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的球場基本上收費價格越貴的球場質量普遍都不錯.球道設計,排水,草種,果嶺平整和軟硬等都是在一個水平.當然打球的數量的維持都是一個基本維持球場質量很重要的因素.不會有太大的落差.因為定位高檔球場收費就是一種區別針對族群的一個方式.當然東南亞的球場收費相對於東亞這幾個國家來說都要是友善與高性價比了.所以我們常會看到球隊或朋友會計畫到東南亞去打球.我自己也一個人去馬來西亞去打球,收費上也和台灣差不多.質量上和收費也都是比較能對等起來.
球道木基本就是從14~19度之間.為啥會從14度開始.因為多數的一號木桿大多是9.5~10.5度.實際角度也是在10~12度左右.因為多數的球友本身的速度力量都不足以使用角度低於12度的開球桿.如果低於這個角度打出來的起發角都不夠高導致球會飛的彈道低容易掉下來.那從球道木的角度也就同樣的邏輯,接一號木的角度從14度開始會最好.但如果也是以一般球友角度來著眼,那實際角度也都要從15~18度為現在市售三木的真實角度.
風和雨!就是打海濱球場必須要有的東西.如果是風合日囇沒風沒雨就真的沒啥樂趣與享受.但第一天來就遇到5級風有時候還被風吹得東倒西歪站不穩.而今天是有風有雨的打起來特別有感覺.今年一整年都沒有打過下雨的狀況但這次的經驗還真的不錯.因為我都會有所準備尤其到海外打球.多一分準備一定會有所回報.防風防雨外套和帽子必須要輕薄但有效果.這樣可以讓你更輕鬆去施展動作也可以讓你方便攜帶.而這兩場球都是我這一週打下來打最好的兩場球.可能是必須要有一些挑戰才會讓自己打好球.也是愛到無法自拔了!
這個球場和昨天西場一樣,球道和果嶺的排水系統做得相當到位.就算是這種下雨天我走在球道上還是沒有任何一塊是有積水.所以我的鞋子裡頭就完全沒有濕.有這樣的條件與水平下,我開球一樣是球不會砍埋在草裡或土裡.所以一路打下來都相當容易看到我球的位置與狀態.這點還真的要給神州球場大力給讚!另一個讓我覺得合理的是果嶺是大果嶺.果嶺面積很大,但不是一個大大的圓形果嶺,而是會因為地形或一些障礙而改變的曲折果嶺設計.
感覺是最奇妙也是最難捉模.更重要是你會隨時間的改變進而改變你對感覺的定義與喜好.也是因為如此所以你一段時間對球具的感受與規格就需要重新的調整與校正.當感覺對的球桿就算球桿有一些區塊不適合你但你的身體還是會盡力去調整配合球桿使用.這也是多數人會去配合適應球桿的做法.但前提在於你身體對於這桿子的使用感受要是接受.所以說到這你就可以知道球桿要找到你適合的規格與感覺如果沒有親身嘗試過真的完全沒有底.也不見得貴就是好,這個邏輯在高爾夫球具上真的沒準.
日本與美國市場在使用者本身的根本差異就導致產品設計與開發的方向.而基本上在球具開發與特性就是以這兩類產品為主導銷售到全世界各地去.美國球具的產品特性就是走性能導向,把產品的效果極大化.但在產品本身的質量與細膩度往往不如日本品牌的產品.主要在於產品的量化規模差異.因為當你生產1000支桿子和100,000支桿子就會產生不同的生產製造模式與產品材質.少量生產多半會將重點放在質量與特定的功能面上.
這桿子的揮桿重量不高,總重輕,可以讓使用者很輕鬆的去發揮你的動作效果.同時用起來不吃力,對身體的負擔是最輕.這也是我覺得這桿子重要的特點.以往桿身強度不足對於有點速度的球友來說穩定性和耐打性都是問題但現在由於材質的提升下,這些問題都逐漸得到改善.握把也把重量減輕了近10g,相較於一般握把50g的重量.這些減輕的重量對於使用者都是加分,只是需要在對應的長度與桿頭重量去設定適合使用者的需求與動作發揮.就我使用這桿子的時間裡,它是最好上手,也最容易打的一支三木.
