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所有

1月26日,当泰格•伍兹在新年首战农夫保险公开赛第3轮打出令人咋舌的79杆被淘汰,并险些创造职业生涯新“高”后,关于伍兹状态和未来的质疑,再次成为全世界高尔夫迷茶余饭后的话题。职业球员打出79杆其实很正常,这也不是伍兹的职业生涯最差单轮成绩——2002年,他曾在风雨交加的英国公开赛第3轮打出过81杆。事实上,这也不是“老虎”第一次打出79杆。那么,之前他每次打出79杆后命运如何呢?

我在很多文章中都有說到一個重點就是先有一支你覺得好用,不要想做要一次到位.除非你對個人狀況與條件有很清楚瞭解,同時對球桿也有很多使用經驗.但這種狀況是相當少.主因是人這個物體是不停的在改變,體能,肌肉會變化,有這些變化下你的揮桿動作自然也會改變.動作改變下,你的球桿自然也需要改變.所以一個正確的觀念就是,訂製桿永遠不嫌晚.有了後,才能讓你好好把動作給練好,練穩.

10年前的桿身設計,與運用的材質肯定沒有現在的桿身要豐富與複雜.而現今一些桿身廠會運用的高噸位碳布與碳布中加金屬絲設計都將擊球的倒旋量給大大改變了.另外桿頭的設計,與材質的選用也會對於擊球倒旋產生改變.所以一個擊球倒旋量不是只單看球這塊,不同的球桿都會有它不同的最佳倒旋量.就算人這個因素是不變,但可變的因素有球桿這塊就是很複雜了.

我先說一個簡單的觀念,要讓你的球飛得更遠,你的擊球就需要得到幾個特性.1.球速,2.起發角度,3.倒旋量.這三個關鍵因素是決定能否讓你得到最好的擊球距離?如果你要增加你的距離不是在改善與提升這三個因素上,那你所做的改善與提升都是無濟於事!

這桿子好像是鞭子一樣,你怎樣打它就照你的意思去做.彈性與彎曲度都有.使用的樂趣不斷.所以它完全可以讓你用起來得到信心.這種產品對於無形的信心因素就是無價.這是錢所買不到.而你上場就是需要這樣的特性.球桿無法給你信心,穩定度不足,你就越不敢打.當你越不敢打時,你就越容易出錯.

它的桿面是使用SP-700鈦合金.已經算是用最頂級了.但它的研磨加工把這球頭回饋給提升到更好.我打過也有不少SP-700桿子,大多的球頭都是比較響的噹噹聲.但這個球頭聲音不大,很低調,非常扎實的回饋,爽度真得是一流.這完全與它的桿面材質優勢與整個桿面研磨特性給發揮到位.這樣的球頭回饋估計也沒有幾個對手有機會可以贏它.這樣的球頭也是會越打越爽,打得熱血沸騰.而它的回饋主要是以桿面整塊為主.

對於現在市面眾多走低價大量的產品來說,這樣的產品不是有太多亮點,但它是屬於苦幹實幹的苦行僧的公司.沒有太絢麗的外觀設計與技術來包裝產品.但它是走傳統的技術本位的路線.這樣的產品我是相對比較有興趣,因為每一個都是它們師傅一個個研磨出來,得到的公差,質量與穩定度都一定會高於一般大量產的產品.這是日製產品的靈魂與價值所在.

中国高尔夫球教练员裁判员巡回赛”,创立于2013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简称“中高协”)主办,北京中体博蓝国际体育文化有限公司(简称“博蓝体育”)承办。参赛的大多为职业高尔夫教练,也有一些高尔夫裁判。之所以把“奖金”两字加上引号,是因为中国职业教练身份的尴尬和特殊:在中国,他们既不属于职业球员,也不属于业余球员。按照高尔夫规则,业余比赛是不允许设置奖金的。

今年的新品球具似乎沒有往年的動能與亮點.對於木桿的核心性能來說,大家都沒有在這塊上有獨到的著磨.反而對於一些功能性的技術與設計是有不少突破.但這對大家來說只是噱頭大於效果.因為你買木桿一定要能打得遠.這是基礎.如果能從這塊下手我想可以得到更多使用者的購買為最佳反饋.對於調整的功能那是專家或玩家的事.咱們這種球都打不遠也不直的人再搞那些把戲,那就從此以後跟開球上球道就沒啥關係了.

