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所有

在中國,高爾夫是一個比較敏感的運動與產業.做起來不太得到官方支持,所以參與廠商只能鴉子滑水,不能太招搖.而現在外部環境越變越嚴苛.新領導人對反貪與打奢是主要重點工作.對於這個市場來說絕不會是加分.所以現有國內高爾夫從業人員與公司都會面臨一個相當挑戰的3年.

品牌桿因為要達到這些球具品牌公司追求更多的銷售,更大的利潤目標,所以它們把原本球桿應該要個人化的需求給改變為以球具商為主的銷售基礎上.以生產製造的角度來說,產品款式越多,規格變化多,它的生產成本也就越高.所以球具商不會拿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它們不會依據你個人的特性,身材與動作去製造生產你的球桿.當球桿不是以你的使用基礎而產生的話,結果就是你需要去調整自己來使用球桿.

球桿八字!球桿的八字到底是指啥?不就是上面這三種零件?不對!一支球桿的八字正確的來說是指它的規格.比如”長度,重量,桿子硬度,揮桿重量, MOI,球頭重量,球頭角度與彈道”等這八點是最重要的一支桿的關鍵.當瞭解到這8個規格與數據後,對於一位專業的技師就可以完全抓出它的特性與優缺點.

中國很多現有公司都沒有立定發展目標與根基.比較隨波逐流,現在那塊紅,就往那跳進去.沒有垂直的耕耘是看不到你的特點與優勢,而要發展垂直優勢那可要花上5年以上的時間,才能有一些基礎.所以大家發展的方向與做法都類似,這導致了這個市場成怎樣狀況?價格殺得見骨,賣桿子的人沒有錢賺,只求能活下去,給股東好一點的財報看.

這支桿的使用效果真的讓我有點吃驚是太好打了.擊球上側旋問題幾乎沒有,就算有也被壓制到最低.你不會打出太扯的左曲或右曲球問題.球桿的整體表現真的四平八穩.任何人都可以很輕鬆的打起這桿,不需要太顧慮去調整自己動作來使用此桿.而打幾球後就覺得這桿真的很好使.沒太大的難度與要求.球桿不會重,也不會硬.打起來卻效果十足.

這桿的好處在於它球頭設計的外型,給人很有安全感.對一般人來說這點很重要.很多人一看到那種小小的頭型就無形中感到很大的使用壓力.所以這點在這款上面是已經把前一代的問題給進行改善.然後桿面的寬桿面設計可以讓一般人在擊球時不穩定的桿面落點,可以得到最大的容許能力.更重要的事,在實際使用上,龍馬木桿的抗側旋能力要優於其他對手不少.

這也是很多2013年大品牌所設定的球具特性.都是走易打風,將球頭的重心給壓低,把擊球的初始起發角給增加.可以使一般球友更容易打出你要的彈道高度.同時把擊球倒旋給壓低,讓球飛行的穿透性可以提升.但如果桿身用不好,質量沒到位,那球桿就很難有好的穿透性與快速的效果.因為實際狀況是一般球友的動作使用手臂擊球居多,觸球不乾脆,容易產生更多的擊球倒旋與側旋問題.

新款D1 Maxima與先前D1系列有那裡不同?基本上原有D1有的效果,特性與材料都是一樣.只是增加更多的優勢在D1 Maxima上.有那些不同呢?就讓我慢慢的說給大家瞭解.首先就是它的球頭重量分布上有進行些許調整.將整個球頭主體90%區塊只有0.35mm桿壁厚度.只有在桿面後方12g與球頭後方60g設定重量塊.讓整個球頭在擊球撞擊時.可以將主體的受力變形度更加擊中在整個球頭.

讓你自己在追求自己喜歡的事務那種熱情與執著吧!當你在這些過程當中得到自我修行的成果時,你會有更多的享受與投入.我對動作與球具的投入就是如此.因為我不去看所謂的標準,我只求使用的人感受.每一個動作運行與細節能否讓自己身體充分運行到位?只要能讓我給做好,用好,我管它是什麼東西.但當我去分析這些東西時,它絕對是建立在合理的科學與人體力學基礎上.

高爾夫是一個極為個人化的運動,你絕不需要追隨別人,也不需要依照標準.就算球具也好,你可以選用超標桿,你可以用你想要用的規格與品牌.只要你覺得好那就是好桿.就算你要下場打球,也不需要一定要呼朋引伴的打一場球.我個人覺得很多人都把高爾夫的精髓給搞混了.大家都太在意打球交際這塊而忽略掉高爾夫是一個個人淨化的一個活動.

整體來說,東華球場需要有比較精準的長距離要求.同時對於距離的判斷是很重要的第二桿關鍵.我今天有幾洞就選擇相信桿弟的報的碼數結果都打短了.我個人還是覺得自己要相信自己的視覺判斷的碼數距離.後來我就比較以我個人的目視判斷來選擇球桿,這樣的上果嶺率就提高了,幾乎都可以打上果嶺.加上今天的溼度與霧也濃,對於球的飛行距離會產生一定性的影響.

這場子要打好一定要會打低飛球.開球把球梯插低一點,讓彈道不要衝得太高.我第一洞就是一般的高度開,結果彈道落地後到球位一看,球道還是軟,前面約一步的距離找到我球的落地把草皮給拉起一小塊.因為球的一些區塊都是有泥土.所以下一洞開始就把球插到不超過我的球頭上蓋.這樣球就能滾了.另外它的球道到果嶺設計就變得比較有難度,球道也變得比較窄.所以對於第二桿的進攻會是一個考驗.

