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來因為材質與技術的提升下.碳纖維的特性彈性依舊存在但觸球的摩擦力減低.材質的強度提升讓觸球更加乾脆與簡單同時力量的傳送上會更有效率.不會讓觸球有過多的摩擦力以增加倒旋量.如果倒旋量增加會讓球的能量更多在自轉上,這樣飛行的球速與彈道高度都會增加不利於整體飛行效果.而低倒旋的桿身特性以前的桿身會做得比較硬與重,這樣會讓揮桿速度不快的一般使用者感到不舒服與使用難度高等問題.
球頭的桿面材質是DAT-55鈦合金.DAT-55鈦合金是日本工廠對鈦合金所進行的後續加工處理而得到的一種鈦合金.它是熱處理下的鈦合金以強化它的硬度.所以硬度表現上會優於一般大廠所使用的6-4鈦合金桿面.這個好處自然是在擊球時可以產生更好地撞擊效果.它與SP-700鈦主要不同也在於SP-700的鈦合金主要在韌性上會比其他鈦合金要好.所以在擊球回饋上會相對優於其他鈦合金.
設計相當不錯的場子.水平好的球友可以打藍梯這樣更容易看出你各支球桿的水平.但我建議打這樣球場一定要體力充足.這類高山球場別說坐球車不會覺得累,但只要你打球的穩定度不高,讓你東奔西跑的,你的體力很快就會掉下來.下次有機會可以再打這個球場我一定要住在台中.這樣可以讓體力維持最高打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這個球場是一個27洞設計的場子.也是一個典型的高山型球場.分東,中,西三區共27洞.我們今天從中區打起,再打東區.9點準時開球.今天打藍梯(職業梯台,在中國應該算是金梯),中區的藍梯長3500碼,東區的藍梯長3600多碼所以今天嘗試打超過7100碼.它的風景是可以看到中部的山一個接一個,好像山水畫般.加上它的樹林設計與分佈真的像美國或日本球場那樣相當井然有序.球場的維護也相當到位.球道也好,果嶺也一樣都是高水平
當你肌肉強化後,你的身體韌性才能做出來.並不是將肌肉伸展得不錯就是有韌性.有韌性的前提是肌肉有一定的強度才能讓你要軟則軟,要發力就立馬發揮.這時候的你最要做的揮桿練習就是把整體的揮桿速度與節奏給放慢下來,這樣你就能體會出你的肌肉強度的提升狀況.我說過,打慢比打快要困難多了.
手臂擊球的問題是需要相當的體力去操控.雖然身體轉動也是如此但因為身體轉動是全身的運動不會刻意著重在哪個部位,所以要練習也會比較容易.而身體轉動的練習就是由下而上,輪流運行.身體轉動就是要強化每個部位的肌肉強度與運行質量.也就是協同作戰的能力.有別於手臂擊球主要利用到手臂與肩膀這兩個主要部位.
多年来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秉承‘公开’办赛的原则,在全中国各地的球场轮流举行。时隔8年重回上海,我们深感欣喜。”沃尔沃盛事管理公司总裁艾瑞森说。上一次中国公开赛在上海举行,是2007年4月12-15日在旭宝高尔夫俱乐部。这家球会也是承办中国公开赛次数最多的球场——1999年至2004年,该球会曾连续六年承办比赛
它在擊球非甜蜜點的失擊效果來說,對於距離這塊,它沒有太大的距離減少.最多差個10~15碼左右.而非甜蜜點的方向性也都還好,只是彈道可能會稍微高一些但沒有另一支SP-700要高.所以整體來說它這個球頭是有相當程度的易打性.以這個球頭特性我是走性能導向,但這個球頭外型與內部構造我也放入很高的容錯性.也就是讓打到非甜蜜點的影響可以壓到最低.換句話說,它也很易打.