2014年的新產品到目前看來還是有點不給力.產品不只在外觀上與內部技術,材料與結構上都與往年相差不大.可說是突破性不大的一年.在2014年的第一季中,目前美系幾個大品牌的新木桿上市狀況來看.大多都已經發佈了新木桿產品也都陸續出貨.以目前來看除了Titleist外,大多的品牌如Taylormade, Callaway, Ping等都已經有2014年的新品了.

球桿的規格設定上也很平易近人.我有設定稍為短一點,這點對於鐵桿來說會有很大的影響.別認為只有0.25”這樣的長度差別,有時對於一些球桿的整體表現,揮桿重量與擊球效果就會有很大的出入.因為桿頭,桿身,與握把都會有一個最佳設定的規格.當你把這三個零件設定到它們最佳的發揮條件時,它整體的易打性與發揮效果就很容易體現出來.有些時候球桿就是差這一點就會有很大的差別.

我想打過日本鍛造鐵桿的人都會對它的柔軟有相當不錯的印象,就算同樣材質但不同地區的廠商製造出來的鍛造鐵頭,得到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這就是產地差別.我不會去著眼於它的擊球有多軟或舒服,我覺得這留給大家去想像.因為它太主觀了.我只能說它與我打過其他日系鍛造鐵桿的回饋是一樣.並不會因為它是工模做出來的桿頭就會有差別.工模的產品只是外觀是比較一致,

這款球頭也是軟體鍛造.它使用1025C碳鋼材質.軟度那是沒話說.但日本鍛造的水平是沒話說.因為打感軟與硬雖然與材質密不可分,但以鍛造球頭來說它的鍛的水平,頻率與模式都會影響到擊球的手感.這也是日本鍛造球頭的價值所在.雖然說鋼材含碳量越多也越能得到較軟的手感,但就我使用不同地區生產的鍛造鐵桿所得到的手感來說,還是日本的鍛造鐵桿會比較好.

球場設計是一個很重要一環,好的設計場子它除了讓你打起來有挑戰外,還會將一些可能或潛在的危險給擋掉.這次的狀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球道與球道間沒有很清楚的分界或障礙物阻隔,對於擊球到別的球道風險自然會提高數倍.但有人一定會說,就算球道與球道間有樹林或水池等障礙物阻隔,還是不時會有別的球道打過來的球發生.是的!沒錯.但經過這些障礙物的設計,球飛到隔璧球道上的威力與殺傷力就減低不少.

在那個當下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慘了!想不到讓我遇到.因為那個球是平平的飛過來不是從空中掉下來.速度之快我已經完全無法反應.我的眼睛只看到一小塊白色模糊物體快速移動.完全朝我的頭部這樣的高度過來.所以心中已經有閃過最壞的念頭.這是我有生以來離生死關頭最近的一次!在不到一秒的瞬間我真的心中閃過好多個念頭,突然間覺得時間好像暫停或這個瞬間拉長了.身體無法做任何反應,只有腦子在運作

以複雜學/complexity的角度來說,寧可讓小事件發生也不要讓大事件到來.適度讓壓力進行釋放是很重要.這就如同地震與森林大火一樣難以預測.但這些事件都是需要累積能量到一個極限後,才會產生大的事故.新的做法就是讓這個臨界點不要產生,讓能量進行適度的釋放.所以反應在我們日常生活上也是如此.就以我這次打球的例子來說,當一開始開球時間就延遲了一個鐘頭,這已經說明了是一個小事件的發生...