而皮革的材質就比較講就了.皮革的特性是耐用,舒服,穩固.而選用皮革越厚的手套就會越耐用,但手感上就會比薄的手套要差一點.皮革的薄與厚都沒有標準,所以要購買前最好能一一試戴再決定你要的手套感覺.你需要以你自己的喜好去評估適合你用的皮革手套.像一些特別皮革如袋鼠皮就會比較硬與厚,用起來就很耐用.通常一些皮革手套的耐用度都可以達到2~3個月時間

最後開球距離一直是眾多球友會追求的一個任務.我個人現在也是把開球距離提升設定為必要任務之一.沒有人會嫌自己的開球距離夠了.能越遠越好.同時當你的開球距離在250碼以內,這就會讓你的第二桿擊球時產生一定的難度.除非你把中長鐵都練得很精準.不然第二桿離果嶺的距離越遠,難度就越高.開球距離要先把穩定性給練好,再來追求距離.不是先追求距離再求穩定度.這個順序大家要瞭解.

一支桿到你手上,就算它的球頭與桿身都用上最高檔,但只要規格不對,或是設定不適合你的體型與力量,那你還是無法把這桿的效果給打出來.使用操作的另一個角度說法就是你對使用此桿的信心度?很多人的球包中,有一些桿子是能少用就能少用.基本上是用來避邪或壯聲勢.因為打不好,或用不順.拿起那支桿就開始禱告,希望這球不要打歪了.求爺爺告奶奶的!

NGS Rev Seve 80t桿身,這桿身就感覺舒服點,但高噸位碳布的特性還是顯現它的剛猛性.桿身的彈性很棒,與我另一支80t的Crazy CB-80 LS差不多.但它雖然是S硬度,但是我打過高噸位碳布最舒服的一款S硬度的桿身.這算是比較近期的高噸位碳布桿身的回饋.桿子彈的效果比6X3要強多了.因為桿身材質好,桿子彈的力道就變得更為強大.所以光在這點就要讓我愛不釋手了.因為這種桿身回饋感會讓我越打越爽.

Romaro這個品牌在日本來說都是比較著重要產品設計,外型包裝角度算在日本幾個小眾訂製球具的品牌來說,算優等生.效能上我先前使用與其他廠牌比較上,差不太多,但外型與表面處理這塊要比較好.可以得到不少球友的親睞.所以這款木桿的設定就是走年輕,時尚,有速度的球友為針對對象.

因為規格是死的,人是活的.人這塊沒有考慮進去,球桿裝起來最後還是差一點.所以一個正確與專業的球具訂製服務,技師要對每一個可能會產生的問題,使用者本身的體型,揮桿動作分析,與滿足球友需求的產品進行完整的說明.做不到這些事那就無法叫球具訂製.而球具訂製的另一個說法就是個人化球具.因為球具是因為人才產生重要性與功能,所以東西沒做到位,達不到效果那球桿就沒有價值.

球具的規格是沒有標準,而不同的使用者對上不同球頭與桿身都會有不同的使用規格.可千萬別像一些連半桶水都沒有的球友,開口閉口就是一些術語與數據的妙語如珠,如揮桿重量,硬度頻率,MOI等.但這些的要求都是沒意義.因為不同球頭與桿身所組合出來的球桿使用感覺是不同.要求死的數據放在不同產品上,那是我最討厭的外行領導內行的作法.

這是以產品角度分析,如果落實到你下場擊球的狀況那可能10碼就要被我收回來了.原因在於這類超標桿都會設定較長的使用長度,高彈道讓使用者可以打出較遠的飛行彈道,但下場有風,有濕氣,有地形的影響,加上你個人如果狀況不好,動作不協調,體能狀況不好.這一擊下去,10碼真的很容易加加減減後就完全沒了.所以不要大看了超標桿.

大家對揮桿動作都是苦練成形,所以你打得到球也打得出你要的結果,但穩定度一定會是一個問題,同時體能與耐力的持續上也是一個關鍵.常常有人在前9洞打得虎虎生風,後9洞就魔人上身,前後不一.這種狀況有些是球具所導致的問題,但大多是人的因素.為什麼?因為你算一下你開球,球道木與鐵木桿一場球下來你更使用幾回?鐵桿用幾回?推桿用幾回?你說你體力無法操作這些球桿的次數?加上現在打球大多是乘車了,真正18洞有走完全程的多少人?所以別把藉口放到球桿上了.

梁先生在2009年确实在女人街买到过假货。当看到假冒某品牌的高尔夫手套一双只要15元,而正品需要近100元后,他选择了前者。心想,手套好坏无所谓,能用就行。店主也明确地告诉他,15元的商品是假货。但是,他花500多元购买的一双店主所谓“正品”的高尔夫球鞋,却在他穿了3-4次后就出现了严重开胶现象。自那之后,他再也没去过女人街。“现在那里还有卖假货的吧?

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还是感觉国内的球具卖得贵?“美国的价格咱们确实没法比,人家市场大,品牌多”,欧扬说,“不过目前大陆Callaway球杆的售价已经和香港基本持平,考虑到不菲的奢侈品税、进口税等等,其实大陆经销商的利润更低。

所以要用龍馬這款木桿的難度是在這.也不是說你的力量與速度條件要多大.因為只要你的揮桿動作是以身體轉動為主,同時動作運轉熟練,在擊球前有將右臂的力量給送出去,這樣的效果就足夠用在龍馬這款木桿上了.而效果會顯而易見,也容易達到.切忌不可太早進行擊球釋放.一定要把擊球的手部運行給帶過到擊球點.也不可以對擊球反饋太早釋放,要讓球頭的力量可以進行反彈.如此才是一個龍馬擊球的完整過程.這也就是為何很多人打龍馬打不起來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