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o Beach球場是不錯的場子,距離長,且有挑戰.典型的海濱球場/links的風格.黃T 6913碼,藍T 6522碼,白T 6125碼,紅T 5291 碼(女生梯台).這球場有很多障礙,沙坑多到爆,每一洞都有3~8個,分佈在球道上與果嶺周圍.更扯的事,它的水障礙也幾乎每一洞都有.我看它的球道圖,只有4個洞每一水障礙.尤其在後9洞的水障礙更是這個球場的精華.
在長草上我也會拿出這桿子直接朝果嶺打過去,因為這種桿子與桿身強度可以把長草的阻力給有效壓制,雖然距離會影響到但如果對於想要更積極的進攻時,這支三木是我會用的選擇,我將桿子的角度調低1.5度的同時也會把球頭Lie Angle給調高1.5度,只要熟悉後自然可以打得穩與好了.
我不敢說現在這一代的這個設計已經把擊球手感的不舒適感給壓到沒有,但已經要比前面幾代的擊球回饋要好很多.這也要歸功於凹槽面對桿面的這個面它們有設計貼上一片長條形的人工橡膠來進行球頭擊球時的吸振塊.用以讓振動可以有效得在這一塊物體上得到有效的控制.讓更多不友善的振動給吸收進來.這也是這次我感到Adams球道木上一個亮點.
如果說10碼為距離差異的一個基礎,那球道木要增加10碼相當於一號木要增加到超過15碼以上.再說到小機腿要增加10碼,就相當於一號木要增加到20碼以上.別小看這10碼,對於球道木與小機腿來說那可是極為重要的差別.尤其對我這種需要距離的人來說,能增加5碼我也要去追求.更不用說是10碼.
動作的練習需要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進行.你如果沒辦法把基礎給打實了,就算教你後頭的東西你還是有聽沒有懂,根基不穩定去跳到後面,這樣更會讓你頭尾無法兼顧.練習是學員要做的事,教練是解惑與傳道為主的任務.一個正確的教學模式是會拖得相當長的時間.因為當每一個練習重點會需要多少時間才能達成?這都是學員本身要去投入才知道.
換教練前有個前提是,如果你本身沒有一套動作為前提下,或是動作還不是很熟練與穩固,那最好還是把動作這塊的基本功給練好與練熟再說.因為你需要在精進或求更好所以你需要其他更專業的人來協助你.學生與教練是雙向的討論,不是單行道的互動.學生的問題與狀況都是一個值得教練學習與了解的案例.我認為討論才是最好的教學與互動,才能在這樣的狀況下兩方都可以有成長與所得.
我認為教練需要能理解與觀察動作的細微處,觀察學員的動作是否建立在力學基礎上?他的擊球能否利用身體各部位力量,同時靠力矩的模式去產生力量?如何利用力量由下而上的模式?這就是我認為揮桿動作的主軸,不在於你腰要怎樣轉?上桿要怎樣上?腿要不要固定住?下桿手肘要怎樣進行釋放等?這都可以因人而異.你不需要完全照教練打的動作去做到.
現在的球桿要想要讓它的使用效果能夠比較長,那只有一條路就是訂製.如果以市售款的球桿來說,球頭不說,本就已經設定一定的使用壽命,所以你想要用久也是很難,尤其是揮桿速度快與力量大的球友,這樣的產品相當快就會讓你打到產品的極限點.對於桿身來說,以市售款搭配的桿身,都是以輕量化的規格來配置.所以以材料角度來看,輕的材料密度不高,同時強度也不足.更不用說耐用度上.因為大量化的產品不會去使用高檔強度高,
亞洲打球的結構不同於美國.就算在亞洲打球可以有更多中產階級但費用上也很難跟美國看齊.有9洞的球場或開放9洞打球,費用雖然會比較便宜但球場大多在郊區,開一趟車過去打只打9洞那對球友來說是不划算不符合經濟效益.在美國打球很多球場都在住宅區裡.我在台灣打球的狀況來說好了.近的球場,開車也需要個40分.這還不算如果遇上塞車狀況,那到球場的時間或回家時間就一定會拖得更長了.
