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所有

實際來說,業餘球友的實力本來就很難穩定,所以業餘球友要把球給打好很重要的因素在於練好各種桿子,比如木桿類,鐵桿類(長鐵,中鐵,短鐵)和挖起桿.我的做法是每一種類的桿子就只選一隻來練,把這桿子練熟你就敢打.你就可以像我這樣會去拿出好打的桿子,好發揮距離的桿子.很多業餘球友都是練很多中短鐵,但長鐵不會打,球道木打不穩,一號木也時好時壞.這都是侷限你在天氣,風勢,和地形不好時無法去打出好成績的關鍵.

有這些突變的挑戰時你必須要轉換思考模式,也要使用完全不同的策略才能面對.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對於這類狀況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讓這些外在影響因素對你的擊球表現給壓到最小最低.也就是說當你平時使用的球桿在這種狀況下往往都會打不出應有的距離和穩定度來.所以你就很難打上果嶺.這個時候就需要去思考怎樣讓你的距離可以維持和方向性可以控制?其實如果要把你想要打出來的距離結果和方向穩定性就要用更容易讓你達到的桿子.也就是當你要打170碼時遇到風雨狀況時為何不能拿200碼的球道木來進攻?

東西也是靠人們的經驗才知道要怎樣買才是比較適合?不見得便宜就是首選.因為現代化的銷售管道和花招太多樣,有些銷售讓你必須要買一堆才能享受到便宜就如同好市多的銷售模式.你必須要買一定的量才能享受到好的價格但很多東西都是我只需要一兩個剩下的就用不到也很難會用到.吃的東西就更不用說,食物有時效性往往你一擺就是擺壞掉.而不是吃完.這就浪費掉.因為這樣量化的銷售模式無形中你一買就會很多,金額也會比一般在超市買得更多.這也是美式銷售的隱藏問題但這都需要透過人們實際經驗才知道這些陷阱.

數據往往在一個人對於某個領域上不熟悉下會是一個好的依循方式.因為你不懂所以藉由這些數據化方式去瞭解產品或服務的好壞模式.現在太多數據化的東西,比如你對一家銷售公司的服務或產品的滿意程度也都有數據化.目前很多的數據大多是由群眾給予不見得是由特定專家或企業去設定.不過不管怎樣的數據它的建立標準和評估方式也都是有特定的人或企業去設定.也就是它已經劃下框架讓人們去決定對錯或給予你認為適合的評分.

我們必須要以孩子的年齡身材與速度力量為基礎去看他們的競技比賽而不是永遠都認為他不夠好一直要他變得更強.技術的東西可以提升但觀念與思考這些東西是要靠觀察,理解與思考去扎根.這不是單純苦練就可以學會.以孩子在國中小的競技比賽我們需要用一個基本標準去看他們的表現.而不是要讓他們永遠去追尋他在當下無法跨越的鴻溝.你需要給他們另一種思維與觀念,要怎樣以巧去對應?還有在心理層面上讓孩子習慣這樣的生理差異自然以後就習以為常從而敢去做出平時可以做到的事.

以一個反思的角度去看孩子過早接受競技比賽的折磨或影響?因為這已經不再只是運動或是做他喜歡的活動這樣簡單了.孩子們背負著家長父母對他的期待與壓力下去從事這個活動.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待加諸在孩子身上讓他們對於運動會產生壓力與緊張.而父母們在面對比賽看到孩子們在場上的表現都會給予更為嚴苛的評論.都會認為你應該可以再更好或應該要更積極的去面對比賽的挑戰與問題.而教練們可能有些會給予更多嚴格的訓練或要求.所以面對競技比賽時我想最不快樂的就是球員孩子們.

這桿子的表現有點超過我先前的預期.不管在距離和穩定性的表現都很到位,手感上比較類似美系的桿子但在細節上卻更好.更重要它的友善價格真是佛心.以日幣4萬出頭的價格真的可以得到更好的距離與效果,使用90噸的高碳布這些效果確實反映在實際使用上的優勢.雖然TR桿身的技術沒有像Evo IV那樣多,但用起來就是好,效果就是到位.距離效果與穩定性TR都要更勝過Evo IV.其實不是說Evo IV不好或比較差.兩隻桿身的價格一樣但針對的族群不同.

隻桿子打起來很順暢.桿身的強度扎實,下桿不太會感受到桿身的變化,只有在擊球後可以感受到桿身前段的韌性,也就是稍微甩動一下桿頭的感覺.但這樣的感覺沒有不舒服,反而像把力量完全釋放掉變得擊球結束後的完美收尾.這是用這桿身最好的地方.除此之外對於這桿身的回饋幾乎都是零.主要原因在於這桿身的材質用得很不錯,材質強度高,所以不會感覺到桿身在下桿時會有任何彎曲度或變化.直到中球那一剎那,感受到桿面的觸球然後桿面彈出球的整個震動感,整個連動到桿身前端的釋放甩動.

