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新手須知

當然要讓你的身體可以負擔和控制球桿,你的球桿需要調整到,讓你的身體不會需要太大的力量去操控它。這也是當你的動作節奏改變,你的球桿就需要調整,來配合你的打法節奏。對於一般球友來說,改動作和改節奏,聽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就會十分困難。因為工具也要配合你的改變,不然你的結果肯定不會好。

我其實是先從短切把節奏放慢,因為我可以更容易控制桿頭和吃球的點,對於結果更容易掌握。一旦吃球變精準後,對方向和距離就不需要擔心。所以我才把放慢節奏延伸到鐵桿,最後到木桿。就是因為實際效果不錯,所以我才體會到用巧不用力的精髓。身體本身的強度不會比年輕時差,固定的鍛鍊下,在力量上的質感,也不會因為節奏放慢就變差。

所以犯錯就接受現實,同時知道如何把傷害可以壓到最低。把球打出來,讓自己在下一桿可以有更好的位置去進攻。用自己拿手的球桿和打法去進攻,才是最貼近現實的做法。這樣最多打加一,對於表現時更容易去掌握,而且可以讓自己在短桿和推桿實力得到精進。這也是我今年在這2部分的實力得到跳躍式的進步。每場都有2個以上的一切、一推、或一切一推的表現。

我必須說,人都必須要克服一些問題和提升一些能力後,才能對其他能力進行提升。而對我以前來說,打不同球場,你需要把最基本的距離效果發揮,才能有機會打平標準桿。而當你有了可以把球打紮實,和送出應該有的飛行彈道後,才可以從容的去享受球場的挑戰和打球樂趣。實在說我自己在第一個10年還常打不紮實或剃刀球。

我個人會覺得,中空桿頭的長鐵會更容易去使用。所以我現在用三鐵都是中空鐵桿,已經不用小雞腿很多年了。因為長鐵的使用可以把彈道壓低,避免距離的流失,擊球的質量和側旋問題也會比較好。相對於小雞腿,球質會比較軟弱,側旋也比較多,彈道高,很容易會被風給影響,距離和準度影響很大。導致我現在根本不用小雞腿。

我以前有寫不少文章關於中空桿頭的產品特色和風潮,而目前看來也都和我想的差不多。各家品牌也都加入中空產品,每年都會推出不同新產品。我必須說,中空產品的外型是結合刀背和凹背的特性。把凹背的後背包給包覆起來,看起來就像刀背桿頭。其實中空就如同半凹背產品,只是把背面的部分給包覆起來。讓桿頭的線條更完整和飽滿!

我的經驗是,老外們在球場上的交流,不是像在亞洲那樣的客套話或表面。他們給的資訊都說很道地和有所本。比如從天氣,草土的軟硬(最近下雨問題),球場維護和難度(因為老闆換人),草叢會有蛇 ...太多東西了.....。確實對一個沒有打過這個球場的人很受用。有這些訊息,可以讓你決定下次還要不要來打?

我都是打不同球場,所以每次去打球時,和別人併組,這些球友們都會主動協助。畢竟他們對球場都很熟悉或是會員,都會在每一洞跟我說明要如何進攻?然後在過程也會解釋球道上的設計邏輯。非常的受用和甘心。所以我很喜歡和這些在地球友一起交流和瞭解很多高爾夫的東西。當然我也會對一些他們的球桿和動作去分享自己的經驗和知識。

我不知道別人怎樣,但我自己在夏天打球就是一整個頭皮發麻狀況。如果有風的狀態是還好,但如果沒有風,戴著漁夫帽也好,抗紫外線的帽子/袖套也一樣,太陽曬下去一整個全身不對勁。所以這時候身體就有有一個自然的反應,就是趕快打完這一球,然後到球車上避太陽。而這樣的狀況就會讓你身體和大腦無法冷靜去做好應該要的打球分析和流程。

而現在很多產品都是靠網路行銷或和網紅業配銷售。但這只是把產品賣給他們想賣的對象,而更多的機會是在網路的潛水族和自己花時間去搜尋資料的人。這些人才是我覺得我要下功夫的對象。因為這些人有自己的想法、需求和自主做功課。也會和達人或專家交流討論,最後下單購買。他們主動去找自己需要和想要的產品。

因為產品太多了,既有品牌的產品就多如牛毛,更別說一些小品牌或沒聽過的品牌。加上現在線上有太多名不見經傳的品牌和產品,所以產品針對特定族群來進行銷售時代早過去了。而在網路和手機時代,也是訊息爆炸時代下,是消費者找產品時代來了。不說別的,你今天要買一台手機或買一支木桿,你會如何下手?你會上網找相關產品資料,問朋友,找實體通路,看看產品,摸摸實體...

