿面甜蜜點超過8成.後來我反而就一直用它.因為他很順手太好操控.所以桿子是可以不一樣只要你稍微調整一下就可以煥然一新.這也是我常常會跟會員朋友說,一隻新桿多半要花點時間去瞭解他,千萬別再一兩次的使用就下定論.讓自己有更多機會與時間在不同的環境,狀況與天氣下去使用,觀察你的使用結果再去評論它.當我瞭解到這些資訊後自然可以知道要怎樣去調整或是否要進行桿子調整?這就是訂製桿子的彈性與空間.不是做好的規格就是固定.如果調整就看技師的巧手?
 
本文未完,完結篇請點下方.

G-Field GFT 4W 16度/Matrix Ozik 8Q3 S硬度球道木測試!完結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g-field-gft-4w-16dumatrix-ozik-8q3-sying...

---------------------------------------------
更多此杆照片都在以下联结!
https://goo.gl/photos/R7dbmfDb6tPPWoqS7

中国读者可到我的新浪微博中参考此杆照片.
http://weibo.com/peargolf

G-Field GFT 4W 16度/Matrix Ozik 8Q3 S硬度球道木测试!产品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g-field-gft-4w-16dumatrix-ozik-8q3-sying...

G-Field GFT 4W 16度/Matrix Ozik 8Q3 S硬度球道木测试!规格说明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g-field-gft-4w-16dumatrix-ozik-8q3-sying...

实际测试篇开始.


这也是为啥我会坚持保留球头声音要大的原因.我不是为了要卖很多的球头所以我不需要为这种东西去坚持或改变,我只希望大家可以真正去瞭解与享受到金属球头特性你可以得到的结果与好处.这才是原本材质它的讯息!



2.      杆身回馈 – Matrix Ozik 8Q3我没有用过但有使用过6Q3.大家可以到下面的文章联结中去瞭解Q3杆身特性.但我这回是把8Q3装在球道木上所以会与使用木杆时会有些差异.这也是我想要瞭解Q3是否如同以前HD款式在球道木上的使用会有不错的回馈与效果.当然让我感到称许的就是HD的杆身在球道木上的稳定度,它对侧旋能力的压制一直都相当不错.就算动作跑掉,杆身依旧可以把球可控制在不会出界的状况下,所以我在球道木上装不少支HD杆身给很多会员们使用.这也是我会延伸测试Q3系列在球道木的使用状况.



2013 YAMAHA inpres X RMX 10度/Matrix Ozik 6Q3 S硬度木杆测试!上集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2013-yamaha-inpres-x-rmx-10dumatrix-ozik-6q3-syingdumuganceshishangji



以8Q3的杆身重量来说没有以前HD8要来得重.可能是我这支比较特别因为在它的官网上,8Q3的重量也都在80g以上.所以这可能需要更多的8Q3产品才能知道真正的重量范围.但以78g这样的重量我想还是可以接受的球道木设定.因为我会装短于43”的长度,就算是4木我也会装在42.5~43”之间去试看看.所以先打看看这样的长度杆身的变化.不过在使用8Q3的第一个月杆身回馈都没有太多的变化.感觉整支杆子都比较硬.看来这是8Q3的特性.硬度的结构上会比以前HD要硬得多.同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将杆身的结构打开,这样杆身的弹性才会比较好.这点是使用上比较大的差别.但硬度来说会比较硬是事实.杆身的受力变形量都不大,尤其杆身前端没有太多的弯曲度,弹性上也比较直接与快速.



虽然回馈上它不是像以前HD那样有韧性.但打起来的效果倒是真的不错.8Q3整体的回馈是非常直接,对于挥杆速度快的人这样的杆身用起来可以让你没有后顾之忧.杆子的反弹速度与力量都很好.但我认为这样的杆子最好也是要调整长度,也是能比一般长度要再短一些会更好.这类杆身回馈与变形量小的产品如果做得太长或一般长度对于使用上来说会比较吃力.也会让使用者无形中会用更多的速度与力量去得到好的击球结果.但其实这样的硬度对于使用者是正常的变化,只是杆身特性不是日系杆身那样Q弹感觉.所以这杆身的回馈算是一般,中规中举!但喜欢Q弹的球友对这样的杆身可能接受度不高.