秋冬季節台灣吹東北風,下場打球對風這塊就需要考慮進去,但如果帶上球桿是高彈道那肯定會被吹得東倒西歪,距離的影響會相當大.不過帶上這兩支桿子就完全不需要擔心,完全低平飛行軌跡,被風的影響相當有限,就算有好了,它的落地角度是低於50度可以得到更好的落地滾動性,讓我的距離常常會有驚人之舉
目前兩個球頭桿面使用回饋來說,SP-700的桿面彈力感覺最棒,擊中球後的桿面就如同軟軟就彈送出去.有些球友覺得它比較沒有擠壓球感,但如果揮桿速度稍微快一點的球友就不這樣覺得.因為當揮桿速度快的球友對於瞬間擊球的密度與感受會比速度慢的球友得到更多.雖然DAT-55的桿面沒有比SP-700要彈但也只是程度上稍微差一點.擊球回饋也要比一般6-4鈦合金要好多了.
很多東西都會有數據或測試數據,但這些數據是依據人類所設定的標準去檢驗.而數據是死的也不能代表一個東西真正的性能與結果.更重要是因為,當這個材質或產品不是一個獨立使用的成品時,那這些數據就更不能代表這個東西真正的結果.尤其是高爾夫球桿這個產品.因為這個產品不是單純有球頭就可以使用,它需要配合上桿身,握把與最後球桿的規格才能是一個完整產品.所以當你要去評價一個球桿的好壞不能只說到球頭,球頭只是影響與產生結果其中一個環節.
高碳布的好處在於飛行效率提升了.以前的桿身強度不如高碳布的好,所以他在擊球效率很不好.也就是它需要靠飛行高度去得到更好的飛行距離.原因就在於他自己飛不了太遠所以需要藉由高度與空氣流動讓球可以飛得更遠.某種原因在於它本身自轉太多所以無法將效率有效發揮.都浪費在自身的轉動上也就是倒旋量太多,所以球容易衝高.
當你的桿身扭矩不能設低去改善擊球問題時,就只能利用技術或材料來改善這個問題.而在高噸位碳布的出現上這個問題有不錯的解決.以往這樣的材質大多是提供給航太產業,比如飛機,衛星,太空船等.因為這些產品都需要材質輕,強度高,韌性好的特性,所以才會又高噸位碳布這樣的材質出現.而材料商也順勢提供給高爾夫桿身廠來製造相關產品.
目前的木桿設定的整體倒旋量跟5年前或10年前已經有很大差別.一支木桿的擊球倒旋量已經與以前的桿子會有差到2000rpm的倒旋差異.就我這兩年設定出來的木桿倒旋量大多在3000rpm上下.最近在測試我自己開發的木桿球頭組合,更是低到只有2500rpm的倒旋量.擊球倒旋量這個技術分析數據是一個關鍵!
五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一个前辈认真地对我说:干高尔夫媒体,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多打打球。现在我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了:凭借做高尔夫媒体的屌丝收入,根本打不起球,只能靠着各种活动蹭球打!拿着5000块的月收入,告诉收入50万的人,球应该怎么打,衣服应该怎么穿。有点意思。有次跟圈内某摄影师聊天,他半开玩笑说,高尔夫媒体狗的孩子9、10月出生的多。言外之意是,高尔夫媒体狗一年都在出差,只有年底淡季的时候才能夫妻团聚,
單純的對這個運動,大家產生火花,切入共同主題.進而會衍生出很多變化與關係出來.但好球友難尋,不是在於人不合,而是在找到跟你臭味相投的球友更能讓你跟彼此產生更多變化與提升關係.從球場到生活這樣更容易找到同好與知音.我就是從高爾夫找到幾個難得的好友.這就是這運動無價之處. 一個成年人出社會後,除了工作就是家庭.這個運動就是讓你去開拓與延伸你的交友圈.
很多球友都會參加球隊,球隊都會組織到不同地區或海外去打球活動,所以大家都有機會到不同地區球場去享受擊球樂趣.但有些時候我更喜歡個人過去打球.像在美國一定會跟人併組打球,享受跟不同人打球也是個樂趣.因為這時你會真正瞭解到高爾夫為啥是紳士運動.跟完全不熟的人打球大家都相互幫忙,鼓勵與享受這段時間.這才能讓你真正瞭解到當地的特色與風格.
