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所有

從2007到現在,有很多的會員尋問我有關Golf Garage的球具客製是怎樣做?它的流程是怎樣? 為了解答大家的疑問,我今天將我們客製服務所有的流程與相關細節放在本篇文章中讓大家了解.  我希望大家能借由此文了解到我們的球具客製流程與別家的做法差異.每個人可以由此比較看每一家的做法來決定要使用那一家的球具客製服務.

首先是原來的球桿測試. 熱完身後, chien請我從短鐵桿開始打. 先打7號鐵, carry距離都在140-150間. 然後打了幾球三鐵, 落點抓大概185-195碼. 兩支都跟跟平常上場抓的距離相同. 最後是driver,用現役的Ping G10 10.5度桿頭+Aldila NV Regular Flex 44"桿身, 落點穩定在220-230碼間. 這是開始改桿之後第一次認真測量driver的距離. 沒測前以為自己carry不過200-210. 在但chien注意到球飛行的尾段有浮浮的感覺. 這與實際上場的狀況相同, 我開球一向不抗風, 遇到風大的日子就很頭痛.

在試打了 Chien 的 TaylorMade R9 10.5度 + Fujukura Motore F1 S硬度 44.50" 桿身後,決定也來匪類一支 TM R9 460。通知桿子組裝好了那天,實在忍不住想馬上看到新桿子,當晚就拿回家好好把玩了一下。

好了,看完图片了吧,仔细看完了吗??这两名选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图片是我从golf digest上面找的,很专业的挥杆教材,我现在问问题:
1、在整个挥杆过程中杆身弯了没有??
2、杆头在击球的瞬间是不是square击球的??

大家知道,高尔夫球杆是中空的,球杆制造商会根据自己的设计先制作出一根比球杆长一些的铁芯,这种铁芯要求硬度高,耐高温,不变形,因为如果铁芯受热弯 了,后面的碳杆也就弯了,所以铁芯也叫做碳纤维球杆的模具。这种铁芯一次做就会做至少200-300根才能够满足量产使用,所以做球杆开模具也很贵。

制造碳纤维球杆的原料
上图是我在Mitsubishi网站下载的图片,大家可以自己登陆看得更详细清楚,网址是 http://www.mitsubishirayongolf.com/tech.php?lang=en。
这幅图介绍了球杆的在制作过程中的一步一步变化,

一个高尔夫球头从开始制作到出货需要至少经过100个人的手工制作和检验,一个高尔夫球头从开始制作到出货要至少用到30家公司的物料产品,一个高品质的 高尔夫球头会应用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加工技术,一个高品质的高尔夫球头会给球友带来悦耳的击球音,良好的手感和又直又远的超漂亮弹道---超级享受。。

最近小弟認識一位新朋友叫David, 也跟David聊不少有關球桿製造的東西,也就是這樣我覺得站上如果有一位對球具製造有專精的朋友來負責會是一個加分.因為我的本業是在高爾夫球的製造 上,對於球具,球頭製造上有明顯的不同,所以說跟David聊過後就很希望David能加入我們Golf Garage的團隊,加強在球具製造與對市售球桿的球具討論. 可以用他的專業來寫一系列的文章讓我們所有的Golf Garage的讀者能了解這個潘朵拉的秘密.

前一陣子到練習場去,老闆看看我的Miura CB1006+PX5.0,一直搖頭說好像有點歪歪的,一向以Serious Clubmaker自居的我那能忍受這番嘲諷,回家後馬上把頭拔下,望了一眼,突然覺得應該跟他們說拜拜了。

妳好,

妳可否提供妳的揮桿速度或是揮桿的節奏給我(JPG檔或是影像檔等)?這樣我好幫妳看那一款的桿身會比較適合妳目前揮桿的使用.另 外就是妳要用在那一款的桿頭上?還有妳要換桿身的桿子規格?如款式,品牌,與桿身規格等? 你可以email到[email protected] 來. 這些資料比較讓我好提供正確與合適的Matrix Ozik 桿身給妳來使用.

Chien,

 

    谢谢你的关心!我现在距离和准确的度都回来了,我又用回封藏了近一年的那套铁杆(马基高VIP),很高兴的是五一前 在上海的佘山球场打标准兰梯,打出87杆的成绩,应该说我现在已经恢复,痛苦过后最为重要的体会就是"动作,节奏,武器,心态"。动 作,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能和素质尽可能的去做到接近或等同于标准动作。节奏,业余球友的挥杆和打球时的节奏感非常关键,宁慢勿快。 武器,其实是重中之重,球友们打到一定水准的时候,绝对应该去体验一下不同杆身搭配的感觉和效果。心态,打的好的循序渐进,打不好的 永不放弃。这是我的一点粗浅体会与大家分享。

有沒有搞錯~ PGA tour van 才能拿到的東西又出現了~ 就是朋友想要整組都湊成 titleist tour issue 所以才去買這個東西!!! 現在 ebay 上面少之又少~ 日雅拍也幾乎沒有.  難得這麼早就拿到手~ 首先尋找搭配的桿身.  因為買到的是特殊顏色 ( blue flamed finish ) 看起來藍色發亮.  如果以白珍珠, 黑珍珠來做比喻, 這個就像是藍珍珠色.  閃閃發光.  桿面還是保留有 spin milled.  這兩支 54, 58 度顏色特殊當然要搭配特別桿身, 使用了 S-400 黑色 wedge 專用 ,  配起來超特別的!!! 裝上握把後 就等球杆主人 OK 就拿去打!!!

