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所有

這桿子雖然沒有比我其它球道木要更優,但打起來還是相當穩定,距離上就大致如此,沒打到桿面甜蜜點的距離也會短個20碼左右,所以它算穩定導向的桿子.很容易去打出你要的位置來.下場打不會擔心他會失誤.會有自信的桿子.這桿子至少比我其他鈦合金的球道木要少10碼以上.只是它算真的很穩定,打出去的飛行距離與滾動性都差不了太多

當我打超過3個月後反而愛上這桿子的操控性,桿子短了後,揮桿重量也壓低2~3個單位,所以打起來很簡單,我覺得更好掌握,雖然桿身的變化比較少但長度與揮重更適合會讓整體操控更穩定.打中桿面甜蜜點超過8成.桿子是可以不一樣只要你稍微調整一下就可以煥然一新.這也是我常常會跟會員朋友說,一隻新桿多半要花點時間去瞭解他,千萬別再一兩次的使用就下定論.

大家會覺得球頭打起來很大聲是奇怪的一個特性.因為大家用到的產品都是灌入大量的不乾膠在球頭內部去設定一個標準的規格(要達到每一支桿子的揮桿重量).這樣滿足大廠對規格設定要求但卻讓使用與金屬球頭本身的特性給抹殺掉.反而對於原本沒有膠或少量膠的桿頭打出來的響亮金屬撞擊聲覺得奇怪或不舒服.這就是當謊言或假的消息被大家所接受或認可後,久了它就成為真理了.反而正確的卻是錯的東西!

小球道木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桿面也小.當這塊變得小,視覺效果也不大下.對於一般球友來說是相當有難度.因為它的長度不是鐵木桿那樣短,是在43”以內到41”的長度.所以你拿起來看到這樣的球頭尺寸時心中的挑戰自然產生.所以這樣的產品主要針對中低差點或是嚴格來說差點水平必須在15以內的球友會是可以使用的桿子設定.

Drive已经用了一个多月,各种感觉差不多都已经体会,总的来说,一是弹道非常稳定,基本不见左曲和右曲,二是距离增加,现在的距离已经超越上一支45.5吋的球杆(以前开球的平均距离在210码),现在Drive的平均距离在220码,每场能有3杆以上在230码,上周五有一个240码。三是操控度高,拿起杆的信心远超上一支

肌耐力不足的揮桿動作就像一個空架子.它是虛的,不會讓你打起來有真實感或足夠的強度.所以現代人如果想要把高爾夫給打好就慢慢的把自己的肌肉強度與耐力建立好.這是基本功.沒有肌肉強度與耐力的人要打到單差也是不可能.肌肉耐力可能無法從一場球看出,但這些人的身體肌肉可不會輸給運動員.這都是我個人觀察身邊幾個單差朋友的心得.

以轉動的揮桿動作施展,你的胯與肩膀是主要兩個轉動的核心與主力.這兩塊的肌肉強度就要比其他身體部位要有更強的承受力與強度才能把轉動給發揮起來.這不是說把肌肉給練出來就算成了.還要讓肌肉可以習慣轉肩的動作,讓熟練度可以提升到最高,這樣肌肉可以承受連續打球下的壓力與需求,不會產生對動作跑位問題.所以肌肉不是只是單純有強度還要有柔韌性.

市面上的球款太多,但能用的球卻沒有幾款.球的關鍵在於核心這塊,它是球的引擎,設計好他的爆發力十足,不好就像老牛推車,就是跑不動也不快.因為品牌商都抓準一點就是你們根本不懂.就算這些做球的製造商或品牌商對這塊瞭解的也不多.因為這不只是要懂材料,結構,物理特性,更要會打球,會去研究與觀察球道,草,土等因素.很多人買球是盲從或挑便宜.但好的東西你一比就可以知道差別

從第二場風神與今天第三場的麓湖都讓我覺得距離一下變短許多.因為球都不滾動了.尤其打山地球場,一些高開球台球洞可以完整看到球落地的狀況,我的球都一個彈跳就停了,滾動性就別提了.到了球位看到球是直接進入土裡,有些球是一個彈跳就停了,可以看到球落地的凹痕.但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問題是出在球上.

廣州與深圳的天氣比台北要悶且濕多了.雖然沒有太陽但溫度還是20多度接近30度.溼度都是在70%上下打轉.打起來到後面都是汗水直流.上半身都濕了.這個球場只要開球稍微一偏掉多半是出界,第二桿也需要同樣的準度不然一樣都是出界或樹林去.球只要到樹林邊的長草也都是找不到球.因為那不只有草還有類似藤的植物相當不好找球.

從我出社會到公司上班最不能接受就是我明知道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但我卻不能做.這樣態度到產品也是一樣狀況,我知道可以做得更好但如果我不做就是華而不實的人,空耍嘴皮.說一口好桿.做產品是要讓我知道產品可以做到怎樣的程度.當你知道更好空間就根本不會想要去買半吊子產品.這是我目前的寫照.

新款700-Chien卻是相當細膩且柔順的爆發力.這種感受是有深度,由淺到深的層次感.不曾有過的經驗.一般球友都可以感受到的東西絕不是哪種選手才會感受得到.會讓人回味無窮!他們都說回去不了.這個狀況讓我嚴重考慮不要銷售這個產品以免災情擴大.你問我這個桿頭的回饋結果,我只能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我把它視為與定位成"禁品".