這款桿身在Basileus的產品線中算是走性能導向的產品.Spada就是針對給有速度條件的使用者使用.對於桿身的特性也是走低倒旋中彈道設計.有速度的使用者不想球飛得太高被天氣或風勢給影響到距離.這樣的產品配上我們Grandista RS- F三木桿頭就相當合.桿頭就是小,以得到更好的下桿的桿頭速度,材質的提升讓擊球手感,與出球速度都可以得到最高再配合上桿身這塊的優勢把出球的速度持續維持到空中飛行,球速就是這支桿子最好的代名詞.
日本小廠產品Grandista的球道木這個品牌在日本上市差不多兩年時間.它們的第一款產品是一號木桿的桿頭.我也用過但還沒有寫測評.後頭有機會再把測評放到站上來與大家分享.這次要測試的是它2016年下半年才推出的球道木桿頭產品RS-F金頭超標球道木.對我來說球道木很重要.因為我們開球距離不長的人對於第二桿的距離就非常重要,尤其打比較長距離的球場,這第二桿的距離實力就變得很重要.所以我對於球道木的重視是僅次於一號木,練習時也必定會練到球道木把這支桿子變成我很重要的武器與發揮重點.
作为亚洲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高尔夫专业展会,2017上海高博会召集了国内外众多知名高尔夫行业品牌,全面覆盖高尔夫各条产业链,也包含球友们十分关注的球具球杆、服饰配件等产品。另外,大批模拟器展商入驻展会也将为高尔夫球友提供不容错过的现场体验,如歌、中通、高尊、高派、SG等多家大牌模拟器展商均确认将出席高博会。高球爱好者可利用三天展会时间尽情观摩、痛快体验大牌模拟器的独特魅力。
建議開球前的半個鐘頭就到球場準備.一來可以讓自己身體與腦子都不會在一個很衝忙的狀態下去進入打球.二來可以和朋友稍微打屁閒聊一下.第三就是開球前的身體拉身操.這塊也是很重要的暖身.我通常會再去球場前就在家裡先做一些暖身.一些需要把筋骨給拉伸開來的地板動作會先在家裡做好,等到球場要開球前的10分鐘就會再做一些拉身操這樣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在開球前有足夠的暖身至少在身體的伸展性上已經是準備好的狀態.如果你的身體筋骨沒有充分的拉開會讓你在揮桿動作的運行感到不順暢也無法做到一些細膩的動作來.
位於美國密蘇里州奧紮克湖的四季酒店套房度假村,近日針對球場的果嶺費進行了改革創新:根據打球時間的長短來收取果嶺費。度假村球場的果嶺費定價為10美元/小時。該度假村退出這樣的收費模式,目的在於督促球員提高打球速度。此外,球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日程表時間安排,選擇只打幾個洞。
我們常看選手的球具資料或是球具設計也都是以職業球員的使用狀況與經驗為基礎.而這些職業球員的一號木桿面角度大多使用在8~10.5度範圍.雖然他們也是使用大品牌球桿但他們的桿頭不是特別訂製就是特別挑選到他們要的桿面角度和其他規格進行個人化定製.而也因為大品牌在推展他們新款球具時都會拿哪個選手用它們最新的桿子而這桿子的一些基本資料.通常桿面角度都是直接標示在桿頭上,所以對於大家就很容易會延伸思考那我也要用他們這些選手的桿子.因為他們用起來出神入化,距離也發揮得到位.
