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所有

今天打的Palmer球場真的有難度,它的特色在於它的球場上上下下,就算在球道上也不是平.加上球道上又不是很寬.在難度來說,算有難度,開球不能有太大的落差.只是它有人性的一點是沒有像老淡水或是新豐那種球道兩旁都是種滿樹林,這樣打球來就更有壓迫感.所以如果你開不好或許還有掉到隔壁球道去救回來,

因為我有很多的經驗在量身訂製這類的產品,但很多球友找我後都讓我發現到,不是他們挑的產品不好,只是要把這些產品性能給引導出來是需要點技術與經驗.同時因為每個人的技術水平不同,所以也影響到你可以配製怎樣的桿身讓整體的使用操作性與穩定性可以達到最佳化?而我所觀察到的狀況是產品配製規格不對,球桿的特性不適合球友本身的能力與體型.

Clubfitter/量身訂製師需要對產品有垂直與深入的瞭解與使用經驗,同時也需要對揮桿動作,與人體力學有深入瞭解.因為他需要分析使用者這塊的特性,變數,與體型.瞭解球友本身的揮桿動作特性與優缺點.然後才能依據使用者對各家不同的桿身,球頭與握把特性找出適合需求的產品.進而再設定球具規格.所以簡單說,量身訂製師需要瞭解人與球桿這兩塊的專業.懂球桿懂產品只是半套.

而這支桿的失擊傷害真的是我這幾支日系高檔木桿中最好的一支.幾乎不會有太多的側旋問題,就算我打中桿面下方,距離幾乎沒有太大的影響.只是彈道變為低彈道而已.打到桿面上方就是高彈道.高彈道對於距離影響會比低彈道要更低.所以它這整個桿面都有不錯的彈性.而桿身的抗側旋能力算是各桿身產品中前三名.

我個人覺得,如果這個球頭把桿頭上蓋設計薄一點,讓重量可以更集中的放置在底部的幾個角落.這樣可以讓整個球頭的回饋更好.讓整個球頭的反振可以更大,更有效!所以設計球頭我現在試了很多球桿後也對這塊有更多的瞭解與感想.慢慢可以瞭解到要得到怎樣的球頭回饋與效果可以利用怎樣的材質,設計與技術來達到.

日幸的木桿球頭來說,這款的Alleato,與另一款Diretto都是日系小廠中少數會設計如此小桿面,同時桿面設計比較偏Shallow face/寬桿面.如果你看它的桿面再與其他日系各廠牌的球頭桿面比較,它的桿面至少是少別人1/3到1/2的面積.這在日系球桿來說是很大的改變與嘗試.我個人不認為日本人球技差,打不到這樣小的桿面,只是它們球頭設計說真的就是一成不變,把每個球友都視為打百來桿的水平.

貼鉛片是自己DIY(自己動手作)的一個好方法,同時鉛片的取得也不是太困難.能自己做的事就自己來.這樣對自己的球桿才會有感情.同時可以對球桿有更多瞭解與調整球桿的經驗.這樣對於日後新球桿就更加有想法與特定的感覺要求.不會是一問三不知.慢慢開始對你手邊的球桿進行瞭解與行動.這上面所說的事,一點都不會困難,也不要怕說做錯會產生怎樣大的影響?不行或不對,把鉛片給拿下來就行.

當你的球桿用不順手時可能感覺使用上會太重,太硬,太輕, 太軟等問題時就表示這桿子與你現在的條件,體型與動作有不適合狀態.所以你如果要用得順手與打出自信心,那你肯定要對此球桿進行後續的調整.因為人會老,體力或肌肉條件會隨著你的狀況而改變.所以可能你半年前買的新球桿,現在用起來就可能不順手,這不是球桿出問題,而是你本身在改變.所以調整球桿是一直都需要,

发现Morgan这批推杆是一个日本Morgan的Fans非常喜欢Morgan的推杆,当年为了寻找和Scotty Cameron GSS材质相当的材料远赴德国多次,终于找到了Scotty Cameron GSS在德国的进货渠道,并且定制了一批和Scotty Cameron GSS一模一样的钢材进给Morgan来加工生产。由于GSS已经被Scotty Cameron注册了,所以Morgan只能采German 303SS来命名他们的材质,其实就是和Scotty Cameron的GSS一样,

對於桿面產生損壞與磨耗,這就多半是球的問題.因為桿面的接觸物主要是球.沙子或其他物質不會直接碰撞到桿面.所以球的狀況只要是好的,沒有經常的重複使用下,要傷害桿面真的不容易.或許會有人說,木桿都要架梯開球使用,所以桿面的磨損也有球釘的影響.這點是沒錯,我也認同.但關鍵是你使用的球釘的材質?木梯一般不會對桿面擊球產生很大的損壞.

新球的表漆狀況,耐用度與耐磨度都是最好.它是保護球皮最重要的一環.也是讓球體與結構不要被外在因素給影響或破壞的一個重要的保護.新球要把球皮給帶下來的機會真的不高,除非你刻意要做,快速移動桿面與球接觸,同時桿面凹槽使用比較銳利的設計.就會把表漆給帶下來.表漆給帶下來就是我們打鐵桿或挖起桿常會看到桿面有球的印子,但不是球皮的白色.而是透明的球印.這都是表漆被帶下來的證據.

我會建議國內球友到台灣打球最好要打這種老球場,這類的球場桿弟都做了很久了(幾十年了).不管在經驗,服務的水平都要比國內球場的桿弟要到位.只是年齡稍大點,無法達到賞心悅目.但給的建議與判斷都是挺正確.找球與看球都要準確.對於整體打球速度掌握上,會更好與順暢.所以常常覺得很快就打完.因為所有的問題都很快處理與解決.