以20~30歲的年輕人來說,對於工作也好,生活也罷.都會產生不少的壓力,所以如果沒有適度的對壓力進行釋放,日積月累下身體一定會出問題.這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所以運動才是現代人很重要的壓力釋放渠道.這也是我覺得對於青壯年族群來說,高爾夫可以提供你的一個幫助.當你慢慢會打球後,也對球桿的掌握越熟練.那你下場就會有不同於你在練習場的魔力.這就是高爾夫另一種癮.就是下場打球的爽度.
這支桿子一點都不是走易打但我覺得它除了頭小桿子重量會比其他桿子稍為重一些,但只要你是有速度與力量的球友要用這支都可以打得動.這種桿子比較小眾與明確的使用者特性定義.不太能設定為大眾桿,能用的人就會喜歡它的野性與效果.我必須說它不是很好配也需要找出更多的細節與使用者能共通的因素才能在適合的產品中將這些特性給連在一起.
低前重心設計讓我用起來就上癮,尤其打出的球讓我熱血十足完全無法說不的機會.這桿子打出來的出球角度真的低,10.5度我實際量的桿面角度也在10.8度.沒差太多.但打出來的出球角度最多就13度.完全不會把彈道給打高起來.球都是低平的飛行.球速超強的快而打出來的距離真的遠.飛得更遠,滾得更遠.開球已經可以穩定超過260碼的水平.
面對這個又重又猛的球頭.像這樣的桿子設定會是以性能導向,操作性為主.讓使用的球友可以隨心所欲去利用.因為球頭重,高揮重是肯定會發生,我先前用Matrix Velox 60 S桿身套在這球頭上用幾次後就覺得揮重太高,相當耗體力.用Alpina 673的原因.它的重量會比較合理,加上長度可以因為重量特性縮短但不會影響到它的承載力與強度.
對於美日大小廠的木桿產品來說,美系大廠的木桿發展與效果都要比日系好超過10年以上的水平.日系小廠在於材質上的變化會高於美系大廠.主要是一個針對大量族群,另一個是主推少數特定需求的市場.所以兩種的策略沒有對錯.各有特色與產品優勢.不過如果真要說打遠與性能球桿,那美系的產品還是遙遙領先!這也是我不斷會買美系與日系球桿來進行測試的原因.這都是我多年來測試的結果與經驗.所以SLDR 430能有更好的性能表現我個人心理上是完全認同.但要有多好的程度也要看實際用的結果.
我覺得美國球場的設計相當友善.不會有那種變態型要考到球友的場子.可能我打的不多,但在公共球場來說,它的設計比較是讓人打球不是要考倒你為主.亞洲不少球場都是設計很多不合理的球道,果嶺,沙坑等.所以在亞洲的球友比較少得到高爾夫樂趣尤其球齡不長與技術不好的球友會有更多的挫折感.在美國打這幾場公共球場經驗,我覺得它們設計難度不高,但也有一些有難度的場子,不過難度都是可以接受範圍.讓打的球友可以得到挑戰與樂趣.
我在美國的開球距離比在台灣或中國都要再遠10碼.美國這的空氣乾,濕度低,密度沒有亞洲南亞或東南亞的高.這可以讓我的擊球有更遠的結果.所以我在這的開球距離有至少260碼.開完球後就大多剩P或52度挖起杆.有時遇到下坡球道,我可以滾超過30碼.距離有300碼.常常打出讓我自己都嚇到的距離.球都滾到果嶺剩30~50碼距離.
高爾夫球鞋要像以前使用到穿壞的狀況是很難.因為現在鞋子品牌與種類變多了,價位的選擇也更多,所以鞋子與球桿一樣,是換的比用到不能用或用到壞才換是沒有了.很多我周圍的朋友他們的高爾夫球鞋都半都至少有兩雙或以上.每個人的鞋子大多沒有是穿壞的狀況才會去買新鞋.多半是現有鞋子已經無法滿足他個人需求與其他功能性.這就會有購買動機.