大多的運動都有一個癥結點,就是年紀問題.但這個問題在高爾夫上起到的影響真的不大.我跟很多不同年齡球友打球,配球桿,交流.大多數的球友尤其打高爾夫超過10年以上的人都說到,年齡對高爾夫有影響但不大.當然主要就在於體能上的衰退,但對於你年輕與到年紀大的差異,在這個運動上是沒有太多差別.所以才能導致很多球友會一打就幾十年的時間.
Fujikura桿身好的地方是他的桿身變形量是相當集中不會產生太大的桿身變形量,所以你感受到桿身的回饋是會比較集中在某一個區塊.打出來的效果也會比較穩定.所以我覺得Pro Tour spec有類似高檔New Motore speeder的感覺.我想這只要設定對那可以買到比New Motores Speeder要便宜的Pro Tour spec.而桿身的回饋是一點都沒有打折.飛行距離在190碼上下.滾動都可以有大概20碼的水平.
我對這樣的球頭真的不喜歡.我無法感受到我這球打中桿面哪一個位置?那真的會對想要去操控球感的球友來說不知所措.我只知道我打中球了但打到哪完全不知道.只知道他中球是很脆,說不上好聽,但細節上真的沒有.還真的對這這樣的球頭沒轍.因為它對於打中桿面甜蜜點與非甜蜜點的反饋幾乎是一樣.沒有太大差別.所以你打了一球後你無從瞭解這球到底打得如何?因為球頭本身的反饋是零.
這個球頭的外觀,從上面往下看不會太小,與日系的球道木相比來說這個算比較大,很容易可以理解這球頭是走易打風.讓使用者不會覺得這個球頭看起來難打.同時它的球頭重量也比較小低於210g所以也是針對Callaway對這款球桿的要求,要把球桿總重與球頭重量都壓低以讓球友使用時可以提升揮桿速度與球頭速度.
運動科學就是把人體在執行運動時的質量給提到最高.讓運作起來的動作更有效率而不會費力.更重要是不會產生運動傷害.運動傷害就像工廠的機器損壞一樣.一旦機器掛掉,直接衝擊到整條生產線,生產延期不說還會衝擊生產成本.當你把特定身體部位一直發力也會讓它更容易受傷,就像機器一直給它過度的覆載一樣.直到一個臨界點這台機器就會受不了壞了.所以對我來說運動科學不是學一些艱深的名詞與手段.而是了解自己與身體.當你了解自己後就需要去找對方法對症下藥解決問題.
力學角度分析,人類要產生力量,一定是抓住一個物體,抓得越緊就是力量越大.我舉這個例子大家就容易懂.這也是為啥要利用手指去扣桿的原因.當你想要提升你的揮桿速度與擊球力量時,你首先要做的一件事不是強化你手臂的肌肉強度而是要強化你的手指的握力.因為當你想要加快速度進行擊球時,你的手指會扣住球桿更緊,這樣才能將力量與速度給發揮出來,所以要讓你的力量產生更大與提升揮桿速度首要的關鍵在於手指的握力強化.
很多大人或家長看到小孩能有不錯的表現都是以一個見獵心喜態度.以為發現到金礦了要大力開發.但一投入下去就發覺這是一個深不見底的道路.大人要陪小孩去完成大人所期待的夢想或目標這就變成所有人都很累也看不到未來的路.小孩你只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協助與練習.他們都有能力可以做到超越你本身的能力或想像.因為小孩為何到後面會有極限都是外在環境與大人要求讓他們把很多先天功能與天份給關起來.天份這東西很玄但我個人認為天份每個小孩都有,只是你有沒有把它給打開?
以我觀察小孩對於運動或學習的過程瞭解.小孩的學習能力與可碩性是相當高.雖然說我兒子4歲有打過,但現在8歲再打,動作完全沒有記憶.還是從頭學起.但他從一開始完全打不到球到現在已經可以把他球包中的每一支桿子都可以打到桿面甜蜜點那可是相當不錯的成果.小孩絕對是一個海綿體你給他的東西只要他喜歡與有興趣,他的學習能力與速度是遠遠超過你可以想像.
最多回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