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球具評估

FT Tour真的有Callaway 所訴求的跑車性能與爆發力,雖然說我覺得Voodoo桿身的飛行與彈道有提升的空間但這對於FT Tour的整體距離影響不太大.你就可以了解這個球頭的強大爆發力了. 它的飛行距離我保守抓也有265碼以上.要說270碼也不會超過.因為它躍過250碼旗桿是很多不是一點點. 而且每次都是這樣. 我打Diablo Edge Tour木桿當對照組進行比較分析也覺得飛得沒有FT Tour要遠. 所以說FT Tour的飛行距離真的是很遠也很扎實. 

而RIP的桿身也是加強桿身前端的硬度讓整體桿身穩定性能提升.這對於一些喜歡桿身前端軟軟的球友來說會比較不適合. 我美國的客製師友人說RIP Alpha是給上半身發達的球友使用,Beta款是適合一般球友使用,硬度回饋好, 彈道與後旋量都比Alpha 要高所以速度不快的人可以輕鬆將球給送到空中以達到最佳的飛行距離. 而Gamma是比較適合選手們使用. 一些選手不想要太高的揮桿重量所以這個桿身可以將揮桿重量降個1~2單位.但不會影響到總重讓使用的穩定度維持在高水平. 

此桿拿在手上空揮真的一點也不會重,球桿長度不會覺得短,感覺我裝在Fujikura Motore Speeder VC6.2 的45”長是一樣. 揮桿重量上只有不到D0,所以整支球桿真的很平易近人.握把握起來也很舒服,雖然說尺寸上比我習慣用的Lamkin 3GEN Perma Wrap 握把要稍為小點但也是可以接受的尺寸.加上這款握把REL 3GEN都是新的Lamkin 3GEN的技術所以握感上真的很軟很舒服.這就是我愛用Lamkin握把的地方.關鍵是它很耐用.

以這支球桿的規格來看,它的設定是以表現桿身的特性而建立. 不太是以球頭的角度去設定這樣的規格. 因為909 D2 的大小是460加上桿面設計是比較貶平/shallow face,所以說由上往下看整個頭很像一個大餅.大大又貶貶的. 如果把這個因素給考慮進去這個頭需要搭配的球桿長度需要在45”以上.因為視覺效果的影響會讓你使用此球桿的感覺比較來得搭配.

碳纖維桿身的反彈特性與輕量化是在球具上一個很重要因素. 當使用者在考慮使用鐵桿這個項目時如果因為身體條件已經沒有在顛峰時狀態就需要使用材料特性協助球友將它的最佳性能,與最佳距離給送出來. 而碳纖維桿身也就是這樣的一個需求下所產生.但在鐵桿用碳纖維桿身上, 穩定性一直是它最大的致命傷,但在Matrix Ozik Program桿身上我確得到了較佳的使用穩定性. 

整體來說此桿身的性能真的超過我預期,也因為我並沒有照原廠與一般組裝的作法將這支3鐵的Program 80桿身裝在3號鐵的球頭上,反而是將此桿身裝在鐵木桿上,而這所產生的效果真的比其他小機腿桿身要強太多了,也因為它是設計給鐵桿用的碳纖維桿身所以它使用起來就如同使用鐵桿一樣穩定.

這支鐵桿使用上的彈道因為桿身對於彈道設定是高彈道,所以整體彈道來說是高彈道. 中球後球不是一下就彈上空中而是由低而高的衝到空中,球質來說非常有力,球速也快.至少比一般鐵桿鋼管要快多了,球衝到高點後落下滾動力不會遠,彈兩下就停下來.以鐵桿來說這樣的設定對於上果嶺的擊球很重要,不能滾太遠同時球要能停球. 我也試著打高低彈道,這支球桿的操控性真的不錯,很容易調整高低彈道擊球. 

 鐵桿的失擊傷害與木桿相比比較沒有產生很大影響,這是因為鐵桿的球桿比木桿要短上7寸以上,而桿身的重量,抗扭矩力與硬度都比木桿碳纖維桿身要來的重與硬.所以說這會讓鐵桿擊球所產生的失擊傷害不會如同木桿那樣有很大影響. 而這支鐵桿因為你揮桿動作沒做到位會讓你產生怎樣的影響? 它還是能幫你將傷害壓到最低.如果使用NS Pro這類鐵桿那動作偏差會讓球亂飛, 很難就得回來. 但這支鐵桿就算桿面打開沒有讓桿面方正的觸球, ....

與現有日系類似重量產品相比,已經創造出這樣多優良表現,完全推翻我原本對於這類輕量化桿身的印象.當初本想等Matrix推出Reign的60g,或70g重量的規格再來試試,但它們確回應近期沒有這個計劃所以就買支來試看看,完全以服務大家角度測試此桿身,壓根根本沒想要用此桿,但測試後效果出期好.

兩支木桿表現出它們廠牌的主要特性. 而這些特性對於每個人都有需要不同或品牌情節有充分選擇的空間.但對於桿身的選擇與握把的特性上就有很大的空間讓使用者去進行個人化與客製化升級. 球桿要讓它成為你身體的一部份延伸到擊球,你就必須把它改變成符合你的使用條件與規格,讓你可以輕鬆操作與使用它. 而它也會幫你送出最佳的效果,回饋感與距離來. 這就是客製桿與市售桿最大的差別.