材質上的密度會影響能量傳送效率與速度.到桿頭擊球撞擊時,桿頭與球撞擊球會有一個反作用力給桿頭,桿頭會傳送到桿身,桿身強度高的桿子,桿身的彎曲度會很小同時快速反彈給桿頭所以桿面的擊球感受會更集中在擊球點上.這也是好的桿身才會有的特性當然這類性能桿身配上好的材質就會產生出完全不同的感受與結果.Evo IV和TR就是一對最好的說明.兩隻桿身的設計和結構都差不多,但內部運用的材質有些許不同.TR走比較強度高的材質為主,沒有加入柔順的碳布來配合提升手感,所以得到的擊球回饋就大大不同於Evo IV桿身.

從它的產品說明上提到他使用90噸的高碳布材質就知道為何會產生這樣的硬度頻率結果.因為在於材質上的差異.Speeder Evo IV桿身也有使用90噸的碳布材質但估計用的比例比較少,加上它也使用三菱的中彈性碳布材質讓擊球手感和操控上會更好.這樣的好處在於桿身的特性不會太過偏硬和對使用者有太高的使用條件要求.而這隻TR桿身就是以性能為主要要求,使用90噸碳布為訴求.桿身強度提升不過材質這塊使用更好的碳布把原本的硬度頻率給有效壓低.

這桿身的硬度區間設計把中間端強化,折點設計在中後段.這讓使用者可以更舒服輕鬆地使用.不會感覺桿身太硬的問題.讓使用的感覺可以提昇.尤其在使用這類有速度性能的桿身把回饋做得更加舒服順暢自然可以讓使用者提升操控能力.當然有90噸的高碳布材質加持下可以提升擊球的能量與減低倒旋量和側旋量讓球飛得更有效率與提升球速質量等優勢.這點我在Evo IV桿身上也看到這樣特性.因為90噸碳布已經在Evo III就使用,這開始Speeder的產品在擊球質量上確實提升到一個不錯的境界.現在TR桿身應該把這塊給優化同時精進到更好的效率感.

寫作很重要必須要去說明給讀者你這個論述的核心價值,同時給予很多的比較,範例去讓大家知道這是正確的東西.這是有方式與技巧.就是說你的論述同時要提升相關可行的例子說明比較.所以你只要這樣做了後你就會知道一篇文章怎麼可能有辦法在幾百字就寫好.一但文章精簡後必定省掉很多的說明和環節.如果讀者本身不在這個領域或專業上必定很難可以融會貫通或是片面理解你所敘述的內容.這也是我的文章為什麼會寫這麼多因為我把每個讀我文章的人都當作你完全不懂這個領域,所以必須要說明解釋清楚.

要懂得事情的根本與狀況不可能就光靠短短的幾百字就可以瞭解,也不是靠Youtuber這些幾分鐘的耍嘴皮就可以知道產品或服務的好壞.閱讀是讓你可以去思考也就是我們人類最大的資產與武器.去運用它,去享受它給你的刺激與激盪.文字對多數人可能是無聊而且沒有刺激.但當你會閱讀時你會去思考文字給你的訊息與刺激.讓你的腦子可以解放各種可能的思考.細細品嚐這些文字的味道與樂趣.所以你可以獲得一些東西.你會知道別人的經驗和想法.從而轉成自己的資產與知識.越是懂一門學問的人對於很多事情都會想得多或解釋得多,因為很多因素需要考慮在一起才能對一個簡單的問題說明清楚.

身材高大的整體力量是很大,如果鞋底無法抓牢地面或抓牢草,這會讓你鞋底和地面有滑動的可能.有這種可能性出現就無法讓你打好球.感覺一不對你這一球就完了.更重要是鞋底的材質硬度要很高這樣在你發力的瞬間才不會產生鞋底被你的腳底加力產生變形問題.所以鞋子很重要,而鞋子的關鍵就在於鞋底的設計與材質.而你要選對鞋子的鞋底模式與材質自然要反饋到你自己本身的身材特性與揮桿動作上.

每個人的身材體型都不同加上你打球是坐球車還是走路居多會影響你選擇鞋款的重點.對於體型比較高大同時體重也比較重的球友.你就需要選用可以穩穩地撐著你身體的重量與重力加速度的承載力鞋款.不然你的鞋子無法讓你抓地穩定就很容易下桿會滑動不穩定,球就打得不好也會亂飛.如果是一位體重55kg,165cm的球友和另一位85kg, 175cm的球友來比較.高的和重的球友在走路時鞋底所需要乘載的重量會遠高於另一位比較矮與輕的人.如果再以擊球狀態去分析的話,高與重的球友在擊球時會因為身材因素得到更大幅度的桿子揮擊範圍,當然對於擊球效果來說自然會有更大的擊球能量.

