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做產品的角度,我不會去做一個面面俱到的大眾型產品,我要做的東西是特色與風格明顯產品.以一位技師來看,產品特色明顯對於技師在選擇與推薦產品是最容易與簡單.而產品各方面表現都四平八穩的反而是我不喜歡的東西.因為球桿是個人化產品,球友要將訂製球桿特性的需求優先次序給列出來.這樣才能將可行與適合的產品給設定出來.
這個球頭的開發經驗與測試.我只能說球桿的特性已經帶到低倒旋,低起發角的方向來.這個球頭的效能更是最好的印證.以往球頭設定高的起發角是因為桿身材質強度不足,彈力不到位.無法將擊球的質量給有效提升.所以球頭需要設計較高的擊球起發角來讓球可以飛得高進而得到最好與最遠的距離.不過在桿身材質的提升下這個問題就不存在.更重要的一點,將彈道壓平後,配合上桿身材質提升下,球飛得更快,更有穿透性,效能要更好了.
現在的桿身基本上打破臨界點的機會會越來越高.因為成本問題,就算使用這類高碳布的材質也是一樣.只是每一家品牌的產品能使用多久的時間?要想維持跟剛裝好的前幾個月那種使用回饋與性能,是辦不到.這是我個人使用的經驗.桿身或球頭這類產品是產生擊球效果的主要動力來源.它們不是沒打壞就是好.如果你要它給你一些樂趣,效果與掌握等特性,那球桿需要換,也就是性能衰退就要進行更換.
為啥材質會有所不同,同為鈦合金的材質為啥要有不同特性鈦合金?都是為了要強化特定功能或強度上所作的改善.進而產生不同材質.這也是造成成本的不同,就算是同一種材質基礎下.我對產品的出發點就是要得到有質量的要求.能用好的材料就要去使用,把整體它的質感與回饋都給拉到最高.低價產品我做不過大廠.他們已經把這塊做得如魚得水.
對於以往高碳布的售價偏高問題也會慢慢得到改善.因為至少在這些主流桿身廠的切入後,這類產品以往在日系小品牌所主打的高碳布產品隨便一款都要5萬日幣起跳,現在這個狀況已經起來改變.在大的桿身廠切入後,雖然這類產品還是在這些大桿身廠的產品線中屬於高價產品,但售價上已經要比日本小廠的售價要便宜與合理多了.
木桿的發展與特性都會圍繞在低倒旋,低起發腳的主題上.至少在新款高檔桿身上大家都已經走高碳布材質後,得到的擊球倒旋量已經比以前的桿身要減少至少1/3.所以球頭本身也要跟著進步與改善.老式的高重心設計對於技術水平不好的球友不會讓他們打出信心與效果.而這樣的高重心設計會產生更多的倒旋量.另一種低後重心設計會產生較高的擊球起發角,這樣彈道也容易打高.雖然倒旋量會比較低.
對於Fujikura Motore Speeder 661 Evo的使用經驗是真的不錯,他應該是我個人覺得在整個Motore speeder系列產品中最好的一支桿身.已經具備高檔桿身的特性,不管在性能表現上與穩定度,它都不會比那些定價八萬以上日幣的高碳布日系桿身要差.它才日幣四萬多的售價,這樣的質量與效果我覺得對大多數球友都已經算夠用了.
非甜蜜點擊球所得到的距離與打中甜蜜點差異在10碼或以內的範圍中.相當讓我驚奇.這真的要歸功於球頭本身設計,桿身強度與特性,規格設定這幾個因素.所以打起來才能有如此高的易打性.揮桿速度越快的使用者對於球桿的使用會更加需要去個人化.因為速度快球桿的反應時間會越短,所以整體來說,當你揮得越快,不管是桿身的反應,整體重量,揮重設定,長度,與握把的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你能否精准打中桿面甜蜜點
這次的Speeder Evo產品有別於先前speeder的回饋.它算是很典型的高噸位碳布材質回饋.桿身的硬度不同於先前661.打起來整支桿身的彎曲度不大,但桿身反彈的強度卻很大.也就是桿身強度與材質提升後讓回饋變得更強大.每次打到球就感到整個球頭被震動得相當大聲.整個球桿要握得很扎實才不會被球桿給影響.所以整個來說這支桿身相當不錯,桿身變形量不大但反彈效果十足.