這個球場沒有出界區,雖然有幾個洞有水池但整體的難度都很友善.當然有風勢會讓這個球場有一點不同也提升難度.這也是典型林克斯/Links球場的特色.但我認為這都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不會到像昨天保亭寧遠那樣的變態球道與設計.這樣的球場比較適合多數球友來享受.距離也有,難度在中水平,景色絕佳.你會覺得這才是渡假的球場讓你是享受高爾夫不是讓你打下去就心情越來越差,或打得很挫折.有一些球洞會在果嶺前或開球台前面設計一大片的水池讓打的人很有壓力,這時配上風勢就會讓沒有距離的球友產生恐懼感.因為風一吹可能會一下把距離提升要多20~40碼.
打下來就真的覺得它是值得來打得場子.不是因為它是一個很難或有高度挑戰的場子,而是這個球場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得很到位.開球台也是平整,草也維護很好,修剪的高度也到位.果嶺也是賞心悅目推起來相當順暢.很像那種打剛比賽完的球場質量.雖然他的球道設計基本沒有太大的難度.如果你的準度有到位,不要隨便亂偏,自然可以穩穩的兩桿上果嶺.但如果準度和距離沒有就對這球場有挑戰.因為偏一下會下沙坑,有些時候是水池.雖然球道和球道間沒有出界區或樹林,但還是會有失誤的逞罰.但因為設計到位所以不需要擔心球會飛到別的球道去等問題
愛打球的人或打高爾夫的人還是會去打球,對於產品這塊來說就會是寒冬.因為打球歸打球,不景氣,收入少就少花點錢在購買相關產品上,但打球的費用多半不會減少太多.因為桿子或相關產品只要不壞基本都能用.對於球場的運行來說就不會影響太多,但對於球具或相關產品銷售就會影響到3~5成比例.我個人認為2017和2016基本差不多.市場看不到動能與可以刺激市場的因素,所以基本就是這樣沒有太多變化.產品商也沒有太多的技術和材料的亮點下對於刺激消費這塊就沒有太大的動力.
多數人都認為我只要買貴的桿頭或桿身就好,配置規格這事根本不在意也會要求技師裝他要的長度與揮桿重量.但往往沒有顧及到產品本身的特性,比如要裝長的桿頭或桿身把它裝成短的,使用者本身的動作不適合裝長卻要裝長,有些桿身需要裝出一定的揮桿重量才能把桿身的特有彈性與效果發揮但卻裝不對的揮桿重量.球友和技師都對產品與球具專業不懂下才會產生這些錯誤與瞎觀念!所以我常看到一些球桿,桿身或桿頭很高檔但實際打起來真的就完全不對盤!這就是規格設定上的錯誤,也是專業不足所產生.
這桿身在原廠的官網資料是高彈道高倒旋的設定.但我實際打的結果並不是如此.雖然我可以調整架梯的高度來打不同彈道但就算我架梯比較高也算是中高彈道,不完全是高彈道.同時落地後的滾動性也相當不錯.以他這樣的彈道高度如果倒旋量高的話多半落地的滾動效果不會太好.但我打出來的滾動和其他中彈道的滾動效果是差不多.所以這樣來看這桿身算是十足的性能導向的設計一點都不像是給速度不快的人打.
因為桿身這塊的材質與技術上把桿身前端這個區塊沒有做得比較硬或強度比較高.讓桿身前端的韌性高於硬度.這樣才能讓回饋可以這樣舒服與柔順.也沒有以前Matrix桿身那種硬底子的感覺.取而代之的是更簡單與輕鬆的擊球回饋.看來Matrix也清楚對於亞洲人在桿身選擇上很多人都會把回饋這塊放在前三個因素.所以如果要在想打開亞洲市場,桿身回饋上就必須要改進讓他們覺得用起來不會感到吃力或不舒服.如果桿身重量就算輕但打起來的感覺偏硬就會讓使用者容易加快速度去產生桿身的受力彎曲度來.這樣就容易產生擊球不穩定等問題來.