使用后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爽。如何爽,就是球非常远,非常直,非常狠。Jbeam杆头的回馈感好,很容易打到甜蜜点,matrix杆身是手到杆到,跟的上我的节奏。当然,这么适合我动作的木杆,肯定又会自然地提升了我的动作。一般情况下一号木的距离超过280,3木250,18度240,21度220,统统都很直,基本消灭了曲球,特别需要说的是球的质量都很冲,攻击性非常大。

對於它的易打性我只能說是好用,易打與簡單.因為它短,重量不重,揮重剛好,我提供給不同使用者用,他們都可以輕鬆打起來,也很容易感受到球桿的特性與優勢.因為他們覺得這桿子很容易感受到桿身的強大彈性,擊球的回饋也輕鬆感受到桿面的彈力.握把也好握,不會滑動且好操作.整體來說,你要打好它,不難.多數的人都是第一次用這桿,但都可以打出不錯的效果出來.

但以物理角度看這樣的狀況,桿子反彈的速度增加時,對於反彈的質量與力量不見得可以提升.所以大多的日系桿身在輕量化桿身設計大多主力在提升桿身反彈速度這塊,而它可以得到是比較好的使用回饋,因為彈速與彈性加強了.但關鍵在這,它的彈力不見得有提升.也就是說,你雖然揮得快了,速度與發力更簡單與提升了,但你的擊球距離沒有太多的提升或還是維持一樣的水平.

在球具訂製這塊來說,有許多的細節與觀察需要去找出來.每一個人的特性與打法都不同,對於球桿設定上就不會完全一致.當然在Max Soul這款球頭的使用上比較會有這樣問題,但只要用熟了後,對於這個問題自然可以解決.這不是球頭的問題,只要你去了解怎樣對於不同設計與特性的球頭進行一個正確的使用方式,自然可以得到好的結果與享受它給你的樂趣.

練動作練鐵桿是很快就能成,但要練動作到穩定與扎實,長的桿子不會打都算不會打高爾夫,因為打高爾夫最重要就在於開球,開球拿鐵桿打就真的差很多.我寧可開出界也不要拿鐵桿去開球.這就是高爾夫爽的地方而你不去享受與挑戰它!那就別打了.所以我個人完全不贊同只練鐵桿,練了大半年或一年了,教練還是只讓球友練鐵桿,這種錯誤的觀念是要改變.

我每次在協助球友訂製球桿時,在觀察球友的動作時,都可以發現球友的揮桿動作有很多的細節與動作都是為了配合球桿來使用.有些時候是球桿與桿身因為使用過了它們的極限,產生耗損,效果與桿身彈性上都沒有剛開始使用那種效果了.所以當這樣的桿子也會對使用者動作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這樣的球桿在外觀上都看不出來.所以大多的球友就是再用下去.當然用下去的結果就是不敢發力,動作越打越慢,節奏也亂了套.

你在一個球場上,空況與輕鬆沒有任何壓力下,你自然可以比較放鬆去與人交談.享受這美好時光.現在人的壓力多半來自於環境與事務上.但在高爾夫球場上﹐環境壓力沒有了,也沒有公事要處理下.你的心情自然會舒緩.同時在與人交談上的攻擊力自然沒有平時的大.任何的問題都更能放開來進行討論.很多平時的堅持在這也都有更多空間可以討論.所以把球技練好是你要享受高爾夫與建立更多與人互動的基礎.

能夠讓你回味的才是好球場.你會去記住它讓你打得好的地方也會讓你記得打壞的原因.而你心中會有個想法就是那球我可以打好只是心裡一急或對方向設定上沒掌握好.這樣的失誤對你來說是可以解決.這樣的你才會有更高的動力再去享受它.而有些球場我覺得設計上太人為,也不夠有特色.非得要在球道上或果嶺邊放沙坑才叫球道設計或球場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