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所有

美國多數的球場,第一洞開始都是讓球友建立信心的開始。不會給你一個震撼教育。這是高爾夫的標準邏輯,不是以要考倒你,而是讓你逐步去享受高爾夫的挑戰和樂趣。這是在亞洲和美國打球很大不同。美國大多的球場都是比較for fun,但在亞洲的球場,如果沒有讓你打到髒話連篇,就很難讓球友印象深刻。

球場上的使用,也是很一致。因為我現在都自己推球車打球,所以是整場走路,對於鞋子的舒適性會比較在乎。尤其爬上滾下的Bethpage球場,鞋子不對、不好就見真章。上上下下的,鞋子的抓地和包覆性就非常重要,不然鞋子無法承受重量的轉換。鞋子穿幾次後也不會變形,表示結構很好。 所以抓地這表現也是沒有什麼可以挑剔。

鞋子的外層是以回收材料來製成,算是很有故事性的鞋款。首先,這鞋子的免綁鞋帶很不錯用。轉一轉鞋帶上的圓盤就可以鎖緊和鬆開。方便到不像在穿鞋。只是要不斷上緊,才能讓鞋子穿起來不會覺得鬆。因為一開始鎖緊不會完全的緊,要稍微走一下,再鎖緊就好。我個人對這個技術是給予讚!穿鞋以後會變方便多了。

我的經驗是,老外們在球場上的交流,不是像在亞洲那樣的客套話或表面。他們給的資訊都說很道地和有所本。比如從天氣,草土的軟硬(最近下雨問題),球場維護和難度(因為老闆換人),草叢會有蛇 ...太多東西了.....。確實對一個沒有打過這個球場的人很受用。有這些訊息,可以讓你決定下次還要不要來打?

我都是打不同球場,所以每次去打球時,和別人併組,這些球友們都會主動協助。畢竟他們對球場都很熟悉或是會員,都會在每一洞跟我說明要如何進攻?然後在過程也會解釋球道上的設計邏輯。非常的受用和甘心。所以我很喜歡和這些在地球友一起交流和瞭解很多高爾夫的東西。當然我也會對一些他們的球桿和動作去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知識。

我不知道別人怎樣,但我自己在夏天打球就是一整個頭皮發麻狀況。如果有風的狀態是還好,但如果沒有風,戴著漁夫帽也好,抗紫外線的帽子/袖套也一樣,太陽曬下去一整個全身不對勁。所以這時候身體就有有一個自然的反應,就是趕快打完這一球,然後到球車上避太陽。而這樣的狀況就會讓你身體和大腦無法冷靜去做好應該要的打球分析和流程。

推球車如果自己的技術和動作還沒有到位,會非常累,也會拖垮同組打球的速度。前面一組的韓國人就是東奔西跑的救球,都是自己推車,讓我們打打停停。但現在動作比較穩定,對這樣狀況還可以處理。只是自己推車這檔事,最好實力到了再做。我今天的球都落在範圍內,最多落在長草。所以問題不大!不然可能最後2~3洞就要投降了。

果嶺草不錯,只是需要壓平,這樣就非常好。今天也下雨,一場球下來,雨是打打停停,所以果嶺速度差不多在7~8左右。不好推,因為美國球場的果嶺都差不多在9或以上,突然面對慢果嶺,真的就哈囉啦。因為已經有6個月沒有打球,所以短桿和推桿都很sorry。木桿、鐵桿和球道木都發揮正常。所以打白tee真的有點簡單。用三木的機會不多。

Green場子被譽為是mini版的Black course。Bethpage裡面就Black最屌,也是比賽的專用場子。球場地形上上下下,開球台多半很高,球道比較低,然後果嶺有時會比較高。這在台灣北部球場很常見,我算是駕輕就熟,一點也沒有被嚇到。同組的年輕人就跟我說,在17洞,也是一個開球,因為要爬上去tee box,有人就心臟病發作,就回家了。

這桿頭很適合一般業餘球友。高容錯也好起球。倒旋也低,距離效果不差。只要選對桿身和設定對的規格,會是一支很猛的三木。至少我個人使用經驗是很嗨!我用這桿子,球飛到後面至少沒有給我甩尾。桿頭和桿身真的完美組合。讓我更敢衝距離。如果它有11度的球道木,我一定要買來裝一支。唯一能說的就是手感太平凡了。

先去練習場打,打6球,休息,再打6球,連續打3次。我覺得超棒!沒有打過這樣順手的三木。使用操控,以這個長度,讓我用起來真的球球吃的紮實。就算沒有打到甜蜜點,一樣可以擠壓球彈出去。每一球幾乎都是直直的衝出去到落地。滾動效果和我三鐵差不多。完全發揮我要的三木!比我其他三木要短是脫胎換骨的結果。

Epic Max 3木設計就是以低重心,高起發的特性。這類扁平、寬桿面的桿頭很容易打起來,容錯也高。所以我在設定這個三木著眼在,讓我可以更容易去發揮我的動作,以球道上使用為主。把球可以打出應該有的距離效果,可以滾,也可以停。桿頭扁平設計讓我看起來就比較安心,不會有使用壓力。桿面重心在中間位置,寬桿面設計,吃球更容易,下桿也更容易吃草。

