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 |

所有

再說到桿身的重量這塊,其實目前各大桿身廠的產品設計,都會把50g的桿身設定的彈道高度比較高(比60g要高)。就算這款桿身的彈道是性能導向的中低彈道。我從過去用很多性能導向桿身,也用60g和50g的同一款式,但不同重量。得到的結果就完全不同。因為我也用同一款桿頭。現在有桿身套管可以裝不同桿身在同一個桿頭上去比較測試。而且多數球友對於桿身彈道都會有一個錯誤的印象和想法,就是我買性能桿身,不管50g,還是60g的都是一樣的彈道和性能。錯!大錯特錯。

所以要讓你的彈道在你要的高度,其實有很多變數。你看上面的因素就這麼多了,如果其中一個因素不對,也會影響到最後的擊球高度結果。當然如果你是找工坊訂製球桿,這個就是考驗技師的硬實力!所以你不要認為彈道要高,就可以輕鬆拿到高彈道的桿子。要低就有低的桿子。沒有那麼簡單。

如果你照現在的配置球桿邏輯,桿子得不到最好的結果。因為桿身也要配合桿頭,握把也是。整體長度和重量都要配合。我必須說現在的球桿架構都會對你的身體和手臂產生過大的負擔,你絕對無法“輕鬆”掌握。記得是輕鬆!打得動和輕鬆去使用是兩回事。你試想;用一根棍子揮,容易,還是你現在的driver好揮?核心就在桿子不能是你的負擔,輕鬆發揮身體力量和速度。這是你要去思考的基礎。

目前用的桿頭重量在190g+-1g範圍。而且一點都沒有影響擊球精準度,反而速度可以更快。同時我的擊球可以穩定在桿面熱區裡!比以前要更穩定。更重要在後9的表現更穩定,不會一洞烙賽。因為這樣的設定的好處之一就是讓體力耗損減到最低。不會花太多在控制球桿上。
Dechambeau確實是一個有腦的球員。他的一些想法、做法和球桿設定都有其道理和效用。以他現在的身體力量速度,應該要用更重的桿子才能達到平衡。但其實他把桿子的負擔壓到最輕。球桿以可以讓他發揮身體力量為最優先。球桿可以承受他的力量和使用為主。

而他一直對球桿有自己的想法和分析。從鐵桿都是設定同樣長度的模式,和目前每一支桿子不同長度設定是離經叛道。這也是我一直對他有高度興趣,因為一個有自己想法的球員,可以給大家更多的思考和衝擊。這就是自主球員的特性。和球友差異性的落實結果, 也是我分析他球桿變化的原因,也就是看細節。

這週美國PGA重新開打在RBC Heritage,最火的焦點在Dechambeau大了一號,距離進入PGA前十了!去年他體重比現在少9kg,開球距離比現在少21碼。他現在平均開球距離是323.8碼!這就屌爆,所以這週根本就是他的新聞,全部焦點都在他增重後的距離同時。有些人說PGA要好好檢討目前科技導致距離提升的問題,是不是以後PGA比賽球場總距離要到1萬碼才夠?這是鳥話!,因為近10年來的PGA選手距離提升都是不是只有在球桿和球的技術提升導致的結果,更多在於人的提升。

你看米克森的動作就是最好的說明,他的動作是最flex/柔順,而也是利用整個身體的扭轉,由下而上的去產生最大的力量來進行擊球。所以我不懂,一些文章或教練去要求球友把左腳膝蓋給固定住幹嘛,耍什麼傻?Again,除非你的身體是肌肉浩克,可以用上半身和手臂力量來擊球就很遠。不然腳的扭轉、彈性都給你鎖住了,哪裏的力量。

很多教練或雜誌的文章都會說,站穩和站寬對你發力打球很有幫助。一來站寬四平八穩,二來可以利用上半身的力量來打球。這是正確。但我的經驗和想法是,對一般人不見得管用。因為除非你的身材壯碩,可以利用上半身的力量來擊球。而下半身的強度需要能支撐巨大的揮桿速度。多數人平時沒有時間鍛鍊和強化身體肌肉。所以速度和力量是相當有限。當然你用手打球,下桿速度快確實對下盤的支撐力會比較要求。但動作不穩和過多手臂力量,都是導致你的下盤無法跟上和支撐上半身重要的原因。所以你站寬一點確實可以讓身體比較不會晃動。

我必須說基本物理特性和材料學概念。如果你要穩定性好、強度高、可以承受你的力量速度,就直接用鋼管100g以上。別去搞什麼90幾克或80幾克的鋼管桿身。用了才嫌打起來不穩或亂飛!要用100g以內,就直接去看碳纖維桿身,因為揮起來舒服、效果也好、高碳布材質強度也高。穩定性也不差。甚至比鋼管90g要猛。錐形管的好處在於它的桿身強度要比竹節管要好。在桿身承受使用者的力量/能量,會被桿身一體的結構給壓下來。所以桿身的回饋沒有太多桿身彈力,也就是桿身變形量會相對小。好處就是可以壓制更多側旋和倒旋。穩定性相對高!