高爾夫鞋的重要在於它有幾個重要的需求與功能面上.第一為它的舒適性.因為打一場18洞的球下來,你會花上至少4個小時的時間在球場,就算你沒有走路打球,但穿鞋的機會也會有半天時間.而這樣的鞋子需要做到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讓你穿起來不會覺得不舒服與走起來在草地,水泥地或沙地上都能輕鬆自如.這說起來挺簡單,但做起來可以不容易
無釘爪鞋的問市把高爾夫球鞋從傳統的科舊中給解放出來.也讓所有的高爾夫球友可以不再只是下場打球時才能穿它來表現了.這點的推波助瀾下,近兩年的高爾夫球鞋變得更加豐富與多變了.新的高爾夫球鞋有像運動鞋的風格出現,不再是皮革或人工皮的外層了.鞋底也不再是高底設計,也沒有傳統釘爪了.這樣的鞋子說穿了就是讓你可以平時就使用,球場與平時都可以一鞋到底的作用.
以這支桿子來說,它會讓習慣打直的球友來說會有很大的適應問題.我也查過X2 Hot木桿的一些資料了解到.這款木桿也確實是左曲球路.其它品牌的木桿我想要贏過X2 Hot的距離真的很難,就算是日系小廠的高檔木桿也不會有太多機會贏它.性價比來看,算是不錯.只是要用市售款規格與桿身來打好,真的很難.X2 Hot算是我今年配置的木桿球頭來說比較難配.是真的考驗技師
球頭的桿面重心是位於比較高的位置.所以是高重心球頭設計.這對於擊球回饋上會有更加扎實的撞擊感.也會比較黏球效果.實際打起來也是相當不錯的黏球感.擊球感還真的不錯.擊球聲也是鐺鐺的聲,比較是金屬撞擊聲,所以打起來與它的別的Big Bertha是有明顯差別.但我個人覺得X2 Hot的木桿擊球聲是比較好聽也會讓人打起來熱血度提高的效果.因為可以感到這個球頭的回饋與震動感是比較整個球頭.
X2 hot在Callaway家族中的定位就是類似Taylormade中的Burner/RBZ/Jetspeed這類的產品.主要針對大多數球友,以易打,更大的桿面熱區設計,與較高的彈道設定為主要訴求.因為這都是大多數的球友所需要的東西.打不到甜蜜點,打不直,距離短等.我想這就是Callaway想要讓多數球友知道它們的產品有足夠能力與優勢來滿足你們.我對Xhot與今年的X2 Hot都是相當喜歡.
一般亞洲球友到美國打最不習慣的是自助服務,要自己開球車,自己拿球桿,自己看碼數樁,選杆子.做這些事需要維持打球速度.如果一個人打後面沒別組別壓力,還可以慢慢來,但如果你跟別人併組打,速度節奏是不會慢下來.如果平時沒用一定技術水平,穩定度,與觀察碼數,判斷障礙能力.那肯定會亂掉.所以我建議如果要到美國打球的球友們一定要訓練自己的基本能力與技術.要不然你最好有熟的朋友陪你打.這樣才會讓你打得壓力少一些.
在美國打這種自助服務的球場自然可以感受到球童的辛苦與活.我覺得美國這種彼此互助的打球模式是真的可以讓每個球友學習與交流.把彼此關係拉得更近.有這樣關係自然可以讓彼此不熟的關係立馬改善與聊開.難怪很多企業高層都是利用高爾夫來進行企業合作與交談的工具.現在了解到每個高爾夫的核心與優勢.
在美國打下午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打的人會比較少.我在紐約打早上,人就很多.所以打得速度就快不起來.打18洞下來要超過5個小時.所以下午過2點後打球也比較少人,這樣打球會比較輕鬆,也不會有壓力.這對於在練習的球技球友來說會比較適合.因為這邊天氣比較乾.使用一整天在外面,在大太陽下面也不會覺得汗留浹背.加上有太陽但風吹起來是涼涼的.所以你18洞打下來我沒用像在台灣或中國的狀況.所以我才會覺得在美國打球是很舒服.
最多回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