高檔桿身在硬度頻率上往往都不是太照標準走.因為材料使用相對好,好的材料強度與韌性都比較高,在測量硬度頻率上都會低於一般同樣硬度的數據.尤其對日系桿身更是如此.因為使用高噸位碳布通常S硬度測得到的數據才只有235cpm上下.而TP6HDe才得到247cpm,算低的cpm S硬度.但我估計這桿子實際的硬度頻率會在253~255cpm.因為我有對設定短的長度進行硬度調整.這只有我知道要多少範圍.

不管是桿身重心前置或後移,都需要對桿身整體重量進行調整,不只是在桿身重量設定分佈上.重心不同下整體重量的設定就變得不一樣.因為你要讓使用者感受到同一個系列下的產品特性都是一致下,雖然桿身重心調整與改變不會影響到你使用的桿身性能與優勢.這點我想我可以看出他們的用心.這點就與日系桿身很大不同.他們都把桿身集中在使用幾頓的碳布,或是使用幾軸的編織法.我覺得日系產品一旦久了都難逃窠臼與僵化.

到外地打球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實踐.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說是一樣的人,事,物,年紀大起來就會想要多走走看看.放下手邊東西與事情去看看這個世界.讓自己的人生不會浪費,人生只有一回,當你能真正照自己想法與做的事去執行那就是真正的快樂.錢賺得再多你無法去享受它,你不是時間的主人那這樣的生活會過得很辛苦也不快樂.

球頭的設計,對於有速度的球友450cc或以上的尺寸配合現在市售款球桿的主流長度在45.5”+-0.25”的設定下,這樣的桿子只會越打越吃力,對於操控上會有更高的負擔.會打球的人或技術水平好的人很難在市面上的球桿中去找到適合你的規格.就算是硬度提升到你可以使用的設定,球桿還是無法讓你享受到性能的快感與優勢.因為往往這類有速度與力量的球友使用市售款球桿不到半年時間桿子就打軟了.

當你要賣更多球桿對市場上,你就需要讓你的桿子打起來不會讓一般球友感到困難與問題.所以易打性與容錯力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如果球友到店裡試打或到練習場的試打會測試新球桿,打沒兩球球就亂飛,或是打不起來.那別說購買了,肯定是掉頭走人.當球桿在易打性與容錯上設計好你可以打得出球桿的效果就算動作有問題或失誤你還是可以去判斷這桿子的表現.但桿頭在這兩塊提升了相對會對其他區塊產生影響.

這個球場如果打舊場不會太難,要打80幾桿不難.但新場就需要有策略與對場地有熟才能打得出好成績不然90幾桿是肯定要.當然如果打藍梯整個難度會壓低不少.金梯全長也是超過6800碼距離,配合上山地也會無形提高更多距離感.加上球道都不寬打起來會有不少壓力.所以打這類球場第二桿比較重要.第二桿往往都是決定你這一洞的成績關鍵.這也是我這次成長比較大的一塊.

打了兩場下來都發覺球道的草都過長.一般球道草會短才能與球道旁的長草有區別.當然這邊的球場還是有區別但我認為他們都把球道草沒有進行修剪.導致開球基本上不太會滾,不只因為球道軟,加上草也長,這兩種因素都會讓球的衝力與摩擦力增加,導致落地的滾動力都不會太遠.我個人認為這樣的狀況與做法是球場便宜行事所導致.不固定剪草.這就犧牲掉我們球友權利.

桿子整體的規格設定也是讓易打可以有不錯結果,因為我給一些球友用,他們都對這桿子使用完全沒有問題也不會覺得難打.當然對於非甜蜜點的回饋上是有點不舒服.對於整體的使用是有高度評價.這就是一支桿子表現很難說是一個零件就會決定最後結果.好的技師需要將產品問題給有效解決或壓低.讓其他的零件可以表現更突出讓原本弱點給減弱.這樣使用起來整體的評價也自然不會太低.

以MCI的杆身技术,它的杆身内径是钢管材质,钢管的外部才是碳纤维包覆住.这样的双材质的组合下能有这样平顺的杆身回馈,不管再怎样的外力使用下,杆身的弹性还是相当稳定.更重要是我测过两个不同杆身重量所得到的回馈都是一致.这点就让我要对Fujikura的技术深度肯定.Fujikura在杆身材料上一直都是主力放在金属与碳纤维的组合上.它本身对于高吨位碳布上的运用是相对少.

以現在的技術與材質能力,要讓非甜蜜點擊球可以減低最小的距離影響這點是做得到.就我認為球桿的桿面在擊球效果應該是不分甜蜜點都應該要得到最好的效果.這樣打球的人才能簡單也輕鬆.但這是理想化的結果因為球頭本身都是物質組成,而設計與運作能量產生都建立在物理與力學系統下,所以擊中在哪一個位置都會有影響,這個影響都會對結果產生很大的差異性.而現有技術與能力下可以做到的是就是將這影響與差異性給壓到最小.

鐵桿的發展上基本上是數十年如一日,球頭結構上都是一樣沒有改變,就算外型上有點改變或變化,但還是脫離不了鍛造鐵桿這樣一體成型的設計與結構.但我不是說這樣的東西不好,而是幾十年下來了咱們生活與時代都已經改變了.球桿也應該要進行根本上的改造與提升,而不是新時代了但使用舊時代的工具.

身體會痠痛或向我筋會痠痛都是因為施力不當才會有.沒錯!揮桿動作本來就不是一個友善與對人類目前行為是好的模式.所以你練一個揮桿動作會身體痠痛是正常.你平時會扭轉你的身體嗎?你在扭轉時還會加速,加力嗎?同時在扭轉你身體時你還要注意控制你的身體重心與移動.所以這樣的動作本來就對現代人來說是一個極度不友善的運動.但沒辦法所有的運動都不友善,所有運動的動作當你練熟後就是一個運動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