Chien,
      
        你好!
    
        好长时间没联络,关于杆身的问题再次向你请教,不知DAINAMA的杆身如何?这个牌子里面那个型号好?它与Fujikura比较有何区别?我最近的挥杆 速度和距离已经得到调整,应该是动作问题,我买了一款R7TP版黑头的一号木干,想换掉杆身?我之前用的Fujikura Rombax杆身(一号木杆),击球方向比较稳定,距离也可,只是觉得挥杆时杆身有点硬、重的感觉,期待您的回复!
   

小弟這次有球友詢問我一些問題.我在此跟大家分享.也希望這樣的討論也可以提供大家一些對問題的想法 與參考.因為這些問題也可能也是你現在所面對的問題.大家也可以提出你們的看法與建議.或是email給我[email protected] 我會把我所知道的東西跟大家分享.因為這沒有決對的對錯.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狀況都不一樣所以沒也一定的標準答案.更不用說有標準解決公式.以下 就是球友Sun的問題與小弟的回應.

這是我記上次簡單述說了907 D2之後,在次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907 D1的測試感想明顯的,球頭的造型非常的前衛,有人稱三角飯團的稱號, 所以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可能跟Sumo 2 差不多因為當時測試桿身為一般的Alida ...型號忘記了,所以不在桿身上多做解釋,想必這邊的各位前輩們也不用我這位小的在桿身上多做解釋了

各位球友們,這是我那天到我們家附近的一間shop店亂逛時,店裡剛好有代理Titleist 跟 Cobra 的業務拿幾隻試打杆進來要給老闆試試看剛好我又跟老闆還算挺熟的,就把他們借過來試打了幾天,主要有三支 , Titleist 907 D1 , D2 跟Cobra Speed Pro X不過一次無法把所有的照片與各位分享,所以我就先藉著907 D2 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次的GG盃辦得很成功,相當感謝Chien、Hung和其他朋友的幫忙,讓球賽順利進行,也讓我見識到原來球賽還有這麼有趣的玩法!相較於比桿、比洞,這個玩法不但更有趣,同時需要更多的團隊合作,不論是進攻的策略、果嶺推桿的路徑,甚至於各種障礙的突破,都需要隊員間再三的討論與合作!一攻一守,帶來更多的刺激與樂趣!

期待已久的首屆GG Cup終於如期開打,首先要感謝Chien和Hung周詳的安排,讓我們有機會體驗美式風格的團體賽方式。雖然比賽地點對我來說比較遠,但有這麼難得的機 會,當然要排除萬難的參加。只是有點擔心的是, 打了三年多的球,每年下場的次數少之又少,球場經驗相對的不足,縱使如此,還是抱著全力以赴的心情參加,畢竟最重要的是和GG成員的交流。

總結來說,GG團隊真素滿有向心力的,竟有遠從台南及台中來參加球敘的兩郭JIMMY。大清早大雨中大夥兒皆已到齊。此役美中不足還素雨下的不素時候,阿 不過,往好的方面想,可以順練一下自己的雨中擊球策略囉。在此提供一下偶滴前輩們教偶的雨中擊球準備事項讓大夥兒們參考參考,往後雨天擊球時或可有所突破 囉!!

以下是小弟我從打高爾夫球後對喜歡的球(不管是品牌,外表印刷,性能,材質) 所收集的款式

 

可能有些是大家一般很常見的,也可能有些是不常見的,所以我在這邊想與這邊的會員一同分享我收集球的過程

 

 

 

或許大家會很訝異為什麼我會寫這個主題, 顧名思義練習場本來就和實際草皮是不同的,一個是讓你平常練揮杆姿勢/動作的地方, 一個是你實際打球的地方.  兩者的差異是很明顯的.  但是因為一些原因, 使的我一年能夠下場的機會真的不多, 大概10枝手指頭都數不完.  眼看GG Cup一天一天的逼近, Chien他們又瘋狂的下場作練習, 自己非得趕快找機會去熟悉一下草地的感覺, 不然應該會被電的很慘.  難不成當天要在地上墊一塊練習墊來打.

我曾經也粉愛玩球杆過也花了不少錢在球杆上短短3年我就換過3套左右一直到現在用了MIURA就愛上了也告訴自己沒有穩定在85絕對不換球杆而且現在心態 也有所改變遠不遠不重要穩不穩才是重點但是現在用的杆身是TCS3綠色的感覺上粉吃力

在開始重量訓練前,首先最重要的是瞭解自己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來擬定訓練計畫。以我自己為例,當初我的首要目標是加強自己的肌耐力,用以奠定往後進 一步增加肌力之基礎。因此我為自己擬定以下的訓練計畫。

因為我下桿來說算是還好,問題不大.但上桿就會因為想要用力而導致上半身的重心會偏移掉.這也讓我的擊球穩定性會變的不理想.所以要打好球且要能擊球時吃 球到甜蜜點是打好球的第一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