Stealth的球在尾巴容易產生一點甩尾側旋。我是容易帶點右曲來但幅度不大,約10碼左右。還是可以把球放在球道上。只是對於動作的精準度會要求比較高。如果你的動作穩定性沒有到一個火候,你會打到後面幾洞很掙扎。我想我會配新款的Fujikura Ventus TR桿身來讓Stealth 把側旋壓制下來,同時把長度設定在44.5“~44”。這樣可以把球桿的控制能力拉到最高。

再來是 Rogue ST,感覺Rogue ST桿頭的回饋要比Epic再提升一些,中球的感覺有更多的擠壓球的感覺。非常爽!會打得很熱血。中球、擠壓球感、然後球彈出去。當然這類金屬桿面的好處就是在非甜蜜點的擊球回饋會比較硬一點。但我覺得目前Callaway對於複合式材質的桿頭已經有很紮實的經驗和底子,在桿面回饋上,一代比一代要好。這點我個人會比較喜歡Rogue ST的桿頭回饋。

以桿頭外觀來說,Stealth的桿頭設計比較像饅頭,也覺得看起來比較小一點。所以如果設定超過45.5“,視覺感受就比較小和不協調。相對Rogue ST就比較扁平,視覺比較大,所以要裝長也比較適合。兩個桿頭的桿面重心位置都在中心位置,沒有像以前的桿頭會放在中間偏上一點的位置。這樣說起來也是屬於低重心設計。

而現在很多產品都是靠網路行銷或和網紅業配銷售。但這只是把產品賣給他們想賣的對象,而更多的機會是在網路的潛水族和自己花時間去搜尋資料的人。這些人才是我覺得我要下功夫的對象。因為這些人有自己的想法、需求和自主做功課。也會和達人或專家交流討論,最後下單購買。他們主動去找自己需要和想要的產品。

因為產品太多了,既有品牌的產品就多如牛毛,更別說一些小品牌或沒聽過的品牌。加上現在線上有太多名不見經傳的品牌和產品,所以產品針對特定族群來進行銷售時代早過去了。而在網路和手機時代,也是訊息爆炸時代下,是消費者找產品時代來了。不說別的,你今天要買一台手機或買一支木桿,你會如何下手?你會上網找相關產品資料,問朋友,找實體通路,看看產品,摸摸實體...

最近購入了2022年的新款木桿TM Stealth木桿和Rogue ST木桿。當然我覺得Stealth的話題性最爆,因為幾乎整個桿頭都是碳纖維材質。桿面碳纖維它是首發,這也是今年最火的話題。所以我想要測試和玩玩。當然我也有一些朋友已經購入Stealth木桿,但災情是哀嚎遍野。因為和Rogue,Epic、TSi等木桿比較,Stealth的擊球倒旋量都偏高。

這些東西就夠同事們花好一陣子時間。高爾夫是一個無止境的運動和個人修煉。如果公司內部有人會打球,可以偶爾約打球就好,我認為組織球隊這類的事,對我就pass。因為同事都不時會見面,連休假打球時都要一起我會做惡夢啊....打球對我來說是釋放壓力和放鬆心情。不想打球還要顧別人的心情或瞻前顧後。

不要想太多,比如你不只想要打出來,還要打稍微左曲或右曲,或壓低彈道,打出一定的距離。這些事對一般球友來說是複雜和困難的事。如果你的經驗還不到家,或沒有一堆實戰經驗,用了就是找死!想都別想。我的經驗就是,必須讓你的腦子可以簡單去做一件事就好。對一般球友來說,要打好球都不容易,還要去搞一些難度和實力不對等。無疑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一路走來神功沒有連成,走火入魔的經驗倒不少,目前也能做到大部分的擊球,是可以紮實和發揮彈道和距離。對於一般球友來說,盡量要把想法簡單,也做得到,才是最務實。別想可以像電視比賽的選手那樣,要打什麼低飛、左曲、右弧的大招。最後是打薄、打厚、或桿頭先砸地。自己都想找洞鑽了。打實才能把球桿的效能發揮出來,彈道、距離才到位。

我覺得你要了解什麼是自己用和收藏的區別。字面意思很容易瞭解,但多數人會覺得其他人收藏什麼,自己也會想買類似的東西。我個人覺得,你只要瞭解,什麼是你適合用的和什麼是用來觀賞把玩的就可以。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很多人會買一些,用起來讓你挫折萬分,或無法讓你打出你要的結果。這類的產品應該是讓你把玩、收藏用。

其實這個球場是很難,看同組球友和前面一組都打的東倒西歪,一直在救球,找球。有幾次因為等前面組等太久導致打不好,沒有吃到甜蜜點。我今天發揮很穩定開球都在球道上,輕鬆打,放慢節奏,更容易控制方向,讓球友很無言。因為他常打這個球場,我基本都打到他要的位置但他很少上球道。他看球很精準,我一些在球道邊的球都是他幫忙看到。

我打藍梯,總長6000碼。這裡的球場都不會太長,都是要帶準度。偏一下就會受傷。但今天狀況不錯,完全都在球道上。前9很神,都是par,最多加1,果嶺狀況也不錯。但只有前3洞的果嶺速度是比較快,在9左右,後面的果嶺都很慢,大約在7左右。所以有點不好掌握。但今天的推桿還可以,都是一推或2推,有3個洞3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