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球具評估

這桿身好的地方就是它反彈的很穩定,一點都沒有太硬或太軟的問題,反彈的速度與效果是行雲流水,有時不同揮桿速度的球友使用時,你或許會覺得桿子跟不上你的揮桿速度,但只要到擊球點,它就是跟得上.太神奇了!這就是這桿身的魔力.這點很多日系高檔桿身也無法做到它這樣的水平.所以當你用順手這桿子,也瞭解它的反彈特性,不管你的揮桿速度加快或放慢,它都可以精準的擊中球.有如裝上人工智慧的桿身一樣.

這就是現在很多中差點球友的問題.他們一直都想要提升開球距離但怎樣換新款的木桿得到的效果就是很有限.因為這些廠商的球桿都是換湯不換藥可能在換的前兩個月打起來是虎虎生風,不可一世.但用了它的蜜月期後,你的球桿的性能衰退就變得特別明顯.因為球桿質量與耐用度都不是太好.所以往往容易曇花一現.

這支桿子才45.25”一點都不會長,桿子的總重與揮重都不會太高,所以一般使用者打這支桿只會覺得好打,易打.比現在市售桿要更加好使.現在球桿都設定超過45.5”長.這桿原廠的設定長度是46”揮重達到D3.我真不知這樣的木桿要怎樣用?雖然它的距離效果真的很突出但不好用,用起來吃力.體能消耗太高都是把它的效果給減低的最大影響.

Callaway Xhot這款球頭設計就是我的最愛.我不是喜歡它的大尺寸,而是喜歡它的shallow face/寬桿面設計.它整個球頭將尺寸藏的很好,不太感覺到這是460cc大小,大概看起來只有440cc左右,同時它的桿面真的不到,桿趾部的桿面邊緣收尾的很棒.將邊緣弧線設計很棒.這樣又把桿面的面積縮小但提升了下桿的桿面風阻系數問題.所以這對於擊球與下桿球頭速度是一個正面的提升. 這也是日系木桿設計的盲點.

這雙鞋的實用性真的是最高,因為它在一般路上的使用效果與回饋感都是最高.球場上穿更是舒服,抓地力強,止滑力也到位.所以我只能說,它雖然價格高,但這樣的投資反應到你的使用頻率與實用性來說是完全高於其他鞋款.其他鞋款你可能只能下場穿,沒打球的時間就沒法利用它.就算是能平時穿的無釘爪高爾夫球鞋,也沒有這雙鞋走起來與長時間走路都可以這樣沒有太大的負擔與不舒服感.

一般鞋子是設計比較軟的人工橡膠材質在鞋底所以踩起來會覺得軟但穿久或站久就覺得腳底吃力不舒服.但如果是以氣墊為設計的鞋底,支撐力有但久了後腳底就不容易產生不舒服的感覺.這樣對腳底的負擔就相對輕了不少.所以這就是我試穿過後就覺得Ecco鞋子的獨特設計與愛上它的原因.另外它整個鞋子的包覆性也不錯.雖然說是休閒鞋的款式但穿進去後整個腳都被鞋子給完整包住

這杆子的長度與重量來說都不會太難使用.但揮桿重量是讓這杆用起來感到吃力所在.同時杆子的硬度也是一個使用難度因素.要說它易打嗎?也不全盡然.要說不好打嗎?也要有難度.要打出它杆子效果真的不是一件易事.因為Jbeam球頭本身就有不小的使用難度.杆面雖大但要打中杆面甜點才有效果.這就是它難的地方.

這支桿子的組合來說,完全可以讓我放心去打.抓住它的使用特性後,就可以毫無顧慮的打.它可以照你想的去做,球頭的回饋很敏銳,它有如使用刀背桿那樣的感覺,打得好,回饋到位,打到不對的桿面位置,回饋立刻讓你知道這一擊打不好.但它又沒有刀背桿那樣難打.吃球簡單,起球也比較容易,是完全介於凹背桿與刀背桿之間.

一個產品如果做到面面俱到那就沒有強而有力的突出點.而面面俱到的產品我多半不會長期使用.只是在測試期間來用.產品特色明顯的球桿我會念念不忘也會一用再用.當在推薦產品時,這樣的產品更容易脫穎而出.因為都需要的人用到適合他需求的產品時,那就容易產生天雷勾動地火, 一發不可收拾的結果.

現今球具的輕量化已經成為一個明顯的標準了.對於鐵桿也是如此,以往鐵桿鋼管的桿身動不動就超過110g的產品是主流,但在近幾年的新產品,連美系的鐵桿桿身廠都推出不少有性能與穩定性的輕量化桿身.重量的減輕也慢慢落到重量在100g上下10g的範圍.這點是以往鐵桿中看不到的狀況,但連美系桿身廠都感受到這樣的趨勢與要求.所以產品的推出是一年比一年要輕的產品.

我會建議用這類的杆子,要利用球杆本身的特性去發揮.不要刻意要去發力打它.這樣反而得不到球杆的加持與原本的特性.杆子長就是要利用它杆子的彈性與較大的揮杆幅度來協助你擊球的效果.我在使用超過45”的木杆時,多半不發力打,只有一個關鍵與目標, 就是保持揮杆的穩定度與平面,讓觸球可以更加直接與乾淨.

這桿子與另一支同為D1 10.5度金頭/Waccine GR-55 R的木桿相比,它的使用回饋是有差別.主要差別在於桿身的反應效果.Z50 S桿身的反饋比較直接與強力. GR-55的彈性就偏柔順但效果十足.應該說這兩種的反彈特性與桿身回饋各不同,也針對不同球友使用的特性.喜歡直接與快速的反饋,就以Z50 S這樣的桿身會比較好.揮桿動作柔順,節奏平順的球友,以GR-55的桿身會較好.