如果过了杆身的磨合期后杆子会有更好的弹性,杆头更能迅速反弹触球是相当轻鬆.对于杆头的回馈也会正面提升.因为这比较是利用杆子本身的弹力去得到最好的击球效果.所以也能慢慢把杆头的回馈给放大出来.先前杆身还没打开时,杆头的回馈就无法送出来,一直觉得闷闷感觉.不像我先前打的G-field 3木那样扎实与清脆.但我想关键还是在杆身这块.如果要将杆子本身的特性发挥,不能老靠打的人去将速度与力量给发挥.所以这支杆子打开前与打开后会差很多.典型需要训杆的杆子.

尤其杆身打开后触球变得简单,杆头的击球效果更好,正像以前打G-field 3W那样中球的爽度,球整个被杆头的撞击给包住.再弹出去.就是让人打起来很热血的感觉.完全要给讚了!

3.      弹道与距离 – 这杆子一开始打真的不是太好打,杆头小,杆面也小,尤其是高重心的杆面设计,你吃到球的位置会影响你打出去的结果很大.典型传统小头的风格,简单说就是刀背版的球道木设计.不像现在的球道木杆易打性高,打到杆面的哪个位置都可以有不错的回馈与击球效果.所以头一次打真的吃足苦头,虽然能打到点但稍为触球位置没有甜蜜点就立马感受到你没打好.好久没打过这样的球杆,所以前面打都在抓杆子特性,动作也尽可能去维持精准性让击球的质量可以提升.

这是典型的过渡期,从易打性高的杆子转到用这类有难度的球杆自然一开始都会让你打起来挫折十足,我很久没有这样的状况.但后头打开杆身与调整规格后我反而越打越爱这杆子.算是我木杆类含小鸡腿的杆子中打最好的一支.这就是一旦你驾驭好难打的杆子后自然会发觉它可爱之处.

以打中杆面甜蜜点的状况来说,飞行的距离大多在200码.滚动距离约10码左右,所以这支球道木是相对要短.与我其它是钛合金的球道木来比的话距离上会短约10码以上.而它的弹道是中高弹道.虽然这个球头的重心是高重心,但打出来的角度却不会低.杆身的弹性相当好所以可以把球送得高.这点我觉得挺好.如果没打到杆面甜蜜点距离往往会短约20码左右.大多只能有190码的距离水平.所以用起这支球道木让我打起来会挺挫折,距离的损失是使用其他杆子所没有.这样打起球来会相对吃力.就算打得扎实但到球位一看还有留下一点距离来.以往使用钛合金的球道木可能都在果岭前30码内的位置但现在可能会有60码左右的距离.这就会让下一杆很难把球放到洞口附近.



简单来说这支杆子的距离完全达不到我要的期待.主要原因在于杆头材质问题.因为不鏽钢的材质强度没有钛合金要好,所以击球的变形会大于钛合金.这对于击球效果与距离就会有很大影响.从我以前测试的球道木就可以知道,要打远的杆子如果材质这块没有提升要想藉由杆身来得到好的距离是有限,如果你目前使用的杆子也已经是订製过的产品那要提升距离是很难.对我来说,杆身的效果与主要优势在于优化击球的飞行效果与表现,对于距离提升,它还是没有杆头来得要大.所以我才会在近5年来的球道木完全都转换到钛合金的杆头或杆面是钛合金材质的产品上.而这一次的使用不鏽钢球道也完全印证我的想法.



