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球具評估

朋友的690mb就被我凹了好幾個月,就在我買了690.mb後 (690mb的改款)才將690mb還給朋友。使用690.mb約兩年後,對於690.mb較大的offset與我習慣性的球路 (我的習慣性球路會小draw)會有變本加厲的習慣性偏左 ,再加上690.mb的重心較低,球路容易打的較高也是我想換67 0主要的原因。

PRGR外觀的設計承昔日系球桿的質感與造型.桿面屬Deep face的設計可讓擊球面加大但架Tee時要用高一點的Tee會讓擊球更容易跟打高.球頭是365cc的頭以現今的大頭尺寸應屬小頭但看起來很扎實的感 覺.

另外此桿的桿身很耐操.在 慢慢把身體熱起來後用不同的力道來擊球得到的會饋也很一致跟順暢.不 愧是Diamana能在PGA Tour的比賽讓這些頂尖球員都採用它.

M系列是在S系列之後才發行的桿身,重量73克 比S系列略重一點,扭力2.9度比S系 列稍硬些,可是牠提供了更遠的飛行距離,標準中彈道的球.

首先,球桿的外型跟感覺真的很Cool,又強眼.加上又配上Diamana Ion銀色桿身讓此桿真的很有質感.接下來握一握球桿及試揮一下,感覺有點沉.球頭應是比較重.總重320克還好,但感覺有比330克重.

首先打5到10球來熱身.感覺很不錯,很像整顆球頭桿面都是甜蜜點.尤其 打到甜蜜點(中心點)感覺真的超棒的.黏球感有Cleveland傳統的好.如你手上握這球一樣強烈.更不一樣的是你擊重球會有一個很強的反作用力感覺球 的暴發力的衝刺出來.

2. 選手們的揮桿速度,都會比一般球友來了快。這是會發生在所以的桿子上的。所以一個選手打SW上果嶺時,因為他的較高速的揮桿,他的球會比大加的容易停。  越高的速度=越強的後旋!

這些流言部分是事實,但也有一部份是寫作著沒有個人經驗或這方面的知識,就相信他聽到的一切。 我們也沒有辦法確定所有的 TOUR PLAYER 都使用他們贊助商品牌的球桿。  每一位 TOURPLAYER 都有他自己特別的需要,製造商也會為每一位 TOUR PLAYER 來客制

最有名氣的DRIVER 制造商,在測試產品的耐久性。宣稱在揮桿速度100 mp的狀況下,COR 或桿面的反彈效果,有可能在6,000 到10,000 次擊球後化。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一間特別的手工推杆小廠, 它的名氣或許沒有像S.C., Bettinardi等等的推杆廠家響亮.  不過它們的作品看起來卻是那樣的吸引人(至少個人是這麼覺得).  原廠網站:

最近看不少新的高爾夫球鞋覺得真的都很貴.現代化的高爾夫球鞋真的越做越高級,也越來越貴.以前高爾夫球鞋是設計為了讓球友能在球場的3~5個小時中能有 很舒服的球鞋來使用.不會讓打球是件很辛苦差事跟運動.不過現在的高球鞋都把這部分的功能當做是個基本的功能.現在的球鞋越做越花俏,選擇越來越多.

所有的球桿都有甜蜜點, 推桿當然也不例外! 在我現役的推桿中 Scotty Cameron Sergio Prototype 就是少數 cameron 出品的推桿中, 甜蜜點的位置跟瞄準線不同.首先來講解一下這隻推桿的歷史.  這隻推桿的前身就是 sergio garcia 曾經在 US open 用過的 newport 2 center shaft, 不過那時候他的桿身是有用焊接的方式連結到桿頭.

最近跟一些美國的朋有在線上聊天.我們都有在討論一些新機絲的設計與性能表現.因為我還沒有打過這些新武器所以只能就廠商所提供的球具資料與自己的球具知 識來看這些新武器的優缺點.不過在美國的一些朋友跟pro都已經打過了這些新武器了,他們就給我一些最直接與第一手的資料對於這些新武器的實際性能表現與 打感.

今天有收到香港的球友寄來的兩顆Callaway 2007 X Tour的小雞腿頭.他請我幫他 分析此款所謂工廠流出的頭

.因為他有特別的管道可以拿到這類的球頭.所以我今天收到後下午就找時間將此兩顆球頭做分析給大家參考.

昨天Paul上個禮拜從日本代回最新日本Titleist的新球款Titleist GranZ送我一條.那時就對此球的構造想要了解做了解剖的分析請跟大家分享.

上個月Jimmy寄給小弟一些透明握把試試.這個月找到時間來裝上.且因為沒有空壓機所以一直都沒裝一枝來試試.這枝裝上我的Cleveland Comp 460/ AXIV的銀/紅/黑握把真的超cool的.因為我們有提供免費的透明握把給寫文章不錯的會員.這也可以讓大家知道它裝出來是什麼樣子.也下次我會裝在推桿上這樣就更Coo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有關揮桿上的動作.這是小弟的心得跟經驗的結果.我把自己歸納為拿了球桿就很想把球打出去的人.所以揮桿的節奏算快了.但在今年覺得上下桿快,讓自己擊球的穩定性犧牲很多.因為動作快讓自己的揮桿在結合上沒有很平順且出錯的機會很大.也透過不同的摸索與姿勢的修正上得到一點小結果.

我想大家在拿到一枝球桿時都會來評估這枝球桿的好壞或它的價值.因為我也玩球桿有幾年的時間.也都買不少的新的跟2手球桿.因而累積不少心得也想來跟大家分享我對球桿的好壞是如何分析跟判斷的.進而下給它合理的價錢.我有有幾個方向讓你來評估跟衡量它的價錢.

今天大家來看一下現今高極3/4層比賽球規格表,也幫大家來解釋.

 

球心大小 - 以上球款是市面上販賣的高階3/4層的比賽球.我們先從球心的大小來討論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義.球心的大小1.550 inch是目前最大的為Titleist Pro V1/V1x,及Callaway HX Tour 56.

我在先前的文章有談到要如何去選購你要的好球桿,讓我們再來討論更細節的部分就是選購的流程.這樣選桿才會快速又正確.不會讓大家浪費太多的時間.

小弟玩不少的木桿也覺得木桿是現今最多科技,最佳材質及技術的結合品. 我也深深的感覺什麼是木桿客製最重要的點. 就是"感覺"最重要也沒有一定的規則,因人而易.

小弟今天想來討論市面上的雙層及多層比賽球.希望能幫球友在選球上有些用.大家可看到上面圖片上的解剖圖來了解球的內部結構,而球的內部是決定一顆球的好壞的重要因素.另外就是材質的使用以達到不同的擊球效果.然而市面上的比賽球可以分為雙層及多層的種類.而雙層球也就是目前的入門級或進階款的球.

今天來談一下高爾夫手套.一般可以分小羊皮跟合成皮手套.價錢真皮的會比覺貴.耐用上真皮會比一般合成皮打 的長跟久(至少有多一倍的耐打)一般右手打者使用左手手套,左手打者使用右手手套.如果是初學 者,Lady球友或是揮桿不是很熟練的球友,為了避免揮桿時造成破皮或傷到手,會戴兩隻手以保護運動傷害.

除Nike的球洞是400以上其餘的都是300多的球洞大洞.也都是屬於傳統的圓形凹槽.球的設計也不錯.整體感覺很順暢及舒服.另一個重點是這樣的洞數 及球洞外形主要是能打出好的低彈道球兼具穿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