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球友在揮桿過程當中,首先從準備動作的站姿來看就身體全身緊繃起來.肌肉看起來就不是很柔順與放鬆.這樣的狀況下很難可以讓你的揮桿動作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協調與易於運行的基礎.所以說站姿是一個最重要的基礎是讓你這個擊球與揮桿動作能否穩定的運行?
最能發揮鐵木桿的優勢是使用在有草的區域。 使用木桿式鐵木桿攻果嶺,我的心得是最好選擇稍短的距離,以便留夠滾動距離。大風的時候要慎重使用木桿式鐵木桿,寧願緩攻一桿好了。
球桿的磨合可以讓它提升更好的使用效能,使用操作與回饋.桿面的彈性經過訓桿後它的熱區,擊球彈性與回饋都會變得更加的扎實.新品內部可能會有一些震動所產生的雜質,因為零件焊接後再經過使用擊球振動會有一些雜質或粉粒會脫落.但這些物質會黏著在桿頭內的不乾膠上.所以你的擊球回饋也會變得更加的穩定.
整體來說,我對於這支鐵桿的評價是超棒.它能承受了超過它的使用族群特性的擊球效果.充分說明了它的球桿穩定性是一流.加上球桿規格配製上也非常人性,以一般球桿規格去設定,對於一般球友來說一用就可以感受到差別與此桿的特性.要用它一點都不難,而一用就可以感到它的不同與好處.這是此桿很明顯的優勢.
M80的好處是它具有高檔桿身的人性化與智慧模式!什麼是智慧模式與人性化的特色?這好像是一般電子產品才會有的特性,怎麼高爾夫球桿中的桿身也有這樣的設計與特色?一般球桿中的桿身如果是一般性能產品不會做到當你擊球下桿要到擊球點時,桿身會自動幫你處理最後一擊的動作.這點對於使用者來說是相對輕鬆與簡單.
選球桿測試也是一個功力.從最簡單的款式來了解這類產品它的優缺點,同時與我先前使用過其他日系鍛造鐵桿的差異進行比較. 此球頭的設計外觀是霧面不是亮面.我個人更喜歡這類霧面感覺,更為低調與沉穩,內斂. 同時桿頭的表面紋路如髮絲般的設計讓整體看起來真的非常有質感.粗中帶細,簡單中帶細節.手工研磨的技術很不錯.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的先天是老天給的,你無法決定或修改.而我都會對每一位要進行球具客製與學習力學揮桿法的球友一個開宗明義的觀念;要先肯定你自己,尤其是你現有的個人化東西!而你個人化東西就是指你的身材,體型,體能條件,與學習特性.這些就是你本身所具有.
都说中国的职业球员不容易,打比赛真的很难挣到钱?一起来算算账,究竟球员打一场球要花多少钱?赛事组委会是否存在“乱收费”的情况?
很多人在挖起桿的選擇上都會以大角度與大的反彈角為主的使用.但我可以跟你說這樣的選擇都是讓你為何打不到球,常常會打到Top/桿面底角的邊緣敲到球?因為你的球桿都選擇錯了.果嶺邊的狀況我們上面都分析過了,絕大部份都是障礙區,所以你需要將球完全的吃下去,然後讓球可以被擠壓出來.
專門客製的鍛造廠出的球頭角度是31,32度外,一般市售款的高檔鍛造球頭都會是高於30度,以增加更好的擊球效果與距離.同時以鐵桿的長度差到0.25”就會覺得有差,不只在使用操作,揮桿重量,與擊球效果都是會產生影響.所以當鐵桿是極需要穩定性與個人化時,一點的重量差,長度差都會影響到最後的使用結果.
這個刀背球頭看起來真的很兇,外型有經過研磨處理讓整個球頭看起來就不是很好打的設定.而對於一般日系小廠製造的鍛造球頭來說,打感上都會比一般市售款鍛造球頭要好與軟.除非這些市售款鍛造球頭是經過日本名廠遠藤所代工的產品.
桿背與桿頸聯結處有特別進行研磨過,看得出手工研磨的味道與過程.讓整體的感覺又得到更佳的細膩度.而桿頸也打上Made In Japan.也讓它的出廠來源與此款球頭劃上聯結.桿面上緣有點薄,但這是刀背桿所以這是身為這種球頭的一個基本條件.