我的挥杆动作已经相对熟练,所以要打到杆面甜蜜点对我来说问题不大,观察打出去的弹道与距离并不是太难.而这杆子打出去的球速算是中快速等级.它不是很快的类型,但也不慢.而这种的速度在不鏽钢球头来说算快的,比钛合金的球头就会稍为慢一点.这一点差异就会在距离上产生.所以我过了测试时间后就把杆子换成钛合金的球道木了.因为下场不能在这块上有太大的落差.距离上我觉得它算是不鏽钢的球道木上不错了但如果比上钛合金的球道木就会有10码以上落差.结论是我下场不会用这种杆子,无法达到我要的距离效果!不过如果本身力量条件不错的球友对于距离要求没有精准度或操控性高的人,这种杆子反而会更适合.因为它有更好的做球与手感效果让你可以更自在地去打出你要的结果.
 
4.      易打性与操控性 – 这杆子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这块.因为这个杆头小,杆面也小,所以它没有其他三木的易打性,非甜蜜点的反馈与性能距离都相当明显,所以我才会说它像打刀背杆的球道木一样.如果打不好立马就知道.而对于球道木这类球杆需要有更好的易打性,因为杆子长,如果动作不稳定或击球不扎实就不容易打好.所以它才是所有球杆中相对难的一支.在能扎实吃中球然后不吃太多土的带过球.这要整个转动与肩膀的带动很顺畅才做得到.稍为手臂或肩膀太用力就会让球头啃地无法扫击球.这样的杆子对于实际使用会有相当高的难度.我只能说以现在球头技术是可以将这块给提升,毕竟这个产品也已经7,8年的东西了.现在的球道木也已经远远易打于这个产品.



我对提升这支球道木易打性从长度先进行调整,将杆子裁短不到42.5”的长度,再进行测试使用.结果对于击中杆面甜蜜点的比例大大的提升不少.当然整体的效果也维持在一个不错的水平.但是对于要完全操控它我觉得还需要多打几次同时等到杆身的弹性打开后会更好.杆头的体积因为比一般球道木要小,同时重量也要重一些,这样的状况就更不容易让杆身前端或折点产生弯曲度或更好的变形量.也就是当使用时你不太感受到杆身的变化,也自然没有太多的反弹力道.当然要中球不是问题但主要在于你与杆子的互动上少不少.没以打其它杆子那样你可以期待杆头反弹中球那种爽度.这杆子就只能说可以打,操控上没问题但少了打球的爽度与乐趣.

不过当我打超过3个月后反而爱上这杆子的操控性,杆子短了后,挥杆重量也压低2~3个单位,所以打起来很简单,我觉得更好掌握,虽然杆身的变化比较少但长度与挥重更适合会让整体操控更稳定.打中杆面甜蜜点超过8成.后来我反而就一直用它.因为他很顺手太好操控.所以杆子是可以不一样只要你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焕然一新.这也是我常常会跟会员朋友说,一隻新杆多半要花点时间去瞭解他,千万别再一两次的使用就下定论.让自己有更多机会与时间在不同的环境,状况与天气下去使用,观察你的使用结果再去评论它.当我瞭解到这些资讯后自然可以知道要怎样去调整或是否要进行杆子调整?这就是订製杆子的弹性与空间.不是做好的规格就是固定.如果调整就看技师的巧手?
 
本文未完,完结编请奌下方.

G-Field GFT 4W 16度/Matrix Ozik 8Q3 S硬度球道木测试!完结篇
http://www.peargolf.com/article/g-field-gft-4w-16dumatrix-ozik-8q3-sying...

請中國高爾夫網站,尊重本站內容智慧財產權.勿未經洋梨高爾夫與高球庫同意下進行非法轉載文章!如想進行文章轉載需求,請與下面電郵聯系!

chien, 洋梨高爾夫 & 高球庫

本站新設新浪微博网?版:http://weibo.com/peargolf

手机版:http://weibo.cn/peargolf

qq帳號 : 2319995799

大家可加入我的粉絲團,我會不定時將新的信息與活動發怖在微博與Google+內.

Google+ 社群可加入[email protected] (與我聯系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