近3年來因為材質與技術的提升下.碳纖維的特性彈性依舊存在但觸球的摩擦力減低.材質的強度提升讓觸球更加乾脆與簡單同時力量的傳送上會更有效率.不會讓觸球有過多的摩擦力以增加倒旋量.如果倒旋量增加會讓球的能量更多在自轉上,這樣飛行的球速與彈道高度都會增加不利於整體飛行效果.而低倒旋的桿身特性以前的桿身會做得比較硬與重,這樣會讓揮桿速度不快的一般使用者感到不舒服與使用難度高等問題.
球頭的桿面材質是DAT-55鈦合金.DAT-55鈦合金是日本工廠對鈦合金所進行的後續加工處理而得到的一種鈦合金.它是熱處理下的鈦合金以強化它的硬度.所以硬度表現上會優於一般大廠所使用的6-4鈦合金桿面.這個好處自然是在擊球時可以產生更好地撞擊效果.它與SP-700鈦主要不同也在於SP-700的鈦合金主要在韌性上會比其他鈦合金要好.所以在擊球回饋上會相對優於其他鈦合金.
它在擊球非甜蜜點的失擊效果來說,對於距離這塊,它沒有太大的距離減少.最多差個10~15碼左右.而非甜蜜點的方向性也都還好,只是彈道可能會稍微高一些但沒有另一支SP-700要高.所以整體來說它這個球頭是有相當程度的易打性.以這個球頭特性我是走性能導向,但這個球頭外型與內部構造我也放入很高的容錯性.也就是讓打到非甜蜜點的影響可以壓到最低.換句話說,它也很易打.
秋冬季節台灣吹東北風,下場打球對風這塊就需要考慮進去,但如果帶上球桿是高彈道那肯定會被吹得東倒西歪,距離的影響會相當大.不過帶上這兩支桿子就完全不需要擔心,完全低平飛行軌跡,被風的影響相當有限,就算有好了,它的落地角度是低於50度可以得到更好的落地滾動性,讓我的距離常常會有驚人之舉
目前兩個球頭桿面使用回饋來說,SP-700的桿面彈力感覺最棒,擊中球後的桿面就如同軟軟就彈送出去.有些球友覺得它比較沒有擠壓球感,但如果揮桿速度稍微快一點的球友就不這樣覺得.因為當揮桿速度快的球友對於瞬間擊球的密度與感受會比速度慢的球友得到更多.雖然DAT-55的桿面沒有比SP-700要彈但也只是程度上稍微差一點.擊球回饋也要比一般6-4鈦合金要好多了.
很多東西都會有數據或測試數據,但這些數據是依據人類所設定的標準去檢驗.而數據是死的也不能代表一個東西真正的性能與結果.更重要是因為,當這個材質或產品不是一個獨立使用的成品時,那這些數據就更不能代表這個東西真正的結果.尤其是高爾夫球桿這個產品.因為這個產品不是單純有球頭就可以使用,它需要配合上桿身,握把與最後球桿的規格才能是一個完整產品.所以當你要去評價一個球桿的好壞不能只說到球頭,球頭只是影響與產生結果其中一個環節.
Fujikura桿身好的地方是他的桿身變形量是相當集中不會產生太大的桿身變形量,所以你感受到桿身的回饋是會比較集中在某一個區塊.打出來的效果也會比較穩定.所以我覺得Pro Tour spec有類似高檔New Motore speeder的感覺.我想這只要設定對那可以買到比New Motores Speeder要便宜的Pro Tour spec.而桿身的回饋是一點都沒有打折.飛行距離在190碼上下.滾動都可以有大概20碼的水平.