那次朋友借我打這支Crazr CRZ-435II,真的讓我打得心癢癢.球頭回饋真的與一般市售球頭不同.超不一樣.桿面擊球回饋聲音清脆,回饋整片桿面都可以感到扎實的手感.同時軟軟的感覺.好像打日本鍛造軟鐵那樣軟綿綿但卻不失扎實的手感.
因為我都是以結果論來進行客製結果來論證.打不好,那不用說,換別的桿身或調整規格.了解球友為什麼打不好問題在那?重新進行調整或桿身更換等工作.提供客製球具滿意度保證是理所當然的事.這對球友來說也才有保障.
你不要認為客製師或技師神通廣大,樣樣精通.是你肚子裡的蛔蟲.可以幫你找到一支所向披靡的武器.這個想法肯定是電影看太多,白馬王子與公主劇情深固腦中.客製師對於個人喜好是一無所知,他們對於技術,專業與產品可能有獨到的了解與深入的研究.但西瓜方的,圓的真的是個人喜好.無從判斷起.
都說“發球賺羨,推桿賺錢。” 雖然很多人都說推桿的重要,但我還是認為短桿尤其果嶺邊短桿才是賺錢的基礎,上果嶺好了推也有信心,甚至直接就OK了。要不然在果嶺邊切來切去,我們這邊稱之為“炒河粉”,現在時髦稱“多次往返”,那真叫痛啊!
整體來說這支三木的使用效能與回饋都大大超過我先前預期.而這支桿身也要做得比較長才能容易達到它應有的效果出來.桿身前端與中端的結構比較柔順,所以要利用這樣的桿身設計特性將桿身的好處與特色給發揮出來.所以這是主要原因.它的效果也比一般桿身要好太多.
此桿實際裝起來真的不錯看.關鍵是這支桿身會變色.太牛了!它的原色是墨綠色.但是一旦有光線照到桿身,它的顏色就會改為藍色.所以有時桿身的顏色會改變.或是一支桿身會有兩種不同顏色的承現.太酷了!
另外在產品的選擇,我建議要換桿身的球友最好能有測試桿再決定是否要購買.千萬別相信工坊這些技師的嘴皮子.因為他們多半沒用過產品,只是以產品規格或說明的資訊讓你了解.但又說的頭頭是道,一付他打過幾百回了.如果你無法親身使用測試,是很難了解這個產品是否適合你用?別人說是別人的經驗,
别再羡慕职业球员的一身闪亮打扮了,其实他们的穿衣原则非常简单。不妨参考一下,这样你在下场时可以穿得更有范儿
每個產品都有它的優勢,而使用者是決定它的價值與地位.我以老米的例子去說明,人安於現狀後都會有低潮,因為你對事情的熱情不再,你無法享受到你原始的投入與快樂.對於很多人或選手來說,想要突破這樣的困境一定要痛定思痛,進行改變.
其實人在固定的環境,工作與事情上比較不容易得到更好與更高的成就.尤其當你的成績,產能與工作質量都已經沒有以前好時,適度的改變是有助於習慣了一成不變的自我一個突破契機.而任何的改變都會有風險.不過這樣的風險更遠低於完全不變,會有更好的結果.
對於球具選擇,我更多的是出於自己特點而選擇,更喜愛樸實無華的,即便是選擇大品牌,也不會追求潮流。於是在我的球包中,會有好幾年前甚至10多年前的產品,這是目前鋪天蓋地宣傳的產品不能代替的,這是賣概念,“勾引”想“走捷徑”的富豪。
新手要相信自己的直覺.也要肯定自己本身先天與後天的條件.你都對自己本身起了質疑,那別人也就無法認同.很多市面工坊都非常本位主義,套用一些模式在所有使用者上.缺乏對使用者本身的分析,了解與特性了解.
新手要量身訂製球桿嗎?當你身邊有這樣的新手問你時,我想10個球友10個都會跟你說,你先把動作給練好再說吧!我對這樣的說法的回應是,每個人的動作都不停的在改變,你要怎樣的程度或水平是可以去找客製師進行量身訂製?
最多回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