這些東西就夠同事們花好一陣子時間。高爾夫是一個無止境的運動和個人修煉。如果公司內部有人會打球,可以偶爾約打球就好,我認為組織球隊這類的事,對我就pass。因為同事都不時會見面,連休假打球時都要一起我會做惡夢啊....打球對我來說是釋放壓力和放鬆心情。不想打球還要顧別人的心情或瞻前顧後。

不要想太多,比如你不只想要打出來,還要打稍微左曲或右曲,或壓低彈道,打出一定的距離。這些事對一般球友來說是複雜和困難的事。如果你的經驗還不到家,或沒有一堆實戰經驗,用了就是找死!想都別想。我的經驗就是,必須讓你的腦子可以簡單去做一件事就好。對一般球友來說,要打好球都不容易,還要去搞一些難度和實力不對等。無疑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一路走來神功沒有連成,走火入魔的經驗倒不少,目前也能做到大部分的擊球,是可以紮實和發揮彈道和距離。對於一般球友來說,盡量要把想法簡單,也做得到,才是最務實。別想可以像電視比賽的選手那樣,要打什麼低飛、左曲、右弧的大招。最後是打薄、打厚、或桿頭先砸地。自己都想找洞鑽了。打實才能把球桿的效能發揮出來,彈道、距離才到位。

我覺得你要了解什麼是自己用和收藏的區別。字面意思很容易瞭解,但多數人會覺得其他人收藏什麼,自己也會想買類似的東西。我個人覺得,你只要瞭解,什麼是你適合用的和什麼是用來觀賞把玩的就可以。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很多人會買一些,用起來讓你挫折萬分,或無法讓你打出你要的結果。這類的產品應該是讓你把玩、收藏用。

再說另一個核心要素;高容錯!你一定也會說,我的桿子容錯很高了。失擊傷害是可以掌握,錯,如果可以掌握那為什麼還會一直偏或出界去?我想你的鐵桿應該不會像木桿那樣高的失誤率吧。高容錯的關鍵在你的失擊,桿子還是盡可能的把球給留在場內裡。這樣你還有機會保住你的成果。所以你的木桿有這樣的容錯能力嗎?

業餘球友都會遇到一個狀況;就是開球會突然失焦或鬼打牆。本來好好的開球,但突然會一直偏或打不直了。這個狀況會讓自己很挫折,也不知如何是好。當然你無法在球場上調整或找問題,只能先用球道木或鐵桿打上球道再說。這也是我今天想要來聊的主題:開球的救命桿!救命桿,就是可能讓你狀況不好也可以打,不會讓問題持續發生。

手掌握法也比較不容易產生太強勢的握桿。多數強勢握桿很大原因是握把太小或太細,導致你握球桿尾端的手掌會握不滿或右手握不滿,要完全貼在握把上就會強勢握法。當你換大尺寸的握把後,這個問題可以有效解決你握法強勢的狀況。而握把尺寸有很多,品牌也很多,要選擇正確的握把尺寸最好還是要實際去握看看,感覺才知道。

很多人覺得我的握把好好也沒用破或磨損,就不需要換。這是錯誤的觀念,有使用就有損耗。握把表面變滑就要換了。就算都沒有用,放久了,橡膠材質表面、久會滑、彈性也變差、材質強度也變弱,導致用起來握不牢、也容易磨損。當然這是個人主觀,而握把更換就像,衣服不可能都一直穿同一套。

我自己觀察不同地區的球友們,他們球袋、球桿、配件等裝備。真的有差!歐美的球友在球袋、球具和配件就是普通一般到不行。但一些個人裝備就比較豐富多元,比如藍芽speaker、測距離器、推車、保溫袋...對於台灣、中國的球友,球桿和配件就是整個閃亮,一不留神就被球友的什麼限量、最新款的球桿、球袋或配件給打到。

打球這部分我就不多說,而球具和其他相關的配件上,就可以來聊一下。在全服務的地區裡,球具和其他相關的配件都會比較以好看、個人化為主。因為你下場不需要考慮自己背球袋,或不需要以實際需求為主。你看球袋,很多好看的tour bag/選手球袋,很多球友就會考慮。但在自助型的區域,球袋的選擇就偏務實和輕量化為主。

另外,你下場打球,球僮會問你:要不要把桿套都卸下來?這有影響嗎?對我來說,我都會要求打完後,就必須要把桿套給套上。原因很簡單,如果所有桿頭都見光,我們都知道,球袋放在球車後面,一路駛來那有平順,每次都聽到,桿頭彼此敲擊聲響。我自己聽到都在為桿子淌血。因為很多木桿頭都容易敲到桿頭掉漆、刮傷和凹傷。

用好球桿,一定會把桿套套上。保護好桿頭,避免桿子碰撞和磨損。球袋裡最好要放一支牙刷,用來清潔桿面,尤其是桿面凹槽位置。這是非常重要。因為不管木桿、鐵桿、挖起桿和推桿,如果有凹槽設計,往往用布是很難可以擦到凹槽裡。所以我一定會對桿面凹槽清潔。當然在練習場我是一支桿子打完才會擦拭、清潔保養。

你想想,當你要把手套力量灌入球桿時,你的手會握緊握把,而這樣的動作,如果沒有手套做為介值,會讓你的手指和手掌磨損,起水泡和長繭。但有手套,你不會有這層問題和顧慮。因為手套會保護你的細嫩小手。而你可以戴2只/手的手套,這樣手的保護就無死角。但下場打球,手套脫穿也是很麻煩一件事。而往往就只會戴左手。我冬天或天冷就會戴2手手套,一來保暖,二來,冬天乾燥,手掌和手指避免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