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所有

測試心得:

打Cleveland Tour Issue Comp的球桿覺得很棒.拿在手上覺得很沉.但揮起來不會覺得重手.總長45寸配上460cc的球頭感覺起來剛好不會太大.銀色桿身配起來真的很高極的感覺.我建議要打460cc的球頭最好要架高一點的Tee這樣比較容易打高跟好打.

因為此款是配上NS Pro 100X硬度的所以打起來沒有先前在球具店或試打會中打的舒服.可能是我還沒抓到它的感覺.因為覺得Titleist的鐵桿的setup跟 PING,TM,CG都有點不同且感覺上它的桿頭在彎曲的弧度及角度有點大.這可能是心理因素.不過打到後面就開始覺得越打越順手.黏球的打感也慢慢的出 現了.

此桿狀況如圖,因為Paul的體格很狀所以他的CBR貼了很多的鉛片以增加球頭重量讓打感加強.也因為Paul買球的時候有測量球頭的重量為198g所以 很明顯的它的重量對Paul的Swing Speed會不足.也在組裝球桿的時候加不少鉛塊跟鉛片讓重量加大.

此桿很適合慢慢的揮跟順順的揮.因為它的MOI值比其它球桿大所以很容易就把距離給打出來.且也能滾.到如果稍為摧一下就會偏了.此感想是收集我及我的朋 友Morris的心得所得.供大家參考.

實際握在手上,Studio design感覺要輕巧多,少17g感覺操控上更容易又更好.推桿上也很扎實的反應在握把上.不愧是出自名家之手Scotty Cameron. 真的很好上手.在Trihot上就比較穩定多了.

這組TM 300 Forge真是越打越好打,越打越上癮.夭壽穩跟爽的打感.桿頭重就算了,打起來跟跟奶油一樣軟.真的我的中短鐵越來越穩,也越來越準了.吃土的性能太好 了.

試揮幾下感覺不會覺得很硬尤其在前端Tip的部分.有小彎曲但很扎實跟回正快.開始實際打擊,打感抄棒的,桿頭回饋很扎實.打感有的像打到軟軟的東西但回 饋確像把球彈出去不費什麼力.

小弟昨天下午收到了Cleveland HiBore真的心情頓時情空萬里.迫不急待的把東西拆掉.首先先說明一下此桿的來源與狀況,此桿為我美國PGA Pro友人賣我的備用桿.他只在launch Montior上打過,我就把它給柪過來了

小弟今天跟朋友一起來測試TM R7 425TP,也順便比一下小弟的R7TP.看Taylormade的木桿科技在這兩年的進步. 基本上TM在木桿上的稱霸就是從R500系列->R7上奠定雄厚的基礎. 當然了性能上是沒有話說這也是我兩年前為何剛出就給它敗下.皆下來讓我來說明一下測試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朋友的690mb就被我凹了好幾個月,就在我買了690.mb後 (690mb的改款)才將690mb還給朋友。使用690.mb約兩年後,對於690.mb較大的offset與我習慣性的球路 (我的習慣性球路會小draw)會有變本加厲的習慣性偏左 ,再加上690.mb的重心較低,球路容易打的較高也是我想換67 0主要的原因。

PRGR外觀的設計承昔日系球桿的質感與造型.桿面屬Deep face的設計可讓擊球面加大但架Tee時要用高一點的Tee會讓擊球更容易跟打高.球頭是365cc的頭以現今的大頭尺寸應屬小頭但看起來很扎實的感 覺.

另外此桿的桿身很耐操.在 慢慢把身體熱起來後用不同的力道來擊球得到的會饋也很一致跟順暢.不 愧是Diamana能在PGA Tour的比賽讓這些頂尖球員都採用它.

M系列是在S系列之後才發行的桿身,重量73克 比S系列略重一點,扭力2.9度比S系 列稍硬些,可是牠提供了更遠的飛行距離,標準中彈道的球.

首先,球桿的外型跟感覺真的很Cool,又強眼.加上又配上Diamana Ion銀色桿身讓此桿真的很有質感.接下來握一握球桿及試揮一下,感覺有點沉.球頭應是比較重.總重320克還好,但感覺有比330克重.

首先打5到10球來熱身.感覺很不錯,很像整顆球頭桿面都是甜蜜點.尤其 打到甜蜜點(中心點)感覺真的超棒的.黏球感有Cleveland傳統的好.如你手上握這球一樣強烈.更不一樣的是你擊重球會有一個很強的反作用力感覺球 的暴發力的衝刺出來.

Royal Precision 來福管的鐵桿身一直是美國PGA選手的首選.如Phil Mickleson也是它的愛用者.Rifle Project X的性能是能將球擊出強而有力的穿透性與快速的出球速度.這也是低差點的球友們要求的重點.

標準來福Rifle6.0差不多會比Dymatic Gold的S300硬一些但很接近的感覺Project X5.5硬度就差不多是標準來福Rifle 6.0的硬度我基本上也是認為ProjectX的桿身會比其他鐵桿身的硬度稍硬點,

握感不舒服 - 握把大多都是人工橡膠的材質製造出來,所以說如果你把桿身加上膠布變粗會讓你握起來不會比沒有上膠帶要好. 會覺得硬硬的.

一般大家有時候會聽到或看到組裝師傅為了增加球桿揮桿重量而對球頭進行重量增加所做灌膠在球頭內. 這類的加工動作是很正常,也是一般在選手的客製車上所做的配重調整. 不過這幾年下來Taylormade 與一些大廠都陸續推出了不少可以更換調整球頭配重螺絲來進行球頭重量調整. 這也讓這類的事情變得簡單與輕鬆的工作.

上週測試過後Callaway Diablo Edge Tour 9.5度/Matrix Radix 6 Stiff組合,我同時也做了另一支木桿的測試 Titleist 909 D3 9.5度/ Matrix Radix 6 Reglar. 因為這兩支球桿的規格也差不多,客製的對象也都類似. 所以我做了一個不同的地方來做測試就是它的握把重量不同.這樣所產生出來的結果是否會有不同?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有關推桿這個部份.推桿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了解,成績能否有進步,推桿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而我今天要來說的重點就是怎樣讓你的推桿推的 順手,與穩定. 在球具這塊,推桿一直都是大家所需要加強,但我觀察了市面所有的市售推桿都不是以你個人設計與需求為發展的重點.而這個問題會導致

這次我們再進行更深入的討論有關球桿重心問題,讓大家能了解更詳細球桿在客製時所要考慮的因素與細節. 球桿的重心就是說整支球桿它的中心點在那邊, 或那個位置.這個位置會影響到你整支球桿的揮桿重量,與整支球桿的重量分配. 簡單來說,如果這個中心位置在不同地方所得到的揮桿重量與重量分佈上也會有所不同.

昨天我們討論了球桿長度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延續來說明球桿重量的問題讓大家了解你在選球桿或是自己 DIY (自行操作)時對於桿子的重量可以比較清楚了解要如何選擇與設定. 基本上桿子的重量太重會讓自己揮的速度提升不起來,打下來會體力消耗很快,

一般來說最可以直接影響球友在使用球桿上的因素有幾個; 重量,長度, 硬度與配重. 今天我想要討論就是長度這部份. 這點是最直接影響到使用的順暢度與穩定度. 而長度的適合與否當然可以使用長尺量你的手指到地的長度但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球友來測試不同長度的球桿了解最合適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