說實在使用Titleist木桿需要有一定揮桿穩定度與揮桿速度,它的操作難度要比其它TM, Cleveland, Adams, Ping要難多了.打在非甜蜜點直接就感受到.但中甜蜜點那種如同打在軟軟的回饋真的是所有木桿當中最棒.還有有時候你桿面在移動打中球不是方正的觸球,桿面打開就立刻感受到,就如同乒乓球的切球產生側旋球一樣. 那種回饋就不是中甜蜜點那樣扎實.

這三支桿身的重量都是東方球友所選用的範圍.同時重量的落差在8g以內(最重與最輕桿身),這對於桿身使用來說都是可接受範圍. 因為每支桿身的長度都不同所以會讓使用的硬度產生些許差異. 但長度差異(最長與最短)只有0.5",這對於最後的距離與性能表現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以硬度來說大家可以了解到,每家廠牌所推出的硬度會有很大的硬度頻率落差.同樣是R硬度在Fujikura才只有225cpm, 但在Aldila桿身上的R就有238cpm, 這樣的硬度頻率有10cpm以上落差,

但我覺得R11應是R9 Superdeep的縮小版因為R9 Superdeep也是深桿面設計,而R9 Superdeep是460cc. 所以說R11的設計上是延續R9 Supertri 440/R9 Superdeep 460. 另外在R11的桿身聯結器也與前一代R9 Supertri有點不同.只是在塗漆上有點不同, 這次的新款聯結器直接在聯結器上標示了-1度與+1度,

球也需要被客製這也就是說沒有一款球是能100%滿足絕大部份球友所要求. 這也就是為何市面上有這樣多的球款產生讓球友選擇,但球友可能都無法選對合你的球款. 因為你對自己本身了解也不夠多所以很難去選對適合你使用的球.

本篇為先前我做測試文的續集! 因為我這次的測試以同一只球頭當做固定參數,只針對桿身做調整與更換,因為Taylormade FCT可換桿與調整球桿的功能讓我們可以使用同一個球頭但對不同的桿身進行性能比較.如此會比較公正.

此桿為選手用的小機腿. 有T打頭的編號. 此桿購得是配上Mitsubish Rayon Bassara T415 X硬度. 因為此桿的硬度對我來說算硬.所以就自己再拿新的聯結器裝上Tour issue Matrix hM2 桿身來用. 此桿身是只提供給現在美巡賽的選手使用,

因為外型看起來很cool,全黑色,相當有深度. 同時也是軟鐵forge球頭材質,另外桿面有CNC車紋與U型凹槽設計.一看就知道是超能停球的Urethane 皮的球殺手! 球頭是Made in Japan. 所以就買來試看看這款球頭的回饋是怎樣.

首先這款推桿頭是傳統造型Answer或Newport的有桿頸設計.桿頸或許對一些人來說有點長但也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它的漆與Klassic一樣都是在底部是上亮面漆, 其他地方就是霧面外觀.

此推桿頭最讓我著迷是他的底座是烤黑金色的感覺.它的feel超美感.我都捨不得拿來推. 它的Stamp都非常有意思,字體都是在跳動,不是一般打上正規的字體. 這讓人看起來有非常強烈的客製球具感覺.

小弟想了解各位的最愛球的資料,如方便可否填一下以下問卷調查,感謝

Here is your favorite golf ball survey for collecting your feedbacks for building the golf ball database: Please simply fill in the questions and reply to golf garage or email [email protected]

球牌 (brand):

球款(type):

購買價格(price):

何處購買(where buy from):

各位球友是否有用過好用的桿身可以給大家做推薦的?

請幫我們做一份推薦問卷讓其他網友可以分享

桿身品牌 (brand):

桿身款式(type):

購買價格(price):

何處購買(where buy from):

喜歡原因 請依序排列(reasons from most to least): 1. 品牌(bran),2.價錢(price),3.Q度(forgiving), 4.外形設計(appearance),5.軟硬度(Flex) ,6.Torque,7.其他____(others)

你的第二選擇桿身(second choice shaft):

是否介意用舊桿身(do you mind use used shaft)?

因為我打過一般市售款的A7 17度/配上Axiv桿身,它的球頭打感就很模糊空空, 不扎實,感覺到球頭裡面裝很20~30g的膠,球也跑不快,距離更不不到190碼. 桿身就覺得死硬死硬,一點彈性也沒有,可能是自己速度不快,

此桿的規格為45.75", 319g, D4.99, 221cpm, 2977g/cm^2. 現在的球桿長度都越做越長,所以我也以設定不超過46"來客製木桿長度. 以此桿的規格來看比較適合揮桿速度在80~105mph的球友.

高階款式都改為有桿頸的設計.這是跟以前 Callaway 球頭設計是完全不同,這也說明了Callaway慢慢的加入了桿頸球頭設計的主流了.此次他有幾款的球頭都是設計有桿頸的如FT-Tour, FT9-Tour, Diablo Edge Tour等.這也都說明了它也覺得桿頸式的球頭有其優勢所以也必須要跟主流設計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