先說平行管,它有另一個小名叫竹節管。也就是說,它的外觀長得像竹子一節一節。這也是它獨有的特色。會設計成這樣就是它的桿身口徑是一節一個口徑尺寸。每一節的直徑都不一樣。越接近桿頭,直徑越細!小的直徑主要是讓受力彎曲和桿身反彈效果越手感可以更好!反之,越靠近握把的桿身直徑越粗。也可以把桿身強度提升。一般來說平行管的使用手感,或桿身回饋來說會比較好,不會讓使用者覺得桿子比較硬,而且桿身可以有更多的桿頭彈力。這樣的設計都運用在不同的桿身重量都適用。

比賽球裡還有回收球的選擇。因為很多球友造福鄉里,球都是打飛掉,不是打壞掉。產生很多的回收球。但回收球的質量和性能都無法和新球相比。因為你無法瞭解球的內部結構,和是否有產生化學或物理變化?這就是你要去思考的問題。對於比賽球是否會打破。一般來說是比較困難,除非是質量有問題,或是你天生神力。不然一個比賽球要至少承受200~400下的撞擊是最起碼的標準。而多數的球友可能打不到100下,就換球或掉球。因為比賽球的表皮很容易磨損。如果你打了100下,不是球不能打,而是表皮已經磨損到一個程度需要更換了。

如果你的速度和力量無法在擊球時,對球產生一定程度的擠壓效果,這樣球本身在飛行過程中,就無法得到足夠能量和最好的距離效果。所以核壓的選擇是首要和關鍵。不管是幾層的球款,如果你的速度力量無法駕馭和產生足夠的擠壓效果,那就算再貴、再好的球一樣是對牛彈琴,毫無效果。當然對於現在流行的表皮材質,對於短桿的停球力有一定的效果。但對比價格和你的技術能力,就是一個關鍵。這還要配合球渦設計才能得到最佳效果。所以不是用優立辛/urethane的球皮就特屌、飛特遠。其實一些surlyn也有軟皮設計,效果更適合一般使用者,而價格也友善。

而台灣的練習場用的球,簡單說就是要便宜,它無法給你性能,最好打不破、性能爛到爆。你要賣它性能好的球,它拒絕!更重要,練習場是補球不是換球。投幾籃球,還特別把新球擺在一邊,等下要用來打driver。在練習場練球就像苦力一樣。享受不到擊球爽度和性能效果。
練習球要提供給球友們類似實際下場的感受和擊球的樂趣。當然它的核心在於耐打和便宜。這對於練習場的老闆來說很重要。因為球不耐打,價格高,就很難賺錢!球打幾次就破,就要不停補球,練習場還賺啥!而對於一般球友來說,這也會是影響你在練習場打球的擊球結果。

桿身口徑對於技師來說是很重要,因為這塊對於手感來說會有影響。口徑越粗,打起來會比較硬。所以我們看aftermarket的桿身多數的桿身前端口徑是小的0.335”(木桿),和0.355“ (鐵桿)。這樣的設計可以提升桿身的彈力。而很多搭配原廠OEM的桿身口徑就會是0.350“(木桿)和0.370”(鐵桿)。 OEM桿身雖然外表和你用的aftermarket都長一樣,但骨子裏也會有差別。因為OEM大量且走價格導向。所以質量沒有aftermarket的桿身好。往往有些網路賣家會從大陸那邊的工廠進這類OEM的桿身來賣。不知情的網友們就覺得撿到便宜。

我們亞洲人身材,自然沒有選手那樣的體型。所以要讓你更容易控制推桿,就需要把長度給控制在34”以內。除非你的推法和身材都在180cm或以上,那用選手的長度也自然沒問題。請不要有一個迷思,就是選手用什麼我就跟著用。可以買選手用的桿子,但規格要重新設定自己可以使用。

推桿的個人化訂製,坊間的方法都不正確!為什麼?它不像一般木桿類或鐵桿類的設定方式。因為推桿是一支沒有全揮桿的桿子,所以你去利用“揮桿重量方式”,去訂製球桿是不適當、也不正確。這是我以前一直問自己的問題。所以我乾脆放棄這種半吊子的方法,找出更務實的方式來對推桿進行設定。