要把球打到單差點,距離的提升一定是必要.同時這塊通常是在打球多年與球技水平提升後才會感到距離的重要性.因為一般人打球球齡不到5年的人,通常都在對開球的穩定性會追求的重點.這時的球桿改造與提升性能大多會在穩定性這塊上打轉.而當你持續打球超過5年了,對於揮桿動作的瞭解與熟練度也就自然提生不少.這時你就會對於球桿的要求又更多需要.

以這支木桿的整體表現,我個人要給它肯定與大力按讚.球頭與桿身與握把整體的互補性相當不錯.不能說那一個個別產品的效果特好.因為這樣的效果與結果是每一個零件的最佳表現.以球頭來說它有非常搶眼的外觀.但我把它給變成簡單化.也進行桿身Spine/硬度脊髓的設定.讓桿身的彈性與彈的角度更加穩定.而桿身不會因為它價格便宜就影響它的距離與穩定性.

對於它的距離與彈道很適合揮桿速度不快的球友使用.因為它可以很容易讓你打中球,同時飛的高度與距離表現都會讓你很有成就感.所以距離的表現不會比你現有球桿要差,很容易得到更好的距離效果.我覺得這樣的球桿就有想要購買的動機.這也是我在本文前面所說的,一支桿要讓你拿在手上有自信心,這就是構成你有自信的原因與因素.

我設定球桿規格一定會去找出我要讓這桿子給怎樣的使用者來用?從平時在練習場觀察,下場與球友們打球經驗,與訂製球具時從不同球友身上找出特質.這樣我腦子裡有很多種不同特性的使用者檔案Profile,而當我進行一支球桿的設定時,我就從我的資料庫中,找出我要怎樣特性的球友出來使用這支桿子?再依據這些人的特性進行規格設定與考量.如此我得到的結果與測試反饋才能得到我先前的預期.

不過就一般視覺感受,看到R1真的會覺得它不是一般的球桿,它的外觀太科技與牛了!這會讓你忘了你要一號木桿做啥?所以我會把這些東西給放到一旁,我只球這桿子的本質是什麼?能否讓你打得更遠?穩定性更好,擊球回饋,擊球的效能更扎實?這才是我要瞭解R1的地方.

另外這球桿有一個特色就是不怕你打,你可以使勁的操它.這桿身是不怕你操,你發力打,它的效果更好.得到更好的擊球效果與距離.所以如果你下場想要發力擊球,那就打下去.不需要顧忌太多.這就是它的手感不好但確可以讓你在其他方面上有更多的空間可以揮灑.

5X3 R的桿身受力彎曲不會太大.以我的速度去使用上,感覺與使用6X3 S是差不多.而桿身受力反彈的速度挺穩定,不會快但會是那種手到球頭就彈到.相當直接的桿身.不會拖泥帶水的特性.而反彈的感覺不能說是QQ彈彈的特性.除非你的打法是比較下壓式,這樣才能感受到它桿身的彎曲與受力彈性.但這支桿身的特性比較偏鋼性強的風格.就算是R硬度,可能都是其他日系桿身或別家S硬度的回饋感.

因為這木桿主要設定使用族群為35~55歲,技術水平為中低差點球友.所以它需要讓這些人一拿起來就可以輕鬆去操作與使用,不管你動作是那一門派都可以輕鬆發揮出這桿子的效果與優異操作性能.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把桿子的揮重與重量設定在這些人可以接受的範圍.不會有太高的使用操作難度.而5X3 R桿身硬度頻率為244cpm, 56g的規格.我桿身不會進行任何裁減.但這不表示它的穩定度就不好.

這次的測試對我來說的最大收穫就是對於Waccine桿身的特性得以瞭解.它就兩款產品,所有產品不管是木桿用,球道木用與鐵木桿用的桿身都是走輕量化的特性.所以當瞭解到它當家的木桿桿身的技術與優勢後,自然就可以抓出它這桿身的強項與特性.對於定位為市場高檔桿身的產品來說,它是完全走不同的路線.與另一家小廠Pnoez桿身是不同的特性,但得到的結果確都是很正面.

大家如果看我先前測試其他高檔高噸位碳布產品後,你就會瞭解以這類產品它所得到的硬度頻率數據來看,肯定與實際使用的感覺,效果有全然不同的結果.所以要訂製個人化球具時,選擇這類產品時,要以硬度頻率做為你使用的依據,那很有可能會得到不對的結果.這也是這類桿身的硬度頻率盲點.

Waccine桿身的特色與技術重點在於它使用高噸位碳布材質為主,它的碳布級數也在60幾噸到70幾噸的水平,同時它在桿身的前端與後端部位在碳布中加了金屬絲的成份在.這樣的技術與特色就是加強桿身本身的強度,穩定性,與反彈的力道.所以它的桿身在它們的官方訴求是說可以讓你用了後增加15碼的距離.

,如果把這支桿子的牌子拿掉,那它會是一支中規中矩木桿.不能說它好,也沒有太差.但如果你把牌子給放上去,那這個牌子應該可以做出更好的質量與效果的產品.以先前Titleist木桿的水平,913的效能真的完全沒有以前幾代產品的質量.這樣水平的球桿在這牌子上已經算是完全無法達標.再看到這支桿子的價格,那就不能將這桿的效果與回饋放到這個價格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