我對這樣的球頭真的不喜歡.我無法感受到我這球打中桿面哪一個位置?那真的會對想要去操控球感的球友來說不知所措.我只知道我打中球了但打到哪完全不知道.只知道他中球是很脆,說不上好聽,但細節上真的沒有.還真的對這這樣的球頭沒轍.因為它對於打中桿面甜蜜點與非甜蜜點的反饋幾乎是一樣.沒有太大差別.所以你打了一球後你無從瞭解這球到底打得如何?因為球頭本身的反饋是零.
這個球頭的外觀,從上面往下看不會太小,與日系的球道木相比來說這個算比較大,很容易可以理解這球頭是走易打風.讓使用者不會覺得這個球頭看起來難打.同時它的球頭重量也比較小低於210g所以也是針對Callaway對這款球桿的要求,要把球桿總重與球頭重量都壓低以讓球友使用時可以提升揮桿速度與球頭速度.
這個球頭我的想法是經驗值大於真正能否銷售的機會.但有對的人協助與對得廠商配合,可以將我對球頭這個動力發動機應該要做的事給照我的想法去發揮出來.更重要的在球頭的功能特性上,我希望球友與技師能利用這樣球頭配重與重心調整模式來自行設定出你要的球桿重量比例.在球速,出球角度與抗側旋能力上有相當高水平的發揮.這是讓我驚豔所在.
這桿子可以有力的壓制擊球側旋問題.桿頭回正速度相當快,配合上這支低扭矩桿身後,基本上是朝哪打哪的結果.除非觸球動作跑掉讓球尾產生曲球問題.所以我估計這球頭的MOI控制相當不錯.讓它用起來不管你碰到桿面哪一塊位置,球基本上不太會偏.當然一些人動作習慣問題會打出左曲或右曲球路來,這桿子也還是一樣可以做到,而它的幅度是相當容易控制.
訂製球桿角度來說,它如果針對中低差點這塊的使用者很重要的基礎就是要好使.桿子的操作性能要能照球友想要的去做到.對於性能與手感這兩塊就會因人而異.同時主觀因素會占較多的比例.所以桿子要能有讓球友隨心操作的好特性才是基礎.要達到這樣的效果與能力,球頭與桿身都需要有一定程度水平才能做到.
以現有高檔日系木桿的特性都有一個問題就是球頭太輕,重心設定上也不容易調整.這導致球桿設定上會更偏向或依賴桿身的特性來彌補球桿整體性能與操作表現.這也不是說現有日系小廠的球頭設計不好,只是它沒有美系大廠的球頭設計比較到位,技術含量上也比較高.這也是我想要在這款球頭上能有更多調整控制的空間.
我有很多產品也用過不少產品,對於產品這塊我是有相當的經驗與想法,所以在這兩年就有打算把一些想法與對球頭的經驗自行來開發一款產品讓球友來用看看.使用的材料當然是盡可能的好,對於打出來的手感與效果也都希望能在高水平.所以就找一些工廠討論與瞭解製造上的要求與生產可能性.終於第一批的測試版產品出爐進行測試!內心澎湃不已
有些腳架包的支撐力就沒有太好,只要球包放太重,腳就容易滑開或站不穩定.但它的好處是,腳的打開是有設定一個角度,它不會讓腳開超過設定的角度,而也有設計安全開腳的架構.讓兩支腳可以不會開得超過極限.使用上也相當便捷.稍為把球包口壓一下,整個腳就自然打開.而它的球包口上方,還有一個抓把.可以讓你快速與輕鬆把球包給抓起來或往下壓把腳架給打開.這點的設定是相當人性化.
腳架包好處是輕,好攜帶與不怕碰撞.就算你背的時候跟別人或碰撞到別的東西也都不會傷害球桿或球包.它的材質主要是尼龍纖維,所以也不容易會損傷,這回選黑色也是著眼於好保養不怕髒.尤其出國時,在運送行李比較會沾到一些髒汙.所以黑色也是對於懶人很好的一個功能.整體重量也可以控制在11kg內.算相當輕量化與容易攜帶.這就是我個人喜歡用腳架包的原因,到哪都可以帶上球包去打球.
最多回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