首先先說我對高雄球場的球場特色.高雄球場比較屬於大陸型球場設計與風格.球道設計比較寬廣也長度也比一般臺灣山地球場要長上不少.球道兩旁都設計樹林做為OB/出界的區塊.它是有別於台灣北部與中部那種山區球場地型起伏設計.這也是這樣的球場比較容易被挑選為比賽型的場地原因.台灣的球場都需要因應地型來設計,球場很難在平地上取得合法職照.所以土地取得不易下,大多北部與中部球場都是蓋在山腰,或山上.而球場的球道設計就比較多上下坡地型難度,

這桿的球頭設定真的是以一般人為主,將球頭的材質給拉到最好的水平.同時把擊球的效果給提升起來.首先它的球頭擊球設定上就很簡單,桿面容易打開.這是第一個好,第二個好就是它的球頭重心比較低,它的低也不過是整體桿面中心位置稍為高一點,但要比以前Idea鐵木桿的重心要低一點.而這樣的差別就讓此桿的易打性與擊球初始角度可以得到約2度的提高.

這款球頭貴在於它使用的材質比一般不鏽鋼要好.它的上蓋,桿面都是使用目前以木桿為主的鈦合金材質.所以質量上與性能上都會比較好.而也因為使用鈦合金材質在上蓋上,它的上蓋也設計的比較薄,把重量給減輕了,讓這省下來的重量給重置在底座以不鏽鋼的材質上.所以整體球頭變得強度增強,重量重新分布,讓球頭的下上兩個凹槽特性可以盡情發揮出來.

而球頭的外觀上來說,比較扁平的設計.讓人看起來比較有信心與保險.所以難度上的使用也就沒有太高.另外一個特色就是它的球頭一擺在地面上,桿面角度與桿面自動就朝前方.這對於擊球設定/Address來說就方便與簡單多了.這點比起一些日系鐵木桿的桿面會有點關或是凹進的設計,這算是Adams鐵木桿的特色.也是很多球友愛Adams鐵木桿的原因.

所以我個人都喜歡打桿面比較小的設計,尤其桿面下方與邊緣有不錯的收尾設計.這樣讓擊球的熱區更加集中.效果更容易打出來.這點對於年紀在50歲以下的球友來說會更重要.因為體能不差,肌肉強度也不錯,動作就算不標準也打得虎虎生風.尤其是北方球友的體形與擊球效果真的不錯.桿面太大反而會是一個負作用.

這回到台中打球我是做高鐵下去,朋友再到高鐵接我去球場.我沒有開車下去.主要不想太累,好好享受打球的心情.讓自己放鬆曬曬太陽.其實開車去台中打球與做高鐵去是差不多時間.因為我是早上搭捷運再轉高鐵約一個半小時時間.其中高鐵到台中費用為台幣700/人民幣150.花得時間為50分左右.我是搭直達車.然後朋友接我到球場的時間約30分鐘.

洋梨的內容表達,盡可能以文字的方式去傳達.沒有太多的圖片讓大家可以清楚瞭解事物的輪廓.但這也是我想要傳達的一個訊息,”多去玩味與思考這些字理行間的信息.多去發揮你的想像力”!現在的社會節奏快,很多事物都很速食.但另一方面就失去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優勢,”思考”!有了思考才會豐富你的人生,才會有文字的產生,這些都是人類的特長.這也是內容的魅力.

伍兹和麦克罗伊的对决地点是郑州,一座没有多少高尔夫传统的中原城市。门票采取VIP赠票和网络售票的方式,通过票务网站大麦网售票,每张800元。据赛事运作公司爱思锐体育介绍,该场比赛的门票收入为16万元,也就是说,卖出了大概200张门票。赠票大概有一千多张。观众不仅有郑州当地人,还有专程从全国各地赶去“追星”的球迷。

以前的打法就是一鼓腦的往果嶺方向打去.但現在把目標設定將成績提升到單差點水平,就需要對每一桿進行考慮,分析,與判斷.不是桿弟報多少碼就拿多少碼的球桿朝果嶺打去.這樣的狀況所得到的結果會很慘.開球上球道的話還行,沒上球道就很容易爆桿.

我以前也吃過這樣的虧,因為球都陷在草內或土裡.這樣的球位就算是在球道上也會讓擊球產生更高難度.同時還要考慮到因為球不是被草給浮起來,所以你擊球一定要吃到草或土內將球給完整的吃下去.這樣才能擊中桿面甜點,球的距離與彈道才能被發揮出來.這點是最困難的事.因為這種球位最好要拿小兩號的球桿進行擊球,才能得到你要的距離.因為球桿會因為草與土把你部份力量與擊球的角度給弱化

而舊的產品不是不好,有時新的產品還沒有舊的好.所以910或913對我來說,910的吸引力,質量與產品風格還比較有Titleist味道.看來我是從983系列開始首次對Titleist木桿有不想要購買的想法.2013年的新款木桿想要買的款式真的不多.太多類似的基因與設定.大家的水平沒那麼差吧!怎麼隨便一支就是易打風.還沒太多選擇呢!

因為不少球友下場都有小賭一下,開球不錯後,第二桿要想直攻果嶺,除了要有距離與本身實力外,最重要就是不能有太高的偏差值出現.不然開一個好球卻在第二桿丟桿失分,那是會搥胸頓足.沒了面子也沒了裡子.所以球桿對常賭球的球友來說格外重要.因為打不好是難免,但打壞了也最好不要丟分.這樣還有機會可以追回來.誰知道你的對手他這桿能打得比你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