如果你覺得PXG Gen2 木桿這次的產品質量算好!那可以去看看Callaway Preowned球桿。朋友有在preowned區買桿子過,有時候買like new或very good的桿子,拿到手,外觀看起來和全新差不多。或和PXG這樣的質量比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價格也很殺!這樣的做法我覺得很誠信。讓買的人有驚喜,也實際說明有用過,而價格也比較便宜。讓想撿便宜的球友可以享受質量不錯、價格友善的callaway產品。

所以我覺得背球袋打球的關鍵在,維持身體呼吸節奏!大家會覺得這很簡單。其實當你走在球場,再背球袋,球場球道有軟有硬,軟的地,走起來會比較耗體力。如果加上打不好,進沙坑、樹林、跑來跑去,你說你的呼吸還可以正常平順嗎?所以我的策略是,如果球飛到樹林裡就放棄,因為打的出來與否是一回事,但這樣抗著球袋,深入虎穴。很容易身體搞緊繃且呼吸會亂掉。呼吸節奏亂掉,你需要把呼吸調整回來。因為這樣才能讓你的身體可以穩定和思考冷靜。身體如果沒有靜下來,你就無法專注,身體就很難維持應有的協調性和柔順。擊球的精準度就會很難控制。

一般來說,敢背球袋下場打球的多半是狠角色。在美國更是如此。這些人不只要體力好,球技還不能差不多就好。沒有三兩三、上不了梁山!我在美國就看過背球袋下場打球,也是屌爆。雖然我平時有鍛鍊和跑步,但要打18洞走路就真的沒有什麼信心。我計劃用簡單的球袋。不是腳架袋,比腳架袋更簡便的球袋。這樣可以把重量給減到最低。同時我一直都帶7支桿子下場。加上球、水和一些點心。基本背在身上的重量可以壓到最小。走完18洞可以維持住專注力和身體不緊繃的狀態。

在美國,有時候廠商會把在店裡擺的桿子或demo的桿子拿來做全新的桿子賣。尤其網路,很多網路店家都有實體店面。如果客人沒有抱怨,就過關。有不爽,會被退回來。所以找有良心的店家很重要,也是我一直在文章說,可靠的店家比多少錢重要。可能最近PXG的訂單大增下,拿店裡的開封產品來出貨。而且在出貨的壓力和人力有限的狀況下,沒有進行相關和完整的產品保護。導致有這個狀況。所以也把這次的經驗和大家分享。至少在美國買東西都可以有退換貨服務。當然在一定的時間內是可以退錢。

PXG在4月開始網站上進行舊款產品對折的促銷,所以也得到大量的訂單。我目前還幫朋友代購一支driver都還沒出貨。PXG有email給我說;Coronavirus的原因,導致出貨延遲。因為PXG公司沒有TM、Callaway、Ping大。老闆也是生意人,要清庫存求生。也是正常策略,但人員沒有到位,質量沒有和品牌形象對等。反而讓客人產生負面經驗。

球道木專用桿身就是,桿身前端不需要裁減。要裁減從桿身後端。只要選對硬度就可以。其實對於技師來說是比較容易和方便。有點像是素人版的DIY套件!對球友來說,一點影響都沒有。而硬度上就比較貼近桿身官方的設定。如果用一木桿身來進行球道木組裝,這就是純技術活,很吃技師的技術和經驗。球道木對多數球友使用都是超難,打起來膽戰心驚、那不大、亂飛、很正常。對我來說,我會依據球友本身使用能力和揮桿穩定性來進行調整。讓球友可以在一個範圍值內去發揮,不會用起來時好時壞。

先說廠商角度,球道木桿身的價格比一木桿身要低。你說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會得到一樣的產品質量嗎?就算是一樣的款式,不見得球道木的桿身材質和技術會完全複製。那廠商不就是虧大了!所以在成本上就不可能會一樣的東西。再說到規格,球道木的長度比driver要短,所以球道木桿身的長度也比一木桿身要短至少2“。所以這些球道木桿身的廠商都已經設定好,當球道木桿身裁減到你可以使用的長度,桿身的重量是在多少範圍?這都已經在計算裡。所以才有球道木桿身。

大徹大悟就是和AI一樣道理:需要一定的數據量,不斷去run,才能有最精準的方法和結論出來。而且錯誤的經驗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提升分析精準度的基礎和關鍵。所以在廣大的產品紅海還是藍海都一樣,你就會精準的拿到你要的東西或結論。職人也是如此!不管產品如何的包裝和見骨的價格都不會影響你。產品/服務就是工具,你取你需要的。只要套入你的篩選因素,自然就會有結果出來。不管廠商如何誘惑、威脅或影響你,你不會動搖!這套用在所有產品/服務上。還是那句老話:你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嗎?什麼是最重要的需求因素?