執照不是一切,也不是收費的依據.往往那些沒有執照但打從心裡喜歡這個領域的人才是我喜歡找的人.因為他們對喜歡的領域那種一股腦地投入與滔滔不絕地訴說就是他們證明自己有更好的能力的方式.那些牆上掛一堆有的沒有的執照是我絕不想去的店家.因為去諮詢或消費他就是用標準流程或給你一些專業術語來說明你的問題與狀況,而不是用口語話的說明讓你很容易理解問題與狀況.當你懂得多時你自然可以用常人的說法讓別人懂得技術的問題與狀況.

以前技術這類的工作大多都是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建立出來.就算現在的高科技產業也跟有經驗的人帶一些人員培訓上來.都是以這樣的模式去培養人才與運作方式.一個新人就會跟著一個經驗知識資深的前輩.或是一整個團隊來訓練培育.當今天這個新人有任何問題就是這個老手去負責協助解決.

自主練習的好處就是你可以設計和練習你想要的內容.這樣你可以投入更多得到更好.而不是在球隊裡和隊友一起做但做得不認真只是交差的態度所以最後在比賽裡還是一樣錯誤百出沒有得到平時訓練的效果.自主練習的意義在於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大人可以從旁協助讓孩子可以練得更有效率,練對內容.這樣日後孩子逐漸長大才知道怎樣去利用屬於自己的時間從而自己去規劃組織要做的事項.

亞洲國家裡普遍都受到中國儒家思想影響,士大夫觀念讓孩子都是以讀書為主要將來能翻身的一個方式.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能力或適合走這樣的路.但至少看看鄰近的日本發展職業運動產業幾十年下來讓日本不會向中國,台灣或韓國這樣都把教育跟讀書劃上等號.日本在國高中的學校裡都很致力發展運動社團讓孩子可以在讀書之外找到可以表現自我的舞台.或是有運動來調劑平時讀書的壓力.這些學校也藉由一些表現不錯的運動爭取到不錯的成績然後給予該社團更多的資金,人才與資源去深入發展.

有些球場的三桿洞會設計前面有一大片水池來威嚇球友配合上距離超過170碼的難度,所以當你需要打出一定的飛行距離時,就是考驗你對桿子使用的信心度.因為你打不好不能靠桿子的滾動性來賺距離,所以這種時候桿子的距離一定要抓大,不能抓剛剛好來用.也不能抓距離多一些的桿子用.往往因為心理壓力,打起來綁手綁腳讓你打不到甜蜜點,這樣一下子距離就掉了20碼或以上時,就很容易下水.所以打這種距離能用長距離的桿子打最好以避免失誤.大多數人都是太大看自己的能力覺得沒問題,打這類距離都拿的桿子大約比實際距離要大個10~20碼.但往往因為風勢,動作沒有發揮就很容易下水掉桿.

最近看美巡賽的比賽,麥克羅伊拿出driving iron 出來開球和第二桿,甚至長的三桿洞也都看他大頻率的使用這桿子.這就讓我思考我自己的狀況,我目前一直在練我的3鐵.我把小雞腿抽出我的球袋而去年下半年開始就使用三鐵來進攻.雖然下場的表現也是時好時壞,但壞也不至於會出界或落水這類的狀況,只是沒有打到桿面甜蜜點而已.所以用到目前來說算是很滿意.我的3鐵距離在180~190碼.但我的三木可以在190~220碼.當然一樣是有打到甜蜜點的差異.

在高爾夫的生涯裡頭,就是一個人的時間與空間.平時在練球也是一個人.所以這個運動最讓成人著迷的地方應該就是可以享受一個人的時間與空間.當然很多的球友都會呼朋引伴的去打球.但不管你是怎樣的人,高爾夫本來就是一個人的運動你可以隨心所欲的去享受個人時光.尤其在平時練習的時候.練球的時間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與時間去做.所以要約跟朋友一起練球比較困難,除非有跟一群朋友固定一個時段在一個固定的練習場練習不然其實我更享受想練球手癢的時候就拿球桿去練習場打打球流流汗的感覺.

不管怎樣的Tee都會對桿面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與摩擦.所以你能避免掉讓你的桿面有很多小小的擊球撞擊痕就避免去用太硬的tee.也要對於你的球在開球前先擦試一下.避免球表面有一些沙粒去傷害桿面.當然能用球皮材質是Urethane的會是最好.這都是去保護你桿面很重要的方式. 如此你的桿面可以打出最好的效能與表現.刮痕越多就會影響你觸球的能量轉換和倒旋側旋量.桿面也會耗損這就是讓我們桿面可以表現最好的方式.

使用木Tee有一個關鍵好處就是它的材質不會對桿面擊球產生傷害.大家可以觀察你的木桿桿面,一號木,球道木,或鐵木桿等有時會架Tee開球使用的桿子.很多桿面都會有Tee撞擊的磨損.如果你的桿面是黑色的話這種擊球撞擊磨損就更為明顯.當然這些磨損不見得是tee造成的問題.有些時候是球的表現沒有擦拭乾淨在球的表面上有砂粒或小石子附著,導致一個強力的擊球撞擊就會讓桿面被這些硬的顆粒給磨損.當然球本身也是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