這桿子是以揮桿速度在90mph上下5mph的使用者為主.他們的開球距離在210~240碼範圍.可以藉由這樣的輕量化球桿讓他們可以打得更加輕鬆與簡單.對於距離效果上能否提升我認為是有限.就算有也不過在5碼左右.因為我把平時設定的長度增加到45.6”所以長度上有提升因為桿身重量變輕這是適合的長度配對.這樣得到的桿子揮桿重量也不會太高.主要著眼在桿子變長後,桿身重量輕,才只有46g左右.這樣的關係下長度需要有所提升把桿子的面積增加對於使用的力量乘載上會有幫助.當然對於長度的增加可以得到一點距離的提升也是這支桿子設定考量的因素之一.
近幾年多數桿身逐步使用高噸位碳布這類材質,把材質這塊從根本上的提昇與改變下,自然就很容易得到立桿見影之效.當你的材質強度提升下,你不需要讓桿身的重量與密度提升就可以達到更好的強度與承載力.這也是材質的優勢.沒有過多的花招完全以實力去達到強度訴求.也由於材質技術的提升下,對於桿身的輕量化可以得到最直接的優勢.因為我們可以用更少的重量卻可以維持以往60g,或70g桿身等級重量的強度.所以輕量化在現在會更普及與得到使用者的認同.至少我今年開始使用幾款50g的桿身經驗都是相當正面.
球童有一塊是行為規範或約束球友本身的不當擊球方式比如多打幾個球,或打一個球花很長時間,找球花太長時間,要不就是跟朋友大聲喧嘩聊天等.我基本不會幹那種事.要多打幾個球的時期已經過了.打不好也知道問題在哪,下一桿調整回來就行不需要再去多打幾個球練習一下.也不會因為要多打幾個球而去影響到後面組別的打球進度.更不會因為打球動作不穩定而把很多草皮給打花掉.只要我打過草皮一定會把草皮給拿到原本區塊放好.要不就是請球僮鋪沙進行好草皮維護.下沙坑我也自己拿沙耙把走過的腳印給刷平.還有如果球僮花5分鐘找球找不到我就叫他不必找了
有一個更重要且看不到的因素就是歐美的人口素質這塊.他們人雖少但每個人本身的道德觀,守法觀,價值觀都要比其他地區更高.往往都會以大眾的利益為主要思考基礎.所以他們的球場的維護與運行都相對容易與輕鬆.這就如同在歐美很多的大眾運輸工具都沒有查票的機制,很多亞洲人都覺得沒人驗票就根本不買票逃票.要不就是買短程但坐超過購買的里程站數.千萬別小看這個因素這其實對於一個球場提供打球的服務和場所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如果你沒有人在旁邊看,你實在不知道這幫子人會做出怎樣的事來?或許有些人不知道一些高爾夫的規定或是知道了也要硬搞.
我覺得和感覺派的球友打球最輕鬆也比較好玩.因為他們不會有太多的要求或模式.有時和一些習慣照自己標準流程走的球友打會比較沒趣.感覺派的球友們沒有很特別或很麻煩的流程.打球也憑感覺為主.打好打壞都比較樂天快樂.一起打球比較能聊天說地氣氛上很輕鬆.所以我比較喜歡和感覺派的球友一起打球因為我自己也是感覺派的人.所以感覺派的球友比較沒有特別對事情或球場的要求.不太在意成績但也知道自己今天表現狀況.當然有些經驗老道的感覺派球友在球場上表現可以自行調整.
感覺派的球友在動作的發展上也比較沒有特定的章法或套路.因為這類球友比較在意的是怎樣讓身體可以輕鬆發揮.有時往往一些動作很奇特的人打出來的結果也不差或讓你驚奇.這就是感覺派不照牌理的風格.感覺派有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就是練習或自我要求比較高.因為要靠身體感覺去反應如何運行動作真的需要有一定頻率的練習量.才能去依靠身體去自動反應動作的施展.他跟一些有明確動作基礎或是教練指示的人有很大不一樣.或許他無法解釋為啥要這樣做但可以簡單說的一件事就是這個動作對他來說是比較容易去施展與發揮.簡單說就是他身體做得到.
最多回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