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g是美國PGA現役打比賽的球員,也有客製師的執照與PGA的教練資格.所以他能在百忙中幫我們的會 員看揮桿真的很大的福氣.也希望大家能給他鼓勵與支持.他陸續會在幫我們分析其他會員的揮桿動作.如果大家有任何問題也很歡迎跟他聯絡.以下為Hung幫 Alex看他的揮桿動作的分析.看的懂英文的請以英文為主因為這是Hung的原義我是對他的文章做中文的詮釋.
昨天Paul上個禮拜從日本代回最新日本Titleist的新球款Titleist GranZ送我一條.那時就對此球的構造想要了解做了解剖的分析請跟大家分享.
這是我的成績單, 哈哈!! 我是高差點的
這份成績單中有幾項我不清楚, 不知有人能否為我解惑
今天在一家客製店中看到一個仿的Taylor R7 460球頭.我是沒有注意球頭的外表.因為我看到他們量此桿的球頭重量為212g,這讓我感到好奇.因為一般來說一個市售款的球頭我最多看到是202g~206g(小邱的Cobra X Speed). 而Tour Issue的球頭大多為200g~205g以我自己見過跟使用的經驗. 所以對於球頭重超過205g以上我都覺得有問題.
上個月Jimmy寄給小弟一些透明握把試試.這個月找到時間來裝上.且因為沒有空壓機所以一直都沒裝一枝來試試.這枝裝上我的Cleveland Comp 460/ AXIV的銀/紅/黑握把真的超cool的.因為我們有提供免費的透明握把給寫文章不錯的會員.這也可以讓大家知道它裝出來是什麼樣子.也下次我會裝在推桿上這樣就更Cool.
今天來聊聊現今球具生產的型式.我想大家都了解這不外乎是大量的機器生產不然就是手工的少量生產. 那何種好呢?我想這是見人見志的.Nike為了要Tiger用它們的鐵桿特別請MIURA三浦的老闆手工做給Tiger來用.這就是最好的代表座.
小弟我最近又巧巧的開始調整我的揮桿姿勢了.由於我自己沒有跟教練學過球所以只能自我的摸索.過程我是覺得很有成長.且每當你一個改變與進步會讓你好高興的睡不著覺.
林克斯球場沙坑一般都是深凹,而且前緣有很高的土堆障礙,此時的打法與一般沙坑沒太大差別,稍微調整既可。
這禮拜在看Open Champion,就有感而發的想到.皇家利物普這個球場真的是為Tiger來設計的.它的球道光禿禿的.不像美巡賽中的球場都是綠油油的且又長.這幾天看下來覺得對這些球星們來說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難.
鐵桿跟地面的角度是以你把球桿放置在地面,放平然後看你桿身的中心線與地面的角度為何.這即是lie angle
為了能讓你玩出專業跟你的風格,你必須要有垂直研究的觀念.不要像一些球友們漫無目的的玩一些最新的東西.全然不考慮合不合適你的使用.而且玩到最後問他們那個最能讓你收藏或回味的,確說都不錯或很朧統的東西.像有些人對推桿桿就很研究,
在每個運動或產業中都會有一部分的人是很狂熱,專業與積極的在享受他們的收集, 經驗與心得.當然Golf也是不例外的.Golf有很多的東西可以玩,也有不少人在把玩不同且有特色性的產品. 這些產品有的是限量,Tour Issue,小廠做的經點產品,或有特殊的含意如為某特定球員所設計或為特別的事情所推的記念款.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有關揮桿上的動作.這是小弟的心得跟經驗的結果.我把自己歸納為拿了球桿就很想把球打出去的人.所以揮桿的節奏算快了.但在今年覺得上下桿快,讓自己擊球的穩定性犧牲很多.因為動作快讓自己的揮桿在結合上沒有很平順且出錯的機會很大.也透過不同的摸索與姿勢的修正上得到一點小結果.
我想大家在拿到一枝球桿時都會來評估這枝球桿的好壞或它的價值.因為我也玩球桿有幾年的時間.也都買不少的新的跟2手球桿.因而累積不少心得也想來跟大家分享我對球桿的好壞是如何分析跟判斷的.進而下給它合理的價錢.我有有幾個方向讓你來評估跟衡量它的價錢.
推桿一直都是球友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很多高差點的球友推桿上也一直是最困擾的問題之一.推桿只要能好,絕得可以讓你的桿數在100桿以內.小弟我今天就推桿的部分提出我的看法跟大家分享.
藤倉工業Fujikura推出的最新五軸的桿身Rombax.經小弟的研究與察詢.美規版的W系列及日規版的V系列.今天我把其版本跟國外有人打過的心得跟大家分享.我下個禮拜905R Tour Issue是配Fujikura Rombax 6W06,也會把它的性能跟打後的心得刊登出來.
我想一定有很多的朋友常常會有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打球的常見問題跟改善方向.以我自己的想法是現今的球場越做會越大跟越長.球桿的技術跟材質越來越好,易打性跟距離也都相對的提高很多.但我要說的是你是要準?遠?還是穩定?
今天我們來聊聊如果你要組裝球桿或請別人組裝你的球桿,那有那些機器儀器要有的.這樣也可以讓你了解這些儀器運用的目的與好處.另外也讓你知道你的客製技師他是否有用這些儀器來協助你的球桿設定與客製.
最近因為跟一些會員討論他們的球桿設定.所以我覺得可以把一些正確的觀念提供給大家.以便大家在設定自己的球桿規格不會被別人遷這鼻子走.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有關球桿設定的重要觀念在總球桿的重量設定部分.現在我們再深入的探討在桿身與握把部分讓大家的觀念能夠更加深.
今天我們來聊聊選擇合適自己的鐵桿.鐵桿一般來說都會有較長時間的使用且它的汰舊換新的速度也沒木桿那麼快.鐵桿組約7到8枝左右.但我建議一般球友把目標的鐵桿鎖定從4鐵開始.因為打18洞有10幾洞都是超過300碼的4桿洞或5桿洞.所以你要將你的driver練好然後,有一兩枝小雞腿可以讓你打超過200碼的第2桿,讓你可以在果嶺邊可以3桿上.這樣成績也會不錯.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些日系桿身的硬度及實際使用的分析.這是第一集桿身硬度前軟後硬的分析.我只就我比較有在用的日系桿身廠牌如,三菱,Fujikura,Mamya, Graphit Design等的桿身大廠.
今天大家來看一下現今高極3/4層比賽球規格表,也幫大家來解釋.
球心大小 - 以上球款是市面上販賣的高階3/4層的比賽球.我們先從球心的大小來討論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義.球心的大小1.550 inch是目前最大的為Titleist Pro V1/V1x,及Callaway HX Tour 56.
現在我們再來談到高球五大品牌的木桿分析跟討論的最後一集也是第五集Titleist.Titleist是我們高球界的武林盟主.它在市場的地位是很穩固的.
現在我們再來談到高球五大品牌的木桿分析跟討論的第四集 Taylormade. TM的母公司是德國的愛迪達公司.TM在高球界是耳熟能詳的大廠尤其是它的木桿是目前PGA巡迴賽中使用率的第一名球桿.TM也是繼Callaway的Big Bertha木桿的傳奇的新的木桿流行的帶動者.今天我們就來探討TM木桿的成功與霸主的細節.
最多回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